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桉树发展情况.doc_第1页
广西桉树发展情况.doc_第2页
广西桉树发展情况.doc_第3页
广西桉树发展情况.doc_第4页
广西桉树发展情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广西桉树产业发展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2014年10月20日)广西是我国桉树种植第一大省区,桉树产业是广西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的核心主体,为广西的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维护我国木材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广西桉树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桉树是全球生长最快的阔叶树种之一,与杨树、松树并称世界三大人工林树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目前,桉树在世界5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面积达到2亿多亩。我国引种桉树有110多年历史,主要在华南和西南南部的广西、广东、海南、云南和福建等17个省(区)。2012年全国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6000多万亩,仅次于巴西和印度。桉树已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纸浆材和纤维材树种,成为资源增长最快、经济效益最好,被企业、林农普遍接受的首选树种。广西是我国最早引种桉树的省(区)之一,但大面积栽培桉树始于1965年。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种植窿缘桉、柠檬桉、野桉、大叶桉,其次为广叶桉、赤桉、细叶桉。2000年起,随着尾叶桉的成功引进、改良和杂交种无性系的推广, 桉树得以快速发展。到2013年,全区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3000万亩左右,占全国桉树总面积的近一半,桉树蓄积量1亿多万立方米,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六分之一左右,桉树面积、蓄积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目前,全区有桉属树种90多种,但主要种植品种为尾叶桉、尾巨桉等杂交无性系,如广林9、DH924、DH3327、DH3229、DH19-6、U6、韦赤桉3号等。形成了以种苗生产、培育采伐、加工利用为主体的桉树大产业,成为广西林业的支柱产业,支撑了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一)广西桉树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广西桉树产业发展过程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少量引种、零星种植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该阶段主要以引种试种为主。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光、热资源丰富,与桉树原产地的气候类似,非常适合种植桉树。早在1890年法国传教士就从法国引进细叶桉在龙州栽种,后来在柳州、南宁、北海等地也陆续引种过。柳州的沙圹在20世纪30-40年代曾引种过多种桉树。1954年合浦县创办山口桉树林场,带动全县营造窿缘桉60多万亩。窿缘桉、细叶桉、柠檬桉等也开始在广西南部和沿海地区部分县的村屯周围、道路两旁零星种植。由于未经良种选育,这个阶段6年生桉树林平均年蓄积生长量仅约0.4立方米/亩,平均蓄积量约2-3立方米/亩,且木材基本没有什么用途,主要发挥绿化、防护作用,并提供部分薪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群众生活能源难题。第二阶段:系统引种、规模发展阶段(20世纪60-90年代)1965年在广西南部地区成立了由东门林场、渠黎林场、跃进林场、石塘林场和黎塘林场等10个林场组成“桂南林业局”,开始大面积栽培窿缘桉、柠檬桉和野桉。20世纪60年代,钦州地区建立国营钦廉林场,桉树被列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南宁地区也创建国营东门林场等10个国营林场,营造了大面积桉树林。20 世纪70 年代初期,广西进行了柠檬桉、窿缘桉的选育和雷林一号桉的引进和选育;1977 年进行柳桉与窿缘桉人工杂交育种研究;1978年开始进行桉树引种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全区桉树人工林面积约为150万亩。