高压容器设计_第1页
高压容器设计_第2页
高压容器设计_第3页
高压容器设计_第4页
高压容器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力容器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潘家祯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三节高压容器的密封结构与设计计算第四节高压容器的主要零部件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3,第一节概述,一、高压容器的应用二、高压容器的结构特点三、高压容器的材料,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4,第一节概述,工程上:10MPaP设100MPa高压容器100MPa以上超高压容器一般属于三类容器本章专门介绍其特殊的结构和设计方法,一、高压容器的应用,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5,一、高压容器的应用,军事工业:炮筒、核动力装置化学和石油化工:合成氨、合成甲醇、合成尿素、油类加氢等合成反应的高压反器、高压缓冲与贮存容器。电力工业:核反应堆,水压机的蓄力器发展现状:直径4.5米,壁厚280毫米,重约1000吨,压力2000MPa,第一节概述,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6,二、高压容器的结构特点,高压容器设计与制造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既要随着生产的发展能制造出大壁厚的容器又要设法尽量减小壁厚以方便制造。高压容器特点:1结构细长(长径比可达28)2采用平盖或球形封头(平盖仅在1m直径以下采用)3密封结构特殊多样(多种自紧式密封)4高压筒身限制开孔,第一节概述,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7,三、高压容器的材料,筒体与封头的特殊要求:1)强度与韧性为了提高材料强度以减少壁厚,一般采用低合金钢,如16MnR、15MnVR和18MnMoNBR。同时为了保证韧性,加入少量(2%)Ni和Cr,并控制P和S含量0.004%,第一节概述,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8,三、高压容器的材料,筒体与封头的特殊要求:2)制造工艺性能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包括可焊性、吸气性、抗热裂与冷裂倾向、抗晶粒粗大倾向等、具有良好的可锻性,第一节概述,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9,三、高压容器的材料,筒体与封头的特殊要求:3)其他要求耐腐蚀性原材料检验要求较高耐高温性能:高温下有较高强度,抗珠光体球化与石墨化能力较强,第一节概述,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10,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一、高压筒体的结构型式及设计选型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三、高压筒体的失效及强度计算,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11,一、高压筒体的结构型式及设计选型,(一)整体锻造式:直径300800mm,长度12m优点:性能优良,缺点:加工费用高(二)单层式:单层卷焊、单层瓦片和无缝钢管式。优点:加工简单,缺点:材料设备受限制(三)多层式:层板包扎式、热套式和绕板式(四)绕带式:中国独创(浙大),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12,一、高压筒体的结构型式及设计选型,(一)整体锻造式最早采用的筒体型式,筒体和法兰可整段而出或用螺纹连接,锻造容器的质量较好,特别是和与焊接性能较差的高强钢所制作的超高压容器,受锻造条件限制,一般直径为300-800mm,长度不超过12米。,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13,一、高压筒体的结构型式及设计选型,(二)单层式单层厚壁高压容器有种形式:单层卷焊式:直径工序少,周期短效率高单层瓦片式:生产效率比单层卷焊差,费工费时无缝钢管式:效率高,周期短以上三种形式被三方面因素制约:1)厚壁材料来源;2)大型机械条件;3)纵向和环向深厚焊逢中缺陷检测;,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14,(三)多层式1)层板包扎式特点:1.只需薄板,原材料供应方便(4-8mm)2.只需卷板机和包扎机;3.改善筒体应力分布(内层压应力)4.比单层安全5.内筒可采用与筒体不同的结构缺点:1.生产效率低2.层板材料利用率低3.层板间间隙较难控制4.导热性差,一、高压筒体的结构型式及设计选型,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15,一、高压筒体的结构型式及设计选型,(三)多层式2)热套式不同直径过盈配合的圆筒。特点:1.生产效率高,中厚板,层数少2.材料来源广泛利用率高3.焊缝质量容易保证3)绕板式薄板均匀地缠绕在内筒上。特点:1.效率高,不需一片一片地下料;2.材料利用率高,基本没有边角余料;3.机械化程度高,绕板机上一次完成。缺点:探伤困难,焊接残余应力大,坡口量大。,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16,一、高压筒体的结构型式及设计选型,四)绕带式对原材料要求一般材料利用率相当高缠绕机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17,一、高压筒体的结构型式及设计选型,(五)设计选型原则各种结构型式的高压容器主要是围绕如何用经济的方法获得大厚度这一问题。设计选型时必须综合原材料来源,配套的焊条焊丝、制造厂所具备的设备条件和工夹具条件,以及对特殊材料的焊接能力、热处理要求及工厂装备条件等。作充分调查论证后才能做到选型正确,确有把握。,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18,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一、高压筒体的结构型式及设计选型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三、高压筒体的失效及强度计算,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19,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厚壁容器承受压力载荷时产生的应力具有如下特点:薄壁容器中的应力只考虑经向和周向两向应力,忽略径向应力。但厚壁容器中压力很高,径向应力则难以忽略,应考虑三向应力分析。在薄壁容器中将二向应力视为沿壁厚均匀分布薄膜应力,厚壁容器沿壁厚出现应力梯度,薄膜假设不成立。