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规划项目研究摘要: 生态旅游是旅游科学一个崭新的课题,是社会城市化导致的必然结果。本文从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发展的时代背景为起点,通过分析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内的经济社会优势以及环境资源优势,研究其开发现状并对其发展策略及措施进行相关研究并提出改进的措施。针对湿地自然环境特点进行旅游研究,确定其旅游开发的方向,形成以湿地科普教育和自然观光为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区。提高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旅游竞争力,在促进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兼顾与协调发展。关键词:生态旅游;湿地;黄河三角洲;资源优势;发展策略1.引言1.1湿地生态旅游的时代背景1.1.1生态旅游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导致人与自然的和谐荡然无存,代之以刺耳的城市机械轰鸣声和缺少生机的钢筋水丛林的城市地貌环境。与此同时,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压力和单调枯燥的重复性劳作,人类已明显感到现代化生活的枯燥和失去其它生物物种的孤独,渴望接近自然,渴望与鸟类等其他自然界生灵和谐相处,继而,一种新型的“返璞归真”方式一一生态旅游出现,并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 生态旅游与其他形式的旅游相比有许多独有的特点,生态自然性,科学专业性,形式多样性等,生态旅游还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教育功能,旅游者深入到自然环境中去体验,通过步行、骑马、登山、探险、漂流、摄影、户外野营等参与性活动认识环境,体验环境的价值。1.1.2湿地功能 生态环境与社会服务功能:湿地(Wetlands)是地球表层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是最富生物多样性、高生产力的系统,是物种的基因库;富集多种资源,利用价值和潜力巨大;具有涵养水源、均化洪水、调节气候、净化环境、提供野生动植物环境、提供资源和体闲观光场所等生态环境与社会服务功能,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蓄水库”,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旅游开发价值:湿地以水生生物丰富、草灌丛及芦苇等植物生长茂盛为景观底蕴,同时孕育了一套奇特的鸟类景观生态系统。其中不少是珍惜濒危鸟类,因此又被称为是“鸟类的天堂”,是人类感受自然和体验、体闲的好去处,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适合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开展体闲度假、观赏娱乐、科普教育等旅游活动。2.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概述2.1基本概况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建立于1990年12月,总面积15.3万公顷,其中核心区5.94万公顷,缓冲区1.12万公顷,实验区8.24万公顷。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黄河入海口处,区内拥有河海交汇、湿地生态、石油工业和滨海滩涂景观等黄河三角洲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 2.2区位信息 黄河三角洲分布于渤海湾南岸和莱州湾西岸,以山东省垦利县宁海为顶点,西北起套尔河口,东南至淄脉沟口,系1855年黄河于铜瓦厢决口北夺大清河道注入渤海后冲积而成,面积6010km2,此范围在自然地理上称为近代黄河三角洲,其地理坐标在11807E一119 18 E,北纬3655 N一3812 N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性大陆性季风气候区。3.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优势分析3.1区位优势 黄河三角洲北邻京津冀与天津滨海新区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东连胶东半岛,南靠济南都市圈,客源市场条件良好。 处于华东华南向华北产业转移扩展的中间地带,面临着主动接受辐射、扩大交流合作、集聚生产要素、吸引各方投资、加快开放开发的战略机遇,有望成为推动中国东部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3.2社会经济优势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出增速加快、效益提高、需求活跃、后劲充足的良好发展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3.3人文景观优势 东营广饶古称千乘、乐安、拒定和琅槐,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千年古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思想家孙武的故里,山东省代表剧种吕剧的发祥地、中国四大名笔齐笔的原产地,孕育了兵圣孙武、汉相倪宽、西汉经学创始人欧阳生等一批历史名人,博大精深的孙武文化、古齐文化、吕剧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3.4环境资源优势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是我国暖温带一个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最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新生湿地之一。从自然资源和环境角度来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人为干预度相对较低、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有保存完整的新生湿地、独特的河口地貌、良好的生物多样性、珍惜的鸟类物种和奇特的鸟类景观等自然资源,因其独特性和极高的科研利用价值而引起国内外湿地组织和专家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旅游利用价值极高,因此黄河三角洲具有发展成为生态旅游胜地的资源优势。黄河三角洲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是以黄河入海风光为主体而形成的集河、海、油三大优势的旷野奇观,湿地是其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承载体。