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受“美国教育”的多样性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l2期2005年初,笔者有机会去美国,走访了哈佛,斯坦福等大学及美国众议院,教育部有关部门.在与同行的讨论过程中,涉及的问题杂多,诸如,为何而教,在家上学,积极行动,学券制,消费主义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等.关于这些话题,人们都有不同意见,这既反映出当前美国教育的理论困惑,也使笔者对美国教育的多样性和教育学话语的多样性有了切身的感受:当我们说美国教育的时候,美国教育这个概念,所表达的不过是某种美国教育而已.美国教育的多样性特点格外鲜明,以致于不存在什么可以笼统地称为美国教育的东西.一,总体印象:对多样性与秩序的双重追求对任一文献,不管是官方文件或什么别的材料,不同的州,不同的单位和部门,不同的个人,都可以保留和表达不同的看法与态度.这种视多样性为天然合理性的社会环境,必然地对整齐划一的教育体制持怀疑态度.教育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教育管理的分权方式,强化了美国人对多样性的信奉.教育上无处不体现多样性,自然也有其不太方便的地方,若要弄个统一标准或搞个统一活动就非常不容易,因此一些人便心生出对集权的误解与羡慕.据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DavidF.Labaree教授所说,不少美国人对中国的集中管理很羡慕.他们以为,在美国,教授的意见要通过复杂的程序和多方面的辩.42.论,最后才有可能被总统采纳;而中国的教授更幸运,只需要说服最高领导一人,提出的建议就可能得以实施.美国近10年有了高度集权的倾向,这种认识也许就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的确,羡慕中国教育和文化的美国人很多.中国的古老文化,中国的筷子,中国的一些商品,都是他们羡慕的对象.美国人在许多方面自封为老大,在数学教学方面,如今却承认中国是老大.公认中国的数学教学效果好,乐于来学,也乐于请中国人去做数学老师.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JenniferC.Stone就谈到,她和一位同事刚从北京回到西雅图,而她们到北京(首都师大),就是去学中国的数学教学法,以便传授给教育学院的学生们.中国的日用品和各种小商品在美国占有更广泛的市场,美国人有EverythingcomesfromChina的说法.杜威研究中心用来送人的小礼物,上面也有MadeinChina的字符.对于多样性本身,也有不同意见.去年,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在纽约出版了我们是谁一挑战美国的民族认同一书,这是他在9.11事件之后出版的最重要的着作.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对多样性这一主流话语的不同看法.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缺乏具有领导地位的,源自于宗教信仰的文化价值作为精神主体,而仅仅以意识形态维系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认同一定是不牢固的.因此,他强调,多元文化潘艺林:感受美国教育的多样性理念与美国的整体国家认同,以及美国的国家利益,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文化多元主义者的理念在美国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真正占了上风的话,美国社会也就真的成为所谓马塞克(mosaic)式的社会了.(,落可手廷顿的忧思.读书2005年第s期第82页其实,对多样性的不同意见,正是多样性的体现.在思想和话语的层面,可以说充满着对多样性的追求.但是,多样性追求并不妨碍他们行为上对秩序的遵守,更不致于构成对秩序的威胁.多样性实际上是以基本的秩序和规则为基础的.在公共生活方面,这是显而易见的,在旧金山,华盛顿,波士顿,芝加哥,伊利诺,圣路易斯,达拉斯,西雅图,硅谷等地,处处可见普通人对基本的社会秩序和公共生活准则的近乎机械的遵守.曾听说,在美国,竞争异常激烈,便以为他们必定生活得十分匆忙,人与人之间争斗得特别厉害或特别冷漠.殊不知,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是从容的,人与人之间也很谦让.在各种公共场合,大家都会自觉地排队,根本没有插队,抢座位,抢道路的情况,汽车让人,可谓与国内对比最为鲜明的风景,到那里去过的国内人士对此大致都有深刻的印象.二,学校教育中的冲突与协调在这次访问中,谈论较多的话题依次是:1.NoChildLeftBehind(NCLB,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2.teachinRfor(understandin,knowledReorsth.else?)(为何而教?)3.capacitybuildinR(能力建构)4.homeschoolinR(在家上学)5.charterschools(宪章学校)6.studentsratinRofteachinReffectiveness(SRTE,学生评教)7.twokindsofschoolvouchers(两种教育券:Voucherprogram是通常所说供学生择校用的教育券计划,此外,还有NCLB实施过程中的教育券学校因质量问题等原因关闭了才用的).8.universitiesinmarketinRolaceandconsumerism(市场中的大学与消费主义)9.educationforprofit?evencharterschools(营利教育)l0.parentspartnership(家长参与)l1.instructionalteehnolo(教学技术,偏于学习指导,异于educationaltech.)12.Affkrmativeaction(积极行动或平等权力法案)对以上话题,人们都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这是美国教育多样性的产物和表现.但是,多样性的话语必然带来话语的冲突,由此,也会带来教育行动的相互冲突.在培养目标与权力关系诸方面,能够感觉到的冲突更明显.