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讲述:一入耳根,永为道种.doc_第1页
南怀瑾老师讲述:一入耳根,永为道种.doc_第2页
南怀瑾老师讲述:一入耳根,永为道种.doc_第3页
南怀瑾老师讲述:一入耳根,永为道种.doc_第4页
南怀瑾老师讲述:一入耳根,永为道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怀瑾老师讲述:一入耳根,永为道种 南怀瑾老师讲述:一入耳根,永为道种(2013-02-16 10:21:28)转载我们这样提倡背诵,最大的问题,也有人提过:“老师!叫大家背诵了,会不会忘记啊?”我说百分之百会忘记,一定忘记,不忘记不算数。但是你说会完全忘记吗?不会完全忘记。你们背诵完了以后,不管多熟,总会有所忘记的。 在中国文化里有两句话你们要记住,学武的“拳不离手”,譬如我也学了一辈子的武功,十二岁就文武双修,开始练各种拳。现在要我打一套拳,我都打不出来了,“拳不离手”,没有练就忘了,那个拳路子忘了。现在假如我练拳可以编出一套拳,跟太极、八卦都不同,更好,我可以融会贯通,把它编进去。“曲不离口”,唱歌的歌星,唱得再熟,几年不唱也会忘记的。背来会忘记没有关系,这里头有个科学研究。如果讲到佛学,以背诵来讲,在佛学里,就不是意识在背诵了,背诵是书进到“阿赖耶识”去了,“阿赖耶识”没有意识思维成分,永远记着,这是从佛学来讲,太艰深了。 我小的时候,看到一位日本教育家写的书,他说脑筋像古铜,固有的仓库,你把东西装进这里,永远丢不掉。其实,现在知道,他那个是根据佛学来的,就是“阿赖耶识”,不过用现代科学,讲唯物,脑筋装进去,永远不会忘记。所以宗教家讲,不管他信不信,只要他到教堂听一下经典,“一入耳根,永为道种”,听进耳朵里,进到阿赖耶识,因缘会遇时,芽就会爆发的。 实际上,背了书,会不会忘记?会忘的,但是真的背书,不是硬记哦。现在大家读书是为了考试硬记,考完就丢了,这个没有用。背是不用脑筋地背下来,你将来长大了,遇到做人做事时就有用,就出来,乃至出来一句两句就有用。 譬如我举个例子,中国人读书都晓得成语,尤其这几十年,我提倡儒家论语等,大家都晓得宋朝有名的开国宰相赵普,他说:“我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因为他家里穷,从小没有好好读书,就是年轻时背了半部论语,生活不行,就要去当兵做事。可是后来当宰相的时候,他年轻时代背的就用出来。他后来何尝不读书呢?赵普真的一辈子只读半部论语?那是他谦虚的话,他是讲当年读的基础。你看年轻时背下来,就有用处,拿赵普这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么一回事。 南怀瑾谈儿童经典教育 附:南怀瑾先生为国家图书馆和儿童经典导读中心举办“经典文化建设与推广高层研讨会”的贺电 首先向到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来宾致敬: 因为身在海外,不能亲自到会向各位请教,非常遗憾,敬请见谅。 今天由国家图书馆和儿童经典导读中心所办研讨会的主题“经典文化建设”和海内外近几年来倡导的“经典诵读”,以及“诗词诵读”、“儿童读经”、“读千古美文”等等,都是各地推广人或团体因时间、地点、环境不同而提出的不同名称,实际上都是围绕人类文化重整工作的中心在转,他们也都产生了各自的影响和推动力。但听到这些名称,也许有人会误解我们要复古,要开倒车,实际上这是我所提出的中国文化断层重建工程,也是儿童智能潜能开发工作,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一种教育。十二年前,我资助北京大学恢复中国文化的工作,就是以这个观念为出发点,引用宋儒张横渠先生的四句话作为目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也是宋儒陈同甫所说的“为人们开拓万古之心胸”。 从儿童时期开始诵读历史经典名著,是我们一贯的基本教育方法。例如大家所熟悉的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诸位先生,又如吴大猷、苏步青等诸位先生,都是在幼年时期受过这种启蒙教育,有了中国文化的底子,然后又接受新时代的科学思潮,才影响了这段历史。 可是从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以后,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逐渐忘失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教育精神。其实,据我所知欧美国家也开始反思现代教育中的流弊而逐渐恢复传统的诵读法了。因此我们有责任对未来的一代,负担起这项文化断层重整的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只偏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而是提倡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算数(中英算)并进的教育方法。还需注意的是,儿童读经典不是注入式的刻板印象,而是启发式的活泼愉快的学习,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有益于儿童智能开发的一种教育方法。也有人怀疑,背诵之后会不会忘记呢?我的答复是:会忘记的。可是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会成为生命的一部份。长大之后学习、工作、待人接物自然运用出来。至于成年后再来读这些书,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犹如脾胃不健康的人,即使面对丰盛的美食,也难以吸收其营养了。礼记学记篇中所提到的“记诵之学,不足为人师”也就是这个道理。我做这项工作已经四年了,据中外教育界等各方面的反馈,普遍反映这种教育使儿童在人格、智能、责任感、自制力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同时,也带动老师、父母、祖父母在学校和家庭形成了学习文化的风气。我已经八十多岁了,但我常称自己是个“老顽童”,随时同年轻人交朋友,随时吸收年轻后进的新思潮。我的心情与思想感情正如古人所说:“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浅深”。以此经验告诉诸位年老、年轻的朋友们,希望共同为此目标努力,共创国家、民族、人类和平世界的美景。在此遥祝会议圆满成功!再次向诸位致敬! 南怀瑾于香港寓所 2001. 02. 25 南怀瑾老师对推广儿童智慧开发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导读活动的讲话http:/b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