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农机队伍建设现状与分析.doc_第1页
县级农机队伍建设现状与分析.doc_第2页
县级农机队伍建设现状与分析.doc_第3页
县级农机队伍建设现状与分析.doc_第4页
县级农机队伍建设现状与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级农机队伍建设现状与分析 霍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总面积3493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辖32乡镇441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64.6万。霍邱是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大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农机作业大县,连续六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农机部门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农业强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通过对该县农机队伍走访、调研有如下思考: 一、农机队伍结构现状 1.单位结构现状 县农机局属正科级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业务上接受县农委协调和指导。局机关事业编制9名。下设11个股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即农机推广站、农机校、农机监理站和8个乡镇农机站。推广站编制11名,农机校编制10名,监理站编制8名,乡镇站编制33名,合计编制62名。 2.人员结构现状 现有在职干部职工97人。其中局机关公务员6人(领导干部3人,二线干部3人),县农机推广站9人,县农机校25人,县农机监理站24人,乡镇农机站33人。本科学历17人(其中全日制本科毕业仅3人),大专学历34人,中专学历37人,高中以下9人。35岁以下18人,35岁40岁25人,41岁45岁27人.46岁54岁20人,55岁以上7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0人。 二、存在问题及矛盾 1.干部队伍年龄严重老化,人员结构失衡 近年来,由于专业院校毕业生停止分配,农机系统近12年没有正规院校毕业生进入,我县30岁以下只有4人,占4%,年轻人员奇缺,农机系统人员青黄不接,致使整个农机队伍活力不够、冲劲不足,缺乏一种昂扬向上的朝气和蓬勃锐气,不利于农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机专业院校毕业人员偏少且知识老化 霍邱县农机及相近专业正规学校毕业只有28人,仅占29%。而且大多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分配安置的,知识老化,短期技术培训很难真正掌握新技术,不适应农机化新形势发展。 3.退伍军人安置较多,对农机业务不够熟悉 霍邱县农机局有退伍军人34人(今年又有2名退伍军人待分配),占35%。特别是近几年学校毕业生不分配但退伍军人仍然安置,自2000年以来退伍军人先后安置13人(另工商分流安置2人),他们对农机业务不了解,基本靠上班后自我学习钻研,缺乏对农机知识系统学习掌握。 4.农机部门小,社会地位低,社会招考很少有人报考 我局机关公务员年轻人没有,严重缺乏,多从下属单位借用人员。2006年我县招录公务员,农机局没有一人报名,局机关长期借用下属事业身份人员也很难转为公务员。 5.农机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人员较多,吃饭生存问题面临严峻考验 农机校有自收自支人员12人(实有25人,占48%),监理站有自收自支人员13人(实有24人,占54.2%)。目前,因为有监理收费、培训收费,暂时勉强维持吃饭生存问题。随着变拖管理萎缩,拖拉机面向农村难以管理,加上国家涉农收费管理力度加大,在不久的将来,自收自支人员吃饭生存问题成为首要问题,势必影响社会稳定。 6.农机人员对新技术实践经验不够 近年来,水稻机插秧和土地深松等新技术大力推广,但是农机人员只是理论上知道多一点,实际操作机会少,缺乏实践经验。据统计我局真正能熟练操作插秧机的农机人员只有12人。 7.农机监理部门作为行政执法单位,不应该有自收自支人员 监理收费属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低,只是证件工本费,不应该成为自收自支人员经费来源。同时,农机监理部门执法手段不强,治理“黑车非驾”能力有限。 8.农机部门工作经费紧张,工作难以全面开展 诸如,购机补贴的配套工作经费由于上级文件不够明确,也没有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没有按照补贴资金的比例兑现,造成补贴资金大,工作量就大,开展工作所需的业务经费就多。我县2010年购机补贴资金共1640万元,若按1%计算应拨付配套工作经费16.4万元。由于我县政府工作经费拨付审批严格,经过艰苦努力仅给审批了5万元。水稻机插秧、土地深松等农机新技术推广需要工作经费,特别是32个乡镇农机人员,工作经费只靠县局从本来就紧张的经费中拨付,基层农机人员开展新技术推广大多自掏腰包,工作积极性不高,农机推广工作难以真正开展。 三、解决对策及建议 1.停止退伍军人安置 农机化工作需要专业强、业务熟悉的工作人员,退伍军人为国防建设贡献了力量,可以安排在专业性要求不高的部门工作,停止分配到农机等专业性强的部门工作。 2.国家或地方应出台措施鼓励涉农专业院校毕业生报考基层农口单位,平衡人员结构 基层农口单位面临生产第一线,工作环境差、条件艰苦,院校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基层农口单位,国家或地方应从长远利益出发,出台政策鼓励涉农专业院校毕业生报考基层农口单位,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县尤为重要。因此,应尽快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改善农机干部年龄严重老化,缺乏专业人才现状,为打造“农业强县”做人才准备。 3.开展综合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 采取与高等院校、生产厂家联合开展新技术培训,组织在职年轻干部分期分批参加学习,不仅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学习实际操作技能,使在职的干部职工干农机、熟悉农机、懂农机,尽快提高农机实际业务工作能力。 4.财政部门应加大对农机部门工作经费的投入 农机水稻机插秧、机深松等新技术推广需要人力、物力和大量经费投入,缺乏经费任何工作都无法开展。特别是购机补贴工作需要多次入户调查、核实,还要喷漆登记、档案整理,工作经费缺口大,购机补贴配套经费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5.农机监理属于行政执法性质部门,应纳入参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