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亩优质薄皮核桃基地项目建议书_第1页
1000亩优质薄皮核桃基地项目建议书_第2页
1000亩优质薄皮核桃基地项目建议书_第3页
1000亩优质薄皮核桃基地项目建议书_第4页
1000亩优质薄皮核桃基地项目建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00亩早实薄皮良种核桃 种植示范基地目建议书202012示范基地项目研究组重庆市彭水县武陵摩天岭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2-11-11000亩早实薄皮良种核桃 种植示范基地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2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3一、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3二、核桃独具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一、促进现代、生态、高效与观光农业的发展:41、现代农业:42、生态农业:53、高效农业:54、观光农业:6二、带动加工产业、林下多种经营产业发展,促进就业:61、加工产业:62、林下多种经营产业:63、促进就业:7第四章 项目区建设条件及优势7一、社会状况。7二、果树生产状况。8三、自然环境适宜:8四、交通区位优势明显:9五、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且发展时机成熟:9第五章 市场需求预测分析11一、核桃产业概况 :111、世界核桃产业现状:112、我国核桃产业现状:11二、国内外核桃市场概况:121、国际市场::122、国内市场:13第六章 建设方案14一、指导思想:14二、建设布局及内容。14三、建设目标:14第七章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16一、投资概算:16二、资金筹措:16第八章 效益分析18一、资金回笼期:18二、项目受益期:18三、项目经济效益:19二、项目社会效益:19三、项目生态效益:19第一章 项目概况为适应重庆市木本油料作物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和人们食用油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重庆市彭水县武陵摩天岭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彭水县武陵摩天岭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把调整林业树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确定为发展合作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认真考察论证,认为在3年内新建建1000亩薄皮早实良种核桃示范基地,该项目前景广阔、市场空间大、效益高。1000亩优质薄皮早实良种核桃种植示范基地项目主要涉及桑柘镇的茶心村、小厂乡的大厂村,项目区具有种植核桃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土地资源等条件。项目总投资948.4万元,其中申请国家项目贴贷款300万元,政府扶持资金200 万元,合作社成员自筹及招商引资448.4 万元。项目建设期限为3年,从2013年开始到2015年底结束,拟发展优质薄皮早实核桃1000亩,其中:2013年发展 300亩,2014年发展300亩,2015年发展400亩。1000亩优质薄皮早实良种核桃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彭水县较大规模的优质薄皮早实核桃生产及加工等产业基地,不但为彭水县高山山区营造了坚实的生态屏障,而且也将成为高寒山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极大地促进彭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发展。因此,我们认为此项目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一、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相当多的城市向小康社会迈进,绝大多数农村脱离贫困,与城市一道向小康社会迈进。但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农村总体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市场化程度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均落后于城市,这些问题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多年来中央连续出台“1号文件”指导农业农村发展,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为落实中央和国家关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相关意见,我国全面启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项工作,而且制定了多项关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优惠措施,促进了农业农村工作的快速发展。本项目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着眼于改进我县林业树种结构、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而提出的。 二、核桃独具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核桃是一种木本油料和用材林兼备的树种,既是优良的干果,又是高级的食用油精,且具有止咳润肺的功能;核桃木材还是制造飞机、轮船、军械、高级家俱的理想原料;核桃的树皮、果皮、叶片中富含单宁,是染制工业和轻工业原料,核桃壳可制成活性碳。因此,发展核桃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核桃生产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薄皮核桃具有树体高大直立、树形美观、生命周期长、病虫害较少等优点,树冠多呈半圆形,枝叶多而根系发达,适合山坡栽培,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还可绿化和美化环境。栽植核桃每亩5年后收入至少5000元,示范基地的科学种植模式收入可达8千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同时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建设集约型现代林业的有效载体,社会效益明显。