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集团老厂区总体布局设计.doc_第1页
南华集团老厂区总体布局设计.doc_第2页
南华集团老厂区总体布局设计.doc_第3页
南华集团老厂区总体布局设计.doc_第4页
南华集团老厂区总体布局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华集团老厂区总体布局设计安徽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南华集团老厂区总体布局设计学 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工业工程073班姓 名吴明光学 号079094097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要求:课题内容包括现状和方案论证、设计规划与分析、图表绘制、建模分析、计算机编程等。主要任务如下:1现场调研。厂区供需状况、生产纲领、作业流程、生产设备与物流设施现状、现有布局、发展前景及作业部门的关系,了解企业和政府相关法规。2供需状况、生产纲领分析,确定产品种类、规格、型号、数量。3物料和移动分析、工艺流程分析。确定作业部门划分及交接界面,确定生产设备和工具、原料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绘制工艺流程图。4用SLP方法求出厂区合理布置方案,并绘制相关平面布置图。5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比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综合因素评价法等)对布置方案进行评价,并给出优化方案。课题要求:运用设施规划与流程分析技术对厂区进行布局设计,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分区布置方案,在各分区内对生产设备进行合理布局,制定生产设备运行方案,使生产系统有序、高效的运行。指导教师签字: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制造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降低工厂的物流成本越来越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运用科学合理的设施布置方法和技术,对工厂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显得非常必要,最终达到使企业效益提高的目的。本论文以皖南电机厂为研究背景,通过实地调研、收集数据,然后应用系统布置方法(SLP)对该厂的生产设施布置进行分析, 评价与改进,并得出该厂最优或满意的工厂布置方案,最终达到降价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及其提升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字: 设施规划; 工厂物流; SLPABSTRACT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ace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cceleration, the competitions among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e. It is the reduction of the logistic cost in factory that becomes more and more the concerns of many a enterprises. So it is very essential for the enterprises to use method and technology of Facilities Layout to make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ultimately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enterprise efficiency.In this paper, the background for the study of Wannan Motor Factory, through field research, collect data, Layout and application method (SLP) on the plants production facilities layout analysis,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and reached the optimal or satisfactory factory plant layout program to ultimately achieve production costs lower prices,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improve the company competitiveness in the market.KEYWORDS:Facilities Planning; Factory Logistics; SLP目录引言1第一章 概述2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21.1.1选题的背景21.1.2 选题意义31.2 设施规划的意义和作用31.3 设施规划的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3第二章 工业设施布置的方法62.1 设施布置类型62.1.1设施布置的常规布局形式62.1.2 工艺过程R分析62.1.3 作业单位的划分82.2设施布置方法(SLP)82.2.1 SLP概述92.2.2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原则112.2.3车间布置设计原则12第三章 南华集团老厂区总体布局设计133.1 南华电机厂简介133.1.1 设施布置现状分析143.1.2 物流现状分析143.2 南华电机厂设施布置方案的改进163.2.1 产品分析163.2.2 生产工艺过程分析163.2.3 作业单位物流关系分析193.2.4 作业单位非物流关系分析223.2.5作业单位之间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253.2.6 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293.2.7 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323.2.8 南华电机厂平面布置图34第四章 设施布置改进方案的评价与实施37结 论40致谢41参考文献42引言 在生产制造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中国大陆逐步成为“世界工厂”的今天,生产制造过程的快速化、柔性化,以及订单式生产和产品的多样性变化,制造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研究表明,在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仅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和制造,剩余95%的时间都用于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运输。