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晶圆市场.doc_第1页
半导体晶圆市场.doc_第2页
半导体晶圆市场.doc_第3页
半导体晶圆市场.doc_第4页
半导体晶圆市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5亿美金鲸吞国家半导体 德州仪器的规模化生存2011年05月21日 03:21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65亿美金鲸吞美国国家半导体,德州仪器所为何来?“纵观芯片产业历史,凡是在恰当时机抓住机会的公司都获得了很好的发展。”5月18日,德州仪器全球首席执行官Richard K Templeton访华期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模拟芯片市场复合增长率非常高,“我们看到了机会,而且在财务上,我们也拥有这个能力抓住机会”。为了支付收购美国国家半导体的费用,5月17日,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生产商德州仪器(TI)宣布发行票面总额为35亿美元的4种债券。该交易不仅是德州仪器历史上金额最高的一笔并购,也是2006年以来金额最高、规模最大的芯片行业并购交易。巧合的是,几乎同一时间,德州仪器的竞争对手英飞凌也以1.006亿欧元收购奇梦达位于德国的12英寸晶圆厂。有关芯片厂商“规模化生存”的议题再次被提起。高溢价收购逻辑过去一年,德州仪器采取了积极的扩张策略:利用庞大的现金兴建新厂、购并其他同行的工厂,同时扩大在中国与印度的销售与工程团队。去年,德州仪器花费10亿美金收购了Spansion位于日本会津的两座晶圆工厂,增资5亿美元扩大其位于达拉斯、弗莱新以及美惠工厂的产能,收购了中芯国际0.70 -10.26%与成都政府合建的8英寸晶圆生产工厂并增加产能,总耗资10亿美元。德州仪器对美国国家半导体的收购无疑将其此轮扩张推向顶峰。根据Databeans发布的报告,2010年模拟半导体市场的规模为420亿美元。德州仪器在该产品线领域营收达到59.8亿美元,占有全球市场14%份额。而2010年国家半导体的收入约为16亿美元,市场份额为3%。长期以来,德州仪器与国家半导体一直是竞争对手。两家公司每家都有其独特竞争优势。德州仪器有3万种模拟产品、广泛的客户影响力以及业内领先的制造技术,包括世界上第一个12英寸模拟芯片生产工厂。国家半导体有12000种模拟产品,特别在工业市场占据强势地位。彭博社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半导体产业发生196桩并购交易,这些交易的平均规模为1.298亿美元。与之相比,德州仪器所支付的差价相当于平均值的4倍以上。“我们考虑的重点不是高溢价,而是投资回报率。”Templeton说,国家半导体的管理团队在提高利润率和精简开支上做了很好的工作,这将在完成收购后提高德州仪器的盈利能力和不计收购成本的每股收益。经过计算,这笔收购将给公司带来非常好的回报。Templeton说,国家半导体在工业领域有很好的市场表现,在新能源领域、广义电源基础研究方面有优势,这将加强德州仪器在这些产品领域的表现。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称,在全球稳压器IC市场,2010年德州仪器居于龙头位置,国家半导体位列第三。在全球LED驱动IC市场的情形同样如此。德州仪器与国家半导体分别占据前两位。收购能够令德州仪器领跑全球电源管理IC市场。规模化生存根据德州仪器的信息,交易完成后,新公司将形成超过4.2万种具有互补性的产品组合。合并后公司的销售队伍将10倍于美国国家半导体目前的销售团队。而国家半导体在美国缅因州、苏格兰和马来西亚的制造业务,也将由德州仪器继续经营。以2010年销售额计算,德州仪器将由此取代东芝成为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公司。花旗的研究报告指出,收购将使得德州仪器在行业产能投资不足的环境下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这笔交易突出了模拟半导体公司的发展途径规模化。对芯片厂商特别是用于制造能力的公司来说,“规模化”并不是个新概念。早在几年前,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就对外表示,未来全球的半导体市场将越来越由少数几家公司主导,比如英特尔、三星、台积电。过去两年中,半导体业这种“合纵连横”的趋势尤为明显。日本芯片巨头NEC与瑞萨科技合并,阿布扎比ATIC公司和AMD合资成立Global Foundries。2010年1月,Global Foundries又完成对新加坡特许半导体的兼并。不过,大规模并购在模拟芯片市场却很少发生。有业内人士认为,并购使这个市场上出现“巨头”,半导体产业“大者恒大”的定律将再次被验证。一旦德州仪器主导和修改游戏规则,对其他竞争对手来说将是沉重打击,一批中小型公司或将被淘汰。该收购消息宣布后,中国台湾地区的模拟芯片企业在股市全面重挫,立锜、致新、模拟科等的股价创出近期新低,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上述观点。“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保持领先有三个重要方面。”Templeton说,产品技术、低成本快速制造能力以及覆盖全球的技术服务体系,一些公司可能只在某方面做得很强,但是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不多,这也是德州仪器能够持续发展的原因。这种现状带来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则是:未来的半导体产业扩张或许将变成少数几个巨头的投资“军备竞赛”。 2010年,德州仪器的资本支出为12亿美元,研发投入高达15.7亿美元。同期英特尔、台积电都加大了资本投入,Global Foundry更将2011年的计划资本支出从25亿美元调高到50亿美元,超过了该公司的全年销售额。