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坦神北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中山市坦神北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中山市坦神北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中山市坦神北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中山市坦神北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工程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坦神北路建设工程建设单位中山市地方公路管理总站法人代表金学东联 系 人苏少乐通讯地址中山市南区城南一路17号联系电 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中山市坦洲镇、神湾镇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R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E4812公路工程建筑路线全长(千米)11.045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90437.7467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884.0677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5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1年6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工程概况经过多年建设,中山市已形成一个基本完善的公路网,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路网不够完善、功能不齐全、地区分布不平衡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尤其是近年来区域战略格局呈现出新的态势,广东省的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中山市的用地空间布局也发生了变化,1996年出台的中山市公路网规划已不能很好地指导公路路网建设,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20122030)修编提出,“211”空间规划目标和“603015”时间规划目标,即中山市至周边6 个城市,至少有2条便捷联系的高速公路通道;中山市每个镇区至少有1条高速公路;中山市主城区与全市各镇区,以及城市副中心与城市副中心之间,至少有1条高快速路直接联系,提出了“一环三横三纵”12条高速公路和“三环五横六纵”14条干线主干路干线路网布局。本项目是中山市中山市综合交通规划(20122020)中干线道路规划“三环,二十三射,十七连”中的“十二连”。中山市坦神北路(即地方公路县道X574坦神线K0+000-K10+000)包括了坦神北一、二、三路,该道路建于上世纪90年代,起点为神湾斗门大桥,终点至坦州前进村大花坛前,全长10公里,现状路面为双向四车道+两侧各一辅道。坦神北路原属收费公路,根据中府办函2016289号,从2017年1月1日起,收费公路取消车辆通行费年票制后移交到公路管理站负责管养。坦神北路不仅是新版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加十五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G105国道、新规划G228国道的重要联络通道,该通道贯穿南部组团的神湾、坦洲和三乡并作为南部组团南部环线通道。伴随着坦洲快线、加密八线(三乡段)的建成、斗门大桥的扩建以及我市西部外环联石湾互通出口的开通,以及省交通厅(粤交规2017838 号,附加1)7 月28日批复中山市增设的西部沿海高速月环至南屏支线坦神互通立交建成后,坦神北路的交通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呈倍数增长,现有道路的技术水平已无法满足南部组团路网发展的需求。公路位置图见图1-1-1。图1-1-1项目地理位置图二、原有公路现状X574坦神北路起建于1992年,2002年又进行提级改建,起点位于神湾镇斗门大桥桥头与省道S365相交,终点位于坦洲镇与国道G105线珠海上冲检查站附近。路线设计标准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其中神湾至龙塘段未设置中央分隔带,龙塘至国道G105线路段中央分隔带宽2.0m。X574坦神公路(斗门大桥至龙塘段)为中山市“加密八线”的一部分。路段现状公路技术等级为:非标准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置中央防撞墙,路面类型为水泥砼,路基宽约25.5m,行车道宽15.0m。沿线控制预留较好,具有较好的改建条件,规划预留是两侧加宽。