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变形记(第一课时) 10 变形记 说课 变形记创作于 1912 年,发表于 1915 年。小说分成三部分,课文节选了原小说的一半内容。尽管这样篇幅还是显得较长。加上小说采用荒诞、变形的艺术手法。学生理解小说反映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更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要让学生耐住性子反复读,在了解大致情节和人物的基础上,抓住理解小说的突破口进行讨论:荒诞的情节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要从细节入手把握人物形象,在讨论中鉴赏,鉴赏主人公的人性,鉴赏通过荒诞的情节表现生活的真实的艺术效果。 变形记还有自身独特的叙述语 调。在作品中,卡夫卡的叙述语调平静得近乎冷漠。人变成甲虫,本来是一个凄惨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但作者以不动声色、不动感情、不加议论的平静笔调写出,给人一种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感觉,这不禁更加令人警醒:当可怕变得平庸时,平庸就成为了更加可怕的事实。由此激发读者去思索人的生存现状以及改变这现状的问题。学生在读书时,要注意把握这种冷峻的语调。 建议在教学中要适当控制教学目标的难度,同时还要精心组织教学,做好导引点拨工作。 2 / 17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背景、分析情节和细节、分析人物形象去把握小说的主题。 2.分析甲虫所特有的象征意义。 3.体会表现主义小说的语言风格,以及与现实主义小说的区别。 4.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 “ 现代人的困惑 ” 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的生存问题。 5.了解并领会小说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重点讲解表现主义小说的基本特征及其写作技巧。 2.体会主人公变形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 教学难点 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 “ 现代人的困惑 ” 问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读法、点拨教学法 教师的导读、点拨主要方法表现在 教学的突破口的选择上,要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体会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手法,还要注意运用对比阅读。 教学用具 3 / 17 运用投影,提供有关作者生平及表现主义文学的资料,使学生对课文的背景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作适当的铺垫,同时也可以节省一些课堂时间。 学习导航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曹雪芹在自题红楼梦的绝句中写道: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卓别林摩登时代中所演的在机器大生产中的加工流水线上,变异为机器的工人形象。不正常的社会生活往往会使人性扭曲,人伦沦丧,甚至异化为非 人,这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卡夫卡以他的变形记又为这主题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卡夫卡, 1883 年至 1924 年,命短;痛苦的情感生活: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没有自己的家庭;银行小职员,对工作感到十分痛苦,但又不得不去;勤奋地写作,几乎隔绝社会上的交往;为艺术而献身;影响巨大,成就卓著,是现代派表现主义大师;著有三部长篇。变形记介绍: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干活,目的是还清父债,改善家庭 生活。在公司,他受老板的气,指望还清父债后辞职。可以说,对父母他是个4 / 17 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是个好职员。变成甲虫,身体越来越差,他还为还清父债担忧,还眷恋家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自己艰难地乖乖爬回卧室。这样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被亲人抛弃。格里高尔的悲剧是令人心酸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 投影 1 弗兰茨 卡夫卡( 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 普鲁斯特、詹姆斯 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1909 年开始发表作品, 1915 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中国长城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饥饿艺术家地洞猎人格拉克斯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之流等,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美国。他的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斯 布洛德编辑出版的。 解说并投影 2:背景介绍 1914 年至 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 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5 / 17 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 理。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解说并投影 3:表现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文学兴起于 20 世纪初,极盛于 20 和 30 年代的德、美等国家。