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熊孩子的杂谈和一点感想今年有一个流行词叫做“熊孩子”,在小时候就常听大人把不听话又调皮捣蛋的的孩子归为这一类。我不喜欢这一类孩子,准确说来是他们讨人喜欢的时候实在是比令人生厌的时候少太多。上周在微博上看到了一组整理自天涯论坛的长微博,又联想到犯罪学的论文,我便开始思考“熊孩子”与犯罪学的关系。关于“熊孩子”维基百科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喜好在做客时破坏他人物品的幼稚的年少者,其父母如果没有阻止的话会被称作熊父母。这也是“熊孩子”一词在近两年被用作贬义的开端。有一位博主是动漫爱好者,在国外读书,自己攒钱收集质量较高的手办,价格动辄上千。某次,博主父亲的朋友带孩子(简称熊一)去博主家里玩,博主的耳机和二十多件手办被熊一拿的拿、毁的毁。熊一的父亲在得知被毁坏物品的价格后,开始骂博主,认为博主没有收好自己的东西。由于国内的动漫爱好者群体庞大,同时有专门的网站或组织供他们进行交流,这件事很快就被扩散开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络上吐槽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熊孩子。在事件的扩散过程中“熊孩子”这一概念的含义逐渐扩大,各种有着飞扬跋扈行为的孩子皆被归为这一类。对于如何界定“飞扬跋扈”我有着深刻体会,因为我的堂弟,就是这么一个熊孩子。那么现在,我就以堂弟为例子分析我眼中的的熊孩子。我的堂弟是个00后,又是家里的长孙,爷爷奶奶在他小时候的确是溺爱的不行,当然,爷爷奶奶也是非常疼爱我的。在堂弟还是咿呀学语的时候,只要抱他的人戴着眼镜,他就会上手去抓,玩一会儿就丢掉,如果不给他抓他就会大声哭喊,挥手打抱着他的人和阻止他的人。我深受其害,却也奈何不了他,也只当他还小,长大自然就好了。到他差不多4、5岁的时候,我最无法理解的事儿发生了:他会骂人了,任何措施对他都无效。他害怕晚上的阳台还有蜘蛛,每次他不守规矩的时候我都会把他拎到那儿去,一旦我要关门他就像章鱼一样扒在我身上,各种喊叫一边儿向奶奶求救一边儿骂我。结果自然是他胡闹一通了事。今年国庆我回了家,爸爸要带着爷爷奶奶去湖北参加爷爷的战友聚会,由于伯母和奶奶的关系处的不好,所以大伯他们同意让堂弟跟着去的时候,我和妈妈想着让爷爷奶奶开心,自然而然便让出位子给他去了。由于家中有事,原本说要带堂弟去武当山最终没有去。在回来的路上,现在已经五年级的他又一次骂了爷爷奶奶。我不再认为年龄是理由了,我五年级的时候已经是区级三好生了。堂弟的教育是伯母一手抓的,伯母不允许他跟家属院里的其他孩子玩,这直接导致他上学之后不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之前我提到伯母和奶奶关系不好,堂弟看见爷爷奶奶把头一低,一声不吭,要么就是跑开。爷爷奶奶很是不解也很是心凉。这两种行为是普遍不被认同的。查阅资料时,我在ScienceDaily上读到一篇文章Why antisocial youth are less able to see perspective of others? 可以译为熊孩子为什么这么熊其中的关键词之一是antisocial behavior即反社会行为,我认为堂弟的行为完全可以归类其中。而与其相对的则是prosocial behavior即亲社会行为。这项来自密苏里大学人类发展研究专家Gustavo Carlo的最新调查表明:生活在反社会行为环境中的孩子更倾向于接触离经叛道的同龄人(deviant peers)或是走上不法少年这条路。Carlo和他的团队表明降低少男少女做出不良行为(problem behavior)几率的两种较为有效的形式是利他主义(altruism)和依赖性(compliancy)。在我看来,对于这两种形式,利他主义在后天的教育中或许可以让孩子有所领悟,但是Carlo所说的这种依赖性,则需要孩子的各个家庭成员从小筑起。在这篇文章的结尾,Carlo表示做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开展能使少年们意识到亲社会行为之益处的一个项目,告诉孩子们不同行为将带给他么自身的后果是什么。读完这篇文章我开始思考熊孩子的行为纠正问题。行为的进化和社会阶段角色的进化可能受到社会不良因素影响而停滞在某个阶段停止“进化”。这些因素包括社会环境,教育,文化,家庭状况,犯罪,社会不公等诸多因素。最恐怖的世界是一个具有婴儿特质,又掌握政治、经济、军事资源的成人独裁者统治。婴儿自我中心,除了自己的母亲排斥一切,没有廉耻,功德,共情,怜悯,他只知道吃喝拉撒满足自己最基本欲望;但婴儿很萌,力量渺小,他的破坏力不足以破坏任何东西,你只有疼爱他的份儿。大部分男孩子都有熊孩子的暴力和破坏欲潜质,这是生物进化和激素的作用。而良好的社会文化和教育可以抵消这些潜质,让熊孩子不至停滞在永远熊孩子阶段。同时不良的社会文化或有意的政治与教育干预也可以故意通过“洗脑”把人停滞在某个野蛮状态。人类也已经做过多次这样的恶事。果壳网上一位健身专家提出了一种“熊孩子克制法”运动。在这位年轻的专家看来,人类发明运动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你不让某些人运动,那些人就会用暴力发泄他的力比多。运动抵消了他的激素亢奋,反而使他平静。的确,那些街边混混有抽烟打牌喝酒斗殴的习惯,个顶个儿脑满肠肥,可见他们之中以运动作为习惯的是少数。精力过于旺盛,便肆意发泄了。现在的孩子懂事早,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们不是一无所知的。难道重庆那个十一岁的女孩不知道人从楼上摔下去会死吗?难以置信。刑事责任年龄的下限应当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多少小孩子讲起谎话比大人还镇定,这更应该是一个社会思考的问题。熊孩子的行为令人发指,多数与其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有关。目前来看熊孩子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纠正起来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有哪位家长们把自己的宝贝抱在怀中时,不希望他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一世平安呢?感想致老师学犯罪学之前,我们所有人都抱有一种好奇的心理,当然也有一种学完犯罪学就可以成为办案警察的不实际幻想。事实告诉我们,理论上的东西大多是不容易被记忆的。我们都很喜欢您讲课的风格,当然,也喜欢您。(00)/最近两年“医闹”事件频发,我原本是极不能理解病人家属(有时是病人自己)对于医生的怨气为何如此之大,直到今年我爸爸晚上突发急性肠胃炎我陪他去医院挂急诊的时候,我多少有了一点理解。医生态度尚可,不停插队的人倒是源源不断,中间还有一个喝了农药从下边县里送来的急着洗胃。伴着抢救室门口那两个失去亲人的女子的哭声,我的情绪在莫名地发酵。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场地合作协议书
- 新解读《GB-T 30675-2014阁楼式货架》
- 重庆江北社区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同步知识点与语法训练 unit1 section B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 新解读《GB-T 8239-2014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培优提分专项训练
- 老年人防火宣传知识培训课件
- 重大危险源知识培训
- 老年人茶饮培训课件模板
- 创新产品设计方法论
- 2024年巴西白糖进口贸易合同模板一
-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防控指南》解读课件
- 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跨学科教育方案
- 肠梗阻业务学习
- 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调查表
- 江西天宇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年离子膜氯碱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 职业学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核心课《餐饮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课程标准
- 《高危妊娠》课件
- 开学第一课(班主任)(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