在美国,直接劳动成本所占比例不到工厂总成本的10%,而储存、运输所支付的费用却占生产成本的40%。生产过程中的“油水”几乎已被榨干,要想从中取得明显的效益提高已是相当困难。物流运输、物料储存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潜力,有待挖掘。而物流运输、物料储存又与设施规划设计密切相关。设施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对资源是否合理利用、设施运营后能否实现科学管理、能否发挥经济效益、对最终实现投资效果,起到了决定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有人将设施规划和物流设计比作利润的第三源泉。为了完成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主要讲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设施规划的意义和作用和设施规划的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第二章主要讲述了工业设施布置的方法,包括工业设施布置的类型、工业设施布置方法;第三章主要应用系统布置的方法来解决南华电机厂的生产设施布置问题:第四章主要讲述设施布置改进方案的评价与实施。最后得出结论。针对给定的工厂实例,结合问题分析阶段的成果完成下列工作:1、通过产品产最分析,确定生产类型;2、进行生产工艺过程分析,绘制工艺过程图;3、进行物流分析,得到物流相关表;4、进行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得到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5、将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与非物流相互关系表加权合并,求出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6、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7、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8、参考现场调研的情况,列出影响布置的修正因素与实际限制条件;9、产生三套布置方案;10、布置方案的自我评价,从物流效率等要求及生产变化的适应性等方面对各方案进行评价比较,得出最佳方案。第一章 概述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自20世纪初工业工程学科建立以来,设施规划与物流、运作研究、作业研究、系统工程与分析等构成了工业工程学的基础知识。而设施规划学科作为一门具有高度实用价值的学术研究领域,受到不同专业领域的重视,已成为一跨领域的研究主题。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于设施规划的认识和研究焦点也有所不同,工业工程领域着重于制造业的应用研究。1.1.1选题的背景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美国自1955年以来,每年约有8%的国民生产总值投资在新的工业设施上,其中40%用在制造业上,达到每年25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而我国自1985年起,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至少为数千亿元人民币。因此,对于一个投资项目而言,资源利用是否合理,设施布局是否良好,工业设备是否先进实用,投产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设施的规划和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工业设施规划不仅在工厂建成后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生产效率和获利能力,对公司高层来说,也是个较大的投资项目,所以,对规划方案必须慎重决策,以免造成浪费和经济损失。事实上,设施规划对于企业的今后的设施维护成本、员工安全、资金运用、生产现场管理、满足未来需求等方面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只有在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关注市场、技术与管理的融合、匹配与集成,今后才能有利于企业的运作和进一步发展。同时,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新厂房和装配线的布局设计对整个投资项目的成功运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设施规划与设计着重研究工厂总平面布置、车间布置及物料搬运等内容,其目标是通过对工厂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分析,进行合理布置,得到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厂作为一个生产系统是由人员、设备、技术等多种因素所构成,整个系统的效益即总投入与总产出之比应尽可能达到最高水平。因此,工厂布置设计就是一项多因素,多目标的系统优化设计课题。此次选题结合了企业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基础、生产运作与管理,CAD制图等课程的知识,帮助企业解决关于设施布置方面的问题。而在我国,生产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发展十分不平衡。