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专题八)_第1页
四、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专题八)_第2页
四、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专题八)_第3页
四、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专题八)_第4页
四、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专题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四、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八 ) 课标要求: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电影的诞生;世界最重要的电影生产基地;现代电视技术先驱;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电视大规模普及应用。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 2)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影视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 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教学课时: 1 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学建议: 本课是一部概要式的影视艺术起源发展史,教材分别从电影艺术的兴起与发展;电视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影视艺术与人2 / 6 类生活三个方面作了介绍。通过本课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 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议教师讲清: 1、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1)影视艺术出现和发展条件 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19 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的推出满足观众期待需求的作品。 ( 2)电影的发明阶段 路易 卢米埃尔,法国电影发明家和电影导演,他制成的“ 活动电影机 ” 可以将活动的物像用摄影机拍摄在胶片上,又能通过放映机将这些记录在胶片上的活动物像投射到银幕上 是一种既是摄影机同时又是放映机和洗印机的机器,满足了多人观看的需要。 1911 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 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3 / 6 的造型艺术形式。 ( 3)电影的发展 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声走向有声,从黑白转向彩色,由小规模、低技术制作形成大规模、系列化和专业化制作的转变过程。 1925 年,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所属的贝尔实验室投资数百万美元,终于解决了有声电影的关键技术 音画同步的问题。 1926 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率先购买了该技术, 1927年该公司拍摄了电影爵士歌王,这部影片其实只是在无声片中加进四支歌、一些台词和音乐伴奏,但它使对白、音乐、歌唱融为一体,它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 有声片时期的开始,从此电影由纯视觉艺术成为视听综合艺术。1935 年第 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标志着彩色电影的问世。自此,电影具备了画面、声音和色彩三大要素。 二战后,电影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欧洲、亚洲出现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电影。美国好莱坞电影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外星人都属于高科技的科幻片。泰坦尼克号中悲壮的爱情成为全球传颂的经典,本片获得 1998 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效、最佳摄影等 11 项大奖。 2、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 1)电视系统的研制成功 4 / 6 英文中电视 television 是由希腊文 tele(从远处、远的)和拉丁文 visio(看)组成的,它的意思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面。引导学生思考电视出现的条件: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9 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 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 10 分钟。 1924 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1923 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 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 “ 电子电视 ” 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1925 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 1928 年,美国纽约31 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 30 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 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 50 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 1933 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5 / 6 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 2)电视艺术在英国、美国的发展 1936 年 11 月 2 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并首次开办每天 2 小时的电视广播。全伦敦只有 200 多台收视电视机,但它标示着世界电视事业开始发迹。对当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更是年轻的电视事业的一次大亮相。当时共使用 了 4 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电子摄像机。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米焦距的镜头就重 45 公斤,长米,被人们戏称为电视大炮。此后,价格相当昂贵的电视在英国中上层家庭开始有所普及。 1937 年,该公司播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大典时,英国已有 5 万观众在观看电视。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约有两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 1939 年 4 月 30 日,美国无线电公司通过帝国大厦屋顶的发射机,传送了罗斯福总统在世界博览会上致开幕词和纽约市市长带领群众游行的电视节目。成千上万的人拥入百货商店排队观看 这个新鲜场面。二战结束时,美国约有 7000 台电视机。二战前开办电视的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 3)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 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电子技术等方面的进步,社会巨大变6 / 6 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及商业利润的驱动。 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目前,电视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迈进;电视转播也由卫星传播到卫星直播。 3、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 ( 1)影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