但由于90年代以前种植的窿缘桉、柠檬桉和野桉等生长缓慢,后来逐渐被淘汰。19821999年, 通过“中澳技术合作东门桉树示范林项目”,广西桉树研究开始进入系统引种和世代改良时期,桉树引种改良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桉树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从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引进174个树种和200个种源, 筛选了16个优良树种。对42个树种和9个树种的100多个种源1800个家系进行了系统引种、选育和改良, 建立了有135个树种(种源)的桉树树木园和600多个优良无性系的无性系基因库,为亚洲最大的桉树种质资源库和我国最大的桉树良种生产基地。进行了12个树种1500个亲本组合的人工杂交育种技术研究,最优人工杂交家系年均生长量达4.7立方米/亩,选育优良无性系1000个, 生长量最高的达4.4立方米/亩。建立了桉树扦插育苗和组培育苗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桉树造林苗木无性系化。对邓恩桉等耐寒桉树种进行了系统引进、选择和改良技术研究,选育了尾赤桉、尾圆桉等较耐寒新无性系。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到2000年, 广西桉树林面积约250万亩左右,总蓄积量约220万立方米,大部分为新造幼林,总蓄积量偏小。但6年生林平均年蓄积生长量提高到0.7立方米/亩,平均蓄积量达4.1立方米/亩。形成了20万干吨的桉树木片加工、出口贸易产业,推动了林浆纸和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第三阶段:快速发展、加工利用阶段(2000年至今)。2000年开始,国家和自治区都将发展速丰林作为林业跨越式发展重点工程之一,桉树成为广西发展速丰林的首选树种。近年来国家又将桉树作为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重要树种。2002年自治区出台了减半征收育林基金、优先满足采伐指标、实行造林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桉树发展的外部环境宽松。加上桉木用途大大扩展,从单一的木片出口扩展到制浆造纸、胶合板、中高密度板、地板基材,木材市场迅速扩大,桉树发展的动力强劲。随着桉树无性系苗木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突破,也为桉树大规模发展创造了条件。国有林场率先发展桉树,13家区直林场除在场内营造100多万亩速丰桉外,还在场外集体林区辐射营造速丰桉300多万亩。同时,通过发展人造板产业拉动了桉树木材市场。在科技、政策、市场的合力推动下,从2002年开始,全区桉树以每年200万亩左右的速度增加。2005年发展到800多万亩,2010年2500多万亩;2013年约3000万亩,总蓄积量1亿多立方米。其中权属为集体和个人的占70%左右,权属为国有的占30%左右。6年生林平均年蓄积生长量提高到1.3立方米/亩,平均蓄积量提高到7.5立方米/亩,其中高产试验林最高年蓄积生长量达3.3立方米/亩。各地均有种植,但以北回归线以南的南宁、崇左、钦州、北海、防城港、玉林、贵港、梧州等8个市为主。同时,以桉树木材为主要原料的造纸与木材加工产业迅速崛起,2013年总产值1050亿元,成为广西第9个千亿元产业。(二)广西桉树产业体系情况通过几十年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近1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广西形成了以种苗繁育、培育采伐、加工利用、专用肥料、物流服务、林下种养、林权交易等为主的桉树大产业体系,总产值超过千亿元,占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的约三分之一,成为全区林业产业的主体,成为全区经济的支柱产业。种苗繁育产业。经过10多年的建设,目前全区培育桉树苗木的苗圃达800多个,其中组培工厂20多家,每年工厂化生产桉树优良无性系苗木3.5亿株,是2000年前的几十倍,不仅满足了广西造林的需要,每年还为周边省区提供2亿多株良种桉树苗木。广西桉树种源主要来自国有东门林场,较大的苗圃除东门林场苗圃外,还有钦州市林科所苗圃、广西林科院苗圃及其他区直林场苗圃。2012年,由区直东门林场牵头,13家区直林场入股,组建了广西八桂林木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年产桉树轻基质组培苗1亿株以上,充分发挥了东门林场作为亚洲最大的桉树种质资源库的优势。广西桉树苗木以组培苗、扦插苗为主,品种纯正、优良,深受区内外经营者的喜爱。全区桉树种苗产业年产值超过3亿元。培育采伐产业。近10多年来,广西共新增桉树林面积2000多万亩,2013年全区桉树总面积达3000万亩,占全区森林面积的14%;桉树林总蓄积量1亿多立方米,占全区森林总蓄积量的16%左右。