在大中型企业中,生产设施规划和设计比较合理,但是,在小型企业中生产设施的规划与设计还停留在工厂设计的初级阶段,依靠工厂设计的经验总结来规划工厂的布置,这样大大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产品质量难以把关,从而削弱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针对上述的现状,生产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先进技术在小型企业中的应用亟待解决之。1.1.2 选题意义物流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是工业工程学科中公认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分支之一。特别是其中的设施规划与设计着重研究工厂总平面布置、车间布置及物料搬运等内容,其目标是通过对工厂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分析,进行合理布置,得到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厂作为一个生产系统是由人员、设备、技术等多种因素所构成,整个系统的效益即总投入与总产出之比应尽可能达到最高水平。因此,工厂布置设计就是一项多因素,多目标的系统优化设计课题。此次选题结合了企业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基础、生产运作与管理,CAD制图等课程的知识,帮助企业解决关于设施布置方面的问题。而在我国,生产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发展十分不平衡。在大中型企业中,生产设施规划和设计比较合理,但是,在小型企业中生产设施的规划与设计还停留在工厂设计的初级阶段,依靠工厂设计的经验总结来规划工厂的布置,这样大大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产品质量难以把关,从而削弱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针对上述的现状,生产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先进技术在小型企业中的应用亟待解决。1.2 设施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据资料统计分析,产品制造费用的20%50%。是用作物料搬运的,而物料搬运工作量直接与工厂布置情况有关,有效的布置大约能减少搬运费用的30%左右。工厂布置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着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转,而且通过对物料搬运成本的影响,成为决定产品生产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就是说,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减少物料搬运工作量是工厂布置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实现工厂布置之前必须就生产系统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状态做出深入的分析。其作用是在已确定的空间场所内,按照从原材料的接受、零件和产品的制造,到产品的包装、发运的全过程,将人员、设备、物料所需的空间做最合适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使获得最大的生产经济效益。1.3 设施规划的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生产设施规划与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生辰纲领,在已确定的空间场所内,按照从原材料的接受、零件和产品的制造,到产品的包装、发运的全过程,将人员、设备、物料所需的空间做最合适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使获得最大的生产经济效益。一个工厂的设施布置包括工厂总体布置和车间布置。生产设施布置最早起源于工厂设计,最早的设施规划与设计是工厂设计经验的总结,难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随着工厂和服务设施布置设计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加上系统工程、运筹学和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出现了一些先进的设施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理查德.谬瑟(Richard Muther)系统布置设计(Systerm Layout Planning,SLP)方法,使工厂布置设计由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相关的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系统与服务系统。在我国,生产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发展十分不平衡。在大中型企业中,生产设施规划和设计比较合理,但是,在小型企业中生产设施的规划与设计还停留在工厂设计的初级阶段,依靠工厂设计的经验总结来规划工厂的布置,这样大大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产品质量难以把关,从而削弱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针对上述的现状,生产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先进技术在小型企业中的应用亟待解决之,而作为我们大学本科毕业生完全有这个能力,完全有这个责任帮助这些企业合理地进行设施规划与设计,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赢得这些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重要课程,设施规划特别是其中的工厂设计着重研究工厂总平面布置、车间布置及物料搬运等内容,其目标是通过对工厂个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分析,进行合理布置,得到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内工作研究发展状况: 工作研究在我国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八十年代中期。