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句、拟句、补句复习例析.doc_第1页
仿句、拟句、补句复习例析.doc_第2页
仿句、拟句、补句复习例析.doc_第3页
仿句、拟句、补句复习例析.doc_第4页
仿句、拟句、补句复习例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仿句、拟句、补句复习例析考点精讲掌握修辞方法与运用,培养文学素质及运用语言的创造力。中考常让考生仿照例句写出新句;给出一材料语境要求以此为依托拟写句子;给出部分语境,要求把缺少的句子补写出来。考生必须熟知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洞悉所给例句间的内部关联点;还要造就高度的概括表达能力;一触即发的联想能力。 例题点拨【例题1】 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_ (天津市2002年中考题)【解析】 所给例句可分成两部分:前面叙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后面抒发的是对这现象的感悟。那么答题只要先写出一种自然现象,然后写出对这一现象的合乎情理的感悟就行了。【点拨】 例句前部分是采用的主谓短语,仅用6字便叙述了一种人尽详知的自然现象,仿句依然要与前句保持一脉相承的关系,做到主谓短语,言简意赅。例句后面部分用的是字句表述人生感悟而且两个例句都使用于“是在告诉我们”那么仿写句也应照搬。如:“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例题题2】 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一件物品(例如“镜子”、“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句子。例句(1)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2)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_(福州市2000年中考题)【解析】 此题借物寓理,答题要把握住两点:(1)抓住物品的特征。(2)写出生活的道理。尤其是物品的特征,一定是大家熟知的、公认的。点拨 例句(1)、(2)的叙述部分,都是因果关系的分句,仿写句子也该如法炮制。比如,“风筝:因为有线的束缚,飞的高度总超不过线的长度。”【例题3】 仿照下面的例句,以“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作开头,写一句话。例句:“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 _ (陕西省西安市2000年中考题)【解析】 此题不仅要求写句要与例句句式相同是因果复句,而且后个分句要用上暗喻修辞方法,才能达到最完满的答案要求。【点拨】 这道题的难点在于后面分句的暗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如“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那么请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因为花草树木是组成生活环境的重要元素。”这样答就符合要求,可得高分。如写成“因为花草树木是组成生活环境的重要内容”就不行了,因为“花草树木是内容”构不成暗喻关系。【例题4】 模仿画横线的句子写一个句子。历史是一艘行进的船,时间是一张网。例句:历史是一本书,时间是一支笔。仿写:_(山西省2000年中考题)【解析】 两个分句都使用了暗喻的修辞的手法。两个分句的本体与本体、喻体与喻体间有紧密的联带关系。如:时间组成了历史;网是船上捕鱼的工具;笔是写书的工具。这里不仅考查厂修辞,还考查了逻辑思维、逻辑分析的能力。【点拨】 仿写的句子以“历史是”开头与宾语要构成暗喻关系;第二句要以“时间是”开头不仅要与宾语构成暗喻关系,而且此句宾语与前句宾语要有内容上的联带关系。如:“历史是一棵大树,时间是繁茂的枝叶。”“历史是一条长河,时间是涌动的波涛。”“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绚丽的色彩。”“历史是座高山,时间是嶙峋的巨石。”【例题5】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以来,一股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潮在我市中小学涌动,同学们在活动中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能力,学会了学习。请用一句话拟一条标语,为中小学生参与这一活动鼓鼓劲。答:_(武汉市2001年中考题)【解析】 标语是用简短的文字写出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大家拟写的标语一定要言简意赅,上口好记,多用短语。【点拨】 这类题考核了学生针对某事的概括表达能力,语言驾驭能力。所用文字,有时有数量限制,就是没有数量限制也不能滥用字词。还要注意句子通顺。此题是为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鼓劲,要写得热情、诚恳。例如“参加实践,增长才干!”“动手动脑,学习更好。” 仿句、拟句、补句复习强化训练1。仿照下面两句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出三个关于书的比喻句(字数可比例句略多)。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1)_(2)_(3)_2请仿照下面朱自清春中的句子,以“旭日”或“晚霞”其中个为话题,写出两个比喻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3仔细揣摩甲句的特点,找出规律后,在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组成与甲句对应的句子,填在乙后的横线上。甲: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乙:_,春香(兰花、桂花、茶花、梅花、牡丹花、玫瑰花;夏香、秋香、冬香)4。作为全国著名旅游城市,我市不断改善旅游环境,以吸引天下游客。请用一句话拟一条广告语,向天下游客介绍我市。_5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 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_6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蚜虫吃青苹,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1) _(2) _7我校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如比喻、对偶等)。_8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_浪花是部首,_涛声是音序,_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_9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上恰当的话。要求句式与标有波浪线的句相同。 语意与标有波浪线的句连贯,并与之构成排比。 故宫像一部卷帙浩繁的史书、凝结着历史的烟云,记载着岁月的沧桑,每一座殿宇楼台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_。10仿照下列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意义相关的句子。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_,_;_,_。11-依照下面例句,仿造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构成排比,语意畅顺。假如我活在古希腊,我会选择做一个商人,却也会敬佩亚里士多德的智慧;_;_。12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与句式,补写一个句子,然后得出结论。千里马若不长鸣,就不会引起伯乐的注意,可能要一辈子同于常马;_结论:_13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地里悄悄冒了出来,化作草叶和芽苗;春天从_。14仿照下面两个例句,用恰当的词语完成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仿句:选择了_,你也就选择了_。15根据文意再举两个例子,句式与例句相同。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_ 16仿照所给例句,用下面的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例: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风筝:_。友情:_。17模仿画线句子,在A处补充个论据,要与上下文内容一致,语气连贯。例:我们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更重要的是不断壮大自己。A:一个医生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医疗技术,才有更大的才能去奉献。补充句A:_。答案:1 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书是你的最好伴侣,与你共度美好时光。2旭日像顽皮的孩子,在大海中没有玩耍够,不情愿的跳着脚,离开了海面。旭日像个就要见公婆的新妇,脸儿羞红,往上升着。3梅花桂花玫瑰花;秋香 4略 5长江东流奔腾不息,那是在启示我们为理想奋斗。6(1)信任和诚恳产生友谊(2)锯克木,锄破土,信任战胜分裂。7奉献出一片爱心,托起一轮明天的朝阳8小树是森林的儿子,阳光是保姆,溪流是乳汁小鸟、松鼠是玩伴。 9每一块基石都蕴含着民族的傲骨,每一块砖瓦都焕发了新的青春。 10钱能买到钟表,不能买到时间;钱能买到礼物,不能买到友谊 11假如我活在战国时,我会选择养蚕织布的平淡无奇,却也会敬仰西施为国献身的勇气;假如我活在汉武帝时代,我会选择骑马征战,却也会羡慕平原人们的安定祥和。 12雄鹰若不展翅高飞,就不会引起猎人的瞩目,可能要一世被当做雉类。结论:有才能要脱颖而出。13春天从人们中间款款走来,化作了姑娘身上的丝巾和裙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