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阅读与作文题目解读阅读题目解读(20082011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目解读(20002011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命题人员基本稳定,考查内容基本稳定基本题目举例一名言名篇默写背诵2011年上海秋考试卷13(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_。(荀子劝学) (2)痴儿了却公家事,_。(黄庭坚登快阁) (3)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_?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5)欲投人处宿,_。(王维终南山) (6)忽逢桃花林,_,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7)烟销日出不见人,_。(柳宗元渔翁) (8)_?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2012年上海春考试卷(1)嘈嘈切切错杂弹, 。(白居易琵琶行)(2)落日楼头, ,江南游子。(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 ,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师说)(4) ,燕尾绣蝥弧。 (卢纶塞下曲)(5)是亦不可以已乎? 。(孟子二章)(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陶渊明桃花源记)(7)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前赤壁赋)(8)我有迷魂招不得, 。(李贺致酒行)二文言文的释词译句300实词与词法句式2011年上海秋考试卷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秋冬则劝民山采 (2)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3)市令曰:“三月顷。” (4)令数下,民不知所从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A政缓禁止 B庄王以为币轻C如此几何顷乎 D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1)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2)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2012年上海春考试卷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建武中就国( ) (2)稍迁,灵帝时为零陵太守( )(3)乃令马车居前 ( ) (4)布然马惊( )1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而家焉 句末语气助词,无实义 B贼众多而琁力弱 连词,表承接关系C郡境以清 介词,因为 D乃噬臂出血 副词,却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2)(主语)潜令亲属诣阙通之。三词句的含义理解2008年上海秋考试卷2.第段“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一句中“败笔”的意思是_ 。(2分)9.第段写道:“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简析这句话的含义。(3分)2009年上海秋考试卷1.第段中“死抱一隅之见的人”是指_。(2分)8.第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_ _。(2分)2010年上海秋考试卷4.第段中加点词“性灵”的意思是 。 (2分)8.第段这句话的含义是 。 (2分)2011年上海秋考试卷2.第段画线词语“年轮”的含义是_。(2分)4.分别写出第段中“空间”一词的含义,并从打造精神家园的角度概括两种空间的不同作用。(4分)四修辞的表达效果2009年上海秋考试卷7.第(1)、(2)段画线部分都用了修辞手法(拟人),形象地表现出_。(2分) 2010年上海秋考试卷7.第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分)2011年上海秋考试卷10.第段画线句运用比拟的表达效果是_。(2分)五语法的选择填空2009年上海秋考试卷4.联系上下文,为第段画线句选项填空,简述理由。 (3分)(1)也 更 (2)既 又 2010年上海秋考试卷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因为 B何况 C可见 D虽然2011年上海秋考试卷1.联系上下文,填入第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由于 因此 B由于 才能 C因为 所以 D因为 而且六概括与分析(诗歌第15题均为分析)2008年上海秋考试卷7.阅读第段画线的两处细节描写,辨析曾祖母心理上的差异。(2分)21.联系全文,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2分)25.第段可分为两层,概括层次大意。(3分)26.本文首尾都提到“秋寻”,分析其作用。(4分)2009年上海秋考试卷5.联系全文,概述培养“通人”的重要性。( 5分)2.下列对第段中画线句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_(3分)A.表明作者在这之前已经从另外一个方面或角度论证了自己的观点。B.过渡到下文从学科内部细分的现状这一角度论证专家要注意全局。C.提示下文对专家在学科研究中要注重全局的论证深入了一个层次。D.强调作者对“历史专家”与“历史家”的区分,进一步反对只专一门。21.联系全文,简析沈周隐逸的原因。(2分)26.联系全文,概括壮的功用。(不超过12字)(2分)2010年上海秋考试卷2.简析第段中两处画线句作用的异同。 (3分)3下列对第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这种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说的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B. “不仅由于”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C.在结构上,这一段有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的作用。D.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6.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4分)21.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和的品质。(3分)23.简析第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2分)2011年上海秋考试卷4分别写出第段中“空间”一词的含义,并从打造精神家园的角度概括两种空间的不同作用。(4分)8.简析第段中画线词“扑飞”的精妙之处。(3分)9.第段“又见鹭鸶!又见鹭鸶!”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20.第段画线句写出了孙叔敖的性格特征。(2分)21.联系文本,简析孙叔敖施政的具体策略。(3分)七文章的事理观点、作品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意图的理解2008年上海秋考试卷3.对“历史文脉”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城市地标与城市的历史文脉应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B历史文脉总是在一座城市出现的时候产生和发展的。