内外壁间的温差随壁厚的增大而增加,由此产生的温差应力相应增大,厚壁容器中的温差应力不应忽视。,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20,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一)受内压单层厚壁圆筒中的弹性应力,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21,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一)受内压单层厚壁圆筒中的弹性应力,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22,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一)受内压单层厚壁圆筒中的弹性应力,物理方程按广义虎克定律可表示为:,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23,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一)受内压单层厚壁圆筒中的弹性应力,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24,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一)受内压单层厚壁圆筒中的弹性应力,(2)平衡方程,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25,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一)受内压单层厚壁圆筒中的弹性应力,(2)平衡方程,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26,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一)受内压单层厚壁圆筒中的弹性应力,(2)平衡方程,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27,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一)受内压单层厚壁圆筒中的弹性应力,(2)平衡方程,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28,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一)受内压单层厚壁圆筒中的弹性应力,(2)平衡方程,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29,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一)受内压单层厚壁圆筒中的弹性应力,(2)平衡方程,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30,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一)受内压单层厚壁圆筒中的弹性应力,分布规律,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31,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二)单层厚壁圆筒的位移表达式,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32,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二)单层厚壁圆筒的位移表达式,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33,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三)单层厚壁圆筒中的温差应力,(1)温差应力方程,对无保温层的高压容器,若内部有高温介质,内外壁面必然形成温差,内外壁材料的热膨胀变形存在相互约束,变形不是自由的,导致温差应力。内壁温度高于外壁时(称为内加热),内层材料的自由热膨胀变形大于外层,但内层变形受到外层材料的限制,因此内层材料出现了压缩温差应力,而外层材料则出现拉伸温差应力。当外加热时,内外层温差应力的方向则相反。可以想象,当壁厚愈厚时,沿壁厚的传热阻力加大,内外壁的温差也相应增大,温差应力便随之加大。,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34,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三)单层厚壁圆筒中的温差应力,(1)温差应力方程,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35,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三)单层厚壁圆筒中的温差应力,(1)温差应力方程,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36,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三)单层厚壁圆筒中的温差应力,(1)温差应力方程,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37,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三)单层厚壁圆筒中的温差应力,(1)温差应力方程,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38,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三)单层厚壁圆筒中的温差应力,(1)温差应力方程,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39,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三)单层厚壁圆筒中的温差应力,(1)温差应力分布规律,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40,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三)单层厚壁圆筒中的温差应力,(1)温差应力分布规律,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41,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三)单层厚壁圆筒中的温差应力,2温差应力的工程近似计算,(1)计算公式的简化,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42,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三)单层厚壁圆筒中