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初一数学公式大全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初一语文文言文一字多义注解与: 1与斗卮酒。(给予,授予) 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3竖子不足与谋(和、同、跟) 4蹇叔之子与师(参加) 5朝过夕改,君子与之(赞许帮助) 6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写作“欤” 劝: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勉励,奖励)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 却: 1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3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6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如: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去,往)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象,如同)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5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如果,假如) 6其如土石何(如-何,对-怎么办) 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2若入前为寿(你,你的,你们)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 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5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的意思) 善: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好事,好的行为) 2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擅长,善于) 5先主曰善(好,对) 7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优点、长处)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处理好) 9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 少: 1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数量小,不多。这里为少数人。)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不足,缺少)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少年,青年;年轻) 5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减、减少) 6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 涉: 1楚人有涉江者(渡过) 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 4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 胜: 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2刑人如恐不胜(尽)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胜利,战胜,取胜) 4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胜过,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识: 1相逢何必曾相识(懂得,认识) 2鄙夫寡识(知识,见识) 3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 使: 1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命令)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使,让) 3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 4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5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 6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7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是: 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 2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3自信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肯定判断)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 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是以:因此) 适: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顺从,适合)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 5适为虞人逐(刚才) 6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被流放) 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记下)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 4家贫,无以致书以观(书籍,书) 5拜送书于庭(国书) 孰: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 属: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6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 7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 数: 1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 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4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5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6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计算) 率: 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说: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讲)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3师说捕蛇者说(文体的一种) 4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5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私: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3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 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 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 素: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 4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 6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白色的,没有文采的) 汤: 1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 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 3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 5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涕: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眼泪) 2士皆垂泪涕泣(哭泣) 徒: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 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不过) 4班白者多徒行(步行)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 