它首先出现在绘画界,是对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画派的反驳。表现主义作家不满于印象主义注重外在的客观事物的描绘,要求突破事物上的表象而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而揭示其内在的灵魂,要求突破对暂时现象的抒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和真理。他们强调描写人们的主观世界、知觉和潜意识,用特殊手法来反映现实世界。表现主义文学在诗歌 、小说、戏剧各领域都产生过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家,卡夫卡是小说领域的杰出代表。 二、检查预习,整合内容 1.小说情节可以分为哪两条线索? 明确: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 成为累赘 绝望而死 6 / 17 家里亲人:惊慌、同情 逐渐憎恨 “ 把他弄走 ” 格里高尔自始至终关心家庭、怀恋亲人,可是亲人最终抛弃了他,对他的死无动于衷,而且决定去郊游。 2.归纳三部分的情节内容。 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 “ 巨大的甲虫 ” ,惊慌而又忧郁。家人既惊慌又同情,父亲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 室。 第二部分:写格里高尔的甲虫习性,以及逐渐成为全家的累赘。而父亲、母亲和妹妹也对他逐渐憎恨。 第三部分:写家人为了生存只得打工挣钱,并把格里高尔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又饿又病,绝食死去。 三、抓住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指导: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大要素,其实文学就是人学,要分析人物,首先就要看他的语言、动作、心理,他在一系列矛盾中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关于他的一些细节。这篇小说的人物有格里高尔、父亲、母亲、妹妹、秘书等人,让学生挑选出一个或几个他感触最深的人物,试对这个人物作细致的分析。然后交流。 示例: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 萨姆沙,作者写了他的几个 “ 艰难 ” : 1.翻身的艰难(他试了大约一百次,不管他怎么使劲扑向右边,腿怎么拼命的挣扎,摆荡后仍是仰姿) 7 / 17 2.求生的艰难: a.职业累人(长年奔波,睡眠不足,精神不佳,缺少朋友,不受尊重,压力很大) b.债务压力 c.不公平的待遇(失业威胁) 3.起床的艰难(注意一系列动词): “ 扒 ” (慢慢移向门口) “ 撂 ”“ 扑 ”“ 靠 ”“ 直 ” (休憩片刻,缓口气) 4.开锁的艰难: a.用嘴转动钥匙(无牙齿) b.用下颚咬住钥匙(受伤:棕色液体流 淌滴落) 5.退回房间时的艰难 这是个小人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属于弱势群体。让人感到心酸,想流泪。 示例 1:格里高尔诚实、本分、善良、忍耐、勤劳,很有责任感,爱家爱亲人,忠于职守,颇善解人意。即使变虫了,也不愿给亲人增添痛苦。 示例 2: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地干活,却受老板的气。他不幸变成甲虫,失业了,然而他还为父债担忧,还眷恋亲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乖乖地、艰难地爬回卧室。这样忠实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还是被亲人抛弃。 8 / 17 示例 3:格里高尔的思 想感情和个性特点,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的。心理变化大致有三个阶段: 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他惊慌、忧郁,但还想为还清父债而苦干。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恶狠狠的样子,把他赶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顺从父亲。 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在绝望中, “ 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 ” 。 受重伤后,遭亲人厌弃而绝望、空洞、平和。一只苹果落到背上,格里高尔身受重伤,终于被妹妹厌弃。他异常冷静,面对变形,面对厌弃,面对死亡,他感到孤独、惊慌 、痛苦、绝望,最终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 示例 4:小说用许多笔墨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虫,但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时的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他遭亲人厌弃后的绝望、痛苦,无不展示了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接受的心理。只是这种愿望终于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 示例 5:格里高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 显示了忠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9 / 17 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奈与平和之中追求另一种超脱 死亡。 示例 6:格里高尔的父母庸俗实际。父残忍虚荣,责任感不强;母懦弱善良;他的妹妹聪明耐劳,善解人意,勇敢坚强,不无冷酷。一家人本该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格里高尔始终关心家庭,怀念亲人,可一旦不能养家了,亲人们就把他看做累赘,最终抛弃了他。 