全区桉树木材产量达1700多万立方米,占全区木材总产量的70%左右。按目前平均单价650元/立方米计算,每年仅桉树木材原木销售收入就超过100亿元。另外,桉树造林(更新)300万亩投入按500元/亩,抚育施肥400万亩投入按200元/亩,采伐300万亩投入按700元/亩,每年可为全社会提供50多亿元的劳务收入,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贡献。加工利用产业。2000年以前,广西桉树木材主要加工木片出口日本等国家用于制浆造纸,年出口20万绝干吨左右。2000年以后,随着桉树木材产量的大幅增加,林浆纸和木材加工业快速发展。到2013年,全区以桉木材为主要原料的木材加工企业超过1.6万家,其中人造板生产企业1200多家,人造板总产量达2860多万立方米(其中胶合板1500多万立方米,纤维板910多万立方米,其他板450多万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木材加工业总产值达956亿元。另外还有2000多家2万多台旋切机,年产旋切单板2000多万立方米。广西丰林木业集团、高峰林场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打造了“高林”、“丰林”、“三威”等中密度纤维板知名品牌。全区以桉木材为主要原料的制浆造纸企业有200多家,年产值260多亿元。其中,比较大的有钦州金桂林浆纸、贺州华桂林浆纸、贺达纸业,以及正在建设的北海林浆纸项目等。专用肥料产业。桉树生长迅速,需要施足够的肥料才能满足生长需要。广西以人工林地力维持研究为基础, 全面系统地开展了桉树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研究和地力维持技术研究,创造了测土西方施肥技术。即根据桉树生长所需养分元素和不同造林地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情况,提出配备肥料的种类和比例(主要是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比例),形成“桉树专用肥”产业。全区每年生产各种桉树专用肥60万吨以上,产值15亿元以上,满足每年约800万亩桉树幼林施肥需要。2012年,在林业厅的指导下,由区直七坡林场牵头,13家区直林场入股组建了广西华沃特生态肥业有限公司,以生产、供应桉树专用肥为主,实行统一配送。2013年公司共完成肥料销售25万吨,农资产品贸易10万吨,完成销售收入8亿元,在全区桉树专用肥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目标是年生产以桉树专用肥为主生态肥料80万吨以上,年产值20亿元以上。林下种养产业。2011年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在广西召开后,广西林下经济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广西桉树林面积大,林地交通相对比较好,成为发展林草、林药、林畜、林禽等林下经济的重要部分。桉树林下种植牧草养牛、养羊,在林下养猪、养鸡、养鸭、养蜂,在林下种植中草药,成为国有林场职工和广大农民新的收入增长点,成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在桉树林下发展种养业面积超过300万亩,年产值超过50亿元,打造了一批桉树林下经济知名品牌。如钦廉林场在桉树林下种植牧草养牛羊,打造了“钦冠牛肉”品牌;七坡林场、高峰林场在桉树林下建养猪场,打造“生态猪肉”品牌。物流服务产业。在桉树种植、采伐、加工过程中,以苗木运输、肥料运输、木材运输、加工产品运输等为主,形成了庞大的物流产业。全区每年需运输的桉树苗木3亿株、桉树专用肥50万吨、桉木材1700多万立方米、桉树采伐剩余物300多万吨、桉木人造板2000多万立方米,运量超过4000万吨,需要大量各种各样的运输车辆,物流业产值至少100亿元以上,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物流业的发展。2013年,在林业厅的指导下,由区直高峰林场牵头,13家区直林场入股组建了广西盛达物流有限公司,主要承担区直林场肥料、木材、林产品等物流业务。林权交易产业。广西90%以上为集体林地,在桉树产业发展过程中,除20%左右为农民在自己的林地种植外,80%以上是通过林地租赁流转到国有林场、企业或个体大户,实行规模种植桉树。民间林地租赁中介、林权交易中介等服务业非常活跃,桉树“卖青山”、“包青山”、活立木交易市场也比较发达,大大缩短了桉树产业投资的回报周期,对社会资金吸引力很大。从2013年起,广西区直林场开始实行大宗物资购销电子竞价,以南宁(中国东盟)商品交易所为平台,向社会公开竞价“包青山”,对象主要是桉树林。2014年前三季度就举办活立木电子交易53期,成交量182万立方米,成交金额8.3亿元,平均成交价比去年增加15%,成交金额高出标底价3289万元。