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下期6月月考试-(9).docx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下期6月月考试-(9).docx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下期6月月考试-(9).docx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下期6月月考试-(9).docx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下期6月月考试-(9).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五高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是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B水玻璃可用作黏合剂和防火剂C电解NaCl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钠DAl2O3的熔点很高,是一种耐火材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电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生成物是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才能得到金属钠,选项C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考点:考查常见有机物的用途、金属的冶炼等点评:该题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学生只要熟练记住即可。本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编号ABCD实验方案置于光亮处实验目的收集氨气及并进行尾气吸收制取乙炔并验证炔烃的性质验证AgCl沉淀可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验证甲烷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A、氨气密度小于空气的,收集时用向下排空气法,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处理要防止倒吸,故A说法正确;B、电石和水反应生成C2H2中混有H2S,对乙炔性质的验证有干扰,必须除去,除H2S用CuSO4,生成黑色沉淀,乙炔有碳碳叁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乙炔气体易燃烧,通过燃烧方法除去乙炔,但是需要在硫酸铜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之间再加上一个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装置,验证H2S是否完全被吸收,故B不正确;C、氯化银和硫化银类型不同,不能说明谁更难溶,只能说明溶液中c(S2)c(Ag)Ksp(Ag2S),故C不正确;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现象是:试管内壁有油滴,气体的颜色变浅甚至消失,试管中液面上升,但不充满,水槽中有固体析出,故D说法正确。考点:考查实验设计。3某天然拒食素具有防御非洲大群蚯蚓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该拒食素与下列某试剂充分反应,所得有机物分子的官能团数目增加,则该试剂是( )ABr2的CCl4溶液 BAg(NH3)2OH溶液 CHBr DH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引入2个溴原子,因此官能团数目增加1个,A项正确;B.分子中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醛基变为羧基,但官能团数目不变,B项错误;C.碳碳双键与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引入1个溴原子,官能团数目不变,C项错误;D.碳碳双键、醛基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官能团数目减少1个,D项错误;答案选A。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6. 9 g过氯化钡(B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约为0. 2NAB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A Ca g某气体含分子数为b,c g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 4bc/ aNALD某密闭容器盛有0. l molN2和0. 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 6NA【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169 gBaO2是01mol,阴阳离子为02 Na ,正确;B、乙烯和环丁烷的最简式为CH2,28g混合气体可以看做为2mol(CH2),所以碳原子数为2 Na,正确;C、c g气体所含分子数为,所以体积为224bc/ aNaL,正确;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无法完全反应,错误。考点: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计算。 5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均能发生:X2+2W2+2X+2W3+;Z2+2X2Z+X2;2W3+2Y2W2+Y2则在相同条件下,下列三个反应:Y2+2X2Y+X2;Z2+2Y2Z+Y2;2W3+2Z2W2+Z2也能发生的是A只有 B只有 C和 D和【答案】B【解析】反应X2+2W2+2X+2W3+,则得出氧化性关系X2W3+;Z2+2X2Z+X2,则得出氧化性关系Z2X2;2W3+2Y2W2+Y2,则得出氧化性关系W3+Y2,所以单质的氧化性顺序是:Z2X2W3+Y2,Y2+2X2Y+X2,则得出氧化性关系Y2X2;与已知氧化性顺序不同,则反应不能发生,故错误;Z2+2Y2Z+Y2,则得出氧化性关系Z2Y2;与已知氧化性顺序相同,则反应能发生,故正确;2W3+2Z2W2+Z2,则得出氧化性关系W3+Z2;与已知氧化性顺序不同,则反应不能发生,故错误;故选B【点评】该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中的原理“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剂+弱氧化剂”的理解与掌握,以及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题目难度不大6某矿泉水标签上的部分内容为,钙4.0mg/L,钾0.35mg/L,镁0.5mg/L,钠0.8mg/L。标签中的钙、钾、镁、钠指的是 A.原子 B单质 C元素 D分子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标签中的钙、钾、镁、钠在水中不可能是单质或分子,只能表示元素。考点:物质表示的意义。7下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Ni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B电池的电解液可为KOH溶液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MH2OeDMH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答案】C【解析】镍氢电池中主要为KOH作电解液,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OH= NiOOH+ H2Oe,阴极反应:M+ H2Oe=MH+ OH,总反应为M+ Ni(OH)2=MH+ NiOOH;放电时,正极:NiOOHH2OeNi(OH)2OH,负极:MHOHMH2Oe,总反应为MH+NiOOH=M+Ni(OH)2。以上各式中M为金属合金,MH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A、放电时,正极:NiOOH+H2O+e= Ni(OH)2+OH,故A正确;B、为了防止MH被氢离子氧化,镍氢电池中电解液为碱性溶液,主要为KOH作电解液,故B正确;C、充电式,负极作阴极,阴极反应为M+H2O+e=MH+OH,故C错误;D、M为储氢合金,MH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故D正确;8已知高炉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CO是还原剂 BFe2O3被还原C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属于置换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高炉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O是还原剂被氧化,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2O3是氧化剂被还原,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不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D。