亡: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亡,逃跑)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 3今刘表新亡(死亡,死) 4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灭亡)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通无没有) 王: 1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国王) 2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王师:朝庭的军队) 望: 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看,观察) 2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3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希望) 5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 恶: 1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厌恶,嫉妒) 2廉君宣恶言(丑,劣,不好的) 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哪) 微: 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悄悄地)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不暴露,深奥) 3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小,微小) 6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小数名,寸的百万分之一,常喻指细小的事情) 悉: 1赵王悉召群臣议(都,全) 2古之 相: 1伯乐学相马(观察,审察) 2儿已薄禄相(容貌,貌相)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 4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宰相,丞相) 8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一起) 治天下,至孅(xin.细,小)至悉也(周全,详尽) 谢: 1阿母谢媒人(推辞,谢绝) 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认错) 3乃令张良留谢(辞别) 4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5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6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 7及花之既谢(凋落) 8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请问) 信: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实,忠诚,信用) 2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相信,信任) 3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送信的人,此指媒人) 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的确) 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随意,随便) 5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真诚的誓言) 7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可靠的) 10言必信,行必果(守信用) 兴: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起,发生) 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发动,调发) 3大楚兴,陈胜王(兴盛,复兴) 4遇游僧澄源至,兴甚浓(兴致) 5夙兴夜寐(起、起来) 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兴办、举办) 行: 1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行走) 2赵王畏秦,欲毋行(去,离开;前往)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实行;做)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品行) 5白居易的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幸: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侥幸) 2大王亦幸赦臣(幸而,幸亏) 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宠爱) 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皇帝到来) 5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希望) 修: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修理,整治)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修造) 3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4掌修国史(撰写) 5恐修名之不立(美好) 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修养) 徐: 1不徐不疾(迟缓)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许: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答应,允许)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期望) 3高可二黍许(表示大约和数量) 4不知何许人也(处所) 阳: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阳光,太阳) 3周秦古玺,多作阳文(出的,外露的) 要: 1筑石寨土堡于要隘(险要) 2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 3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相约,誓约) 4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希望) 5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总之) 宜: 1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适宜,合适) 2诚宜开张圣听(应当,应该)初一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初一英语语法用法大全1.形容词的用法: 形容词用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在句中可以作定语、表语,用于限定被修饰语的特征,如长短、大小、重量、颜色、高矮、胖瘦、新旧等,。 Thelittlegirlisverypretty.这个小女孩很好看。 -Iwantthatone.我想要那个。 -Whichone?哪一个? -Thenewblueone.那个蓝色新的。 CanIhavealookatthebigniceone?我能看一看那个大的漂亮的吗? 2、人称代词: 是用来表示人的代词,有单数和负数之分,有主格和宾格之分。人称代词的主格在句中作主语;人称代词的宾格在句中作宾语,是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主格:I,we,you,he,she,it,they在句子中作主语 宾格:me,us,you,him,her,it,them在句子中作宾语 HeandIareinthesameclass.我和他在同一个班级。 Canyouseetheminthestreet?你能看见他们在街上吗? 3、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英语中名词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凡是可数计数的名词叫做可数名词;凡是不可以计数的名词叫做不可数名词。 (1)可数名词分为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可数名词前可以用不定冠词、数词或somemany等修饰。如:amanadeskanappleanorangesomebookssomechildrentowpens (2)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形式,前面不能用不定冠词、数词或many等词语修饰,但可以用somealittlemuch等词语来修饰。有时可以与一些量词短语搭配,这些量词短语中的名词一般是可数的,有单数形式,也可以有复数形式。如:somewateralittlemilkmuchfoodapieceofbreadtowbottlesofinksomeglassesofwater 4、祈使句 祈使句用来表示请求、命令等,句中没有主语,肯定形式由谓语或者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构成,否定形式则在句前加Dont. Standup,please.请起立。 Dontworry.别担心。 