路线前进方向左设有绿道。道路由于建成时间比较久,尚无环评及验收报告等资料。现状横断面为:1.现状道路横断面概况图1-2-1 现状坦神北路标准横断面2.现状道路路面概况路面结构:1)行车道面层:22cm水泥砼基层:30cm水泥稳定石屑总厚度:52cm2)非机动车道面层:5cm沥青砼基层:15cm水泥稳定石屑总厚度:20cm茅湾河大桥前花坛茅湾河大桥前花坛坦洲第三工业区前段月环高架桥沿线沿河单车道月环村路口人行横道宝鸭山村路口神湾段终点(斗门大桥)图1-2-2 现状路面3.现状道路排水概况现状全线采用排水渠或散排进行排水。桥梁排水系统:桥面收集雨水由竖向排水管流入地面排水系统。道路两侧布置雨水管、通讯管、给水管、污水管以及燃气管等。4.道路存在问题道路起点龙塘段比较新,但是道路两旁建筑物距离比较近,容易受到噪声影响。龙塘段终点路面比较陈旧,交通设施也不完善,双车道也不适应道路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三、改建工程方案路段现状公路技术等级为:非标准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置中央防撞墙,路面类型为水泥砼,路基宽约25.5m,行车道宽15.0m。沿线控制预留较好,具有较好的改建条件,规划预留是两侧加宽。路线前进方向左设有绿道。受日趋增长的交通量及沿线出入路口影响,目前限速60km/h。结合项目功能与作用及路网规划等要求,参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及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本项目拟采用一级公路同时满足城市主干道的标准,拟推荐设计速度为60km/h。现状路基标准横断面示意图见图1-3-1。图1-3-1现状路基标准横断面示意图本项目路基宽度为36.0m,其中行车道为233.75m,中间带为2.0m,非机动车道宽3.0m,左侧设置3.5m宽绿道。基横断面布置如图1-3-2。图1-3-2路基标准横断面示意图技术指标表见表1-3-1见以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3-2。表1-3-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项目单位备注正线(推荐方案)起点、终点K0+000K10+880.676路线总长km11.045道路等级一级公路(兼顾城市道路)设计速度km/h主线/辅道60主线路基宽度m36行车道宽度m主线/辅道2(33.75)平曲线最小半径m270竖曲线最小半径m凸型2200 凹型2500最大纵坡%4.39最小坡长m180停车视距m160桥梁设计荷载等级公路级地震动参数0.1g(度)表1-3-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基本指标推荐方案1公路等级级一级2设计速度公里/小时603远景交通量辆/日-4公路用地亩969.9含旧路5拆迁建筑物平方米94776拆迁电力电信设备个144.57净空要求m5.0跨线桥净空8本合同段估算金额亿元19.659本合同段平均每公里造亿元1.78二、路线10本合同段路线长度公里11.045断链K2+089.679=K1+90011平均每公里交点数个/公里1.07212平曲线最小半径米/处200/1与古神公路平交口13直线最大长度米807.70314最大纵坡%4主线跨线桥15最短坡长米200主线16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系数次1.68主线17竖曲线最小半径18(1)凸形米/个3500/1主线19(2)凹形米/个4300/1主线三、路基路面20土石方数量(1)土方填方立方米9670221挖方(土方)立方米185655挖方(石方)立方米37809122防护工程公里11.04523沥青路面立方米24022624排水工程(雨水管)米2723625排水工程(污水管)米8998四、桥梁涵洞26设计车辆荷载公路-127桥面净宽米13.75/26主线跨线桥/坦洲快线高架桥28特大桥米/座-29大桥米/座838.0/1仅计主线桥及立交主线桥,不含匝道和辅道桥30中桥米/座112.8/331小桥(改造)米/座13.6/132通道桥(接长)米/座-33涵洞道3/13/5新建/接长/利用34平均每公里特大、大、中桥长米122.80735平均每公里小桥长米1.23136平均每公里涵洞道长道1.901包含新建、接长和利用五、隧道米/座-六、路线交叉37互通式立体交叉处138平面交叉处8不含互通范围39通道道-平均每公里道数道0.3七、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公里11.045八、环境保护公里11.045四、交通量根据坦神北路建设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交通量预测分析,其交通量分类组成及交通量如表1-4-1。