【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注意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物质起还原作用,则该物质作还原剂,其化合价要升高,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为氧化产物,可以用口诀:失高氧,低得还: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9下列各物质的命名正确的是A2-乙基戊烷 B油酸甘油脂 C1,3,5-三硝基甲苯 D2,2-二甲基-1-丙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中应叫做3-甲基已烷,错误;B应该是三油酸甘油脂,错误; C中与甲基相连的碳为1号位,正确为2,4,6-三硝基甲苯,错误;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命名。10以0.1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某一元酸HA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此实验可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该酸HA的浓度约为1104 mol/LC当NaOH体积为9 mL时,恰好完全中和反应D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Na)c (A)【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象可知,滴定终点的pH=10,溶液显碱性,而甲基橙的变色范围3.14.4,溶液显酸性,应选择酚酞作指示剂,A项错误;B.由图象可知,HA酸起始的pH为4,c(H+)=10-4mol/L,则酸的浓度必大于10-4mol/L,B项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HA是弱酸,恰好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的pH大于7,而当NaOH体积为9 mL时,溶液的pH=7,说明HA有剩余,没有恰好反应,C项错误;D.滴定终点,溶液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c(Na)+c(H)=c (A)+c(OH),碱性溶液中c(H) Fe2O3NiO,由此推断Cr2O3作催化剂时反应速率最快;读图可知,Fe2O3和NiO作催化剂均能使SO2的转化率达到最高,当SO2的转化率相同时,反应温度:Fe2O3NiO,所以Fe2O3作催化剂时的主要优点是在相对较低温度可获得较高SO2的转化率,从而节约大量能源;(3)读图b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n(CO)n(SO2)的比值,就是增大CO或反应物浓度,既能增大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还使平衡向正反应反应方向移动,使SO2的转化率增大,由于图a中380时SO2的转化率最高,所以n(CO)n(SO2)的比值为21变为31时,SO2的平衡转化率基本上完全相同,只是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由此可以在图b中画出有关温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图像;(4)依题意,Na2SO3、NaHSO3都是强电解质,可以推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起始浓度、变化浓度、更换试剂时浓度,则: SO32+SO2+H2O=2HSO3起始浓度(mol/L) 1.0 0变化浓度(mol/L) 0.8 1.6更换试剂时浓度(mol/L) 0.2 1.6则更换试剂时,c(HSO3)=1.6mol/L由于SO32+H+HSO3的平衡常数K= c(HSO3)/ c(SO32) c(H+),则c(H+)= c(HSO3)/ c(SO32)K),由于c(HSO3)=1.6mol/L,c(SO32)=0.2mol/L,该温度下K=8.0 106 Lmol1,则c(H+)=1.6/(0.28.0 106) mol/L=106 mol/L;由于溶液的pH=lg c(H+)=(6)=6。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原理,涉及盖斯定律、结合图像分析催化剂和温度对反应速率及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规律、解释选择催化剂的优点、画出特定温度下反应物配比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图像、物质的量(或浓度)在离子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根据反应物变化浓度计算生成物的变化浓度、三行数据法的有关计算、电离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溶液pH的计算等。21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ABCD(1)若A、D的水溶液均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且D为强酸,则A、D分别为(填写化学式)A: ,D: 写出A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若A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的稀溶液能使蓝色的湿润石蕊试纸变红则A为 ,写出A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H2S;H2SO4;2H2S+3O22SO2+2H2O;(2)NH3;4NH3+5O24NO+6H2O【解析】(1)若A、D的水溶液均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且D为强酸,则A为H2S,B是SO2,C是SO3,D是H2SO4,A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2H2S+3O22SO2+2H2O,(2)若A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的稀溶液能使蓝色的湿润石蕊试纸变红,则A为NH3,B为NO,C为NO2,D为HNO3,A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推断,涉及S、N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与转化,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22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粒子.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1)如果A、B、C、D均是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A的结构式_,D的电子式_.(2)如果A和C是18电子的粒子,B和D是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A与B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根据上述离子方程式,可判断C与B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是(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示)_。(3)已知肼(H2NNH2)和甲胺(CH3NH2)都是18个电子的分子.分析肼和甲胺的结构特点并从中受到启发,写出与其具有相同电子数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至少写两个):_、_。【答案】(1)A:;D:;(2) HS OH S2 H2O(或H2S2OH S2 2H2O) OH HS (或OH S2);(3)CH3CH3;CH3OH。【解析】试题分析:(1)10电子微粒A、B反应得到两种10电子微粒,应是NH4+ +OH-NH3+H2O,由于C与H+反应产生A,所以A是NH4+,B是OH-,C是NH3,D是H2O。A的结构式是,D是H2O,其电子数是;(2) 如果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