C历史文脉也是王国维说的城市“政治与文化之标征”。 D城市新地标与历史文脉相协调要有文化底色和基调。2009年上海秋考试卷11作者从“春声”写到“春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010年上海秋考试卷16. “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2011年上海秋考试卷5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建造物质环境和营造精神家园是我国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B由于文化缺失导致城市的雷同是当前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C本文引用意大利建筑师的话是为了说明城市建设缺乏城市传统。D家园城市是在不断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终极目标。11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A阔别多年又见鹭鸶,作者惊叹不已,不禁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B不见鹭鸶二三十年,作者深深留恋,却不存再见的企冀和奢望。C鹭鸶朝北岸村庄飞去,作者苦苦守候,盼望鹭鸶倩影再次出现。D沿着河流上下寻觅鹭鸶,作者忐忑不安地想要知道鹭鸶的归宿。E重见鹭鸶,作者欣喜地感到,鸟类与人类的和谐可以重新建立。F悄然而坐,隔水远眺鹭鸶,作者思绪起伏,更崇拜这一对圣物。八鉴赏评价题目2008年上海秋考试卷11.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3分)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12文章将曾祖母喻为“灯笼红”,又将她喻为“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5分)2009年上海秋考试卷12.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4分)16.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4分)2010年上海秋考试卷9.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段作赏析。(3分)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3分)2011年上海秋考试卷12.联系全文,鉴赏文章结尾引用蒹葭诗句的好处。(4分)16.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基本题目指的是考查的内容的四个方面,包括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考查的具体内容以及命题的形式是随机的,随机的含义就是因文而命题,因人而命题。2008年上海秋考试卷7阅读第段画线的两处细节描写,辨析曾祖母心理上的差异。(2分)2010年上海秋考试卷20第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欧阳晔怎样的心理? (3分)2012上海春考试卷24第段描写作者从“甚惧”到“甚安”的心理变化,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突出江流湍急,水道凶险 B为阐述进舟之道作铺垫C体现江中行舟的艰难 D衬托老篙师御舟技艺高超基本题目变异、变迁举例一散文的多项选择2008年上海秋考试卷10.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6分)A.本文富于诗意,对“我”少年时代的农村生活的描写,充满情趣和温馨。B.本文刻画传神,对曾祖母的描写细致入微,很好地体现了她的刚烈性格。C.本文从儿童视角叙述曾祖母的死,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死亡的恐怖和悲哀。D.本文感情深挚,通过对曾祖母的回忆,讴歌了母性的伟大和故乡的美丽。E.本文从死亡开始由近及远倒叙有关曾祖母的记忆,深具感人的艺术魅力。F.本文首尾呼应,点面结合,通过曾祖母成功地塑造了农村老人群体形象。2009年上海秋考试卷9.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两项是_(6分)A.拟声词“沙沙沙”和“苏苏苏”的不同表明作者听觉更细致入微。B.作者对“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为下文描述春声作了感情的铺垫。C.作品叙述杨柳桃杏时暗含时光的流动,表现北京“春脖子短”。D.写“手冷”和“手热”的用意在于揭示岁月已经改变了人生处境。E.“春长”和“春深”一动一静彼此呼应,衔接巧妙而且结构严谨。F.本文结尾意味深长,空谷回音中留给读者思考和相象的空间。2010年上海秋考试卷11.对文中写“树”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6分)A.描写雾气越来越浓厚,烘托了天目山大树悠久的历史沧桑感。B.第段写树形神兼备,赋予了树轩昂、雄健、不屈的气质。C.描写“大树王”死而复生的情景,突出了它顽强的生命活力。D.浓墨描写大树,层层铺叙,为篇末揭示赞美先烈的主旨服务。E.本文以登山行踪为顺序,始终贯穿对大树的描述,脉络清晰。F.天目山的树在父母眼里是一种植物,在作者眼里是人的象征。2011年上海秋考试卷11.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A.阔别多年又见鹭鸶,作者惊叹不已,不禁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B.不见鹭鸶二三十年,作者深深留恋,却不存再见的企冀和奢望。C.鹭鸶朝北岸村庄飞去,作者苦苦守候,盼望鹭鸶倩影再次出现。D.沿着河流上下寻觅鹭鸶,作者忐忑不安地想要知道鹭鸶的归宿。E.重见鹭鸶,作者欣喜地感到,鸟类与人类的和谐可以重新建立。F.悄然而坐,隔水远眺鹭鸶,作者思绪起伏,更崇拜这一对圣物。2009年上海春考试卷11.下列对标题“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你”指的是不期而遇的那位和文中的“我”。B.用第二人称“你”增加了与读者沟通交流的亲切感。C.大雾是一种消除了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阻隔的象征。D.“得意忘形”表明“你”已处在自我陶醉的境界中。E.标题陈述的事实意味深长,激发了读者遐想与思考。2012年上海春考试卷5.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4分)A.北京话读音可作为普通话的标准音,因为在北方话中只有它是确定的。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堪称现代白话文合乎语法规范的典范著作。C.在语法上,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彻底摆脱了早期白话文作品的影响。D.宋元之后,“文言”与口语的距离越来越远,只有极少数人能使用。E.到了二十世纪初,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加速了现代汉语的发展。8.本文多处描写了吴冠中的神态与言行,对其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第段画线句运用短句,放缓节奏,以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吴冠中对妻子的呵护。B.第段画线句直接体现了吴冠中对那次报道印象很深,也隐含了他的理想追求。C.第段画线句与上文吴冠中捐献名画的内容相呼应,表现了他淡泊名利的品格。D.第段引用吴冠中的话是为了证明绘画的表现力不如文学,技巧的重要性不如内涵。多个层面,多个角度,一个层面,多个角度。二文言句意理解单项选择2008年上海秋考试卷23.