表1-4-1 交通量分类组成及交通量表特征年路段名称微客轻客大客小货中货大货特大货绝对数合计折算数合计2020起点龙塘立交1222116162498420977644771733221758龙塘立交月环互通943712448276016195903681338316801月环互通终点864811444269714845413371226415396全线平均9094120464733156156935512897161912025起点龙塘立交192262329421351304712578642692034068龙塘立交月环互通156561897671100248110247042192027741月环互通终点14644176718102923219586582050425948全线平均152161837461070241299568421305269622030起点龙塘立交27708302125316314014190213833819248641龙塘立交月环互通22529245101913263264154611243105339549月环互通终点2122523196012493075145710592925637261全线平均22005240995129531881510109830331386302035起点龙塘立交35378347147317624728252819314814761712龙塘立交月环互通28403278118314123796202915503865449545月环互通终点26680261111113293566190614563631046540全线平均277212721154138137051981151337726483552040起点龙塘立交38914356149116334762287322975232567468龙塘立交月环互通31166285119413083814230118404190754035月环互通终点29292268112312293584216217293938750786全线平均30436278116612773724224717974092552768五、工程内容本项目主要是对现状旧路进行加宽改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路线总体从西北往东南走向,起点于坦洲镇前进四路以北,与坦洲快线一期终点对接,起点桩号为K0+000,路线向西南与既有坦神路相交,设置龙塘互通,路线下穿广珠西线高速公路,设置广珠西线高速坦神互通立交(立交纳入沿海高速公路月环至南屏支线增设坦神路互通立交工程实施),路线上跨三沾涌、沾涌,下穿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后进入神湾镇,终点位于省道S365平交口,路线全长11.045km。本项目共新建中桥112.8m/3座,小桥13.6/1座;新建涵洞3道,接长原有涵洞13道,利用原有涵洞5道;新建立交桥1座,其中龙塘互通立交为838.0m。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交叉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和排水工程。1.路基工程一般路段横断面布置为:3.5m绿道(既有或新建)+3.0m非机动车道+1.5m侧分带+12.25m主线(0.5m路缘带+3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2.0m中央分隔带+12.25m主线(0.5m路缘带+3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1.5m侧分带+3.0m非机动车道,总宽度39m。图1-5-1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1适用于申堂一路至火炬路段(K1+900K3+100):横断面布置为:3.0m非机动车道+1.5m侧分带+12.25m主线(0.5m路缘带+3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2.0m中央分隔带+12.25m主线(0.5m路缘带+3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1.5m侧分带+7.5m辅道+3.0m非机动车道,总宽度43m。图1-5-2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2适用于广珠西线高速跨线桥范围(K3+100K4+320):横断面布置为:3.0m非机动车道+0m(1.5m)绿化带+7.5m辅道+1.5m侧分带+12.25m主线(0.5m路缘带+3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2.0m中央分隔带+12.25m主线(0.5m路缘带+3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1.5m侧分带+7.5m辅道+3.0m非机动车道,总宽度50.5m(52m)。图1-5-3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3适用于终点与古神公路二期共线段(K9+500终点):半幅横断面布置为:3.0m非机动车道+1.5m侧分带+12.25m主线(0.5m路缘带+3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4.0m中央分隔带,总宽度37.5m。图1-5-4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42.