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农耕生活2_第1页
原始的农耕生活2_第2页
原始的农耕生活2_第3页
原始的农耕生活2_第4页
原始的农耕生活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原始的农耕生活 2 m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 学科 历史 设计教师 教授内容 第 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时间预设 1 课时 问题预设: 1.概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说说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2 / 8 哪些进步? 3.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学习目标 1.知道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简要概述他们的农耕生活 ,归纳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特征。 2.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 民在生产、生活上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 3.分析认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农耕生活。 【学习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学习难点】对农耕生活的理解认识。 知识结构: 3 / 8 1、河姆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已使用磨制石器,住干栏式房屋,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2、半坡原始居民:黄河流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半地穴式房屋,饲养家畜,制造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3、大汶口原始居民:黄河流域,使 用石镰,石锄,制造黑陶、白陶,私有制和贫富分化出现 展示内容:阅读教材第 7 9 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氏族名称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年代 地理位置 房屋类型 主要农作物 4 / 8 家畜种类 生产工具 烧制陶器 巩固达标: 1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 “ 中国是水稻的故乡 ” 的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周口店遗址 2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 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加工玉器 D烧制彩陶 3在历史剧 “ 河姆渡原始居民 ” 中,不该出现的场景5 / 8 是() A种植水稻 B猪狗等家畜 c半地穴式房屋 D石斧等农具 4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下列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5假如你去西安古城旅游,离你最近的原始居民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河姆渡遗址 6 “ 民以食为天。 ” 我国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玉米 B水稻和小麦 c粟和小麦 D水稻和粟 7.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不同的根本因素是()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8如果时空倒转 ,阿 Q 来到某原始居民的住处,当地居民以粟款待他。说明款待阿 Q 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6 / 8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9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遗址中,位于黄河流域的是() A红山文化遗址、半坡遗址 B大汶口遗址、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红山文化遗址 D大汶口遗址、河姆渡遗址 10.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经济活动的相同特点是( ) A以原始手工业为主 B以饲养家禽、家畜为主 c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 D以采集、狩猎为主 11.下列能反映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比以前进步的是() 会种植粮食 会饲养家禽 会制造陶器 会建造房屋 用针缝制衣服 使用磨制石器 A.B.c.D. 归纳生成 1、河姆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已使用磨制石器,住干栏7 / 8 式房屋, 挖掘水井 ,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2、半坡原始居民:黄河流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半地穴式房屋, 饲养家畜,制造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3、大汶口原始居民:黄河流域,使用石镰,石锄,制造黑陶、白陶, 私有制和贫富分化出现 课后反思: 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全体学生鸦雀无声地望着我,就说明他们的思维在接受碰撞。尤其当这种挑战来来自同学,而不是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小的教学环节,但由于我细心观察 并发现了摇头的同学,使得这一环节更有意义,激活了学生思维。 反思一下,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不自觉地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总是考虑能否按课前准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需要、情感没有真正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