从1985年开始,机电行业部分企业推行了工作研究。根据10个企业,12条生产线试点统计,企业一次投入76万元,每年净增收入2815万元,劳动生产率提高16%-18%,投入效益比为133。例如,北京机床电器公司运用工作研究,改造三条生产线,产量翻番,年新增产值1165万元,新增利税349万元;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推行MOD法,改进20个工序,仅投入9930元就使年增产值840万元,净增利税和节约材料费达363.56万元,投入效益比为1366;大连无线电十三厂应用工作研究,改进收录机装配线,效率从42.7%提高到83.78%,日产量翻一番,由102台提高到204台;上海金陵无线电厂应用工作研究,改造生产线,投入0.36万元,获经济效益81万元;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推行工作研究,一台容声电冰箱的生产节拍从48秒减少到36秒,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3万元。冶金行业推行工作研究,也取得了类似效果。如鞍山钢铁公司在炼钢厂、机械厂、选矿厂等20个单位进行试点,通过推行方法研究,改进生产工艺,已取得5392.1万元的经济效益。目前,工作研究在机械、电子、冶金、航天航空、轻工、化工、建筑等部门的应用已经起步,有的正在深入与普及。然而,工作研究在我国的应用尚不能和西方工业化国家同日而语。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作研究的实施,基本上还处于手工的和凭经验估计的状态,由人工进行测绘、记录、分析、评价和改进。这样形成的基础数据,其准确性、及时性、规范性和可靠性一般都比较差,很难为各种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在我国,工作研究的发展和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标准化意识薄弱,工作研究不成体系 我国一直沿用前苏联的工业体系,人们对效率、标准化的意识比较薄弱。相当数量的企业存在:作业方法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标准化,主要凭经验和个人意愿行事;作业方法的改进一般来源于工人自发进行的个人行为;仍然采用粗略的经验估算方法制定时间定额,时间定额标准很不统一等。这些状况导致企业基础数据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差,无法起到为企业上层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作用。工作研究技术处于手工状态,限制了工作研究的普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在工业工程领域内的应用,必然要求提高方法研究和定额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由于工作研究技术长期以来依赖于人的技能程度,作业方法设计一直由工作研究人员凭借其工作研究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设计各种作业流程并计算其相应工时定额。工作研究人员在设计作业方法和制定工时定额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处理、思维决策、数据计算和繁复的文字处理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枯燥繁琐的重复性工作方式逐渐暴露出人工设计的很多缺点:设计时间长,设计效率低;作业标准的一致性差;作业文件缺少定量分析,不能有效的指导生产过程。缺乏工作研究软件系统 目前,国内外众多软件商在中国投入的软件系统大多集中在CAD、CAPP、CAM、PDM、ERP等热门软件上,而工作研究软件的投入与开发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固然有软件商对这一领域的忽视,但其主要原因却暴露了国内企业对基础数据的漠视态度,对工作研究软件缺乏系统的认识。工作研究的计算机化跟不上,导致了企业基础数据发展的滞后,而高层生产系统,如MRP、ERP等不能够得到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支持,致使整个生产系统效率低下。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其基础数据也越来越庞大,而且基础数据更新速度明显加快,传统手工的工作研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企业对基础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和标准化的要求与基础数据传统经验获取手段之间的矛盾已经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国内一些企业开始探索计算机辅助工作研究系统,特别是计算机辅助劳动定额系统。这些系统为企业工作研究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但都不成熟,大多处于实验阶段,往往只能适应个别企业工作研究中的部分领域,无法进行推广普及。因此,研制和开发一套完善通用的计算机辅助工作研究系统(Computer Aided Work Study System 简称CAWS系统)是当前我国工作研究领域创新的关键。CAWS系统能够为企业采取科学的作业流程、方法和制定可靠的时间标准、劳动定额提供辅助决策;不但实现工作研究各个应用领域的计算机化,而且能够与其他生产系统高度集成,从而为企业实施方法研究和工时制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提高企业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及其采集和管理的规范化,并提高工作研究的效率和质量。总之,对于我国企业,实施工作研究并不断创新,探索工作研究理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途径,开发并应用计算机辅助工作研究系统(CAWS系统),成为解决我国工作研究领域问题和矛盾的必经之路。第二章 工业设施布置的方法2.1 设施布置类型2.1.1设施布置的常规布局形式按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位置是否变化分为产品移动式和产品固定式两大类。产品移动式布置又可分为产品原则布置、工艺原则布置及成组原则布置三种形式。