黄河三角洲各类湿地面积比例示意图黄河三角洲湿地类型与面积示意图3.5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势 保护区共有各类植物393种。保护区内野大豆是我国公布的第一批珍稀濒危植物之一,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天然芦苇荡分布也非常广泛,是黄河三角洲最大的沼泽植被类型;华北沿海地区罕见的天然柳林,旱柳、祀柳、垂柳、龙爪柳等树种相间分布,早春季节,万丛柳枝吐绿,生机勃勃。多样的植物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格局。 保护区共有野生动物1 524种,爬行类中棱皮龟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种类,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鱼类有三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种类;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7种,有40种鸟类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 黄河三角洲动植物资源状况统计表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图3.6优越的观赏价值 黄河三角洲区内生态原始,旅游资源原生性的本底特征明显,既有沧海桑田的神奇与壮阔,又有黄龙入海的壮观和长河落口的静美,是融观光猎奇、科考修学、体闲游憩于一体的理想旅游目的地。 区内鸟类众多,每到春秋鸟类迁徙季节,这个“鸟类国际机场”上,鸟类景观是本区的亮点,鸟类成群结队,铺天盖地,翻飞起降,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珍禽的乐园”、“鸟类的国际机场”。另外沼泽地中生长着上万亩芦苇,春夏季节芦苇呈翠绿色,春季,万顷槐花开,鸟语花香,景色明媚宜人;夏季,芦苇丛碧波荡漾,翠绿欲滴;天高云淡的金秋时节苇、荻、花穗呈银白色,碱蓬紫红色的植株在斑块状白色盐霜裸地的衬托下,“天然红地毯”一望无际,分外美艳;冬季,芦花飞雪,鹤鸣雁翔。风过芦荡,芦花似雪,随风纷飞飘扬“野”趣万千。择柳林是国内罕见的特色景观,分布在近海滩涂地带,与碱蓬共同形成植被群落,且呈大面积连片分布。黄河三角洲自然环境优美独特的湿地景观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可以使旅游者产生热爱自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愉悦身心。4.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发展策略及改进措施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应围绕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资源和人文景观开展,其目的在于保证旅游者的生态体验效果,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不断推动生态旅游向广度和深度发展。4.1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4.1.1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安全理论的指导下,贯彻保护性开发思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再次,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三者并重的原则,坚持三个效益的协调和平衡,才能达到持续发展,达到形成生态旅游产品优势的目的。4.1.2湿地生态保护工程 强化对黄河口新增湿地的保护并对已有湿地进行相应的湿地修复工作,通过开发生态农业、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发展项目,保证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可持续利用。 进行因地制宜的生态修复,针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不稳定、生态功能脆弱,进行因地制宜的生态修复,保障水源补给,保护原生植被,并进行人工辅助繁育更新,引种和选育耐盐植物,增加植被种类,提高植被覆盖率。4.1.3加强物种资源管理 根据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开展黄河三角洲物种及遗传资源普查,建设物种及遗传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加强出入境查验,控制物种及遗传资源的流失,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开展黄河三角洲外来有害物种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建立科学有效的外来有害生物防治、协调管理和应急机制,强化外来物种和转基因生物体的生态影响健康、安全防治,使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得以发挥。4.1.4湿地科普探险旅游等体验项目的增加 湿地生态旅游主要集中在湖泊、河流、沼泽地、滩涂和近海岸水域。利用人们对湿地生态环境追新猎奇的心理,开展科普、探险性质的旅游项目,使人们对湿地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开展湿地生态旅游活动,不仅可以增加知识,而且可以获得冒险的体验,开展黄河漂流旅游活动,进而丰富了旅游活动的意义。4.2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与选择4.2.1以市场为导向 旅游业是市场性非常强的行业,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必须以市场的需求为前提,加强市场的调研,选准目标市场,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应加大湿地功能的宣传教育,建立湿地旅游形象,精心培育“黄河口”旅游品牌,完善湿地生态旅游解说系统,让大众了解黄河、了解湿地、关心湿地,渴望湿地,广泛开拓市场,同时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细分。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通过国际间的科学合作,在充分挖掘科学价值的同时,提升旅游价值,扩大国际旅游市场。4.2.2客源市场定位要准确 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资源高度异质,品位高、文化内涵深厚,但是这种高品位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这就需要加强对资源和市场需求的研究,科学、合理、适度进行市场营销。