(三)广西桉树产业作出的重大贡献广西通过发展桉树产业,加快了造林绿化步伐,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增加了木材产量,推动了林产工业发展,壮大了县域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实现了森林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良性循环,为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广西全社会参与度最高、开放度最大,广大企业、林农和地方各级政府最欢迎的林业产业。广西桉树产业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了森林面积,改善了生态环境。桉树生长快、周期短、效益好,年平均树高生长3-5米,当年造林当年郁闭成林,绿化效果又快又好。广西近10多年来新增桉树林面积2000多万亩,大量长期无林的荒山得到了绿化,2013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1.8%,比2000年的41.3%提高了20.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三位、西部地区第一位,为减少水土流失、遏制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重大贡献。2011年全区石漠化面积比2005年减少了近700万亩。可以说,如果没有桉树的快速发展,广西不可能这么快就实现绿化,“山青水秀生态美”品牌也不可能打造得这么快。 二是提高了木材产量,维护了木材安全。桉树生长很快,一般4-6年可以采伐,平均每亩产材5立方米以上,使广西的木材产量在10年内连翻两番。2013年广西木材产量达2480万立方米,是2000年296万立方米的8.3倍,其中桉树木材产量1700多万立方米,占70%左右。广西桉树以占全国千分之六的林地面积,生产出占全国五分之一的木材;以占全区14%的林地面积,生产出占全区70%的木材,不仅满足广西的木材需求,还为维护国家木材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象州、武鸣、横县、上思、八步等县区的年木材产量从2000年以前的2-3万立方米增加到近几年的30万立方米以上。桉树的快速发展,保护了全区8000多万亩公益林免遭商业性采伐,5000多万亩松树、杉树用材林免遭过度采伐。 三是促进了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随着桉树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广西工业化、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桉树产业大市、大县。如南宁市、贵港市、钦州、玉林市通过发展桉树产业,成为林业产值百亿元强市。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前10名的县基本都是靠桉树产业。2013年,全区以桉木材为主的人造板产量达2860万立方米,是2000年产量69万立方米的41.4倍。其中,区直林场以桉树为主的木材产量达340万立方米,木材生产收入22亿元,实现利润6.2亿元,占区直林场年度总利润的90.3%,成为区直林场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利润的主要来源。许多林农从事桉树种植、采伐、加工等工作,直接增加了收入,靠桉树产业收入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的大户比比皆是。 四是推动了对外开放,拓展了林业融资。广西桉树产业的强大活力和显著效益,吸引了社会资金投向林业。印尼金光集团、芬兰斯道拉恩索、日本王子等国外知名企业,中国纸业等国内大企业都纷纷到广西发展桉树产业,金融机构包括世行都愿意给广西桉树项目发放贷款。全区100多个国有林场和各种经济体也积极参与桉树产业开发,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竞相发展的格局。在桉树产业的带动下,广西成为全国林业开放度最高的省区,林地流转、对外合作面积超过1000万亩,其中仅金光集团和斯道拉恩索公司就分别超过了100万亩。每年桉树产业吸纳社会资金投入超过300亿元。13家区直林场从2000年开始大力发展桉树,仅用5年不到的时间就解决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问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实力大增,成为全国国有林场发展的典范和旗帜。 五是增加了森林碳汇,提高了生态承载力。桉树与其他树种一样,具有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环境等生态功能。据2010年国内权威机构对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结果显示,桉树人工林在多方面的生态功能比较突出,特别是单位面积固碳功能和释氧功能在12个主要树种中均居第二位;涵养水源功能居第六位,高于松类;固土功能居第七位,高于杉木和松类。