的温差应力,2温差应力的工程近似计算,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t为圆筒实际壁厚,mm,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43,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四)内压与温差同时作用的厚壁圆筒中的应力,2温差应力的工程近似计算,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44,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四)内压与温差同时作用的厚壁圆筒中的应力,2温差应力的工程近似计算,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45,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一、结构型式及设计选型二、厚壁圆筒的弹性应力分析三、高压筒体的失效及强度计算,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46,三、高压筒体的失效及强度计算,(一)高压筒体强度失效及强度设计准则,高压容器的失效类型:强度不足引起的塑性变形甚至韧性破坏;材料脆性或严重缺陷引起的脆性破坏;环境因素引起的腐蚀失效;高温下的蠕变失效以及交变载荷下的疲劳失效等。高压容器常规设计计算,主要考虑要使高压容器具有足够的防止发生过度的塑性变形及爆破等强度失效的能力,即要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高压筒体的强度失效应考虑厚壁筒应力分布的两个重要特点:沿壁厚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弹性状态下内壁的应力状态是最恶劣的;处于三向应力状态,其径向应力不应忽略。对筒体强度的设计计算时必然会碰到:采用什么强度失效的设计准则和采用什么强度理论来处理三向应力。,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47,三、高压筒体的失效及强度计算,(一)高压筒体强度失效及强度设计准则,1.弹性失效设计准则,为防止筒体内壁发生屈服,以内壁相当应力达到屈服状态时为发生弹性失效。这就应将内壁的应力状态限制在弹性范围以内,此为弹性失效设计准则。这是目前世界各国使用得最多的设计准则,中国高压容器设计也习惯采用此准则。设计计算时如何表达内壁三向应力的相当应力(应力强度)这需要采用各种强度理论。将相当应力限制在设计许用应力之内,以此作为强度条件即可防止筒体发生弹性失效,并有足够的安全裕度。,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48,三、高压筒体的失效及强度计算,(一)高压筒体强度失效及强度设计准则,1.弹性失效设计准则,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49,三、高压筒体的失效及强度计算,(一)高压筒体强度失效及强度设计准则,1.弹性失效设计准则,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50,三、高压筒体的失效及强度计算,(一)高压筒体强度失效及强度设计准则,2.塑性失效设计准则,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51,三、高压筒体的失效及强度计算,(一)高压筒体强度失效及强度设计准则,3.爆破失效设计准则,非理想塑性材料在筒体整体屈服后仍有继续承载的能力。因为随着压力的增加筒体的屈服变形增大,材料不断发生屈服强化。当筒体出现塑性大变形时,筒体因材料强化而使承载能力继续上升的因素与因塑性大变形造成壁厚减薄而使承载能力下降的因素相抵消,此时筒体便无法增加承载能力,筒体即将爆破,此时的压力即为筒体的最大承载压力,称为爆破压力。以容器爆破作为失效状态,以爆破压力作为设计的基准,再考虑安全系数便可确定能安全使用的压力或确定筒体的设计壁厚,称为爆破失效设计准则。,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52,三、高压筒体的失效及强度计算,(一)高压筒体强度失效及强度设计准则,3.爆破失效设计准则,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53,三、高压筒体的失效及强度计算,(二)单层高压圆筒的强度计算,第二节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与强度设计,压力在35MPa以下,壁厚比K15是很困难的,强度愈高对5的要求愈不能过高。从使用安全角度仍应对5提出要求,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最低要求,一般国内外锻造的单层超高压容器要求;5为10一15。事实上b在2000MPa左右的钢能保证的5还不到10。,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115,第五节超高压容器,三、超高压容器的材料,(三)韧性要求,钢材的韧性是保证超高压容器安全性的极重要的性能,绝不低于对强度与塑性的要求。尤其是超高强度钢对微缺陷非常敏感,特别是应力集中区再存在微缺陷(如裂纹,或由夹杂物在交变应力下引发的微裂纹)特别容易导致低应力脆断。超高压容器用钢往往从两个方面提出韧性要求,一是冲击韧性,另一是断裂韧性。冲击韧性应采用V形缺口夏比冲击试验来获得,用冲击吸收功值AKV来衡量材料的冲击韧性。断裂韧性在ASME3中是作为附加要求提出的。在设计时就对钢材提出这一要求,意在考虑万一有宏观裂纹性缺陷存在而又要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即不发生低应力脆断,则必须保证材料有足够的断裂韧性。,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116,第五节超高压容器,三、超高压容器的材料,(四)对钢的化学成分及冶炼的要求,超高压容器用钢冶炼时除按规定的强化与韧化合金元素成分要求进行严格控制以外,最重要的应是对钢中有害杂质元素(特别是磷硫)、有害微量元素(砷、锡、锑、铅、铋等)和含气(氧、氢、氮)量的控制。这对于提高钢的韧性、横向性能以及防止疲劳破坏的性能有显著影响。磷与硫的存在会在钢中形成多种夹杂物,这些微缺陷愈多愈大,钢的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值将愈低,而且钢的冷脆转变温度会提高,横向性能也比纵向性能更低。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夹杂物将是钢材内部引发疲劳裂纹的重要发源地,夹杂物愈小愈少,则诱发疲劳裂纹的机会愈少,疲劳寿命愈长。,第五章高压容器设计,117,第五节超高压容器,三、超高压容器的材料,(五)超高压容器钢的热处理,特高或超高强度钢应充分体现强度高的优势,同时又要顾及钢的塑性与韧性,尤其是韧性。都要进行调质热处理,以得到优良的综合性能。调质时首先进行淬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