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院感学习资料(常用于现场提问)一、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二、 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三、 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 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四、 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五、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 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六、 标准预防: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七、 隔离方式有三种:1、空气传播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料子(5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2、飞沫传播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导致的传播; 3、接触传播 :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八、 感染链 :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九、 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十、 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十一、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1、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十二、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2、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B、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D、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E、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3、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4、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采用6部洗手法。十三、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1、 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2、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3、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4、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5、 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其他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十四、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十五、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1、 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2、 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4小时)阴性解除隔离措施,撤销隔离标识。4、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医疗设施表面,须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每班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四十五、血管内导管的预防与控制的措施:1、严格掌握留置血管内导管的指征,必须时使用,并尽早拔除。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用。2、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3、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4、开展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监测、分析与反馈。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象,应立即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严禁原位更换导管。5、置管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卫生规范,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实施最大无菌屏障。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尽量选用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四十六、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控制的措施:1、严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尽量采用无创通气,缩短插管的留置时间。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血液病等)。2、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病情许可时采取半卧位,控制进食速度和量,尽量避免使用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3、对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应严格执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措施” 如无禁忌症,患者床头应抬高30。-45。;呼吸机管路避免频繁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一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应及时更换;重复使用的呼吸机回路管道、雾化器等应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雾化器及其管道、面罩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集水器应处于低位,冷凝水要及时倾倒,避免倒流等。4、吸氧病人应加强呼吸道湿化,湿化瓶内为无菌蒸馏水,且每24h更换。四十七、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2、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3、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4、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7、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四十八、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加强手术室环境清洁,符合卫生学标准及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不同类别的手术安置在相应级别的洁净环境下进行;传染病人手术安置在隔离手术间进行,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隔离技术的规定。2、出入手术室应当严格遵循手术室管理规定和工作流程,控制闲杂人员进入。进入手术室应更换手术室专用工作衣、鞋、帽和口罩,认真执行外科手消毒程序, 戴无菌手套,必要时戴双层手套;手术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手术过程中手术室的门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3、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4、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进入手术室洁净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外包装后存放,设施、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6、术后应严格遵守手术切口护理、引流操作及换药的无菌操作规程。换药时先换清洁伤口、再换感染伤口、最后换隔离伤口。特殊感染病人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严格进行隔离并做好自我防护。四十九、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1、立即轻挤出损伤处的血液挤出(由近心端向远心端)。2、用生理盐水或流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弹簧质检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25届化学高二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校外培训用户管理办法
- 极端气候预警管理办法
-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办法
- 作战数据存储管理办法
- 河南省核查员管理办法
- 兵棋推演中的智能决策技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探索与应用
- 星级管理办法举措建议
- 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制模板
- 学堂在线 军事理论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七中学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 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开课方案
- 2025-2030中国智慧政务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中考真题】2025年福建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题及答案(300题)
- 杨浦区“十五五”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 2025年中国氧化镁项目投资计划书
- T/CIE 186-2023业务研发安全运营一体化能力成熟度模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