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带检查方法及参数确定方案.doc_第1页
前带检查方法及参数确定方案.doc_第2页
前带检查方法及参数确定方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带检查基本原理图1 抗原抗体反应的剂量反应曲线在抗原抗体的反应中,生成的不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抗原抗体的比例密切相关,在适当比例时生成的不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量最大,此时透过的光最少,相当于吸光度最大;大于和小于这个比例时,生成的不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量都会减少,透过的光增加,吸光度减小。在这种情况下,浓度相差很大的两份样本(抗原),生成的不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量可以相等,如果不进行前带检查,会得到相同的测定结果。如图7所示。因此,对于抗原抗体反应,有必要进行前带检查。前带检查仅适用于终点法,固定时间法和动力学法不进行前带检查。前带限指没有出现抗原过剩时允许的最大或最小PC值。前带检查判断方法:反应速度比法反应速度比法是根据在一定的相同的时间内,抗体过剩反应曲线能够达到平衡,如图2所示;而抗原过剩反应曲线达不到平衡,如图3所示。具体判断方法: (prozone limit)前带限【PCM】 【q1】【q2】【q3】【q4】 (prozone check distinction abs.lowlimit)前带检查吸光度下限值ABS【abs.lowlimit】 样本PC值: 若PC PCM正常情况,PC值比较小.,给出“前带!”标记。以下两种情况,不再进行前带检查。(1) 样本终点吸光度Aabs.lowlimit(下降反应)。(2) 样本反应度绝对值RRCMAX(最大浓度标准品反应度绝对值)。上述q1q4为测光点.且满足 0q1q2q3q4RCMAX(最大浓度标准品反应度)时,测试结果不再计算,即使计算,测试结果已经很大,并会给出相应报警,因此该种情况下也不必检查。3. 由于除alycon160外,大部分生化仪(如日立、奥林巴斯、雅培、贝克曼、岛津、sysmex等)均把抗原过剩检查称为前带检查,因此建议BS生化仪抗原过剩检查项(采用反应速度比法)改名为前带检查。参数确定方案1. 配置各种浓度水平的溶液(浓度水平覆盖前带.等价带及后带),找出如图1所示的抗原抗体反应的剂量反应曲线.2. 取测光点q1q4, 要求0q1q2q3q4反应时间终点,q1,q2取反应曲线的前几个点(反应最快的部分,要求在反应曲线拐点以前), q3,q4取反应曲线的最后几个点(一般反应曲线达到了平衡) .如图2中,q1可取1,q2可取5,q3可取29,q4可取34.3. 根据2中的测光点,计算出各浓度水平的PC值,从而找出前带和后带之间的阈值PCm4. 前带检查吸光度下限值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