路面工程本项目路面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且有利于机械化施工的原则进行路面综合设计,结合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质条件、筑路材料及地区高等级公路路面建设经验等,对路面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方案设计路面结构的多方案技术经济综合比选的基础上拟定。(1)技术标准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本项目路面设计采用单轴双轮组100KN(BZZ100)为标准轴载,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 年。(2) 现状路面状况X574坦神公路为中山市“加密八线”的一部分,长约10 km,现状公路技术等级为:非标准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为硬分隔,路面类型为水泥砼,路基宽约25.5m,行车道宽15.0m。坦神公路于2004年5月建成。路面结构为:22cm水泥砼(面层)+30cm水泥稳定石屑(基层)。(3)路面结构经过路面结构方案比选和材料比选,根据交通量水平、弯沉计算及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推荐路面结构如下:1、B1路面加铺段(h=10cm)加铺层:4.5cmG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加铺层:5.5cmGAC20C沥青混凝土处治后旧水泥砼路面2、B2路面加铺调坡段(h=1118cm)加铺层:4.5cmG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调平层:5.513.5cmGAC20C沥青混凝土处治后旧水泥砼路面3、B3路面加铺调坡段(h=1833cm)加铺层:4.5cmG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加铺层:5.5cmGAC20C沥青混凝土调平层:823cmGAC25沥青混凝土处治后旧水泥砼路面4、B4路面加铺调坡段(h=3374cm)加铺层:4.5cmG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加铺层:5.5cmGAC20C沥青混凝土加铺层:8cmGAC25沥青混凝土调平层:1556cm4%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处治后水泥砼路面5、路基加宽段、主道、辅道、匝道新建路段上面层:4.5cmG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5.5cmGAC20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8cmGAC25沥青混凝土下封层+透层基层:18cm4%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18cm4%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3%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垫层:15cm未筛分碎石(潮湿路段)总厚度:74cm(89cm潮湿路段)6、桥面铺装桥面铺装结构采用双层式,上面层采用4.5cmG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5.5cmGAC20C沥青混凝土。7、中湿、潮湿路段为保证路面尽量处于干燥或者中湿状态,考虑在低填方的路面结构中,增加一层15cm未筛分碎石垫层,以利于排水。(4)罩面前旧路的处理在旧水泥砼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之前应对旧路面进行一系列处理:更换破碎板,修补和填封裂缝,磨平错台,压浆填充板底脱空,清除旧路面表面的松散碎屑、油迹,剔除接缝中失效的填缝料和杂物并重新封缝等,从而减少产生反射裂缝的根源。(5)路面排水1、中央分割带排水中央分隔带推荐采用顶面设置双向横坡,为防止地表水渗入路面基层与路基,设置了土工膜作为隔渗层,纵向设置碎石渗沟,渗沟内采用软式透水管将水汇集,并一定间距通过横向PVCU管将水排出。中央分隔带比较方案为表面采用C20砼预制块封闭,雨水通过表面预制砼横坡向机动车道排,为防止护栏柱子穿透隔渗层后水渗入路基中,施工时应在护栏柱子周边浇热沥青防渗。隔渗层采用涂双层热沥青。图1-5-5 中央分隔带2、桥面排水本项目大中桥桥面均采用集中排水,设置泄水管收集桥面雨水,流入桥下设置排水沟或雨水井,再引入附近河沟或者管道排水系统中。3.桥涵工程(1)设计标准本项目桥涵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1、主线及匝道桥梁:公路-级;辅道桥梁:城-A级。2、设计洪水频率:大、中、小桥、涵洞为1/100。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4、桥面宽度:主线桥:标准段采用整体式断面,桥宽28m,双向六车道,桥宽组成为:0.5m(防撞栏)+12.75m(桥面净宽)+0.5m(防撞栏)+0.5m(幅间间隙)+0.5m(防撞栏)+13.75m(桥面净宽)+0.5m(防撞栏)=28m。