每一种设备布置形式各有特点,分别适应不同的生产类型:(1)产品原则布置(Product Layout)产品原则布置也称为流水线布置或对象原则布置。当产品品种很少而生产数量又很大时,应按产品的加工工艺过程顺序配置设备,形成流水生产线,这是大量生产中典型的设备布置方式。由于产品原则布置是按产品的加工、装配工艺过程顺序配置各道工序所需设备,人员及物料,因此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固定品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对空间和时向的客观要求,生产效率非常高,单件产品生产成本低,但生产适应性即柔性差,适用于少品种大量生产。(2)工艺原则布置(Process Layout) 工艺原则布置也称为机群式布置。这种布置形式的特点就是把同种类型的设备和人员集中布置在一个地方,如车床工段,铣床工段、刨床工段及磨床工段,就是分别把车床,铣床、刨床和磨床集中布置在一个地方。这种布置方式便于调整设备和人员,容易适应产品的变化,生产系统的柔性大大增加。但是,当工件需要多种设备进行加工时,就不得不往返于各工序之间,增加了产品搬运次数与搬运距离,常常带来物料交叉搬运与逆向流动的问题。这种布置形式通常适用于单件生产。(3)成组原则布置(Group Layout) 成组原则布置又称为混合原则布置。在产品品种较多,每种产品的产量又是中等程度的情况下,将工件按其外形与加工工艺的相似性进行编码分组,同组零件用相近的工艺过程进行加工。同时,将设备成组布置,即把使用频率高的机器群按工艺过程顺序组合布置成成组制造单元,整个生产系统由数个成组制造单元构成。这种布置方式既有流水线的生产效率,又有机群式布置的柔性,可以提高设备开动率,减少物流量及加工时间,成组原则布置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类型。现代成组原则布置包括柔性制造单元(FMC)和柔性制造系统(FMS)两种方式。(4)固定工位式布置(Fixed Product Layout) 产品固定工位式布置适用于大型设备如飞机、轮船的制造过程。产品固定在一个固定位置上,所需设备、人员、物料均围绕。综上所述,产品品种的多少、产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设备布置的形式,图直观反映了产品产量与设备布置形式的关系。因此,只有对产品产量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才能产生恰当的设备布置方式。2.1.2 工艺过程R分析如前所述,不同的生产类型应采取不同的设备布置形式。对于大量生产,多采用专用设备及专用工艺装备,按工艺过程顺序排列设备,形成高效的流水生产线;对于单件小批生产,设备按其类型及功能集中布置,以获得向的适应性,工厂生产车间的划分也是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对于成批生产,特别是按成组方式组织生产的情况,设备布置相当复杂,与产品生产工艺过程零部件加工、装配工艺过程密切相关。此外,工厂生产的产品多数情况下都是经网络状的多条工艺过程制造出来的,各条工艺过程往往互不相干,因此常由不同的生产车间来完成。也就是说,工艺过程决定了生产车间的划分状况,其他辅助服务部门的设置也大多受生产工艺过程的影响。产品的工艺过程是由产品的组成、零件的形状与加工精度要求、装配要求、现有加工设备与加工方法等因素决定的,必须在深入了解产品组成、各部分加工要求后,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加工工艺过程。1、产品组成分析在机械制造业中,产品大多是机器设备,这样的产品组成是很复杂的,一般由多个零部件构成一个产品,因此,产品生产的工艺过程也是因其组成的不同而千变万化。对于每一种产品,都应由产品装配图出发,按加工、装配过程的相反顺序,对产品进行分解。完整的产品可以按其功能结构分解成数个部件(或组件),每个部(组)件又是由多个零件组成;有些零件可能需要自制,而另一些零件甚至部件可能直接外购,只有需要的零部件才需要编制加工、装配工艺过程。2、工艺过程设计产品的工艺过程与产品的类型密切相关,不同的产品其工艺过程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因此,工艺过程的设计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制定出工艺过程后,需填写工艺路线卡,其中需要注明每道工序名称、设备、标准作业时间及计算产量等。3、设备选择在制定工艺过程时,必须选择加工设备。设备的类型及功能对工艺过程有很大影响,如加工中心可以将分散在多台通机床上的加工工序集中在一起,大大简化了工艺过程。设备选择是建厂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设备又是企业的一项长期投资,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设备选择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1)可行性所选择的设备必须满足生产需要。根据工艺过程设计要以确定出工厂所需设备的加工范围、加工精度等级及生产能力要求,这些都是设备选择的基本要求。在东路这些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适当考虑生产发展的需要选定设备型号及规格。(2)经济性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经济性是设备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在适当考虑技术发展趋势下,以较低资金投入,购买一定性能的设备,以减少设备投资。(3)可维护性企业使用的设备具有较低的故障率,一旦出了故障,应能尽快发现故障原因,并进行维修。另外,设备的生产厂家应能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2.1.3 作业单位的划分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多个生产车间、职能管理部门、仓储部门及其他辅助服务部门组成的,通常把企业的各级组成统称为作业单位。每一个作业单位又可以细分成更小一级的作业单位,如生产车间可细分成数个工段,每个工段又是由多个加工中心或生产单元构成,那么生产单元就是更小一级的作业单位。在进行工厂总平面布置时,作业单位是指转眼间、科室一级的部门。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每个作业单位承担着明确的任务,作业单位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为企业整体利益服务。1、生产车间生产车间也称为生产部门,直接承担着企业的加工、装配生产任务,是将原材料转化为产品的部门。生产车间是企业的基本组成部分。