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小麦土传病毒病—李长松_第1页
山东省小麦土传病毒病—李长松_第2页
山东省小麦土传病毒病—李长松_第3页
山东省小麦土传病毒病—李长松_第4页
山东省小麦土传病毒病—李长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小麦土传病毒病研究概况,李长松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内容提要,1.小麦土传病毒病发生危害历史与现状2.小麦土传病毒病病原特性毒原特性毒原鉴定3.小麦土传病毒病传播4.小麦土传病毒病防治5.当前要关注的问题,一、小麦土传病毒病发生危害历史与现状,山东省六十年代已有零星分布,七十年代随着高感品种泰山1号、济宁3号和烟农78的推广种植,病害严重发生。荣成、文登、黄县、招远、威海、福山、蓬莱、栖霞、莱西、莱阳、海阳、牟平、临沂、郯城、苍山、临沐、日照、莒南、蒙阴、沂水、沂南、沂源、昌邑、平度、高密、唠山、即墨、胶县、胶南、济宁、微山。,小麦土传病毒病分布图,田间症状,秋苗期感病植株,一般生长正常,无症状表现,翌年3月,小麦返青后开始显病,病苗发黄,叶尖变紫,远看如火烧,小麦拔节期病株矮化,小麦抽穗后,病株恢复生长较快,,轻病株症状潜隐;病株穗短而小,籽粒秕瘦,贪青晚熟。,植株症状,小麦土传病毒病中后期症状,小麦土传病毒病中后期症状,小麦土传病毒病对小麦的影响,1986.10-1987.4泰安,二、小麦土传病毒病病原,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土传小麦花叶病毒(SBWMV)小麦黄花叶病毒+中国小麦花叶病毒,小麦黄花叶病毒,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的大麦黄花叶病毒属(Bymovirus),病毒粒子为弯曲的线状,典型长度为100300nm和350625nm,直径约为13nm,中国小麦花叶病毒,中国小麦花叶病毒真菌传棒状病毒属(Furovirus),病毒粒子为短直棒状,无包膜,粒子具有两种长度,长的粒子为260300nm;短的粒子为138160nm,两种粒子的直径均为20nm,大部分为短型粒子。,病毒检测,小麦病毒病ELISA检测结果,对采集的117个小麦样品进行两种病毒的ELISA检测,并于RT-PCR检测结果进行对照,两者大致相同。,小麦土传花叶病病原鉴定结果,注:RT-PCR法检测样品数43个;ELISA法检测117个。,1980年山东省小麦土传花叶病鉴定,采集病样121个,在山东主要检测到两种病原: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和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WYMV主要分布在临沂市莒南、临沭、郯城、淄博市博山区、枣庄市滕州;CWMV在烟台市福山、荣成、文登、德州市平原、临沂市沂水等地;在文登、荣成和胶州检测到WYMV、CWMV混发区。,莒南、莒县、滕州部分分离物的WYMV-CP序列全长片段进行测序并构建进化树,分析结果莒南县分离物JUNAN2013)、莒县分离物(JUXIAN2013)与四川分离物AJ240050.1亲缘关系较近;滕州分离物(TENGZHOU2013)与江苏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图3部分病样进化树分析图示,三、小麦土传病毒病传播,三、小麦土传病毒病传播,侵染循环,侵染时期,3-5叶期5-7叶期返青无病地-病地2-6%00病地-无病地1557%5967%69%侵染主要在秋苗期,禾谷多黏菌专性寄生,厚壁的休眠孢子,抗逆性强病毒种类株系复杂,变异快,对某些种类认识,国内外学术界没有统一田间同时发生多种病毒,发病规律不详化学防治无效广谱抗源缺乏,抗病品种缺少,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害防治,小麦土传病毒病害防控技术,奇善宝、木霉菌对小麦土传花叶病防效及测产结果,供试药剂:海洋寡糖复合制剂(奇善宝)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木霉菌制剂山东省科学院生物所产品试验地点:临沂市莒南葛家宅子对病害的防效,调查处理区都发病,从表面看未表现出发病减轻的效果,但测产结果处理区还是有增产作用。,在莒南县板泉镇试验基地进行了品种(系)抗病性鉴定试验,选山东省推广及待推广品种50多个,在重病区自然感病条件下鉴定。供试品种中抗病品种11个,占11%;中抗21个,占38.18%;中感5个,占9.09%;感病18个,占32.73%。,1.抗病品种:泰农2987、H4688、汶农19、汶农14、烟农587、烟5158、泰农18、山农22、鲁原502、济麦22、良星99、9905A、济南17、烟农0428、烟2415、烟农836。,小麦抗小麦土传病毒病鉴定,2.感病品种:泰4173、泰山4241、汶农17、鑫麦296、济宁3号、济宁12号、济宁16号、周麦22、矮抗58、临麦2号、临麦4号、聊麦18、淄麦21、东方0516、聊9817、矮抗58、聊0801等,抗病品种筛选:,中国小麦土传花叶病抗病性(944多个),免疫8个:奥德萨51、伊利亚、诺巴巴纳特卡、诺瓦巴纳特卡等,占0.85%(晚农艺性状差)抗病:石家庄小红、济南13、早熟2号、早熟3号、占3.18%(抗病500斤/亩)耐病:8.9%感病:41.1%(感病100斤/亩)高感:46.1%,五、当前要关注的问题,抗病品种问题不同地方表现不一;抗性衰退;抗病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