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家长教孩子如何对待校园欺负孩子受欺凌了怎么办?是选择忍耐还是反抗?反抗时机是什么时候?如果孩子不愿意告诉家长,你们该如何打开孩子的心门下面这篇文章,不但告诉我们该怎么办;还告诉我们,在帮助孩子处理校园霸凌的同时,还可以借此机会让孩子学习处理“不公平待遇”的能力,从而走向内心强大。校园欺凌是每位父母都不愿看到的一幕,无论自己的孩子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不仅是因为肉体上的伤痛,更让我们心疼的是孩子受到沉重的心理创伤。当我们不愿看到本应纯洁天真的孩子们被暴力、歧视这些糟粕所污染时,仔细想想,成人的世界里就没有欺凌吗?“欺负新来的”、“上级抢了下级的功劳”“被绯闻了”,这些事情成人不熟悉吗?欺凌这种事只是成人做得更隐晦罢了。人性使然,形式不同罢了。既然这可能是会伴随孩子一生的话题,那不如就让孩子在童年时期,在第一次遇到霸凌时,就增长如何处理“不公平待遇”的能力,并拥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彻底教会孩子一件事情:任何杀不死你的东西,都会让你更为强大!要引导孩子在面对欺凌时“遇强则强”。家长可以用以下5+2个步骤帮孩子变成正义勇敢的小超人来面对目前的磨砺。”Step1 家长先判断是否真遇到了欺凌“ 帮助孩子认清事实很重要,不能夸大不能化小”对于没有是非判断能力的小孩子,因为没有生活经验帮他去判断这件事是被别人欺负还是孩子们的打闹,所以当孩子告诉父母,有同学打他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仔细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助孩子判断是否遭遇到了校园欺凌。如果只是孩子们用拳脚处理了他们之间的矛盾,那父母们就不用如临大敌了,谁小时候没打过架呢?所以特别奉上教育部颁布的校园欺凌都包括哪些行为,来帮助家长们判断。校园欺凌行为列表孩子遇到这样的行为就是欺凌,就要反抗1. 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2. 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3. 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4. 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5. 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6. 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事,威胁受害者听从命令。7. 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8. 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9. 分派系结党:孤立或排挤受害者。10. 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11. 画侮辱性的画。12. 把一些带有污辱性的视频上传到网上。Step2 遇到欺凌,一定先共情!“ 父母要给孩子充分的情感支持,才能帮助孩子更快走出阴霾”如果真是遇到霸凌,父母一定要坚决地站在孩子身后无条件地支持孩子,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关爱,如果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他依然确信父母的爱与接纳,那么孩子会获得极强的安全感,并滋生出坦然面对的勇气。所以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共情。“孩子,爸爸妈妈知道你现在一定很委屈生气害怕(说出孩子的情绪感受),我们都很心疼你经历了这些事情,如果你还是很伤心,我们在你身边,你想哭就哭吧。这些事情都会过去的,我们能让一切都好起来的,爸爸妈妈陪着你。”这样做是为了给孩子两个信号:1、认可孩子情绪的合理性可会帮助孩子很快地走出被欺凌的心理阴影,心理咨询的基础理论就是“被看见即是疗愈的开始”。孩子的负面情绪第一时间被父母接纳后,他会知道自己已经安全了,噩梦就此终结,可以开始放松下来了。2、让孩子知道他拥有终结一切悲伤的主动权只有当孩子深入骨髓地透彻了解这点,他才能在每次遇到危险和伤害时,更倾向于积极地寻找出路,而不是过久地停留在“无所适从”或者“寄希望于别人”的被动之中。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个阶段,孩子无论是希望一次次重复描述欺凌过程,还是闭口不谈,都应该被允许;另外,情绪释放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父母不要急于让孩子从痛苦中出来。特别注意: 这时的父母千万注意语言,切不可雪上加霜。“你怎么这么懦弱,能让人这么欺负!”“他怎么不欺负别人?肯定是你不好!”“哭哭哭!就知道哭,怪不得别人专欺负你呢!”这些话会比来自同学的欺凌更陷孩子于万劫不复之中。被欺凌的孩子如果听到这些话难免陷入困惑,弄不清到底是谁对谁错?是不是自己就应该被欺负?受到了伤害是不是不应该产生痛苦的情绪?等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当再遇到欺凌时,不论是在亲密关系还是职场社会,他们不会反抗,并自动终结掉一切,解决问题的内动力就很小。