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简报第 2 期广东省学生联合会编 2009年3月21日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广东省学生联合会 2009年3月21日)一、调查基本情况概述(一)调查目的为了解广东省应届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状况以及在当前就业形势下的心理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措施,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帮助学生排解压力,调整心态,正确定位自己,以更好的状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广东省学联调研部开展了本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网上调查的方式,在知己知彼网站上放置调查问卷,同时向各学校的主要Q群发放问卷信息及网址,通过毕业生主动填答回收数据。问卷回收后对重复、填答不完整、逻辑错误及其他无效问卷进行了删除。本次调查共回收数据1288份,经过数据有效性检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285份。表3.1 各高校答卷情况(单位:份)中山大学27深圳大学80暨南大学1广东警官学院3华南理工大学113广东医学院2华南农业大学10广东药学院18南方医科大学8湛江师范学院20广中医药大学27广东警官学院3华南师范大学160广东教育学院30广东工业大学64广东韶关学院8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79仲恺农业技术学院78汕头大学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185广东商学院49韩山师范学院9广东海洋大学2嘉应学院10星海音乐学院16广州医学院18广州体育学院2东莞理工学院109广州大学29(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参加本次调查的人群中,男性女性同为50%。专业方面,调查对象囊括所有专业类型,其中以工学、理学、管理、经济、文学、教育学类毕业生居多。参与调查的毕业生48%的生源地为城市,52%来自农村。表3.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单位:%)性别男性女性比例5050专业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比例18 9169914专业法学哲学农学生物医学药学比例532132生源地城市农村比例4852家庭经济状况很好还可以很一般有一些经济压力经济压力很大328302514二、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主要通过详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求职现状、就业心理以及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掌握目前广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心理状况,以便分析当前就业形式,找出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一)样本数据中,近八成应届大学生仍未找到相应的就业单位,就业率较往年同期下降明显,就业压力较大距离毕业的时间越近,毕业生越感觉到找到相应的就业单位的迫切性。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样本中,有77 %的毕业生仍未找到工作单位。只有23%的毕业生找到相应的就业单位。(本项数据就业率较实际偏高,与本问卷由学生自由填写,已就业学生更愿意填写问卷有一定关系)1、城乡生源的就业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在就业毕业生中,城乡生源的就业情况存在的差异明显。经交叉统计可知,在样本中,城市生源的就业比率是27.44%,而农村生源的就业比率是19.23%。由此可见,目前城市学生的就业率要较大幅度高于农村学生的就业率。这与农村学生平均的见识履历、社会关系、经济条件等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差距有关。因此,农村生源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提高、就业心理调适方面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2、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较大。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较大。调查显示,在还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中, 7.6 %的学生表示仍然乐观;42.7 %的学生表示较为乐观,相信在毕业前会找到相应的就业单位;但是,仍有15.8 %的学生表示对就业前景悲观;19.1 %的学生没有信心能够在近期找到就业单位;14.8 % 的学生非常担忧就业前景。汇总来看,严峻的就业环境对应届毕业生的心理会造成了影响,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如何缓解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值得我们去思考。(二)基于已就业的学生情况,期望值有所下降,就业心态趋于理性。经济条件以及工作稳定性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调查发现,目前应届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有所下降,就业心态趋于理性。已就业的毕业生对薪金的要求略有下降以及对日后发展持乐观的态度。1、已就业学生薪酬较往年略低薪酬,是求职者最为关注的就业问题之一。调查显示,已就业的学生薪酬多集中在10002500元之间,薪酬较往年略低。其中,薪酬在1000元以下只占8.7 %;1000-1500元的占20.1 %;1500-2000元的占17.4 %;2000-2500元的占了22.4 %; 2500-3000元的占了14.4 %;3000-5000元的占了13.4 %;5000元以上的只占3.7 %。2、已就业学生对单位总体满意度一般。就业单位的薪酬待遇、发展空间、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是影响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满意度的重要部分。而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满意度,是影响工作稳定性的一大因素。据调查发现,已就业的毕业生对单位的总体满意度一般。其中,11.0 %的学生表示对单位非常满意;41.1 %的学生表示对单位总体满意;41.5 %的学生表示满意度为一般;更有6.5 %的学生表示对单位不满意。这一方面满意度偏低与经济危机影响薪酬待遇调低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虽然薪金调低但能找到一份工作已基本满意。3、薪金待遇偏低制约就业单位的满意度。制约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对单位的满意度的因素中,薪金待遇偏低是重点。其中,有41.1 %的学生认为单位的薪酬待遇偏低,制约其工作的积极性;其次,有24.1 %的学生认为,其所在的单位发展空间较狭窄,对自身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所显效果不强;1 %的学生认为,其目前工作性质及内容与自身专业结合不强,专业技能得不到最大的体现,与自身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差距;此外,也有18.7 %的学生认为所在单位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自身较难适应单位的管理以及操作模式;另外,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地点太远、工作目标不明确等因素,都影响着其对单位的满意度。