采用SLP法进行工厂总平面布置时,需要估算出每个作业单位的占地面积。对于生产车间来说,明确了工艺过程后,考虑各项因素估算出其占地面积。2、仓储部门 仓储部门包括原材料仓库、标准件与外购件库、半成品中间仓库及成品库等,是企业生产连续进行的保证。由于库存不但占用企业的空间,而且更重要的是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因此,现代企业生产都把减小库存作为经营管理方面追求的目标。仓储部门的占地面积与物品储备量及存储方式有关,需要考虑各项因素,估算仓储部门占地面积。3、辅助服务部门 辅助服务部门一般可分为辅助生产部门(如工具,机修车间),生活服务部门(如食堂)及其它服务部门(如车库、传达室等)。辅助生产部门承担专用工装,夹具的制造与锥修任务,生产不定型,因此,一般采取机群式设备布置方式,其占地面积的估算方法与一般生产车间相似。生活服务部门也称为后勤服务部门,其占地面积大小取决于使用人数的多少及设备占地空间的大小。 4、职能管理部门 职能管理部门包括生产、技术、质检、人事、供销等部门,负责生产协调与控制等工作。对于大、中型企业,职能管理机构通常是非常庞大的。在工厂布置设计过程中,必须给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办公室安排出合理的占地面积,一般考虑办公室人员多少,办公用具,如写字台、文件柜等因素,估算出办公室占地面积大小。 工厂的办公室一般都集中安排在同一个多层办公楼内,这样有利于减小占地面积且方便人员联系。2.2设施布置方法(SLP)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重要课程,设施规划特别是其中的工厂设计着重研究工厂总平面布置、车间布置及物料搬运等内容,其目标是通过对工厂个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分析,进行合理布置,得到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2.1 SLP概述本文利用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相关知识对皖南电机厂总平面进行布置设计,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提供了一种以作业单位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分析为主线的规划设计方法。采用一套表达力强的图例符号和简明表格,通过一套条理清晰的设计程序对工厂物流、工厂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工厂总平面布置图,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择优。运用物流设施与规划、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学、运筹学、物流工程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对该公司的总体布局进行设计、修正、评价 、择优 。通过实地考察,调研,综合分析发掘液压锤加工过程及物料搬运系统构成,利用系统思想达到整体最优。通过查找文献资料、数据采集、计算、分析、整理成工艺流程图、从至表、搬运活动一览表等,用SLP方法对物流区总体布局设计进行规划。在此基础上确定总体布局设计,进行需求计算,形成几个方案,最终运用相关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择优。设施布置设计(SLP)模式在制造业中,工厂布局设计主要是确定工厂的生产部门、辅助服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的位置,合理和有效的工厂布置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起着重要作用。最具有代表性的工厂布局设计方法是R缪瑟(RMuther)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法,该方法提出了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级表示法,使布置设计由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在缪瑟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中,正是把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及生产时间安排T作为给定的基本要素(原始资料),作为布置设计的基本出发点。系统布置设计(SLP)程序如图2-1所示。一般经过下列步骤:数据收集分析(P、Q、R、S、T)P产品和物料,包括其变化和特征Q每种物品的数量R加工流程或搬运路线,即工艺操作过程加工顺序或加工方法S支持生产过程的服务部门或辅助部门T与上述有关的时间因素,以及与设计本身进度有关的时间因素图2-1 系统布置设计程序图(1)准备原始资料。在系统布置设计开始时,首先必须明确给出基本要素产品P、产量Q、生产工艺过程R、辅助服务部门S及时间安排T等这些原始资料,同时也需要对作业单位的划分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解和合并,得到最佳的作业单位划分状况。所有这些均作为系统布置设计的原始资料。(2)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针对某些以生产流程为主的工厂,当物料移动是工艺过程的主要部分时,物流分析是布置设计中最重要的方面;对某些辅助服务部门或某些物流量小的工厂来说,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布置设计就更显重要了。(3)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根据物流相关表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考虑每对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级的高或低,得出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有些资料上也称之为拓扑关系。这时并考虑各作业单位具体的占地面积,从而得到的仅是作业单位相对位置,称为为之相关图。(4)作业单位占地面积计算。各作业单位所需占地面积与设备、人员、通道及辅助装置等有关,计算出的面积应与可用面积相适应。(5)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把各作业单位占地面积附加到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上,就形成了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6)修正。