对“予悲夫悲秋者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对悲秋者的因秋而悲感到悲伤。B.我与那个悲秋者有着强烈的共鸣。C.我为悲秋者的情不由衷感到悲哀。D.我为宋玉那样的悲秋者深感悲伤。2009年上海秋考试卷24.与“桂之所产,古以名地”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_(2分)A.因是桂的产地,自古以来就有名了。B.因是桂的产地,古时就把桂作地名。C.桂出产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地名。D.桂出产的地方,古时候就是个名胜。2010年上海秋考试卷24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2011年上海秋考试卷24对“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您离开这里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啊!B您离开这里后想必会致力于学习吧!C您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致力于学习啊!D您想必会摆脱这种状况好好学习吧!根据上下文整体理解或者翻译的理解(意译),或者两者结合起来三结合课文题目2008年上海秋考试卷1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 (篇名)。(1分)2009年上海秋考试卷14.白居易,字乐天,号_。(1分)2009年上海秋考试卷12.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4分)2010上海秋考试卷1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2011上海秋考试卷25本文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3分)12联系全文,鉴赏文章结尾引用蒹葭诗句的好处。(4分)2008年上海春考试卷6作者在第段中写道“因为注意留白,小小说的天地便很宽余了”。请以莫泊桑的项链为例,简述“留白”手法的妙用。(4分)2009年上海春考试卷12.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请以高中教材中的一篇现代文为例,阐述对比手法运用的妙处。(3分)2010年上海春季高考12结合作者在雾中的感悟,简析荷塘月色中月夜下的荷塘对朱自清的意义。(3分)随机命题,所结合课文必须是名家名篇,包括形式的分析与内容的理解。四题干限制答题方向鉴赏评价题目2008年上海秋考试卷11.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3分)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2009年上海秋考试卷12.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4分)16.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4分)2010年上海秋考试卷9.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段作赏析。(3分)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3分)2011年上海秋考试卷12.联系全文,鉴赏文章结尾引用蒹葭诗句的好处。(4分)16.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理解、概括与分析题目2008年上海秋考试卷4.阅读第段,简述城市新地标与原有地标之间的关系。(3分)24.“悲秋”是古人常有的感慨,文中能体现这一现象的一个字是 。(1分)2009年上海秋考试卷10.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第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映山红的。(3分)。21.第段详写了郡守对沈周态度的变化,其主要作用是_ _。(2分)2010年上海秋考试卷6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4分)22第段交代了九疑山的 。(2分)2011年上海秋考试卷3.第段论述的“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包括_和_两个方面。(2分)4.分别写出第段中“空间”一词的含义,并从打造精神家园的角度概括两种空间的不同作用。(4分)题干限制答题的方向,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鉴赏题往往是形式方面的限制,理解、概括与分析题往往是内容方面的限制。五古诗歌题取材与命题2008年上海秋考试卷(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壬辰寒食 王安石客思似杨柳, 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 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 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 但欲老渔樵。【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1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 (篇名)。(1分)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2009年上海秋考试卷(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早兴 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尤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觉:醒。14.白居易,字乐天,号_。(1分)15.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3分)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16.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4分)2010年上海秋考试卷 (四) 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1416题。(8分)越调 平湖乐尧庙秋社 王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霹雳:琴名。14.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2分)15.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1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2011年上海秋考试卷(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注】引领:伸颈远望14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1分)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16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2010年上海春考试卷(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真州绝句王士禛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直,清人评曰:“第四句乃此诗精彩佳妙所在,为一篇之主,前三句凑泊成趣,为一篇之客,此诗请客之法也。但主客须要照应相配。四句色色俱精,一气呵成,如天造地设,所谓运斤成风,欲求斧凿之痕,了不可得。”