局部按照上下行分离设置。主线桥梁宽度28m+a,双向六车道,桥宽组成为:0.5m(防撞栏)+12.75m(桥面净宽)+0.5m(防撞栏)+(28+a)(幅间间隙)+0.5m(防撞栏)+13.75m(桥面净宽)+0.5m(防撞栏)=(28+a)m,a值从0.5m变化到4.5m。图1-5-7 主线桥梁标准横断面图辅道桥:左右辅道分离设计,包含行车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宽度在内,单侧宽度11.50m。图1-5-8 辅道桥梁标准横断面图匝道桥:考虑匝道桥的行车道、硬路肩、桥宽(单向)较主线桥窄,建筑限界动态净宽较小,且弯桥较多,为适应运营维护和应急情况需要,匝道桥的桥宽统一按照与路基同宽进行设计。5、桥面铺装:主线桥及辅道桥的预制装配式结构采用10cm 沥青铺装+10cm 厚整体化层混凝土,现浇连续梁结构采用10cm 沥青混凝土铺装;匝道桥预制装配式结构采用10cm 沥青铺装+10cm 厚整体化层混凝土,现浇连续梁结构采用10cm 沥青混凝土铺装。(2)桥涵布设情况本项目共新建大桥1243.6m/2座(立交桥,详见立交工程),改扩建中桥112.8m/3座,小桥13.6m/1座,桥梁长度共计1370m;全线共设涵洞21座,其中钢筋混凝土箱涵13座、圆管涵8座。表1-5-2 主线桥梁设置一览表序号全桥中心桩号桥名孔数及孔径(孔m)桥梁全长(m)上部结构改造方案1K2+245申堂涌中桥4837.6普通钢筋砼空心板旧桥拼宽2K3+406.5三沾涌中桥(主线桥)4837.6普通钢筋砼空心板拆除上部,利用下部结构,加宽部分新建下部三沾涌中桥(左辅道桥)4837.6普通钢筋砼空心板三沾涌中桥(右辅道桥)4837.6普通钢筋砼空心板3K6+573.9沾涌中桥4837.6普通钢筋砼空心板拆除上部,利用下部结构,加宽部分新建下部4K10+738定溪小桥1813.6普通钢筋砼空心板旧桥拼宽表1-5-3 涵洞设置一览表序号中心桩号结构类型新建涵长(m)交角()孔数及孔径(孔-m)1K3+066钢筋砼箱涵40.0901-1.0*1.02K3+700钢筋砼圆管涵12.0751-1.03K3+924钢筋砼箱涵8.0921-3.0*1.74K4+428钢筋砼箱涵12.0901-2.0*1.35K4+846钢筋砼箱涵6.0901-3.0*1.16K5+072钢筋砼箱涵/951-3.0*1.17K5+796钢筋砼箱涵6.01051-2.5*1.18K5+970钢筋砼圆管涵/1001-1.09K6+911钢筋砼箱涵37.01001-2.0*1.010K6+952钢筋砼箱涵2.0901-1.5*1.511K7+213钢筋砼圆管涵/1001-1.012K7+527钢筋砼圆管涵/951-1.013K7+790钢筋砼箱涵/1051-3.0*1.714K8+128钢筋砼箱涵3.5901-1.5*2.015K8+298钢筋砼箱涵3.0851-4.0*2.016K8+513钢筋砼圆管涵46.0901-1.517K8+596钢筋砼箱涵3.0951-1.5*2.018K8+997钢筋砼箱涵3.01001-5.0*1.019K9+210钢筋砼圆管涵/901-1.020K9+521钢筋砼圆管涵42.0901-1.521K10+176钢筋砼圆管涵42.0901-1.5合计/钢筋砼箱涵123.5/钢筋砼圆管涵142.0/4.立交工程本项目位于中山市坦洲镇和神湾镇,沿线两侧建成区较多,开发程度较高,因此,本项目互通立交设计依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并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执行。龙塘互通多条主要干道交叉,采用双T 型大型互通型式;道路设计时速为40km/h。各立交工程内容见下表1-5-4。表1-5-4立交桥梁设置一览表序号中心桩号桥名交角(度)孔数及孔径(孔m)桥梁全长(m)上部结构龙塘互通立交1TK27+713.417坦洲快线高架桥9028+5*30+3*40+18*30838PC小箱梁2AK0+630.554A匝道桥903*26+4*31+28+3*20+(33+55+55+33)+18*301038.8PC小箱梁、PC现浇箱梁、钢箱梁3AK0+379.057B匝道桥90(3*40+35.423)+8*30395.423PC小箱梁、钢箱梁4EK1+047.69E匝道桥9020*30+(20+3*30)+(39+2*55+44)+14*30+2*40+3*301498.6PC小箱梁、PC现浇箱梁、钢箱梁5F3K+.661.185F3辅道桥9010*30305.6PC小箱梁6F4K0+661.244F4辅道桥9010*30305.6PC小箱梁7YK0+479.274Z匝道桥908*30242.8PC小箱梁8YK0+312.752Y匝道桥903*30+2*40+3*30262.8PC小箱梁5.交叉工程按照工可批复,根据沿线各镇的规划、交通量的预测以及区域内主要公路网的布局情况,结合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本项目共设置立交1处,同时本项目为非收费道路,立交布设均不设置收费站。表1-5-5立交布置一览表立交起终点立交名称被交道路立交形式与主线关系名称等级K0+000.000K1+900.000龙塘互通立交坦洲快线/坦神路(往坦洲镇区)城市快速路、一级公路Y型(3层立交)本项目分离/上跨图1-5-9龙塘立交平面示意图本项目共设平面交叉8处,平面交叉口是本项目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平交口的设计应根据相交道路情况,确定交叉口的形式、平面布置和交通组织方式等。