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只是一个原始布置图,还需要根据其他因素进行调整与修正。此时需要考虑的修正实际因素包括物料搬运方式、操作方式、储存周期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实际限制条件,如成本、安全和职工倾向等。考虑了各种修正因素与实际限制条件以后,对面积进行调整,得出数个有价值的可行工厂布置方案。(7)方案评价与择优。针对得到的数个方案,需要进行技术、费用及其他因素评价,通过对各方案比较评价,选出或修正设计方案,得到布置方案图。依照上述说明可以看出,系统布置设计(SLP)是一种采用严密的系统分析手段及规范的系统设计步骤的布置设计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2.2.2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原则(1)满足生产要求,工艺流程合理 工厂总体布局应满足生产要求,符合工艺过程,减少物流量,同时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具体布置模式有两种: 按功能划分厂区,即将工厂的各部门按生产性质、卫生,防火与运输要求的相似性,将工厂划分为若干功能区段。如中、大型机械工厂的厂区,可划分为加工装配区,备料(热加工)区,动力区、仓库设施区及厂前区等。这种布置模式的优点是各区域功能明确,相互干扰少,环境条件好,但是,这种布置模式难以完全满足工艺流程和物流合理化的要求。采用系统布置设计模式,即按各部门之间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进行系统布置,因此可以避免物料搬运的往返交叉,节省搬运时间与费用。(2)适应工厂内外运输要求,线路短捷顺直 工厂总平面布置要与工厂内部运输方式相适应。根据生产产品产量特点,可以采用铁路运输、道路运输、带式运输或管道运输等。根据选定的运输方式,运输设备及技术要求等,合理地确定运输线路及与之有关的部门的位置。厂内道路承担着物料运输,人流输送,消防通行的任务,还具有划分厂区的功能;道路系统的布局对厂区绿化、美化,排水设施布置,工程管线铺设,也有重大影响。工厂内部运输方式,道路布局等应与厂外运输方式相适应,这也是工厂总平面布置应给予重视的问题。(3)合理用地 节约用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工业企业建设中,在确保生产和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合理地节约建设用地。在工厂总平面布置时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根据运输、防火、安全,卫生、绿化等要求,合理确定通道宽度以及各部门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力求总体布局紧凑合理。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将联系密切的生产厂房进行合并,建成联合厂房。此外,可以采用多层建筑或适宜的建筑物外形。适当预留发展用地。(4)充分注意防火、防爆、防振与防噪声 安全生产是工厂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某些危险部门之间应留出适当的防火、防爆间距。振动会影响精密作业车间的生产,因此精密车间必须远离振源或采用必要的隔振措施。如机械厂的精加工车间及计量部门应远离锻造车间或冲压车间。噪声不仅影响工作,而且还会摧残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工厂总平面布置时要考虑防噪声问题,一是可以采取隔音措施,降低噪声源发出的噪声级;二是可以采取使人员多的部门远离噪声源的方法。(5)利用风向、朝向的自然条件,减小环境污染 生产中产生的有害烟雾和粉尘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会造成环境污染。进行工厂总平面布置前,必须了解当地全年各季节风向的分布和变化转换规律,绘制成风向图。 另外,建筑物的朝向也是工厂总平面布置时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对日照、采光和自然通风要求较高的建筑物,更应注意这个问题。(6)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地质条件。(7)考虑建筑群体的空间组织和造型,注意美学效果。(8)考虑建筑施工的便利条件。 2.2.3车间布置设计原则(1)确定设备布置形式 根据车间的生产纲领,分析产品产量关系,从而确定生产类型是大量生产、成批生产还是单件生产,由此决定车间设备布置形式是采用流水线式,成组单元式还是机群式。(2)满足工艺流程要求 车间布置应保证工艺流程顺畅,物料搬运方便,减少或避免往返交叉物流现象。(3)实行定置管理,确保工作环境整洁,安全。车间布置时,除对主要生产设备安排适当位置外,还需对其它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在制品暂存地、废品废料存放地、检验试验用地、工人工作地、通道及辅助部门如办公室、生活卫生设施等安排出合理的位置,确保工作环境整洁及生产安全。(4)选择适当的建筑形式 根据工艺流程要求及产品特点,配备适当等级的起重运输设备,进一步确定建筑物高度、跨度、拄距及形状。(5)采光、照明、通风、采暖、防尘、防噪声。(6)具备适当的柔性,适应生产的变化。第三章 南华集团老厂区总体布局设计3.1 南华电机厂简介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58年,原名皖南电机厂。作为全国最早试制并生产国家推广的新型节能电机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企业之一,1983年即被国家机械部列为定点生产单位。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迁址扩建和技术改造,本公司已成为拥有国内先进工艺和装备,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中型企业。公司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总资产2亿元,现有职工98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百余名(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70多人),公司具有年产电动机500万千瓦能力,系“中国机械500强”、“中国电机20强”、“安徽机械工业50强”、“安徽民营企业50强”企业之一,近20年来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一直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十位之内。