在现阶段进行大规模的强势宣传容易在实践中产生两个严重后果:一是游客大批涌入,对生态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二是游客满怀期望而来,但产品开发滞后,使游客失望而归,不利于市场的培育。随着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的发展,来旅游的国际游客逐渐增加,主要是以观光、科考、文化、生态旅游为主。4.3与时俱进的宣传方式注意文化与生态相结合的问题,黄河入海口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产品,其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对黄河三角洲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注重自然与文化的结合。 主动争取举办各种地域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系列会议,招徕会议旅游者,扩大影响力。对黄河口湿地系统,候鸟栖息地,黄河海陆变迁过程等广泛引起国内外生态学者、地理学者、环保主义者、鸟类专家注意的问题开办各种科普考察,研讨会等活动,扩大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区影响和旅游科技含量。加大对黄河三角洲自然环境演变过程的学术研究,通过专家、名流、出版书集及新闻媒体的介入来扩大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区影响。利用胜利油田在国内外影响,吸引石油系统在胜利油田基地招开各种参观、研讨会议、体闲、度假旅游,也可组织其他国内外油田系统职工对黄河生态旅游区体闲度假、观光、学习旅游。 这些宣传方式可以配以电视、报纸、互联网、新媒体等公众媒体进项宣传报道,形成一定的文化社会影响。4.4进行科学的管理与治理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包括三个核心群体,第一核心群体包括湿地旅游开发经营者、游客、社区居民;第二核心群体是黄河三角洲湿地旅游区;第三核心群体是黄河三角洲湿地所在地区的政府管理机构。在系统之外还存在外部因素,即湿地科学研究等。4.4.1法律与规章制度的管理用法律促使湿地旅游资源开发走上法治的轨道,完善的政策和法制体系就成为湿地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性因素。这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湿地开发与旅游管理加以规范,通过建立限制性政策和鼓励性政策来协调湿地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湿地生态旅游行政管理需要协同相关部门进行制定、颁布和推行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政策;拟订和推行湿地生态旅游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进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用途变更的生态影响评估、严格论证审批,依法检查监督等工作。4.4.2建立湿地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目前中国湿地旅游业对旅游信息的发布、接收、使用等信息管理上基本处于分散、滞后的层面上,信息不畅通致使旅游开发易出现盲目无序,旅游活动易出现超环境容量“爆满”的现象,应当建成网络状多极区域的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宏观监测与定点网络监测、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监测湿地现状,运用数据库、动态模型、GIS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构建湿地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集成成湿地旅游信息系统和旅游活动决策支持系统,以正确指导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湿地生态旅游管理等活动。5结论与展望5.1对湿地生态旅游的结论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基础,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旅游活动。由于湿地生态旅游处于发展新阶段,兴起时间较短,开发经营处于探索阶段,开发技术不够成熟,因此,在开发利用上主要是以观光型的旅游活动为主,集中技术力量开发高层次和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是今后发展重点,同时,加强将社区参与和环境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组成部分,使黄河三角洲湿地旅游开发形成自己特色。 黄河三角洲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资源和景观非常独特,同时,黄河三角洲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地区和问题之一,引起了国内外湿地生态和其他相关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就其湿地特色和环境脆弱性特点,其旅游开发利用价值极高,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监理管理课件口诀图片
- 聊城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静脉穿刺技术风险防范措施
- 肝炎后期护理查房
- 高风险药物使用的安全管理
- 导尿手术安全性护理最佳实践
- 事故后创伤愈合的综合护理查房
- 海安初三一模数学试卷
- 2025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危险驾驶罪课件
- 东莞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 2025-2030年中国海洋大数据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新人教版英语八上单词英译汉默写表(先鸟版)
- 药店借用资质协议书范本
- DB34T 4676-2024数字茶园建设指南
- 二维材料光电子器件集成-全面剖析
- 建筑项目主要劳动力配置计划
- 2025-2030中国孤独症及治疗市场规模与需求研究报告
- 地质调查员职业技能考试题(附答案)
- 儿童低钾血症的诊疗
- JJG(交通) 072-2024 燃烧法沥青含量测试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