按一般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木材吸收1.88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计算,全区3000万亩桉树每年可吸存碳量8000多万吨,释放出氧气7000多万吨,成为广西节能减排、提高生态承载量的主要力量,为经济加快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二、发展桉树产业采取的主要措施广西桉树产业之所以在近10多年得到快速发展壮大,主要是采取了系统的政策、技术措施。(一)科学规划,适度发展。200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转发了自治区计委、财政厅、林业局关于加快我区速生丰产林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0222号),对桉树等速丰林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布局。2011年林业厅又编制了广西桉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速生桉重点在桂南地区和丘陵地区发展,控制在桂北和坡度25度以上的山地发展。主要布局在红水河、西江以南地区,不在气温较低和高海拔的山区种植,总规模控制在3000万亩左右。(二)出台政策,正确引导。桂政发200222号明确对营造速丰林给予减半征收育林基金、贷款造林予以财政贴息、优先安排木材采伐指标等优惠政策,林业部门也将国家重点工程造林任务优先用于发展桉树,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种植桉树的积极性。针对一些地方在发展桉树中存在的问题,2011年林业厅又及时下发了关于科学发展桉树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桉树的发展布局,特别强调:“桉树种植的地块严格控制在商品林区内,严禁在公益林区特别是水源涵养林区等重要生态区域种植短轮伐期的桉树工业原料林。”同时,广西还将桉树作为建设全国木材战略核心储备基地的重要树种进行规划和发展,享受相关政策。今年林业厅规定禁止珠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项目种植短轮期桉树,规范桉树发展。(三)依靠科技,科学经营。一是提倡营造混交林。目前已成功探索出桉树与相思、格木等树种混交经营模式。二是注意保留山脚、山顶、陡坡、冲沟处的原生植被带,实行镶嵌式种植,维护生物多样性。三是全面推广免炼山、测土配方施肥等环保技术,禁止全垦整地,减少水土流失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四是注意保留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采伐剩余物尽可能回归林地,促进地力维持。五是鼓励培育大径材、无节材。鼓励发展以桉树中大径材人工林为原料的高附加值木材加工业,适当延长桉树人工林的轮伐期,避免过于频繁的皆伐影响生态功能发挥。(四)科研攻关,努力创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西以东门林场中澳技术合作桉树示范林项目为契机,坚持数十年不断地研究桉树良种良法,在原选育出的桉树良种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良研究,加快良种升级换代。同时,在桉树混交林、无节材经营模式以及桉树专用肥研究方面也不断创新,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高效施肥、环保栽培等技术得到推广。2008年林业厅还专门下发通知,开展桉树高产竞赛活动,鼓励经营主体采取措施提高桉树生长量。目前已完成两个轮伐期检查评比,最高年蓄积生长量达到3.3立方米/亩。2013年开始,又组织区直林场开展密植短轮伐期桉树速丰林栽培、桉树无节材大径材培育等试验。区直七坡林场、黄冕林场今年开始大规模培育桉树无节材。三、发展桉树的非议及应对举措虽然广西桉树产业已发展成为大产业、支柱产业,但一直以来,社会上对发展桉树的各种非议从未停过,而且有愈演愈烈、层次越来越高的趋势,对桉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对这些非议,林业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力争将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一)社会上关于桉树的非议第一,桉树是“抽水机”,种植桉树致旱。认为桉树生长快,需要水分多,种植桉树后导致水源林的水源萎缩,溪流、河流水量减少,水库库容量降低;种植桉树破坏大的生态环境,导致降雨量减少,天气干旱。前几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罪魁祸首”是桉树的说法盛行。第二,桉树是“抽肥机”,破坏土壤肥力。认为桉树长得快,将土壤养分吸收过多,降低土地肥力,某些土壤元素大量缺失,造成土壤板结、变硬、变瘦。