以培养目标为例,美国大学女性协会教育基金会的一位研究人员谈到,资本主义要求教育培养工人(workers),而民主主义的教育是要培养完整的人(Man).实际上,它们是两种难于协调的教育哲学在教育目标上的反映,因此,美国学校教育在这两种目标的选择方面陷入了困境,许多冲突即来源于此.教育哲学上的冲突,导致联邦政府,州政府,学校,家长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冲突.在州与联邦政府之间沟通上,冲突的结果,有联邦输给州的,也有州输给联邦的.NCLB法案的通过,就是州输给联邦的典型例子.白宫出于政治目的,极力促成此法的通过;州政府为了获得联邦政府的经费,则不得不实施这一法案.在这个事件上,学校和州之间也有冲突,不管州的意见如何,学校都可能希望实施NCLB法案,也可能不希望实施.家长拥护该法案,但可能不喜欢它实施过程中不得不采用的种种测验方.43.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l2期法.目标定位的冲突,也使办学活动和教育过程中出现一些冲突.教育券的使用,争议极大:公共资源流向教会,与政教分离的原则背离;流向营利机构,则使私立学校得以用公款办学,并且,差的公立学校会越来越差,这就有违背宪法之嫌.此外,在学生行为上,是否提倡规训,纪律?这是老生常谈而时时困扰教育者的问题.一般而论,老师对学生的自由是充分尊重的,但在与波士顿,西雅图,硅谷等地学区负责人的交谈中,又分明能看出他们对纪律的莫大兴趣.在地处硅谷的一所宪章学校DowntownCollegePreparatory参观时,看到过校长对学生温和却近乎严厉的训斥,听到过她对纪律,学业成绩,以及该校升学率的极端强调.在教学上,用还是不用电脑技术?特殊需要者的教育与普通学生的教育,哪方优先?所有这些方面,都是困惑有关各方的具体问题.在是否实施全纳教育(inclusiveeducation)方面,也有不同的意见,但主流的声音还是能够让人感觉到普通机构和普通个人对需要帮助者的同情.哈佛广场塑有一对别致的乞,塑像基座正面大书:NEVERAGAISHOULDAPEOPLESTARVEINAWORLDOFPLENTY.教育部办公大楼四个门框上面的醒目横幅是:NoChildLeftBehind,这些令人多少有些感触.一般认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更需要照顾,其需要比别的学生的需要更为迫切,所以,这些学生应该优先.帮助最需要帮助的,是常能听到的话语,也是普通人交往的一项基本原则.如果家长不同意让孩子进特殊学校,普通学校必须接收,否则校方要听证.国内的情况与之相反,学校常会以影响其他学生为借口,拒收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拒收不守规矩,或不听话的学生.44.总之,在美国教育体制中,冲突是常态,但也有相应的制衡(thesystemofchecksandbalances),使之协调与平衡.美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正是在冲突与制衡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的.围绕NCLB法案的不同话语,很能体现出官方与地方,以及官方与民间的冲突和制衡.在这里,以此为例,略加说明.2002年1月8日,小布什签署的NCLB法案是一份长达1000多页的庞大法律文件,它引发了一场涉及全美每一所中小学的教育改革.这是1965年以来美国最重要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法,其主要内容包括七个方面:第一,建立中小学教育责任$1J(accountabiliW,这是各项内容的集中体现);第二,给地方和学校更大的自主权:第三,给孩子父母更多的选择;第四,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阅读;第五,提高教师质量;第六,检查各州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七,提高移民儿童的英语水平.这场改革的规模和影响可谓广大,2004年,在google网站以NoChildLeftBehind作为关键词,可以搜索tJ600多万条相关信息;2005年8月l6日,这种搜索约有1580万项查询结果.该法主要是针对白人孩子与有色人,穷人子女学业差距太大而实施的.但它在许多州不受欢迎.原因在于,不让掉队,本身就意味着有同一标准.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什么叫Behind,对含义的界定极为重要.该法案规定,考核的标准可以由各州自行制定,而这正是各州难于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二,一旦有了标准,则与美国人追求的精神多样性相左.第三,事实是控制不力.有的州和学区降低标准,逃避责任,联邦教育部一直在谴责,但至今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第四,政府的目标着眼于综合竞争力(国家,地区),民间的目标则更多地着眼于维护多样性.第五,公正性问题:从NCLB法公布潘艺林:感受f美国教育的多样性之日起,对其公正性的批评便十分激烈.批评者认为,如果要求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参加同样的州考,用同样的标准衡量他们是否达到了年度进步目标,这样的规定本身就是违反常识的.低英语水平的移民儿童情况与此类似.第六,考试问题:该法案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考试,而教育是生活,不是考试.杜威研究中心主任说,该法案与大家信奉的杜威的教育哲学正好相左(他对我讲的原话是goanotherway,notthewayDeweygoes).而杜威的这种教育哲学在美国是很有市场的.在访谈中发现,该法案的反对者甚多,直到今天,有的州还在就此法案起诉联邦政府.但是,它能够通过并在许多地方实施起来,还在于很多人支持它,认为它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改革.具体原因可归纳如下.第一,学界的影响:一些视野极为狭窄的学者,他们劝政界朋友促成此法的通过(语出赣坦福大学教育学院DavidFLabaree教授),第二,市场影响:白宫就是最大的市(语出哈佛大学教育学院CatherineElgin教授)o第三,经费问题:有的州缺钱办教育,为获得联邦政府的经费,只得实施.