can的用法: can是情态动词,表示“能,会,可以,被允许等”,其后接动词原形,否定形式为cannot,可缩写为cant. ShecanspeakJapanese.她会讲日语。 Icantrememberhisname.我不记得他的名字了。 Canyouspellyourname?你会拼写你的名字吗? 5、现在进行时态: 概念:表示现在(说话瞬间)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也可以表示目前一段时间内或现阶段正在进行的活动。 结构:由be动词(am,is,are)+动词ing构成,其中be动词要与主语保持性数一致。 Maryisflyingakiteinthepark.玛丽正在公园里放风筝。 -Whatareyoudoingnow?你现在在干什么? -ImreadingEnglish.我正在读英语。 Aretheydrawingthepicturesnow?他们正在画画吗? 动词现在分词是动词原形变化而来的,规则变化如下: 动词ing形式叫动词现在分词,其构成如下: 1)直接在动词后加ing playplaying,dodoing,talktalking,sing-singing 2)以不发音的字母e结尾的动词,先去e,再加ing makemaking,writewriting,havehaving,taketaking 3)以重读闭音节结尾的动词且词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应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再加ing runrunning,stopstopping,putputting,swimswimming 注意对现在进行时态的判断。判断一个英语句子用什么时态,主要看句子的时间状语,一般说来,每种时态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时间状语。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说话瞬间)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因此,这个时态最常用的时间状语是now;但有不少句子并没有now,只能通过提示语如look、listen等或者通过上下文来确定用现在进行时。 Sheiscleaningherroomnow.她正在打扫房间。 Look!Thegirlisdancingoverthere.看!那个女孩在那里跳舞。 -Canyougoandplaygameswithme?你能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吗? -CantyouseeIamdoingmyhomework?你没看见我正在做作业吗? 6、have/has的用法: 1)谓语动词have表示“有”,有两种形式:have和has,前者用于第一人称(I,we),第二人称(you)和第三人称复数(they),后者用于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或单数名词。 Ihaveanappleandhehastwobananas.我有一个苹果,他有两个香蕉。 YouhaveanewEnglishteacher.你们有了一个新的英语老师。 Ithastwobigeyes.它有一双大眼睛。 JulieandJackhaveanicecar.朱莉和杰克有一辆好看的车。 2)have/has句型与therebe句型的比较:两者都表示“有”,但用法不同。前者表示所属关系,即表示“某人或某物有什么”,而后者表示存在,表示“某地有什么”。 Theyhavesomenewbooks.他们有一些新书。 Therearesomenewbooksontheirdesks.他们桌子上有一些新书。 Shehasalotofprettyskirts.她有很多漂亮的裙子。 Therearealotofprettyskirtsintheshop.商店里有很多漂亮的裙子。 3)have/has的否定句,一般要加助动词do/does,再加not构成,即donothave(donthave)/doesnothave(doesnthave) .Shedoesnothaveasister.她没有姐姐。 WedonthaveanyclassesonSaturday.我们星期六没有课。 AnnandIdonthaveabigroom.我和安没有一个大房间。 4)一般疑问句由“助动词Do/Does+主语+have+宾语”构成,回答用Yes,do/does.或者No,dont/doesnt. -Doyouhaveabighouse?他们的房子大吗? -No,theydont.不,他们的房子不大。 -Doeshehaveaneraser?他有橡皮吗? -Yes,hedoes.他有的。 5)特殊疑问句由特殊疑问词+助动词do/does+have(+状语)构成。 Whatdotheyhave?他们有什么? Whatdoeshehave?他有什么? Howmanytelephonesdotheyhave?他们有几部电话? 7、介词用法: 1)具体时间前介词用at。 .Hegetsupathalfpastseveneveryday.他每天七点半起床。 Shegoestobedatelevenoclock.她十一点睡觉。 2)表示“在早上,在下午,在晚上”的短语中用介词in,且定冠词the不能省略;表示“在中午,在夜里”的短语中介词用at,不加冠词。 inthemorning在早上,intheafternoon在下午,intheevening在晚上 atnoon在中午,atnight在夜里 3)表示“在某天”、“在某天的上午、下午等”的短语用介词on。 WhatdoyouusuallydoonMondaymorning?星期一上午你通常做什么? DoyousometimesgoouttoeatonFridayevening?有时你星期五晚上出去吃饭吗? HewatchesDVDsonSaturdaynight.星期六晚上他看DVD。 ParentstakechildrentoparksonJune1.六月一日,家长们带着孩子去公园。 4)在this,last,next,every等词前面既不加介词,也不用冠词。 Whatareyoudoingthisafternoon?今天下午你做什么? HevisitshisgrandmaeveryFriday.他每个星期五都去看望祖母。 SheisgoingtoShanghainextMonday.她下个星期一去上海。 8、一般现在时 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或表示现在的特征或状态。 其动词形式是:动词原形(只有第三人称单数作主语时除外,要加-s)其疑问句和否定句需要用助动词do或does 1)肯定句用行为动词原形表示 Theygetupveryearlyeverymorning.他们每天早晨起来很早。 Ivisitmygrandparentsfourtimesamonth.我一个月去看望祖父母四次。 2)否定句用dont+动词原形来表示 WedonotgoshoppingonSundays.我们周日不去购物。 Idontthinkyoulikethiscolour.我想你不喜欢这个颜色。 3)一般疑问句则是把助动词do提前至句首,后面动词用原形。回答时,肯定用“Yes,主语do”;否定句用“No,主语dont”。 Dotheygotoschoolatsevenoclock?他们七点去上学吗? -Yes,theydo. -Doyoulikethisskirt?你喜欢这条裙子吗? -No,Idont.不,我不喜欢。 一般现在时用来表示经常的或习惯性的动作,常与以下的时间状语连用:often经常,always总是,sometimes有时,usually通常,everyday/week每天/周等。 Heusuallygoestoschoolbybike.通常他骑车上学。 Ivisitmygrandparentseveryweek.我每个星期都去看祖父母。 Sheisalwayslateforclass.她总是上课迟到。 MyparentsandIsometimesgoouttoeat.我和父母有时出去吃饭。 Itoftenrainshere.这儿常常下雨。 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的一般现在时 一般现在时态,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也要是第三人称单数,后要加-s或-es。 Helikesreadingatnight.他喜欢夜里读书。 Sheusuallygoestoschoolbybike.她平时骑车上学。 Thelittlecatdrinksmilkeveryday.小猫每天都喝牛奶。 转换成否定句要加doesnt,其后的动词用原形。 KellydoesntgetupearlyonSaturdaysandSundays.凯丽星期六星期天起床不早。 Hedoesntfeelwelltoday.他今天感觉不舒服。 转换成一般疑问句,句首用Does,其后的动词用原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燃烧单词考研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智能家居互联互通标准与产业布局优化策略报告
- 新能源行业2025年储能技术协同创新趋势报告
- 激光医学测试题目及答案
- 小学音乐会考试题及答案
- 法警专业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高中物理光的颜色 色散教学设计
- 新能源产品创新2025:市场需求变化与调整策略分析报告
- 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七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2 新人教版
- 2025年初二上册英语试卷及答案
- YS/T 226.12-2009硒化学分析方法第12部分:硒量的测定硫代硫酸钠容量法
- 雪落在中国土地上
- GB/T 29114-2012燃气轮机液体燃料
- GB/T 18690.1-2009农业灌溉设备微灌用过滤器第1部分:术语、定义和分类
- FCI测试试题附答案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1-8单元课文思维导图
- 耳部解剖及急慢性中耳炎课件
- 【成都】麓湖生态城地产视角分析总结
- 盘扣支模架工程监理细则
- 军事训练教学法模板课件
- The Wind and the Sun风和太阳的故事英语伊索寓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