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2971.4-1991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专注于电力牵引领域中使用的接触线规范,特别是针对钢、铝及铝合金复合材料制成的接触线。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此类复合接触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电力牵引系统的需求。下面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览:

标准适用范围

本部分标准适用于电气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电力牵引系统中传输电能的钢、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这些复合材料结合了钢的高强度和铝或铝合金的良好导电性,旨在提高接触线的机械强度和电传输效率。

技术要求

  1. 材质与成分:规定了接触线基体材料应为电工用铝或铝合金,外层包裹高强度钢材料,对材料的化学成分比例有具体要求。
  2. 尺寸与外形:明确了接触线的截面尺寸、形状及其允许偏差,确保安装及运行中的稳定接触。
  3. 机械性能:规定了包括抗拉强度、延伸率在内的多项机械性能指标,以保证接触线在张力作用下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4. 电性能:要求接触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规定了电阻率的上限,确保电能高效传输。
  5. 表面质量:对接触线表面光洁度、无损检测及防腐蚀处理提出要求,以减少运行中的电损耗并延长使用寿命。

试验方法

详细说明了如何进行机械性能测试(如拉伸试验)、电性能测试(电阻率测量)以及表面质量检查,确保产品符合技术要求。

检验规则

规定了产品出厂前的检验类别(如型式检验、例行检验)、抽样方法和合格判定准则,以保证每批产品的质量一致性。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要求接触线上应有清晰的标识,注明制造商、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信息。同时,对产品的包装材料、方式以及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环境条件进行了规定,以防损伤和腐蚀。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1-06-06 颁布
  • 1992-03-01 实施
©正版授权
电力牵引用接触线 第4部分:钢、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 GB12971.4-91.pdf_第1页
电力牵引用接触线 第4部分:钢、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 GB12971.4-91.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电力牵引用接触线 第4部分:钢、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 GB12971.4-91.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电 力 牵 引 用 接 触 线第4 部分: 钢、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G B 1 2 9 7 1 4 一 9 1 T ro ll e y a n d c o n ta c t w i re s f o r e l e c h i c tr a c t i o nP a ct 4 , A l u min i u m - s t e e l a n d a l u min iu m a ll o y c w n q m d t e t r o ll e y, 加 ,1 主胭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产品品种、 规格、 技术要求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 工矿、 城市交通等电气运输、 起重系统用的钢、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 钢、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要求外, 还应符合G B 1 2 9 7 1 . 1 的规定。2 型号 钢、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型号如表1 , 表 1型号 名称 C GI HD 内包 钢 单 线 , 钢 、 铝 及 铝 合金 复合 接 触 线C G U习 内包钢纹线, 钢、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注: OG M原型号为 F G L C ,3 规格3 . 1 钢、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规格如表2 规定。表 2型号 总标称 等效铜 钢、 铝及铝 尺寸及偏差, m m G H 标称 截面 截面 直流电 合金截面 重量 形状 mma 阻 截 面 mmz k g /k m 及 尺 n IIn 2 寸 钢 铝 铝合金A B C D 偏差士2 0 CGL BD 1 9 5 8 5 4 . 9 8 7 . 8 1 0 1 . 7 1 8 . 0 土0 . 2 1 3 . 5 1 o P 8 . 0 士0 . 2 6 . 1 士0 . 2 3 5 0 5 0 0 5 3 8 图 l a 26 0 15 0 1 0. 0 1 34 .0 11 6 .0 1 8. 6士 0. 2 18 . 