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循环理论检验创投产业的成熟度.doc_第1页
从循环理论检验创投产业的成熟度.doc_第2页
从循环理论检验创投产业的成熟度.doc_第3页
从循环理论检验创投产业的成熟度.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循环理论检验中国创投产业的成熟度指导教授:周其仁 博士学生:陈友忠,#2002004课程:制度限制与中国商务,北大国际MBA日期:2002年12月25日摘要在西方较成熟的创投环境,可观察到三个循环的现象 新创企业的小循环、创投基金的中循环及创投产业的大循环,小中大的三个循环,自成独立的循环体系,但也环环相扣,在良性的循环中,累积动能,向前滚动; 但观察中国的创投产业,则尚未发现有类似的良性循环,此与中国的创投产业尚未成熟的现象相吻合,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才仅有几年的产业历史,尚须时间完成最基本的第一个循环,然而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某些制度性的制约。 I.新创企业的小循环 小循环是指一个新创企业,从创办到公开上市的一个融资过程。在业务的不同成长阶段,接受不同种类投资人的资金(也带入不同性质的加值服务),如创业者本身的资金、孵化器、天使投资人、二至三轮的风险资金、投资银行等,并在IPO之后,接受股民大众的投资。 IPO是一个企业的里程碑,但不是终点(a Milestone, not Tombstone). IPO之后的更长期经营,海阔天空,对创业者及创投业者而言,IPO并不必代表必然退出该企业之经营或投资。 在一个循环之后,创业者累积了资金及创业经验,再次创业,而成为多次创业者(Serial Entrepreneur),或同时成为天使或VC投资人,帮助他人创业,推动良性循环。 中国的新创企业及创业者走过一个小循环的,还为数不多。新创企业的小循环,尚待滚动。II.创投基金的中循环 中循环是指一个创投基金,从募集资金到最后获取财务回报返还投资人的过程。基金管理人在募集资金之后,积极寻找项目投资,带入加值服务,管理已投资项目,透过项目的IPO或被并购而退出,综合所有投资项目的得与失,希能为基金投资人争取最大的财务回报。 美国流行的有限合伙人基金(Limited Partnership Fund), 有其效期,一般为七到十年。效期到期时,必须退出所有已投资项目,并将本金及获利返还投资人,关闭该基金。 若一个基金有好的财务回报,原投资人大都愿意加码,由同一个创投团队筹募的下一个新基金,新的投资人也愿意跟进,形成良性循环,越作越大。 因历史较短,中国的创投基金还极少走过一整个循环。另外,在中国的外资基金,是“两头在外”,项目的投资及管理在国内,而募资及退出在国外,创投基金的良性循环,要跨越国境,更为挑战。III. 创投产业的大循环 大循环是指一个国家的创投活动,扮演核心推动者的角色,串连起产业发展环境的各个环节:公司股权的拥有者(创业者,VC基金及其他投资人/机构),透过资本市场而获利,转而为投资人,透过创投或各种基金,再度参与到新创企业的增值活动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尤其是高科技产业,新创项目若没有创投资金的支持,很难启动。在创投产业较发达的国家/地区,一块钱的创投资金,可带动大约七块到十块钱的各方面资金,投资到经济体系中。(台湾经验:根据台湾创投公会,自1984至2000年,台灣的創投公司共计投資了美金26億元資金給岛內的科技產業,帶動資本形成至少有美金260億元的規模) 中国的创投产业尚未形成一股核心力量,大循环的链条在“资本市场” 处断裂。再加上前述“两头在外” 的外资困境,中国创投产业的大循环,尚非短期内可以启动。IV. 中国创投产业的制度约束1 以任一检验标准来看,中国的创投产业都还不够成熟a) 是否已有部分成功的创业者,开始扮演资金提供者的角色?b) 是否已有部分创投基金,开始第二轮基金的运作?c) 创投活动,是否扮演高科技产业良性循环,核心推动者的角色?2 中国的创投产业还远远不到成熟的阶段,究其原因,发展历史较短是可以理解的,而下叙则为中国独特的现象:a) 缺乏完善的风险投资法律架构,包刮:创投法规及有限合伙人(GP-LP), 优先股,股票期权, .等的机制。在现有法律架构下,依注册资本实收制,公司法要求风险投资公司注册成立时,注册资本必须足额到位,这一规定不符合风险投资的特殊性。b) 资本项下的外汇尚未实现自由兑换,外资创投业者仅能从事境外的投资。c) 面临着股东要求利润回报的压力,只能去搞那些短平快的业务,以求资本的短期回报。而且项目难找,风险投资公司却不敢停止赚钱,在风险投资之外,还从事不少无风险可言的业务,如“打新股”、“炒旧股”,在股市上参与做庄、做咨询。d) 国内有许多官办官营的风险投资机构,通常按国企模式运作,国有企业当然不能拿着国家的财产随便冒险, 此与风险投资的本质不符。e) 公司治理方面的普谝问题:公司的管理层/创始人对董事会的尊重程度,企业经营的透明度,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区隔,CEO的更换, 。f) VC 产业起步较晚,缺乏对创投活动的正确理解与期望、从事 VC 的专业人才 。3 打通中国创投的任督二脉,须要制度的变革a) 外资创投的角色。因为外汇管制、公司法及国内资本市场等制度性的制约,较为规范、专业及有全球化运作经验的外资创投业者,由于“两头在外”,所投资项目的资本运作全在境外,未能全面贡献于中国创投产业的量性循环。b) 资本市场的角色。创投资金没有出,就不可能进,没有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就没有风险投资。中国证券市场的本质在为国企改造,不能满足风险资本退出的需要。断裂的“资本市场”链条,须要连接起来,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