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急救预案2015-7.doc_第1页
医疗急救预案2015-7.doc_第2页
医疗急救预案2015-7.doc_第3页
医疗急救预案2015-7.doc_第4页
医疗急救预案2015-7.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阿县妇幼保健院医疗急救应急预案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抢救突发危急重症事件,保障医务工作者、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结合医疗、救护工作特点和本院实际,制定以下应急预案:一、成立院科两级医疗救护小组1、院级医疗救护小组组 长:申玉珍 副组长:杨同明成 员:王 燕 姜 敏 付玉敏 尹淑霞 王海荣 邵鸿基 李玉国 黄 宁 张冠喆 2、产科抢救小组 组 长:付玉敏 副组长:王海荣 成 员:周胜莉 陈 静 郭 华 赵胜伟 张冠喆 马 颖 刘娅楠 王婷婷 3、妇科抢救小组 组 长:尹淑霞 副组长:王海荣 成 员:王 敏 薄 鹭 4、儿科抢救小组 组 长:黄 宁 副组长:王海荣 成 员:贝 克 李 丽二、抢救程序: (一)人员安排: 1、各科室制定适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的抢救制度,并建立完整的组织分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不定期组织演练。 2、一般抢救由科主任及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负责组织抢救并及时报告分管院长。3、重大抢救须根据病情订出抢救方案,并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及院级抢救小组。抢救工作应由分管院长、科主任、护士长组织和指挥。抢救时建立45人的抢救小组,各司其职,分别负责抢救实施、内外协调、医患沟通、文书记录等工作。 (二)保证抢救药品及器材装备的供应 1、科室备齐各种常用抢救器材和药品。抢救器材及药品要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贮存,用后及时补充。 2、各级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材、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三)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诊疗规范,抢救完毕,除做好抢救记录、登记和消毒外,须做好抢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三、抢救小组工作职责1、抢救小组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保证通信畅通,随叫随到,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2、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3、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及时书写有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如实补记,并加以说明。5、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保留安瓿以备事后查对。6、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7、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8、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应急状态。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9、救抢工作期间,药房、检验等其他科室,应满足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拒绝和推迟,后勤科室应保证水、电、气等供应。附件:一、危重病人抢救制度1、加强对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积极、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做到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措施落实。2、凡遇急危重症病人,科室抢救小组成员主管医生、主治医生、护士长等必须立即到达现场,由科主任统一指挥组织进行紧张有序的抢救。及时报告分管院长及医疗救护小组组织抢救。3、护士长带领有关护士,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准备好一切抢救药品及器械。4、由一名护士专人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种监护数据变化,准确记录,随时向有关医生报告,及时处理。5、主管医生负责详细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开出医嘱及有关项目检查。6、各辅助科室密切配合,无条件服从抢救小组安排。7、严格执行医嘱,精心做好各项护理,防止交叉感染。8、保持抢救室安静、整洁。9、医生护士认真做好交接班,除交接班记录外,还须做好床前交班。10、凡经抢救的病人,必须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及治疗经过和效果,及时总结分析情况,以便补充、修改或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应请求紧急转诊。 二、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合作制度1、凡高危孕产妇或估计在分娩当中可能对新生儿有危害的,在分娩时均应提前通知儿科医生到场,并做好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一切准备。2、妇产科医生或助产士要密切配合儿科医生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3、儿科医生在新生儿出生和出院时要进行体格检查。对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做好医疗保健工作,每天至少查房两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转儿科治疗。4、儿保科、产科、儿科医生要密切配合,从孕期、分娩期到产褥期共同管理高危围产儿。5、儿科医生要向家长交待新生儿情况,指导母亲有关新生儿护理知识。6、儿保科与儿科共同做好高危新生儿随访、指导工作。三、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急危重症病例讨论会:凡遇急危重症病例,应立即组织讨论,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讨论情况记入病历。2、术前病例讨论会:对重大、疑难及二次手术病例必须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提出手术方案、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等。对需二次手术的病例,必须提出手术理由。讨论情况记入病历。3、死亡病例讨论会: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死后一周内召开,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不迟于二周。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派人参加。讨论情况记入病历。四、急救药品、设备管理制度1、抢救室(产房)的急救药品要加强管理,实行四定:定人员管理、定基数保存(用后及时补足)、定位置存放、定时间检查,发现过期失效或变质药品及时清理,及时补充,保证抢救药品随时有用。管理人员每天检查一次,护士长每周督查一次。分管领导随时进行抽查。2、所有配置的仪器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一律不准外借及随意挪动位置(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借时应经有关领导批准), 3、保持仪器清洁,所有仪器用后必须及时清洁消毒,如有损害,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修理,保持抢救设备功能状态。4、产科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抢救室各种监护设备的使用。五、抢救用血管理制度1、配血和输血工作人员应有高度责任心和时间观念,以保证病员输血及时、安全。2、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履行审批手续。3、输血前要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谈话并签字。4、确保输入血与病人血无相斥性,必须有2人同时核对,确认血液或血液成份及接受输血的病人两者正确无误并签名。5、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查血液有效期及容器(袋)、查血液质量、查输血装置;对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量、血品种、血型、交叉配血化验单,也包括献血员姓名、血型、编号、交叉配血化验单等。6、不能将药物加入血液或血液成份中一起输注。7、根据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