种过桉树的地方,种其它植物都生长不好。桉树造林整地要炼山、全垦,原生植被、枯枝落叶都烧光,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第三,“桉树有毒”,种植桉树破坏生态。主要反映种植桉树后林下流出的水都是黑色的,“有毒”,不能饮用。说桉树是外来树种,排斥本土物种,种桉树的地方其它植物都生长不好甚至不能生长,桉树林“地下不长草”、“天上不飞鸟”,破坏生物多样性。有的所谓“专家”甚至说桉树是“绿色沙漠”。近年来,这些对桉树的非议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议论的范围越来越广。从原来少数人、个别媒体议论,逐步发展到农民、城镇居民、公职人员、退休干部、学校学生也议论。从过去谈话议论,发展到通过报纸、网络、微博、手机短信等现代媒介议论,传播速度更快、更远。如今年林业厅就收到过国家林业局转来网络上留言给国家领导人的关于桉树生态问题的材料。平时也经常在林业厅政府门户网上收到反映桉树问题的信息,收到一些反映桉树问题的信件。二是议论的层次越来越高。从过去普通老百姓、一般干部议论,发展到一些领导干部甚至厅级、省部级以上领导、院士也参与议论,国内的人议论,国外的人也议论。从过去街头巷尾闲谈,发展到党政高级会议正式研究和讨论。一些人大、政协代表也开始提出限制桉树种植的建议、提案,上升到了法律法规层面。这几年仅林业厅每年都要办理几个这方面的建议、议案。三是从议论发展到了行动。一些地方从原来的讨论、建议、意见上升到出台文件甚至法律法规限制种植桉树。如今年某市修改了水资源保护条例,限制在水源地种植桉树,否则由林业部门处以每亩3000元的罚款。有几个县政府发出通告要求清理农用地上种植的桉树,并派干部进村督促。个别县甚至以县人大名义出台了限制和清理桉树的决议。有些地方的农民开始自发阻止在水源周边种植桉树,出租林地时也明确不能用于种植桉树。四是出现对桉树的歧视政策。如过去的政策对桉树种植明确给予贴息贷款、减免育林金等优惠政策,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规程也没有规定不能种植桉树。但目前中央造林补贴项目政策规定造林后10年不能主伐,中央抚育补贴政策规定桉树短轮期速丰林不能享受补贴,有关重点生态工程项目不准种植桉树,否则验收难通过。这些明显对桉树不公平。五是有的媒体在推波助澜。对社会上关于桉树的非议,一些媒体也开始跟风推波助澜,以吸引眼球,扩大发行量或提高点击率。如今年南宁市一家报刊发表了某县清退20多万亩桉树的报道,一些媒体纷纷转载或发表评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的人开始打电话或在网上留言,向林业厅咨询是否广西真的要限制种植桉树了。(二)广西对桉树非议的看法我们认为,社会上关于桉树的非议主要是一些人对桉树缺乏了解,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甚至亲眼所见也还持怀疑态度。我们认为,这些非议都缺乏事实依据和科学研究数据证明。根据多年来广西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我们对桉树非议的基本看法如下: 桉树不是“抽水机”。据了解,1999年至2003年,我国与澳大利亚专家曾在广东省遂溪和雷州开展的“桉树与水”专项研究结果显示,桉树生长耗水量并不很大,在雨季,桉树总用水量还不到降雨量的一半;在旱季,桉树耗水量与降雨量大致相近。桉树是浅根系树种,其根系主要分布在地下0.5米至1米,在年降雨量大于800毫米的情况下,桉树根系不吸收地下水。即使遇到干旱,桉树根系最多只吸收地下4米以内的土壤水分。桉树在广西主要种在山上,对地下水位不会有影响。据有关专家研究,虽然桉树生长迅速,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用水量相对较多,但是以水分利用率为标准,桉树用水量比其它人工林少,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桉树只需水510升,而针叶树需水1000升,相思树、黄檀树需水800升以上。桉树不是“抽肥机”。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首席专家徐大平指出,综合我国10多年来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监测,目前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桉树具有很强的土壤养分利用能力,可消耗较少的养分而生产较大的生物量。在贫瘠土壤上,桉树可以不施肥而生长。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桉树种植存在地力衰退问题,主要原因是全垦整地、全树收获,不利于土壤肥力维持。而在目前的科学种植模式下,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得到了有效维持,部分经营水平高的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还在不断提高。广西东门林场种植桉树50多年,由于科学经营,并未出现由于连栽引起的地力衰退和产量降低问题。