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月迹教案设计 月迹是贾平凹的第一本散文集。下面是该课文的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1.学习按照一定的线索来记叙事件、抒发感情。 2.体会孩子们丰富的心灵世界。 3.欣赏品味清新优美、富有诗意的散文语言。 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1.准确领会文章的主题。 2.对外婆形象的认识。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搜集有关咏月的诗句。 师:悠悠千古明月,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思,留下了很多的名篇佳作。那么当你赏月的时候,你会想起哪些咏月的诗句或歌曲呢?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今天,我们随着贾平凹一块去寻找一下月亮的踪迹,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生于1952年,陕西丹凤人。当代小说家,散文家。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从事专业创作,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晚唱商州散记等,长篇小说商州妊娠浮躁废都及直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他的散文常由一草一木,一石一景,俗而又俗的平常事物写起,引出一个充满寓意和深度的哲学命题,散文集有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有诗集空白以及平凹论集等,他的小说作品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他的长篇小说浮躁于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文版及港台版本。现为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美文杂志主编。 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媚自然。 1.朗读课文。(分角色、个别、集体)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1.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原来月亮是长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 品味: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月亮写活了,形象逼真。 2.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品味:透过这样的描写手法,我们似乎窥见了孩子们水晶般的心及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3.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我们就都跑出门去 品味:表现孩子们的好奇心理,以及对事物勇于探索的品质。 4.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品味:“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 5.“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品味:这里的月亮已不再是自然界中的景物了,而是美好事物,孩子们心中美好梦想的化身。 6.大家都觉得满足了 品味:寻找月亮,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文章抒发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幸福的渴望追求。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明确: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启发: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最后得到满足呢?)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在屋中的穿衣镜上看到了月亮,没多久,月亮在镜上消失了,孩子们失望。(指名朗读)(板书:屋中之月失望) 孩子们跑到院子里寻找月亮,“满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月亮“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指名朗读)(板书:院中之月争执) 寻月寻出院门,在沙滩上、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他们陶醉在月色中,而且明白了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集体朗读)(板书:沙滩之月满足) 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 2.“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明确:“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 (教师点拨:好是什么?月亮的好体现在哪里?) 3.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品味:通过寻月,孩子们清楚认识到月亮、天空及未来的一切都属于他们的。因而把“月亮”当成自己的“印章”按在天空上了。体现出了孩子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说明有了属于自己的希望,也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和世界,因为希望是我们奋斗过程中的凭据和证明,也表达出作者通过神奇、大胆的想象而揭示出的深刻的哲理。 4.齐读最后一部分,说说月亮在“我”眼里究竟是什么? “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思考:这三种说法各有特色,你是怎样理解的? 弟弟、妹妹的回答含着喜爱,赞美,热烈渴望之情。稚气的语言,显得拙朴而有诚挚。“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很有诗意的回答,运用比喻的修辞,长天为纸月为印,形象贴切,表明天空是我们的作品,天空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是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天空,我们拥有宇宙。 5.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分析,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 明确: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让学生自己发挥) 提示:月迹就是月亮的足迹,大家能从课文中概括出月亮踪迹的转换场景吗? 明确:屋中 院中 沙滩 6.文中谁的话引起了这些场景的转换? 明确:奶奶的三句话“月亮进来了!” “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7.在文中,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奶奶是一个童心未泯,对生活充满爱心的一个人。她了解、爱护并有意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引导孩子们发现、感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教师小结: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总结全文: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子在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从中体会到奇妙、美好的情趣,表现了孩子们奇特敏锐的想象。作者借此表达了一种要培养孩子发现美、追求美的高尚的情趣。 文章结尾:孩子们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睡着了。他们会做什么梦? 师:老师更希望你们追求美好理想,登上月球,探索宇宙的奥秘为航天科技做贡献。 (1)曲中见直,欲扬先抑,盛实相生,浓淡相衬的表现手法。文章写屋内品月、院内赏月、酒杯捞月、河沿追月、沙滩议月等情节,意在告诉人们,对美好的、光明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去努力追求,才能得到的道理。写月中寄托着作者的思想内蕴。写庭内赏月很自然地将身后的桂树联想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境监测物联网在环境监测教育与培训中的应用报告
- 智能健身工作室连锁行业市场调研与消费者满意度研究报告
- 电商绿色物流企业绿色物流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构建报告
- 2025年连锁药店扩张中的市场细分与差异化竞争研究报告
- 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隔离技术在智能穿戴设备的安全保障研究报告
- 金融科技行业2025年企业估值方法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物流行业2025:自动驾驶卡车在物流运输中的智能安全报告
- 咨询工程师经典例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自考专业(教育管理)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环保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办法
- 《废旧锂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课件
- 汽车制造工艺技术课件:汽车总装生产工艺流程及检测工艺
- 硬笔书法训练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 JJF(新) 146-2024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控制系统校准规范
- 《高血压的护理常规》课件
- 《更年期的中医调理》课件
- 《环形件模锻实验》课件
- DB37T 5059-2016 工程建设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
- 智慧安监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 护士职业防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