所以,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请父母们在孩子遇到困境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是不是会造成二次伤害。Step3 重视第一次 家长态度决定孩子的境遇“ 知道欺凌者的心理动机,对症下药!”欺凌者一定是个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必须要靠用各种方式来欺负别人、作弄别人,或者施行暴力来填补他内心缺失的那点价值感。“至少我很有力气,我可以打服别人”是这种人的逻辑。说白了,纸老虎一个。但是这些纸老虎往往都具备一种能力,特别会寻找目标。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家庭教育和政策专家,马尔科姆史密斯发现,“恃强凌弱者会分辨出不合群的孩子或者因为抑郁、心理健康疾病、残疾或身高体重异常等受到孤立的孩子”。所以,这些纸老虎会去挑选那些“软柿子”捏,挑选的方法也很简单:先欺负一下试试,如果不反抗或者欺负完了也没有什么后果,那就留着以后慢慢再欺负。所以,我们想要孩子远离欺凌的第一步就是,当孩子第一次遇到欺凌时,绝对不能放过!凡事都有个第一次效应,处理第一次的态度会深刻影响孩子以后面对这样事物的心态。第一次如果父母漫不经心地让孩子忍让一下,也许就会把孩子推向经常遭遇欺凌的深渊,很多因为校园欺凌而走向深重悲剧,甚至送命的,往往不是一次就能产生这样恶果的,它有个不断的升级过程,所以第一次很重要。如果孩子在被欺凌时吓傻了,没有反抗,那么家长就要让欺凌者知道“欺负别人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沉痛的后果”,我们可以联系学校和对方家长一起教育欺凌者、或者自己严肃警告对方,一个原则:让欺凌者知道欺负了自己的孩子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Step4 引导孩子理性并多元的处理问题“ 任何事情都有三种以上解决方案”当孩子的情绪恢复平稳,父母就可以开始理性层面的引导了,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想办法处理掉这件事。处理,并非回避!让孩子躲着点施暴者不能真正处理掉问题。一般可以有几个思路:环境和资源:我们身处的环境中,有哪些是对我们有利的?班级的班风(班级文化)会对这些事持什么样的态度?资源,包括老师、校长、甚至教育局,有谁是可以帮助我们主持公正道的?退回到问题的原因:为什么这个孩子会欺负你?要你帮他写作业?嫉妒你成绩好?欺负你成绩不够好? 那我们怎么从根源上解决掉这件事。让孩子自己想应对方式:要不要联合其他被欺负的同学一起去警告欺凌者?向老师反映,寻求学校的保护?或者孩子自己决定要不要打回去?一切方案都由孩子自己决定!同时,一定要跟孩子强调以暴制暴是最后的选择,因为暴力会升级,一旦释放出了暴力这条恶龙,就很难保证它最终会伤到谁,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用。 心理咨询常用手段NLP里非常强调一个观点:任何事都有三种以上解决方式。这件事也一样。我们告诉孩子“你不能受欺负,所以最次的选择是你自己打回去,或者爸妈帮你打回去,但是我们应该想出其他几个办法,再根据情况优中选优。”同时,一定要跟孩子强调以暴制暴是最后的选择,因为暴力会升级,一旦释放出了暴力这条恶龙,就很难保证它最终会伤到谁,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用。心理咨询常用手段NLP里非常强调一个观点:任何事都有三种以上解决方式。这件事也一样。这样说是告诉孩子三件事:01 “父母永远在你身后支持你!”虽然我们成人不会也不能真去打那些欺凌者,但是这样的态度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比的支持;02 要明确告诉孩子:“你是不能被欺负的!”很多女性在婚姻里被家暴都不会选择离婚,就是她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是可以被欺辱的。男性在职场上遭人排挤却不敢言语,也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动机,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充分认识到:“没有人可以欺负我,我不应该逆来顺受”;03 “遭遇到不好的事情不可怕,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并拿出解决方案,而不是冲动或是畏惧”:每个人一生都要遇到大大小小多少不顺心的事,如果孩子能遇事不乱,冷静处理,他又会少走多少弯路。父母可以根据上面的几种思路来帮助孩子。Step5 心理后期建设 才真正让孩子强大起来“ 生活中的磨难才是让我们真正变强大的课程”当我们已经想出了解决方案,下来就是要心理建设了。父母要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会有一种人喜欢霸凌别人,同时,向孩子提出能不能原谅这个孩子。提出而不要勉强。这是要教给孩子宽容和理解,让自己的孩子不会陷入仇恨和埋怨之中,因为谅解别人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过,不让自己在负面情绪中徘徊。要注意两点:1. 理解不等于认同:理解是说我了解这个人行为的动机和他的苦楚,但是我并不认同他的行为;2. 谅解不等于再去交往:原谅是为了让自己好过,而不是我还要和这个人做朋友。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个对身份的认知问题欺凌者的身份如何定义?