桉树不是“绿色沙漠”。由于桉树林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又是集约经营的纯林,其生物多样性比自然生态系统肯定简单多了,但绝不是“寸草不生”。事实上,在广西雨量丰富和土壤肥沃的林地,桉树人工林下植被发育繁茂,需连续二、三年抚育除草才能确保正常生长。广西桉树林的生物多样性总体不如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雨林,但优于马尾松等人工林、灌丛、草地和农业用地。有的桉树林下植被很少,是由于人工抚育强度过大,人工除草及时并施用除草剂;或种得过密,林下无阳光,植被难生长;或有些地方土壤贫瘠,造林前就没有植被。“桉树致旱说”缺乏科学依据。2010年4月,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国家林业局和中国气象局组织林业、气象、生态方面的专家赴云南、贵州、广西等干旱严重地区,进行了“西南地区特大干旱成因及桉树种植对旱灾影响”专题调研。调研结果认为,持续降水量少、气温高、蒸发量大是形成西南地区干旱的直接原因,而大气环流异常是根本原因,种植桉树与此次西南干旱没有必然联系。森林只能对气候变化起到一定的微调缓冲作用,改善局部的小气候,但对大的区域或全球尺度的气候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广西的百色、河池两市旱情最为严重,两市由于喀斯特地貌桉树种植比较少,桉树种植面积仅占两市行政区域面积的3%,而相对种植较多的东南部,旱情比较轻。“桉树有毒”纯属危言耸听。经过国内外许多专家的科学论证,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桉树对土地、其他作物和人类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广西至今也没有发现因饮用桉树林中流出的水而中毒的案例,桉树“有毒”、桉树导致“胎儿畸形”等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澳大利亚90%以上的森林都是桉树,各大城市饮用水源的涵养林基本上都有桉树生长,其国宝动物“考拉”(树袋熊)也专吃桉树叶,也未见有人和动物因此中毒的报道。当然,桉树也并非十全十美。桉树毕竟是以生产木材、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商品林,不能用热带、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所具有的生物多样性来衡量桉树人工林。桉树具有生长快、生产木材多、经济效益好、固碳能力强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轮伐期短、经营强度大、树种单一等缺点。特别是广西个别地方在发展桉树过程中,或多或少出现“四过”问题:一是过北。有的盲目向桂北发展,容易遭受雨雪冰冻危害。如2008年、2010年两次雨雪冰冻灾害桉树损失惨重。二是过高。有的在海拔超过400米以上的高山种植,自然条件恶劣,导致生长不良。三是过陡。一些地方在坡度大于30度的陡坡上种植,经营强度较大,对保持水土不利。四是过纯。有的地方大面积营造桉树纯林,容易发生病虫害。特别是有的交通干线两侧大面积连片种植桉树,林相单调,景观较差。(三)对桉树非议的应对措施对社会上关于桉树的非议,林业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主动应对,减少负面影响,给桉树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加强向领导汇报。近几年来,林业厅先后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及自治区领导多次专题报告了桉树发展问题,对社会上关于桉树的非议进行解释说明。今年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还研究了桉树问题,给予桉树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了科学发展桉树、调整优化树种结构、实现森林“四个多样性”的指导性意见。二是加强宣传和解释。林业厅积极主动在各大主流媒体宣传广西桉树的重大贡献,通过实证材料澄清对有关桉树的非议。通过办理有关桉树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答复,配合人大、政协开展桉树种植问题专题调研,耐心向人大、政协代表解释、说明,澄清是非。厅领导还充分利用陪同自治区领导调研、在党校学习的时机,向领导宣传、解释,请他们为桉树说公道话。厅信息中心还组织有关业务处室,及时答复网友关于桉树问题的咨询、疑问,引导网络舆论。三是应对媒体跟风炒作。今年,个别县政府大张旗鼓地清理农地上种植的桉树,被一些新闻媒体夸大报道,社会反响强烈,引起了自治区领导的关注。为制止事态发展,林业厅领导亲自给有关市县领导打电话,协调妥善处理。林业厅还向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专题请示,请求加强对媒体的引导。