4、就业观念趋于理性。发展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就业者的工作积极性。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已就业的学生对工作的认知已经不局限于最基础的维持生计层面上,而更注重在参与第一份工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强化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调查发现,有57.9 %的学生表示参加第一份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积累工作经验,以便于日后的发展;有15 %的学生是为了更早踏足社会,用行动实现自我价值;有8.4 %的学生表示,参加首份工作更应该要把握机会,拓宽自身的人际交往圈,便于日后创业;工作的目的,直接来说是为了支撑生活,受到来自家庭的原因,有7.7 %的学生认为找到第一份工作,能解决家庭负担的问题,缓解生活压力;同样的,有8.7 %的学生认为挣钱是工作的首要目的,工作可以积累资本,为日后的生活、创业奠定经济基础。因此,在引导大学生就业上,关键在于提供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岗位,这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设方向有参考价值。从调查的数据也可了解到,目前的已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对参与工作的目的认识更加成熟与理性,不再局限于解决短期的生计问题,在选择用人单位的过程中更注重经济条件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渐渐在大学应届毕业生中得到认可。(三)基于仍未就业的学生情况,求职艰难,就业形势较严峻。根据本次调查显示,从受调查学生参加招聘会的次数、求职者的期望值、录取机会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来看,当前就业形势仍较为严峻。不少毕业生将就业范围扩大,同时了解自身的不足,针对性地进行加强学习等,积极寻求工作机会。工作的实践经验、专业技能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等依然是求职成功的关键。相应地,求职所遇到的困难大多数也是由此衍生而来。1、招聘会效果不理想,就业形势仍严峻。本调查截至2009年3月17日,毕业生找工作的时间已超过半年。我省各地相继地举办了多场的招聘会,但从数据看,大学毕业生求职形势不容乐观。据调查,参加了10次以上的招聘会的应届毕业生占6 %;参加了510次招聘会的学生占了16 %;而参加了25次招聘会的学生居多,占了44 %;只参加过一场招聘会的学生占了17 %;同样地,从未参加过招聘会的学生也占了17 %。从这一方面反映出招聘会为广大的求职者、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双选择”平台,但其效果仍然不理想。如何确保招聘会的数量以及效果满足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需求,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从未参加过招聘会的学生占了17 %,这反映出部分毕业生求职积极性不高,对招聘会的作用存在怀疑。2、求职者期望薪酬略有下降。在就业环境不景气,求职学生数量剧增,竞争更为激烈影响下,以及随着毕业的期限的临近,调查显示,求职学生所期望的薪酬略有下降调。选择15002000元以及20002500元的学生占多数,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27 %、33.2 %;其次为25003000元,占20.7 %;而3000元以上的,只占11.8 %;有7.2 %的学生愿意接受1500元以下的薪酬。但据第一期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选择15002000元以及20003000元的学生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30.16%、33.61%; 30004000元,占17.21%;4000元以上的为11.39%;只有7.63%的学生愿意接受1500元以下的薪酬。相比之下,反映出目前求职者对薪金的要求略有下调。这也说明,严峻的就业压力给求职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尽快找到相应的工作单位,学生不得不将自身的要求调低,寻求更广的就业机会。3、学生的工作实践经验制约求职成功。在劳动力市场中,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在进行双向的搜寻与选择,各自寻找合适的对象。求职成功与否取决于求职者的个人能力、用人单位的要求、求职者的求职过程等。但据调查发现,求职学生的工作实践经验,较大程度制约着求职成功。调查显示,在求职学生未能如期找到相应的工作单位一问中,有28.5 %的求职学生认为自身缺乏实习、工作的实践经验,极大影响着学生能否求职成功;其次,所学专业的应用面是否广阔对求职成功与否亦有很大的影响,其比例为16.6 %;而有10.5 %的参加了多场招聘会,却仍未找到相应的就业单位的求职学生表示,求职技巧缺乏,是制约求职成功的又一大因素;此外,有7.7 %的学生认为其缺乏就业信息,就业信息来源不广;也有8.2 %的学生认为,自身的专业知识基础不牢固,影响其就业;而有6.9 %的学生认为,其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制约着求职成功。由此可见,大部分的求职学生意识到增加学生工作经历,积累实践经验以提高个人工作能力以及掌握专业知识才是在求职过程中脱颖而出的有效方法,才能在求职中提高自身竞争力。求职主要依靠自身平时知识和经历的积累,但是亦需要通过灵活的求职技巧支撑装饰自己,将自身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因此不能忽视自身对面试技巧的锻炼与提高。此外,客观的自身定位,理性的求职心态同样得到求职者的重视。而13%的同学选择未能就业原因为专业限制,也从侧面反映了学校专业设置方面对学生就业存在一定影响。 (四)就业心理、求职渠道及基层就业情况分析。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驱使下,应届学生所期盼能够尽快找到工作单位的想法更为突出,许多仍未找到工作单位的学生也开始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如何明确自身的目标,如何找工作等等,这都是学生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相当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前景表示担忧,应重视毕业前的心理疏导工作。求职信心,是支撑学生克服压力,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也是反映大学生就业心理的重要指标。虽然目前社会的就业环境不理想,竞争尤其激烈,目前大部分学生仍表示对自身的求职表示有信心。据调查,有43.7 %的学生表示对未来有信心,仍然在探索自己的出路;有7 %的学生认为已做好职业规划,对未来充满希望,可应对接下来严峻的就业压力;但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有25.7 %的学生表示对未来比较迷茫,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不知道以后该做什么工作;有21.0 %的学生表示对就业前景比较担忧,目前只求稳定,希望能尽快找到工作。