我们把他定义为“他是欺负我的人”、“他是打我的人”,那么从心理上不论怎样,那怕就论体力,他是强者我是弱者,我作为被欺负的,自然矮他一头;但是,如果我们把欺凌者定义为“用暴力让我更为强大的人”,那欺凌者是让我的能力、认知、心理状态等全面升级的“经验宝宝”!(游戏里陪玩家升级,增长经验的角色),经历了这个“经验宝宝”,我会更成熟更优秀。现在看起来,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更高一头了?这样的身份定义还有一个好处,减少孩子对欺凌者的畏惧感。Step+1 给那些才发现自己的孩子 处于长期被欺凌的家长“只有自由民主的环境才能培养出勇敢坚韧的孩子”以上这些步骤,同时真的要反思家庭有没有给到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一般有三种环境下的孩子不愿与父母说这样的事。1. 家长平时对孩子负面评价过多:这些孩子之所以不愿去跟父母说明自己在校时的真实困境,是因为在之前的经历中,父母总是批评自己的不是,告诉父母他被人欺凌,可能又会遭到父母的责骂,让自己腹背受敌,那何必冒着再被捅一刀的风险呢;2. 在过往经历里,当他与别人发生冲突时,不曾得到过父母的支持:由于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太远,远到让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支持,不论是地理上的距离还是心理上的距离,孩子认为父母是不会站在自己一边的,也帮不了自己,那何必再多此一举。3. 家庭负担过重,孩子不愿再让父母担心。介于第三种情况的成因太过复杂,本文不予讨论,只集中在前两点。人的行为都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或者使自己逃离不利己的处境。对这些孩子而言,告诉父母自己遭遇欺凌这样的事情了,并不能真正地帮助自己摆脱困境,甚至还有可能受到第二次伤害,所以还是独自面对相对轻松一些。这是很让人心痛的行为动机吧!当自己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却不能向自己的父母求救,孩子只能独立去面对那些辱骂和暴力。但是最悲剧的是,这一幕经常上演,笔者就遇到过一个中度抑郁的小女孩,这孩子在被同学用各种恶毒语言攻击羞辱了一学期后,终于鼓起勇气向父母提出了转学的要求,但刚说到同学们经常辱骂她时,就被父亲粗暴打断了:“一天不好好学习,净干些乱七八糟的事!送你去学校,成绩不怎么样,还弄得跟过街老鼠一样,让人人喊打”孩子再也不跟父母提起这件事了,直到老师发现孩子的反应力越来越迟钝,甚至连叫她名字也没有反应了。人和蚌有同样的习性,对外部有坚硬的壳保护,但对内会暴露出最柔软的一面。孩子们本能性地会从校园欺凌中尽量保护自己,也真的害怕父母伤害他那柔软的内心,因为父母就是孩子的内部世界,孩子无法忽略这样的伤害。如果在读这篇文章时,你发现自己已经这样伤害过孩子了,那么向孩子真诚地道歉。只要这样孩子才会明白之前的那一切是不应该发生的,那么家庭与个人才都会迎来从痛苦中涅槃重生的机会。Step+2 如果孩子心理创伤严重“这里有一些家里可以操作的干预手法”一般创伤音乐治疗就可以了。带着孩子在轻柔的音乐中调整呼吸,做简单的场景冥想;较严重创伤先调整呼吸三次,同时引导放松;放松好了,开始让孩子想像三个自己特别喜欢并带给自己愉悦感的物品或场景,一个彻底想清楚了再想下一个。三个全想完了,父母可以开始放发出三种不同的声音,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这三种声音上,一个一个来。结束后,再调整呼吸、引导放松。之后再来两组物品场景想像,然后再放发出两个声音,结束后,再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内部沟通流程梳理与优化方案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面试( 计算机)预测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附答案
- 货物运输数据统计协议
- 在线金融交易服务协议
- 2025年北京市蔬菜种植采购合同
- 企业信息资料存档与检索工具
- 2025年边检站检查员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小学一年级春节作文大扫除7篇范文
- 2026届江西省赣县三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天津港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ALeader 阿立得 ALD515使用手册
- 成人急性淋巴白血病
- 给公司老总培训财务知识
- 混凝土现浇楼板协议书(2篇)
- 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分享
- 剑桥KET口语题库(含满分答案)
- DB13-T 5997-2024 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裂缝处治施工技术规范
- 专题11初高衔接之计算补充练习新高一数学暑假衔接与新课重难点预习(人教A版2019)
- 必刷题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数据分析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 GB/T 4706.19-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9部分: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