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专门发通知要求媒体不能跟风炒作桉树问题。四是加强桉树生态定位监测。虽然广西研究桉树的时间已经不短,但主要侧重于良种选育、提高产量等方面的研究,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以致于无法用更多的科学数据澄清社会上关于桉树的非议。为此,2008年广西从自治区科研项目和主席基金安排3000多万元资金,用于开展桉树生态定位监测和经营模式研究工作,目前已取得了桉树林冠截留降水量、蒸腾失水量、林下蒸散量初步数据,初步筛选出了6个桉树人工林复合经营优化模式,建立了一套桉树人工林复合经营配套技术,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1000多亩。五是出台树种结构调整意见。针对社会上关于桉树的非议,在前几年已出台科学发展桉树速丰林意见的基础上,今年林业厅又先后下发了关于调整树种结构 实现森林四个多样性的工作方案等三个文件,指导开展以桉树为主要对象的树种结构调整工作。同时,通过“绿满八桂”工程,将一些通道两旁的桉树纯林改造为混交林或乡土树种。最近又草拟了关于调整优化全区森林树种结构的意见,拟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用6年左右时间逐步将全区水源地、交通干线两旁等生态重要区域的400多万亩桉树改造为乡土树种或混交林。(四)有关领导对桉树问题的意见虽然社会上对桉树非议不断,但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有关领导在桉树产业发展问题上还是清醒的,是客观、公正对待的。2013年11月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同志在调研林业工作时指出:这些年植树造林种了不少桉树,但这存在一些不同看法,我想还是要客观一些,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它。首先要肯定这些年桉树的贡献。广西的绿化、木材产量全国第一,主要是靠速丰林,其中桉树是主要品种之一,是做出了贡献的。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实际需要,逐步调整树种结构,使树种、林分结构多样化。该种桉树种桉树,不要一律否定。交通干线、公路铁路两边,要从景观、林相的角度考虑树种的培植和更新,使得广西森林绿化的整体面貌、构成、内涵丰富起来,也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2013年12月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带队拜会国家林业局时,赵树丛局长专门就广西桉树问题发表了意见,他说:希望清华书记和陈武主席你们调研时带头给桉树多说点好话。现在桉树好像有很大的罪过一样,说什么“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有的地方甚至说要把桉树赶出中国去。实际上这件事情不是这样子,在广西,都是企业去投资造林,统一种,统一伐,企业化经营,4年、5年就采伐了,这种单一树种高强度经营当然地下和一般的树种不一样,结果很多专家说了很多话,一些干部也跟着说。但是,桉树、杨树对我们国家贡献很大。桉树这个事情,你们多说几句话就行。你们一说下面就跟着说了,希望给予支持。2014年5月中旬,在研究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视察广西提出的工作要求时,自治区领导对桉树问题统一了意见:关于桉树问题,历来有不同看法,这个问题争论了20多年。如何发展桉树,要实事求是,要在明确方向的基础上,逐步调整。调整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但必须兼顾群众利益,这里头有群众利益需要考虑。不要政府发动时,说一百个、一千个好,但一说有问题,又不兼顾群众利益,简单化、一刀切。如何调,原则上耕地、水源林地区不要种,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两旁不要种,房前屋后也要尽可能少种。要考虑降雨量多少,区别对待。降雨量多的地区可以多种,降雨量少的地区要少种。钦州、北海两个沿海林浆纸项目原料林(桉树)要保障,不要项目引进来了,也开工建设了,由于结构调整,造成原料都供应不上。四、下一步发展桉树产业总体设想目前,广西的桉树面积仅占全区森林总面积的14%,占全区商品林总面积的30%左右,与松树、杉树“三足鼎立”。今后一段时期,桉树作为广西主要人工林树种的现状不会改变,桉树产业是广西林业支柱产业的事实也不会改变。因此,广西将因势利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切实研究解决桉树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推动桉树产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