从以上数据可知,目前有相当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前景表示担忧,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这种情况会更明显,因此,如果在毕业前的一段时间,做好毕业生的心理监控和心理疏导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制定有利于缓解毕业生的忧虑心理的相关措施显得至关重要。2、学生求职渠道呈多样化,网络和家庭关系成为主要求职渠道。 在明确目标与发展方向之余,拓宽就业渠道是另一个值得求职学生的思考。对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的调查,其统计结果依次为:“自己通过招聘网站继续找工作”占51.8%;“希望能通过父母、亲友的关系帮忙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占43.8 %;“自己通过招聘会继续找工作”占31.8 %;“就业机会渺茫,继续等待机会”占11.3%;“其他”占5%。从以上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仍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寻求机会,而且渠道较多。主要依赖网络和家庭关系,现场招聘会和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这类传统方式依赖性减弱。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一些问题,如招聘会举办数量减少、提供的职位减少、职位质量降低;学校提供的各类信息虽然可靠,但竞争激烈,不可能惠及到每个学生;而具备信息及时性较高的网上招聘和可靠性较高的家庭关系也就成为了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但是较多就职者依靠家庭关系也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善于人际交往,而依赖家庭关系。3、基层和农村工作对于大部分学生仍不具吸引力,就业观念有待更新。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政府部门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来维护求职者的利益,另一方面通过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引导学生前往基层就业,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缓解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据调查,只有28.6 %的学生表示会主动考虑到基层、农村工作;45.4 %的学生认为,实在找不到工作时,他们才会考虑参与到基层、农村工作当中去;也有26.0 %的学生明确表示,他们不愿意参与基层、农村的工作。这反映了到基层和农村工作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仍然不具吸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仍有待调整。4、国家鼓励到基层就业的相关措施仍需完善。据调查,之所以较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农村中工作,主要考虑到国家对此的鼓励政策仍不完善。其中,有54.6%的学生认为国家的政策与待遇不完善,个人发展空间不大;17.9 %的学生认为基层与农村的条件不理想,自身的专业技能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与锻炼,对个人成长起不到促进作用;有13.0 %的学生认为基层、农村的生活设施不完善,工作环境较差;有1.3 %的学生受到家庭的影响,父母不同意自己到农村中工作。此外,与自身发展规划不相符、身体条件不允许等因素,都影响着学生参与到基层、农村工作的观念。综上原因,国家的鼓励政策的是否完善是制约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基层、农村工作的最大因素。如果能进一步完善鼓励措施,将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向基层、农村方向就业。三、对于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建议(一)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设中岗位的锻炼价值。大部分已就业的学生对工作的认知已经不局限于最基础的维持生计层面上,而更注重在参与第一份工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强化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岗位不仅是为学生提供几个月的生活费用、缓冲一时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的技能。因此,目前正在推进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中更应重视岗位的锻炼价值、岗位对学生能力提高的作用。(二)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调节大学生的情绪状态。针对调查中相当毕业生表现出来的就业焦虑心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等形式介绍一般心理知识,以缓解学生的负性情绪。倡导学生与家人、朋友多沟通交流;针对个别因就业压力过大引起的严重心理问题,要及时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对其进行系统的指导。同时心理健康机构还应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心理学的帮助,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和心理抗挫能力。(三)完善已有促进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并加大宣传,更好地发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考试题及答案
- 灯花考试题及答案
- 中文+酒店服务(英)(视频课)知到智慧树答案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第三版)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版万科绿色建筑精装修施工合同(含节能环保技术)
- 2025年度企业级电脑系统全面升级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版家具经销商市场调研分析合同下载
- 2025年吊车设备搬迁与道路通行证申请合同
- 2025年工业用地厂房租赁合同范本解析
- 2025版商铺装修与空间布局优化合同范本
- 党群服务面试题目及答案
- 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 2025-2026秋季学年第一学期【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一路求索不停歇研思共进踏新程
- 2025年山东省济南中考数学试卷及标准答案
- 叉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历史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 物业管理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题库(1000题)
- 2025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
- YY/T 0127.11-2014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盖髓试验
- T-CIATCM 002-2019 中医药信息数据元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