这意味着,芯片产业将越来越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少数大厂将掌握未来技术和生产走向,从而获得更高的产业利润。整合潮兴起?5月12日,德州仪器的竞争对手英飞凌宣布收购奇梦达的12英寸晶圆厂。两家芯片大厂不约而同的收购行为,似乎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来。模拟半导体领域的收购浪潮已经到来?电子产品世界主编王莹认为,不像通讯、消费类芯片产品主要针对少数几个客户,模拟芯片和嵌入式芯片的分散度很高。一是因为模拟和嵌入式领域产品器件种类很多,第二则是因为客户非常分散。因此,这个领域有很多企业,但是规模做得很大的却不多。很多公司都只能关注其中的某些领域,很难涉及全部产品领域。“我认为并购会引发业内更多整合。”王莹说。事实上,德州仪器“天价”收购国家半导体后,几家芯片制造商的股票转眼间就涨了35%-40%。与一年前相比,半导体市场也处于一个更好的状态。投资者对半导体企业股票更加感兴趣,近期半导体指数SOX同比上涨了近20%。在此情况下,另一家芯片厂商飞思卡尔也在本月宣布,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启动IPO。飞思卡尔的竞争对手包括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等,模拟芯片业务是飞思卡尔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飞思卡尔2004年从摩托罗拉公司中剥离之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飞思卡尔在2006年被黑石集团、Carlyle Group和TPG Capital等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以176亿美元的价格联合收购,随后又将它私有化。不过,未来可能很难再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并购行动。Gartner模拟半导体分析师Steve Ohr指出,目前最佳的收购对象应该是规模在1亿美元到2亿美元左右的中型企业。 中芯国际拟与湖北科技合营投资管理12吋晶圆生产线2011年05月12日 09:27来源:第一财经网 中芯国际(00981.HK)5月12日公告宣布,公司拟在今日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订立合营合同及合营备忘录,以投资及管理其属下全资附属公司武汉新芯的12吋晶圆生产线。 第一财讯:中芯国际(00981.HK)5月12日公告宣布,公司拟在今日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订立合营合同及合营备忘录,以投资及管理其属下全资附属公司武汉新芯的12吋晶圆生产线。公告称,湖北科技将通过向合资公司注入武汉新芯的所有资本,以及另加现金注资2.26亿美元,分阶段出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33.34%,总金额达5亿美元。而中芯国际则将分阶段出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66.66%,总金额达10亿美元。据公告介绍,该合资企业将专注于65-40纳米集成电路,目标为于其成立起计三年内达到产能每月45000片晶圆。中芯国际表示,相信合资企业将使双方受惠,并成为公司未来五年的扩充计划的战略性元素。目前合资企业的成立还必须取得中国批准方可作实。中芯国际周三收报0.91港元,上涨5.81%。全球20大芯片厂商排行榜曝光 英特尔排名第一2011年05月19日 17:13凤凰网科技讯 2011年5月19日下午消息,据美国网站报道,市场研究公司IC Insights发布的排行版显示,经过几个季度的市场份额流失之后,全球最大的芯片厂商英特尔在今年第一季度扩大了领先于排名第二的半导体供应商三星电子的领先优势。IC Insights称,英特尔今年第一季度的芯片销售收入是95亿美元,比三星电子71亿美元的芯片销售收入高出44%。相比之下,英特尔在整个2010年的芯片销售收入是领先三星电子24%。在最近几年,三星电子一直在侵蚀英特尔在半导体销售方面的领先地位。IC Insights去年推测三星电子到2015年年中将超过英特尔成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厂商。英特尔已经连续19年在芯片销售方面排名第一位。图形芯片厂商英伟达(Nvidia)今年第一季度侥幸进入20大芯片厂商排行榜,尽管它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了6%。英伟达第一季度排名第20位,超过了松下。松下第一季度的芯片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了10%。IC Insights称,两家纯粹的芯片代工厂商台积电和台联电也进入了20大芯片厂商排行榜。如果排除这两家芯片代工厂商,芯片厂商迈威尔科技(Marvell Technology Group)和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 Corp)也会进入20大芯片厂商排行榜。IC Insights称,总的来说,20大芯片厂商今年第一季度的半导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IC Insights自从去年年底以来一直预测半导体行业的整个增长率是10%。IC Insights指出,在20大芯片厂商中,今年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长率有很大差别。与2010年同比,内存芯片厂商没有取得增长率最高的排名。同比增长率排在前6位的都是非内存芯片厂商。在五个内存芯片供应商中,有四个厂商第一季度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因为强劲的闪存销售增长抵消了DRAM内存芯片的疲软。排名第五位的内存芯片厂商尔必达(Elpid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