公司已于2002年8月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Y系列、Y2系列、Y3系列、Y2E系列、不锈钢系列、Z4直流系列、XQ牵引系列、YD、YDT变极多速系列、YH高滑率系列、YZC低噪声、低振动系列、YEJ电磁制动系列、YCT电磁调速系列、YVF2变频调速系列、YCF抽风系列、YFP直联式风机水泵专用系列、YZ、YZR冶金及起重用系列、YJZ,YJZ2机床专用系列、YB2隔爆型系列、YFB粉尘防爆系列、YGVF辊道用变频调速系列、YS系列等三相异步电动机,YC、YL系列单相异步,YLV低压大功率系列,Y、Y2、YKS、YKK、YRKK中型高压(6KV、10KV)系列,专供出口北美的NEMA标准电动机以及发电机、发电机组等。公司及主导产品已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加拿大EEV高效电机认证和美国CUSA、CC认证。其中Y系列、YD系列电动机均获安徽省及原机械部优质产品证书和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并先后获“中国电机十佳名优品牌”、“产品质量国家免检证书”和“中国名牌产品”等荣誉。注册商标“南华”牌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公司一贯奉行“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宗旨,恪守“以诚相待,服务到位”的商业道德,产品行销国内20多个省、市(区),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建有20多个销售分公司,并出口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国和欧盟及东南亚地区,在国内外用户中有较高的声誉。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与国家电机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有长期密切的协作关系。公司工艺装备先进,管理工作成绩卓著,先后获得过机械部工艺先进单位,安徽省企业管理示范企业,国家二级企业,机械部质量管理奖,安徽省质量管理奖,安徽省质量最佳企业,安徽省技术进步奖,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管理示范企业和全国用户满意服务企业,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以及全国CAD应用工程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3.1.1 设施布置现状分析皖南电机厂主要生产Y系列、Y2系列、Y2E系列、不锈钢系列、Z4直流系列、XQ牵引系列、YD、YDT变极多速系列、YH高滑率系列、YZC低噪声、低振动系列、YEJ电磁制动系列、YCT电磁调速系列、YVF2变频调速系列、YCF抽风系列、YFP直联式风机水泵专用系列、YZ、YZR冶金及起重用系列、YJZ,YJZ2机床专用系列、YB2隔爆型系列、YFB粉尘防爆系列、YGVF辊道用变频调速系列、YS系列等三相异步电动机,YC、YL系列单相异步,YLV低压大功率系列,Y、Y2、YKS、YKK、YRKK中型高压(6KV、10KV)系列,专供出口北美的NEMA标准电动机以及发电机、发电机组等。工厂布局图如图3-1所示。图3-1 工厂布局图3.1.2 物流现状分析从该厂的平面布置图能够看出:冲压车间、组装车间之间存在着许多隐性的成本和物料搬运的问题。例如,标准件库与组装车间之间的物料搬运:其流程为购入外构件入库搬运至组装车间,由于各部门的布置不合理,导致其中的搬运路线拉长,从而加大了搬运成本。还有就是自制件,在冲压车间里,堆满了半成品、废品等物料,占用了大部分的车间面积,还有就是噪音的污染,致使机加工车间的工作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上述的种种不合理,加之从原材料的投入到最终产品的形成,中间的物料搬运几乎全部是靠人力来完成,这样不仅大大加大了工人的工作强度,而且容易使人过早地产生疲劳,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为此,需要对皖南电机厂的物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最终达到各部门的合理布置。皖南电机厂Y2-80M1-4系列零件明细表如表3-1所示。表3-1 零件明细表工厂名称:皖南电机厂共一页产品名称Y2-80M1-4第一页序号零件名称零件代号自制外购材料单件重量(kg)说明1定子铁心硅钢3.52定子绕组1.33机座4.24转子铁心硅钢0.95轴承1.36端盖0.57轴承端盖0.58风扇0.5编制(日期)审核(日期)表3-2 作业单位建筑汇总表序号作业单位名称用途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备注1原材料库储存钢材、铸锭12x48露天2冲压车间定子、转子生产 12x483定子车间定子铁心真空压制 24x244铸铝车间转子铁心铸铝 12x485转子车间轴承、转子铁心组装 24x486线圈车间定子绕线 36x247总装车间组装电机 24x488试验车间检验电机 12x369标准件、外协件储存外购件、标准件 24x4810办公楼办公室、食堂等 24x4811成品库成品储存 24x4812油化品库油漆、机油储存24x243.2 南华电机厂设施布置方案的改进3.2.1 产品分析 工厂设备的布局形式由工厂的生产类型决定,而工厂的生产类型由企业生产产品的品种及其产量决定。该厂进行生产Y2-80M1-4电动机的过程中,其零件的品种有9个,单个零件的产量最少为100套,结合生产类型划分表3-3可知该厂的生产类型为小批单件生产。表3-3 生产类型划分表产品类型年产量(件)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大批中批小批重型零件中型零件轻型零件1000500050000300-1000500-50005000-50000100-300200-500500-50005-10010-200100-5005101003.2.2 生产工艺过程分析 总的工艺过程就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零、组件制作与外购 电动机上的标准件和机座都是采用外购、外协的方法获得,入厂后由半成品库保存。其他的零件是由本厂自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