四、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师点拨指导:在预习这篇小说时,就有些同学问,卡夫卡通过格里高尔的变形后遭遇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些什么?这就关系到如何理解这 篇小说的主题。要理解一篇文学作品的主题,可以有三个切入口:一是从人物形象入手,二是从故事情节入手,三是从社会环境入手,我的体会还有一点,即隐藏在故事之后的那个左右人物命运的上帝的态度情感。这个上帝就是作者。让同学们自由发表意见,谈谈小说的主题。 示例 1:格里高尔死了,亲人们也无动于衷,反而去郊游。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不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一是格里高尔的异化,10 / 17 人变成了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娱自贱;二是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的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描写这种人情的反差,揭示了人的异化、亲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从 而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不合理性。 示例 2:表现人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人失去自我就处于绝境。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无利于人,自行死亡;一家人重新工作,走向新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生活规律是无情的。 示例 3:变形记故事情节的发展是由两条线索相互交叉展开的。一是格里高尔变为甲虫,成为累赘,最后绝望死去。一是他的家人由惊慌同情到厌恶憎恨,最终 “ 把他弄走 ” 。这两条线索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无情与残酷,揭露了那个社会弱肉强食、惟利是图的社会本质。 示例 4: “ 甲虫 ” 象征的意义其实就是作 品的主题所在。格里高尔在 “ 累人的差事 ” 和生活的重压下,已经完全失掉了自我。他想找回生活的乐趣、自我的价值,但彻底失败了,变成了一只人人恐惧、厌恶的大甲虫。甲虫是一个绝妙的艺术象征,它象征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 “ 异化 ” 处境,它象征了自我的一种怯懦、逃避和封闭。 五、重点解读,体会表现主义小说的艺术特色 教师点拨:有人评论说 “ 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11 / 17 界 ” ,怎样理解 “ 真实 ” 与 “ 荒诞 ” ?荒诞、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说它 “ 真实 ” 是因为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 。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说它 “ 荒诞 ” 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起来的,这个故事的框架 人变成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请学生分组讨论。 示例 1:首先是细节的真实。比如 “ 他将那顶绣有金色交织字母,大概是一家银行名号头个字母的下摆往后一甩,双手插在裤袋里,板着面孔朝格里高尔走去。不过他却把脚抬得老高,格里高尔吃惊地看着他那巨大的靴后跟。 ”“ 跌跌撞撞 往 前 冲 ”“ 轻 轻 抛 出 ”“ 飞 ”“ 下 定 决 心 要 轰 炸他 ”“ 也不好好瞄准 ”“ 扔将出来 ”“ 不太用力 ”“ 轻轻触着 ”“ 滑 ”“ 砸 ”“ 简 直 陷 进 ”“ 难 以 置 信 的 疼痛 ”“ 钉 ”“ 六神无主地瘫倒 ”“ 投出最后一瞥 ”“ 用力拍开 ”“ 尖叫 ”“ 绊着衣裙向父亲扑过去 ” (精确传神)“ 紧紧地搂住他 ”“ 格里高尔的视力已经衰退 ” (昏厥)。 示例 2:这篇小说勾画人物内心世界,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去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12 / 17 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这就把真实与荒诞很好的熔于一炉 了。 示例 3:在日常生活中,一家人平平淡淡,温情脉脉,矛盾、人性都显示不出来。养家人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失业了,还成了累赘。这个情节把矛盾激化了,冲突起来,个性、人性都立即显示出来。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大胆想像,虚构出荒诞的情节,推动人物之间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母亲的无奈,父亲的狂怒,妹妹的厌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 “ 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和弱肉强食、惟利是图的社会本质。 示例 4:这篇小说中的 “ 荒诞 ” 无处不在,试具体 说明。格里高尔一夜间由人变成大甲虫,情节是荒诞的。情节发展,他与家人的冲突,更是荒诞的。甚至有的艺术细节也是荒诞的:一只苹果打在格里高尔的甲背上,陷了进去,一个多月,还烂在甲虫背上。 示例 5:题为变形记,此处 “ 变形 ” 一词很值得探究,它至少可以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也可以体会真实与荒诞的深义。第一是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生理上的变形。但格里高尔虽变形为甲虫,他内心依然保留着美好的人性,仍然记挂着工作,仍然为父母和妹妹操心,是为家庭着急、分忧,他的情感中充满了对亲人的关心、体贴之情。因此,从这一点13 / 17 上可以说格里高 尔是虫形而人心。第二是当时社会人们心理上的变形。格里高尔形变而心未变,他的家人形未变却变了心。开始时家人对格里高尔还有所牵挂,但后来就变得十分冷漠,甚至要设法摆脱他,把他扫地出门。连身边最亲的人尚且如此,亲情变成仇情,更何况是社会上的陌生人呢?从这点上说,反映了当时的人们是人形而 “ 虫 ” 心。