4士 0 .2 9 .1士 0 .2 7 .3土 0. 2 27 0 5 1 0 75 3 图 1 6 C G I I 习 2 6 0 1 5 0 9 . 3 1 3 4 . 0 1 1 6 . 0 1 8 . 6 士0 . 2 1 8 . 4 士0 . 2 9 . 1 士0 . 2 7 . 3 土0 . 2 2 7 0 5 1 0 7 4 9 图2 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1 一 0 6 一 0 6 批准1 9 9 2 一 0 3 一 0 1 实施G B 1 2 9 7 1 4 一9 1C一Dx招栩侣合金图 1CDm姐合金图 2G B 1 2 9 7 1 4 一 9 14 技术要求4 . 1 材料4 . 1 . 1 钢、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用铝型材及铝合金型材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规定4 . , 2 钢、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用钢丝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规定。4 . 2 尺寸及偏差 钢、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尺寸及偏差应符合表2 规定。4 . 3 机械性能 钢、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 规定, 其中综合拉断力试样有效标距为2 5 0 m m ,结合力试样有效标距为1 0 0 n u n .4 . 4 直流电阻 钢、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的直流电 阻应符合表3 规定 表 3型号规格 综合拉断力, N 结合力 , N 直流电阻2 0 C, 侧I a n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大于 C G L U D 1 9 5 2 9 4 0 0 1 9 6 0 0 . 2 0 C G1 I - I D 2 6 0 3 9 2 0 0 2 9 6 0 0 . 1 2 C G I 刃 2 6 0 4 9 0 0 0 4 9 0 0 0 . 1 2 4 . 5 制造长度与接头4 . 5 . 1 钢、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的制造长度应不小于1 8 0 0 m .4 . 5 . 2 在制造长度内钢芯( 单线或绞线) 和铝合金坯均不允许有接头。 铝坯允许有接头, 但两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 m, 接头处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 的规定。4 . 5 . 3 钢、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允许以长度不小于5 0 0 m的短段交货, 其数量应不超过交货总重量的5 。4 . 5 . 4 根据双方协议, 钢、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允许以任意长度和短段交货。检验规则产品按表4 规定检验。表 4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要术 试验类型试验方法 1 尺 寸 及 偏 差 符 合 本 标 准 第 4 .2 条 表 2 规 定 T, R GB 4 90 9. 2 2 综 合 拉 断 力符 合 本 标 准 第 4 .3 条 表 3 规 定 T, S GB 4 90 9. 3 3 结 合 力 符 合 本 标 准 第 4 .3 条 表 3 规 定 T, S 本 标 准 附 录C 4 直 流 电 阻 符 合 本 标 准 第 4.4 条 表 3 规 定 T, S GB 3 04 8. 4 5 外 观 符 合GB 12 9 71 . 1 第 4. 2 条 规 定 R 正 常 目力 检 查 6 制 造 长 度 符 合 本 标 准 第 4.5 条 规 定 R 用 计 米 器 测 量 7 接 头 符 合 本 标 准 第 4 .5 条 规 定 R G B 1 2 9 7 1 4 一 9 1 附录A铜、 铝及铝合金友合接触线用铝型材和铝合金型材技术要求 ( 补充件)A 1 冷热加工铝型材 冷加工铝型材:N 任 、妻李妻妻热加工铝型材:抗拉强度伸长率抗拉强度伸长率7 8州 田 a2 7 %A 2 冷热加工铝合金型材 冷加工铝合金型材:热加工铝合金型材 :抗拉强度 ) 1 4 7 1V W a伸长率)4 %抗拉强度 ) 1 2 7 1V W a伸长率)2 1 A 3 任何型材的选用, 其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第4 条中的规定。 附录B铜、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用铜单线及铜绞线技术要求 ( 补充件)B 1 铜单线 钢单线应符合G B 3 0 8 3 规定B 2 铜绞线 钢纹线应符合G B 1 1 0 2 的规定。 单丝直径为1 . 3 0 士0 . 0 2 m m, 钢纹线直径为3 . 9 0 士0 . 0 6 n m m, 钢绞线拉断力不小于1 2 7 4 0 N , 附录C铜、 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结合力试验方法 ( 补充件)c 1 取长度为2 0 0 m m的试样, 在距离试样两个端面各为5 0 m m处, 其一处( 如图C 1 中AA ) 用锯把铝合金部分锯断, 并沿着对称中心位置用适当的钻头钻孔, 把钢丝和铝合金的燕尾部分钻断。 另一处( 如图C 1 中B - B ) , 用锯将上部纯铝部分锯断, 并锯断钢丝和沿着钢丝部分的铝合金沟槽部分 其实际有效试验长度为1 0 0 m m . 将上述试样在拉伸试验机上进行拉力试验至钢与铝两部分开始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