第四,民众的支持:多数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美国民众支持NCLB法的高标准,缩小差距,强制性考试和责任制原则.NCLB法也得到处于不利经济地位的少数民族民众的支持.2003年l1月,各地100多名黑人和拉美裔督学联名给国会写公开信,声明他们支持NCLB,并批评反对NCLB的人是搞倒退.第五,民间组织的支持:2003年秋天就有两个民间组织致信国会,表达了他们对法案的坚决支持,并希望议员们能顶住人们对教育改革法案的批评.全球学习组织(GlobalLearningGroup)教育发展中心副主席Israel先生说,他支持该法案,因为,他是该法案的起草人之一.三,一点体会:为何而教?由于专业习惯,笔者思考得更多的还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为何而教?这也是访问期间与美国同行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学校的重点放在培养合作精神,还是强化竞争意识?这是两种很不相同的教育哲学.竞争的基本含义是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人争胜,竞争意识不仅有必要,也可能很重要.但是,不少有成就的教育学家都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鼓励合作,而不是强化竞争.学校也是这样,不仅需要上一辈人和下一辈人的合作,也需要鼓励同辈人之间的(陆有铨着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第73页.洞南教痞出皈社l993年)o在我看来,学校不得不给学生讲授竞争的道理,但从人性分析,学校教育更为重要的使命,不是强化竞争,而是淡化竞争意识.原因在于:第一,竞争无需鼓励.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人争胜的竞争是人的本能,它与生命并存,不学就会,不需要动用专门的公共教育机构加以强化.与竞争相反,合作不是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需要教育,鼓励才做得更好.第二,合作精神才是难能可贵的.在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人才,教育等领域,竞争异常激烈,竞争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不鼓励合作,竞争就难以为继.因此,学校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里守住一片宁静,从而学会宽容,学会谦让,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这一点,也只有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学校教育,才能办到.第三,学校教育把竞争置于合作之上的做法是有害的.无论对于学生(下转第46页).45.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l2期日本文部科学省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中小学生不到校现象已连续3年减少,但是依然严重.2004年全年不到校达30天以上的中小学生数为123317人,比上年减少2900人,减少了0.O1个百分点,但仍达1.14%.文部科学省的官员指出,尽管不到校的学生数有所减少,但是比例依然居高不下,超过l2万人.不到校现象仍是教育界和社会各界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一大课题.在不到校的中小学生中,小学生为23310人,同比减少676人;中学生为100007人,同比减少2142人.不到校的中学生比例连续3年没有变化,达2.3,平均每37名中学生中就有1人不到校.不到校的小学生比例为0.32%,同比减少0.O1个百分点,平均每309名小学生中就有1人不到校.不到校数最多的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占不到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学生不到校的原因,属于同学朋友及学校生活方面的占36.2%,属于疾病等本人问题的占35.6%.而连续不到校的理由,表示虽然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2236-2025塑料的检验检验用塑料制品的粉碎
- 百色芒果加工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百色芒果梦工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河南四模考试试卷及答案数学
- 2025年河南小学体育真题及答案
- XX市XX县XX镇人大代表联络站2025年度履职工作情况报告
- 画表格教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汽车安全员考试题及答案
- 复旦影像本科试题及答案
- 中学防汛应急演练预案(3篇)
- 电商促销策略优化-洞察与解读
- 2024年宁波永耀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190815MVP智能阀门定位器(3500)说明书
- 基于PLC的四层电梯控制毕业论文
- 规模羊场粪污处理与利用技术规程
- 2022年杭州市建德市公安局集中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
- 《疫苗管理法》法律法规解读课件
- 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三短跑单元教案 站立式起跑以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 铸件缺陷与铸件质量检测培训课件
- 《普通话》教学讲义课件
- 质量审核员专业代码
- GIS应用开发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