6.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本项目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包括交通安全设施、交通信号控制及电子监控设施、沿线绿化。 本次供电照明设施设计内容为龙塘互通立交、K1+900(接龙塘立交)K10+855.676(终点平交口)全线范围内的照明设施、供配电设施及其电缆管线等。交通信号控制及电子监控设施包括交通信号设备、市政工程配套设备、电子监控设施等。7.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本道路断面共有两种形式:4m 中央分隔带+1.5m 侧分带;2m 中央分隔带+1.5m 侧分带。故设计时根据适当长度及不同宽度的分车绿化带分别进行相应的绿化设计。互通式立交区景观设计与绿化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自然式:绿化设计突出自然的特点,适用于乡野立交地段,特别是地处乡村或城乡结合部或市区内的立交地段。混合式立交:绿化设计采用群落种植+修饰图案等的手法进行。对于处于城乡结合部或市区内的立交,可以采用这种形式。8.排水工程根据中山市坦洲镇雨污分流专项规划修编(2013-2020)的要求,并结合坦神北路沿线地势,周边地块地形,进行污水管道布置;根据管道标高、道路纵坡等通过污水提升泵站进行提升后最终排至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管道沿道路两侧南北分段布置,采用雨污分流制。设计污水管尺寸为d400d1200。管道在起点、变径、变坡、方向改变及支管接入处均设检查井,管道一般采用管顶平接,在标高不能满足的特殊情况采用管中或管底平接。考虑到周边地块及道路的开发进度。污水管道每间隔90m120m左右预留接户管,管径为d400,坡度取5。对受路面扩宽影响的现状排水过路涵洞通过倒虹处理通过,并在倒虹管进出水井及进水井前一检查井,设置沉泥槽。雨水口连接管管径采用DN400,坡度均为0.01。雨水口井深度一般为1.0m。9.主要工程量本项目主要工程量见表1-3-2。10.土地占用与拆迁1、土地占用情况本项目共需占用土地968.4亩(包括路基、桥梁、路线立交、沿线设施及交通工程),平均87.76亩/km,低于用地指标129.231亩/km。本项目占用的各类土地数量见表1-5-7。表1-5-7 占用土地表镇区长度(m)用地类型征地建筑用地林地菜地苗圃旧路果园草地其他(亩)(亩)(亩)(亩)(亩)(亩)(亩)(亩)(亩)坦洲镇10029890.09.841.00.02.4462.92.1193.8178.0神湾镇82778.41.412.30.40.036.75.211.311.2合计10856968.411.253.30.42.4499.57.4205.1189.2项目设有一条0.8km长、宽约4m的临时施工道路,施工营地需要临时占地共21800m2,包括电力、电讯工程、路面稳定粒料拌和设施、沥青混合料拌和设施、水泥混凝土拌和设施和施工人员宿舍等。施工营地位置见于下文图5-2-1。2、项目拆迁本项目拆迁情况见表1-5-8。表1-5-8 拆迁建筑物表长度砼房(m2)简易棚(m2)铁皮房(m2)合计(m2)坦洲镇100297261.2947.51080.49289.1神湾镇8276914.2384.507298.7龙塘互通立交1900347.05639571867合计108567261.2947.51080.49289.1六、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项目沿既有旧路改扩建,当地施工条件较好,未有其它受限条件。2.施工道路条件本项目沿线公路网密集,地方公路四通八达,与施工相关的主要公路有: 前进四路、科技路、火炬路、申堂一路、二路、月环路、广珠西线高速、西部沿海高速等,另外以及数量较多的村道等。因此,本项目的运输条件良好。3.施工期限根据项目规模、工程特点及前期筹备情况,初步计划工程于2019年开工建设,2021年建成通车,工期两年。4.施工方案(1)路基工程路基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地基必须先进行表土清除,对原地面夯实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路基工程以机械施工为主,适当配合人力施工的施工方案。鱼塘地段应按围堰、排水、清淤、回填的施工顺序进行,并充分压实,以确保路基不产生大的变形。施工现场应首先解决排水问题,完善临时排水系统,严禁出现积水现象。本项目中所需填挖方,施工前要按照“经济合理、环保协调”的原则,取土尽量减少对当地植被破坏,污染环境,少占良田。保持原有自然景观。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的施工和交通工程设施的施工相互影响较大,因此二者施工应相互协调,以保证中央分隔带设施能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完毕后,应注意清理施工场地,恢复原有地貌景观。各种路用材料必须经检测与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路面工程本路段重型车辆较多,路面施工质量十分重要。