彭水县有数万亩撂荒地与低效益坡地、荒山,还有亟待高树换接的零星大树,如何提高这些地块的经济效益,经过多次研究,并实地考察四川、云南等省的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后,我们认为发展1000亩薄皮早实良种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具有良好的可行行和科学性。薄壳早实良种核桃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促进现代、生态、高效与观光农业的发展:1、现代农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改变,农业也从传统单一的解决温饱问题向保健、生态、旅游观光、高效、现代农业等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现代农业要求果树生产要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积极调整品种结构,满足人们的要求。核桃是重要的干果树种,在国际市场上,核桃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作为重要的食用木本油料作物,俗名又称“万岁子”、“长寿果”,国外称作“大力士食品”等,既是高级食品,又有巨大医药保健价值。2、生态农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和百姓关注的焦点,它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在半山及高寒山区栽植10万亩薄皮核桃,可提高我县森林覆盖率3个百分点。项目建成后,在极大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又将成为北部山区又一个经济增长新亮点,达到绿化丰润、美化丰润和造福百姓的目的,加快我区生态农业发展速度。3、高效农业:将半山和高寒山区的撂荒地、和低效益坡地建成核桃基地后,将极大地提高这些地块的产值,原来种植玉米、土豆每亩最多年收入800元,栽植核桃后,每亩年收入至少3000元以上,效益提高410倍多,从而实现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改变以往单一种植粮食作物低效农业的落后局面。4、观光农业:核桃基地建成后,结合原有的彭水县阿依河漂流、红色旅游、乌江画廊、鞍子苗寨、摩围山森林公园及长生镇休闲度假等景点,必将形成更多的观光休闲农业新景点,带动项目二、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增长点。二、带动加工产业、林下多种经营产业发展,促进就业:1、加工产业:核桃除用于生食保健外,可制成美味的罐头、核桃油和蜜饯等,还是高级糕点和糖果的辅料。核桃木还是制造飞机、轮船、军械、高级家俱的理想原料。核桃的树皮、果皮、叶片中富含单宁,是染制工业和轻工业原料,核桃壳可制成活性碳。核桃基地建成后,还可带动后续深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2、林下多种经营产业:核桃树下搞立体经营,可种植食用菌和散养土鸡、鸭。利用树下阴凉和少光照,种植食用菌,效益很高。养殖鸡、鸭既吃树下杂草和虫子,又可减少喂食的饲料量,降低养殖成本,其粪便又可作为核桃的基肥,还可减少人工和化学除草次数,降低了果园的资金投入,促进树体生长和结果。另外,这些散养的鸡、鸭及蛋的售价是圈养的1-2倍,又可为农民增加收入。3、促进就业:项目区有几千浓户、近万口人,有数千剩余劳动力,核桃管理、带动的观光产业、加工产业、林下多种经营产业用工,可安排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既解决了就业,又掌握了一门专业技术,还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也将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第四章 项目区建设条件及优势彭水县发展薄皮核桃具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认真加以引导,必将促进彭水林果业高效快速发展。一、 社会状况。彭水县现有39个乡镇,全县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共有623个行政村,人口61.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53人。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58%,汉族占总人口的40.42%,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现有耕地面积51747公顷,其中稻田10148公顷。二、果树生产状况。项目区内零星栽植果树涉及几十种,尤其九十年代后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居多,水果有苹果、梨、桃、李、花红、葡萄等,干果有板栗、核桃、等。三、自然环境适宜:项目区位于武陵山西麓,重庆市东南部的乌江中游、郁江下游,四川盆地东南边缘,武陵山与大娄山的交叉褶皱地带,东经10835,北纬2851。东临黔江区,南瞰酉阳县。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处于四川盆地、贵州高原、长江中下游南区三个气候区的过渡地带。由于地貌影响,导致温、光、水的重新分配,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多年平均降雨量1235.2毫米,年平均气温17.6 ,无霜期235天,0积温6448.8,年平均日照时数1035.4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量64.62千卡/平方厘米。总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集中,光照偏少云雾多,春来较早多夜雨,夏季凉爽多伏旱,秋季凉爽多绵雨,冬日偶寒有霜雪。无霜期长,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早春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局部大风、冰雹;初夏常有连阴雨;盛夏多伏旱;秋季多绵雨;冬季少雪不太寒,日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本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土、紫色土和石灰岩土。.四、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国道319线、渝湘高速、渝怀铁路,彭务、彭酉、彭丰、彭石、彭利二级三级路贯穿全境,乌江航道直达海上。所有乡镇通油路、大部分村通水泥路,距黔江机场75公里,可以通过通过各种交通快速至全国各地。五、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且发展时机成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消费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近年来,薄皮核桃、板栗、葡萄、梨等果子需求旺盛,而我县本地基本上只有零散供应,大部分由外省市购入,已经远不能满足我县和我市居民的需求。