14诗歌的第四句描写了 渔家在夕阳染红的江水边柳树下卖鱼 的景象。(2分)15这首诗融情于景,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16清人称道这首诗主客“照应相配”。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说的理解。(3分)唐诗、宋词、元曲、甚而汉乐府,无定规,考查形式与内容的理解、分析与鉴赏。六内容或者形式的新题2009年上海春考试卷5根据文本信息,用对话形式介绍“机器”与“手工”各自的主要特点(对话形式如下,不超过80 字)。(5分)“ ”,机器说道。“ ”,手工说,“ ”。2010年上海春考试卷5.作者希望一代代人努力保存好这座城市工业文明的记忆,你对此有何评价?(4分)在上海城市正处于重新发展时提出,有现实意义; 在许多城市旧产业建筑面临被拆的背景下提出,有普遍意义;认识到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完成,有长远意义 。2011年上海春考试卷5.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3分)A.走进荒原,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B.荒原一一永恒的魅力C.荒原一一科学家的乐园 D.人到哪里,哪里就没有荒原6.结合文中信息,对第段画线句的两种意见,选一种加以简评。(不超过80字)(4分)12.从情感表达角度赏析最后三段的“那封迟到的信”。(4分)2012年上海春考试卷9.联系上下文,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4分)(多么珍贵的印章啊!)14.如果为这首诗拟一个题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山居即兴B咏物寄意C暮春思归D青溪怀古15.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作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3分)21.用“/”给第段画线部分断句。(2分)琁 三 迁 为 勃 海 太 守 所 在 有 异 政 以 事 免作文题目解读(20002011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2000年世界博览会的历史源远流长,埃菲尔铁塔就是1889年世博会的主题塔,它至今仍是法国巴黎的象征。1970年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博会主题是“人类的进步与和谐”;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的主题是“新的起飞之路”;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的主题是“海洋:未来的财富”;新千年第一届世博会今年在德国汉诺威举行,主题是“人类自然技术”,我国也将参加。最近,我国政府宣布支持上海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请你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说说你的设想,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题目自拟。2001年近年来,我国的泰山、长城、苏州古典园林等被评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价值,并自觉地为保护这些遗产作出种种努力。今年在上海举办的重大国际会议还将周庄等江南古镇介绍给各国来宾,作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有效途径。人类文化遗产不仅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即“具有特殊的文化和口头文化表述形式,其中包括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舞蹈、风俗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今年5月,我国古老的艺术品种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非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我国的文化遗产除了世界级的,还有各级各类的,它们分布于全国各地,有的就在我们身边。你注意过这些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文化遗产吗?请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认识和思考,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2002年也许你曾到过海边,也许你在荧屏、银幕上见过大海请以“面对大海”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2003年 以“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1000字左右。(3)不要写成诗歌。2004年 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1000字左右。(3)不要写成诗歌。2005年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调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惘,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镜头三:时至今日,广告已成铺天盖地之势,连世界名曲也进入了某些品牌的广告。于是,高雅的古典音乐在一些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而非音乐旋律。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作文(不要写成诗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品注册审评员考核试题及答案
-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月考试题库加答案
- 2025年度委托担保合同适用范围与条件
- 2025年度智能新能源汽车出租车运营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出租车夜班运营权承租及紧急救援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家庭装修半包装修服务协议范本
- 2025年度企业内部培训师认证授权培训合同范本
- 2025版教育培训课程体系订购协议
- 2025年度信息技术咨询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版挖掘机销售与地下管网施工承包合同
- 2025年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公开招考村级后备干部8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公司领导财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子痫患者护理查房
- 2024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Healthy Mind and Body(知识梳理与考点训练)解析版
- 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 出货标签管理办法
- 中石化计划管理办法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药物化学(全套课件)
- 污水站沉淀池清淤及清洗工作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