各路面分层均必须铺筑不小于200m的试验段,以获取全面施工时需要的各项数据,据此指导施工。底基层采用平地机配合人工施工;基层及沥青面层则必须采用摊铺机,实现集中拌和,拌和站应设置在桩号中间附近,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地带。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和材料组成,实行严格的工序管理,做好现场监理与工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每层施工前应做好各种室内试验工作,获取试验数据后推广应用;把好测量关,发现平整度及标高不合格应及时采取刮平、凿除、填补等措施至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路面面层和桥面铺装下层采用挂线控制标高和摊铺厚度,桥面铺装上层采用平衡梁法控制摊铺厚度。沥青面层还需注意保证摊铺机施工导线的稳固性,防止因导线自重产生过大的挠度而影响路面的平顺性和线型美观,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40165间,碾压速度26m/min。改性沥青层的摊铺温度宜适当提高,摊铺速度放慢。(3)桥涵工程与立交工程跨径小于10m的小桥、涵洞、通道可根据结构型式,施工设备等实际情况采用预制安装或现浇方法施工。对于预应力砼连续梁桥,则根据需要采用悬臂浇注法或有满堂支架现浇或逐孔施工。跨线桥的上部构造,根据其跨径、结构类型、被交叉道路的交通量等情况,选用预制吊装、搭架现浇或移动模架逐孔浇注等施工方法。桥梁基础一般采用钻孔桩或扩大基础,跨河桥梁应抓住施工有利季节集中施工,由于路线经过地区有可能存在溶洞等,施工时要有所准备。高度小于30m的墩柱施工,建材的运送提升建议利用吊车进行。(4)其他(1)对控制工程宜先期实施,尽早开通,确保工期。(2)排水、防护、沿线设施及绿化等工程可根据施工进度先后顺序合理安排进行施工;改沟渠、改河等工程宜选择在不妨碍或少影响农事之季节进行。5.施工土石方本路段钢材、水泥可就近通过市场购买,通过公路运至工地。供筑路用的砂石等材料,宜使用前进一步与货主购买协议,以利当地提早增购生产机械,扩大生产地方材料生产能力,保证供应。本项目土石方平衡表如表1-6-1。表1-6-1 土石方平衡表单位:m3项目挖方填方弃方借方回填路基工程5528743957731723248389桥梁工程0000交叉工程1087225403010871公路设施工程00660绿化及环境保护工程00582740合计5637466498090657473089路基工程交叉工程公路设施工程绿化及环境保护工程工程31723m339577m331723m3660m358274m3521151m3473089m3图1-6-1土石方平衡图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道路,主要环境问题为道路上机动车行驶时产生的机动车尾气和道路扬尘,以及噪声污染。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一、地理位置坦洲镇隶属于广东省中山市,为中山市直辖乡镇,位于珠江口西岸,地处中山市最南端,毗邻珠海经济特区,邻近香港、澳门。神湾镇位于中山市南部,在珠江三角洲西江出海口东岸,与珠海斗门隔江相望。二、地形地貌坦洲境内多为农田,地势平坦,镇内仅有一座坦洲山,海拔约53m。坦洲镇处于珠海坦洲联围内,镇内河道纵横交错,水系十分发达。神湾镇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境内丘陵、平地错落相间,全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三、气象气候坦洲处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9C,七月平均气温28.4C,极端最高气温36.2C,一月平均气温13.1C,极端气温-1.3C,无霜期352天。年平均降雨是1731毫米。每年46月进入前汛期,多受锋面低槽天气系统影响,常出现暴雨;79月为后汛期,受热带气旋(台风)影响,常产生狂风暴雨。神湾镇全境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热带北缘,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受季风影响明显,夏季常受东南季风影响,冬季常受西北季风影响,因此干湿季分明;全年易见的气象灾害有雷电、霜冻、暴雨和台风。四、水文特征坦洲镇处于珠海坦洲联围内,镇内河道纵横交错,水系十分发达。神湾镇境内河道主要有石歧河和磨刀门水道,并兴建有古宥水库。五、地质坦洲镇内平原主要由第四纪海积、冲积层构成,为淤泥质粘土,有机质丰富,地下水矿化度较高,成陆历史较短。神湾镇的神湾一带有寒武纪八村群分布,主要由变质的砂岩、粉砂岩、页岩和少量碳质岩组成。六、土壤植被坦洲镇辖区内西北处于低山丘陵,其余主要为冲积海积平原的大沙田。据1975年调查显示,该镇主要土壤有赤红壤、水稻土及滨海盐渍沼泽土。植被代表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植被种类众多,全镇绿化覆盖率45.71%。神湾镇辖区内山水平地各占三分之一。