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doc_第1页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doc_第2页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doc_第3页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科学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 科学并不神秘1、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2、 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只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招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如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蒸汽机。3、 科学带给我们什么?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工业化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 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2、 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3、 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附:常用仪器一、试管 主要用途:、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使用方法:、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预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溢出;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 二、试管夹 主要用途:夹持试管。 使用方法: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防止试管脱落。 三、烧杯 主要用途: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溶解物质或配制溶 液 使用方法: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避免受热不均引起破裂,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进行反应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1/3;便于加热、搅拌以免溅出;配置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以免损坏烧杯。 四、玻璃棒 主要用途:用于搅拌;转移液体时引流;蘸取少量液体。 使用方法:搅拌时不可碰击容器壁,不可用棒端击碎固体;防止容器破裂;用后要立即清洗;防止污染所取药品。 五、酒精灯 主要用途:用于加热物体 使用方法:灯内酒精的量不可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容积的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转移时易溢出,太少时易引起爆炸;灯芯松紧适宜,不能烧焦且应剪平;保证更好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温度;不准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不准用嘴吹灭(用灯帽盖灭);防止灯内酒精引燃失火;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引起火灾;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吸水而不易点燃;调节灯焰大小时应熄灭酒精灯;防止引燃酒精蒸气而失火;应用外焰加热;外焰平均温度最高。 六、量筒 主要用途:量取液体体积(精确到0.1mL,无零刻度) 使用方法:量筒要放水平,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保证读数准确;不可加热、不可量取热溶液,不可用于配制溶液不可作反应容器;防止破裂;应根据所取液体量选取量程合适的量筒;以免增大误差。 七、胶头滴管主要用途:取用或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使用方法:取液时先将胶头中的空气挤出,再用滴管取液,不可反复挤压胶头;防止空气中的物质污染试剂;滴加时应滴管悬空,位于容器口正上方,不可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防止污染滴管,污染试剂;不能吸液过多,用后不可平放或倒置;防止腐蚀胶头;取液之后立即清洗,不可一管多用;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八、蒸发皿 主要用途:蒸发和浓缩结晶液体;用作较大量固体的加热。 使用方法:可直接加热;薄瓷质器皿能加热;均匀加热,切勿骤冷;防止炸裂;加热结束,用坩埚钳夹持移开;以免烫伤自己;加热后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试验台上;防止烫坏实验台。4、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实验室仪器和试剂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地点”。5、实验室发生意外时:烧伤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的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意外伤害严重,应立即报告老师第三节科学观察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是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中3、怎样观察用心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具备有准备的头脑)有些时候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要借助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科学观察有直接观察(凭感觉器官)和使用仪器和工具观察(间接观察)。对观察的结果要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数据记录的方法: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在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认真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结论。4、将鸡蛋放入清水中会下沉,横卧地沉在水底,向清水中逐渐加入食盐后,鸡蛋将上浮,最后直立地漂浮在水面上。在溶解食盐时,要用到玻璃棒搅拌,搅拌的目的是加快食盐溶解。第四节 科学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注意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光年等。国际单位是米。3、单位换算: l千米(km)=1000米(m)1米(m)= 10分米(dm)= 100厘米(cm)= 1000毫米(mm)= 106微米(m)= 109纳米(nm)4、感受长度的大小:感受1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5、特殊长度单位:纳米、光年(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6、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选正确: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准确度的刻度尺。放正确:刻度线贴近(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如零刻度线已磨损,可以用其他的整数刻度线量起)。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可斜视。读正确:读数时要估计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准确值和估计值,若估计值是零,不可省略。写正确:写上正确的单位。7、其他的测量仪器有声纳、雷达、激光测距仪8、一些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累积法(取平均值):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化曲为直(滚轮法)(替代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 = 周长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周长。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等9.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b量程(也叫最大刻度或测量范围)、c最小刻度二、体积的测量1、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体积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米3固体体积:米3、分米3、厘米3 、毫米3等 ,1米3103分米3106厘米3109毫米3液体体积:升、毫升。 1升 =1分米3= 1000毫升 、 1米3 = 1000升 、 1毫升 = 1厘米32、体积的测量:(1)液体体积的测量:测量工具 量筒或量杯(注意量程和最小刻度)。量筒和量杯都没有零刻度线,量筒的刻度均匀,量杯的刻度不均匀,刻度上密下疏。(2)量筒的使用方法:选择量程适当的量筒。测量前,量筒必须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中央最低处相平。俯视测量值偏大;仰视时测量值偏小。量筒越细,刻度间隔大,读数越精确。3、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采用“排水法”。如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所用器材:小石块、量筒、细线等。步 骤:1 在量筒中加入适量(加入的水能完全浸没物体,但浸没后有不会超过量程)的水,读出读数V12 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量筒中,读出读数V2。3 计算:小石块的体积 V2V1此外:还有“沉锤法或针压法”,“累积法”,“排沙法”,“溢水法”等。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各边的长度,然后用公式法计算。三、温度的测量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测量工具: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3、常用单位:摄氏度,用“ 0C ”表示,即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把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根据测量目的,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它的最小刻度值。(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3)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零上温度如250C,读做二十五摄氏度,写做250C。零下温度如:80C,读做零下八摄氏度。(读数时,先看 0在哪里,0在上,往下读零下)(5)温度计内径越细,刻度间隔越大,读数越精确。5、体温计: (1)测量范围35420C,最小刻度值0.10C;(2)玻璃泡大,玻璃管较细,精确度高;玻璃泡与玻璃管中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水银柱回不下来,故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如果一个人温度测过之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如果不甩温度只会升不会降。如:某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甩过就给正常的人测量体温则测量后读数是38.5;但给39.0的人测时读数就是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