我们组织参观了四川、云南等省的薄皮核桃基地发展,那里的5-7年生核桃亩收益在6000元至万元左右,优质薄皮核桃核卖到40元/公斤,仍供不应求,核桃油卖到196元/公斤,我县完全具备有四川、云南等省一样优越的生态自然条件,也一定能发展的更好。第五章 市场需求预测分析一、核桃产业概况 :1、世界核桃产业现状:核桃的分布和栽培遍及世界六大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1年统计,全世界核桃总产量为68.5万吨,其中亚、欧和北美三大洲占了总产量的97.14%。世界核桃种植分布比较集中,据2008年统计,年产万吨以上的国家有17个,其中又以中国、美国、土耳其、伊朗、乌克兰和罗马尼亚为世界核桃生产的六大主产国,但年产20万吨以上的国家只有我国和美国,两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7%左右。2、我国核桃产业现状:总的来看,我国核桃生产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二是品种杂乱、管理粗放。三是面积大而单产低:在面积单产方面却处于世界落后水平,2000年,平均每公顷核桃产量为458公斤,而美国的每公顷单产为3176.4公斤,薄皮核桃的食用是我国的7倍。四是潜力巨大.:2001年我国核桃总产量27万吨,2008年达到40多万吨。二、国内外核桃市场概况:1、国际市场::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世界核桃市场的销售量呈迅速上升趋势。据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今后20年世界核桃需求量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需求量将达460万吨。因此,世界核桃生产和市场的发展空间是较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的核桃贸易主要为核桃原果品、核桃仁和核桃加工品三种形态,目前前两种占绝对优势。但近年来,核桃加工品所占比例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核桃原果品贸易方面,我国具有传统优势,一直是世界核桃的出口大国,但从1973年起,我国核桃原果品的出口受到美国“钻石”牌核桃的剧烈冲击,出口量一路下滑,目前只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0%左右。随着我国核桃生产良种化、区域化和商品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这种不利状况会有较大的改善。我国核桃原果品贸易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果品外观较差,但核桃仁的质量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因此,核桃仁出口占据着世界核桃仁贸易的霸主地位。但因我国食品加工水平和商品包装水平都较差,使得我国在世界核桃加工品贸易方面又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现在世界核桃加工品的贸易量正在逐年增大,核桃加工品贸易的利润也最高,核桃加工品发展潜力巨大。2、国内市场:由于我国核桃栽培和利用的历史悠久、普及性广,老百姓对核桃的营养保健功能和经济生态效益都相当了解和重视。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核桃及其形形色色加工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而促使核桃价格一直攀升。从20世纪70年代的0.6元/公斤,上升到现在的30-60元/公斤。但从人均消费量来看,我国还不足0.2公斤/人/年,而德国、英国的消费水平为0.5公斤/人/年,美国则达到了0.62公斤/人/年。如果,我国的人均核桃消费量2020年达到1公斤/人/年的水平,按14亿人口计算,我国的核桃需求量2020年可达140万吨,而现在的产量仅50多万吨,缺口很大。由此可见,薄皮核桃产销的国内市场是很大的。第六章 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目标,以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为发展方向,以政府发动、典型带动、效益拉动、科学推动为基本措施,立足武陵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集合各个方面有利要素,加强规划,精心组织,优化服务,强势推动,力争利用3年时间,在项目区建成1000亩现代、高效、优质薄皮核桃生产示范基地,加快推进我县高寒山区林业树种结构与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林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二、建设布局及内容。在桑柘镇的茶心村、小厂乡的大厂村,所有适宜栽植核桃的撂荒地、低效益坡地建设香玲、8518和清香系等优质薄皮核桃基地,总面积为1000亩。三、建设目标:到2013年建成,栽植5年后进入盛果期,平均亩产达到250公斤,亩收入达到5000元,将建成项目区支柱产业之一。增加绿化面积1000亩,构筑武陵山区坚实的生态屏障,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达到促进高寒山区的农民万元增收的目标。项目实施后,促进彭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发展,打造渝东南最大的核桃生产及加工等相关产业基地。第七章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概算:投资主要包括苗木费、肥料费、整地栽植人工费等,共计316.13 万元,平均每亩3161.33元。其中:1、土地入股:农民以土地入股,所产效益根据股本比例分红。2、种苗费用:按株行距3.5米4米,每亩栽培50棵20元/苗木价=1000元1000亩=100万元。3、栽培费用:栽植前挖穴规格8080100厘米,每亩挖穴50个10元(工费)=500元1000亩=50万元。4、基肥费用:基肥每棵10元,5010元=500元1000亩=50万元5、种植用费:苗木栽植人工工资每棵2元(含施肥工资),100元1000亩=10万元。6、整理土地费用:每亩500元 1000亩=50万元。7、栽植浇水管理费用:1000亩100元/亩=10万元8、其它费用:购置地膜、工具等生产辅助用品,每亩需20元1000亩=2万元,计需投资2万元。9、科技培训费:需投资10万元。总投资额预算为:282万元。二、资金筹措:企业自筹资金、政府扶持资金、项目发展资金、社会援助资金、农民自有资金四位一体的筹资机制。1000亩优质薄皮核桃示范基地计划投资35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项目资金和社会援助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种苗费补贴;市县政府扶持资金100万元,用于土地整治、培训费用和专家聘请等;受益农户投工和投入物折计资金、企业自筹资折计资金150万元。第八章 效益分析一、资金回笼期:资金回笼,为期三年。第一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