第三是卡夫卡在这篇小说中运用的变形的艺术手法。此处 “ 变形 ” 是指卡夫卡采用一套有别于传统的叙述方式和技巧,通过变形把描写的客观对象加以 “ 陌生化 ” 的处理,让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披上一层奇异的色彩,以此来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重新思考 同一事物,进而探究其本质。卡夫卡在作品中用变了形的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的思考,在荒诞的故事背后是并不荒诞的情感表达,寄寓的恰恰是卡夫卡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痛彻的思索。 六、深入探究,词句揣摩 教师点拨:下面让我们深入到文章的细微之处,因为细微之处见精神。 示例 1: “ 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 ZZ4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 形象地写出了一个小人物,一个偶在的个体生命,其命运就是如此的充满了偶然性、荒谬性,其人生悲剧就是如此的不可预料、不可逃避,更谈不到积 极地给以预防。 14 / 17 “ 如果这是格里高尔的话,他早就会认识到,人和这样一头动物是不可能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就会自愿跑掉了。我们就没有哥哥,但是能继续生活下去,会缅怀他。 ” 缅怀是追想(以往的事迹)之意,这里是反用其意,把葛雷特内心的自私、狡黠、冷酷暴露的淋漓尽致。 “ 我们照料它、容忍它,我们仁至义尽了嘛,我认为,谁也不会对我们有丝毫的指责。 ”“ 你只需抛开以为这是格里高尔这个念头。我们这么久一直相信这一点,这是我们真正的不幸。 ” 一旦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不能工作,所有的亲人都视他为负担,希望他早一日离世并且认为 这是天经地义的,小说验证了人间亲情、真情的虚伪及不存在,格里高尔的付出与牺牲是毫无意义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情的自私与冷漠。 示例 2:我体会以下语句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 和他达成一个协议 ” 这是多么荒唐;妹妹尖叫, “ 甚至离开母亲,简直是推开了她的扶手椅,仿佛她宁肯牺牲母亲也不愿待在格里高尔身旁似的 ” ,父亲只是由于她的态度才情绪激动起来,像是保护妹妹似的在她身前略略举起双臂,作者的眼光何其冷峻而又嘲讽。 “ 萨姆沙太太挂出一丝忧郁的笑容 ”“ 葛蕾特依依回头看了看那尸体 ”“ 清晨的空气中却已透着些许暖意 ”“ 萨姆沙先生身 穿他那身号衣走出来 ” ,挽着妻女,哭肿了眼睛, “ 葛蕾特时不时将脸贴在父亲胳臂上 ” ,作家15 / 17 的文笔像万能的上帝在嘲笑人世间的一切; “ 老妈子煞有介事急欲说完她料理的后事,可是家人反应如何?母女俩 “ 向她们的信埋下头去 ” 。淡淡一笔,勾画出她们对亲子亲兄的冷漠,不关心亲人的后事。先生发觉 “ 老妈子就要开始详细描叙一切,便伸出一只手果断地阻止了她。 ” 同样是冷酷。 七、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以促织与变形记互为参照,作比较解读。 示例:促织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但蒲松龄在无意间已隐约触及到了 “ 人被异化 ” 的问题,成名 之子作为人的时候没有价值,魂化为蟋蟀却有了价值,让这个山穷水尽的倒霉人家否极泰来。蟋蟀原是玩物,而作品中人却成了可怜虫,任由蟋蟀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这种人与物间的不正常关系不也符合马克思所作的 “ 异化 ” 解释吗?而卡夫卡作为现代主义中表现主义的代表,是有意识地以变形手法,集中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普遍的人成为非人,人被异化的现象。两部作品虽相隔两百多年,却遥相呼应,都揭示了在不合理的社会中 “ 人的异化 ” 的悲剧。 2.以守财奴与变形记互为参照,作比较解读。 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从箍桶匠发家,到最后爱财如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序数课件教学课件
-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课件-2025-2026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 巡察课件教学课件
- 输煤运行安全培训管理课件
- 输液泵的课件
- 创新型离婚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权协议范本
- 农业生产抵账协议范本
- 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合同策划与社区和谐
- 旅游度假区承包经营合作协议范本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墙体拆除与地下空间开发合同
-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题及答案
-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 GB/T 17188-1997农业灌溉设备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关于国有集团公司采购管理办法【五篇】
- 2022年资阳市雁江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2 第2课时 基本不等式的综合应用(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排便课件
- 【高考英语精品专题】必修1 Unit 1 Life Choices-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备考方略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版)
-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概论(刘行芳)-课件
- 医学放射卫生相关法律法规ppt培训课件
- 《中国音乐发展简史》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