植被代表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植被种类众多,平原地区主要为农田,也有当地特色的菠萝和火龙果果园。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坦洲镇概括坦洲镇总面积129.58平方公里,下辖7个社区、7个行政村,截至2012年末,常住人口22.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32万人。2013年,坦洲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87亿元,同比增长16.3%。坦洲镇主要作物为水稻、玉米、马铃薯。除了生猪、“三鸟”,坦洲镇也有笋壳鱼、黄金石斑等特色新水产品种养殖业。2016年,坦洲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有5家企业入选中山市“新三百”10亿元产值企业培育库。坦洲镇实现工业产业增加值84.36亿元,同比增长12.3%。2016年,坦洲镇第三产业增加值83.07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94亿元。坦洲镇曾获“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广东省卫生先进镇”、“广东省企业百强镇”、“广东省文明示范镇”、“广东省教育强镇”等荣誉称号。2017年11月,坦洲镇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二、神湾镇概括神湾镇总面积60.9平方公里,下辖1个居委会、5个行政村,共有3.8万人口。2017年,神湾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8亿元,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增加值8.4亿元,比增10.2%;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1.1亿元,比增10.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2亿元,比增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亿元,比增13.3%。神湾镇主要作物为粮食、花卉苗木、水果、蔬菜,并有神湾菠萝、神湾河虫等远近闻名的名优特产。2017年12月17日,获评“2017中国最美村镇50强”荣誉称号。评价区域内不存在需特殊保护的文物古迹。项目所在地功能区划:项目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2-3-1。表2-3-1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编号环境功能区名称环境功能区属性1水环境功能区本项目跨越申堂涌、三沾涌和沾涌,基本沿西灌渠北岸,西灌渠汇入磨刀门水道。根据中山市水功能区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府200896号),三沾涌、西灌渠水质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申堂涌、沾涌水质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磨刀门水道水质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根据中山市声功能区划的规定,铁炉山森林公园-公仔山片区执行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坦洲第三工业区-枝埔工业区、定溪工业区北区执行3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其余区域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道路相邻区域为1类区域时,边界线外55m执行4a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道路相邻区域为2类区域时,边界线外40m执行4a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道路相邻区域为3类区域时,边界线外25m执行4a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临街建筑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时,临街建筑物面向交通干线一侧至交通干线边界线的区域执行4a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4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保护区否6是否饮用水源保护区否7是否水库库区否8是否属于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否9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是图2-3-1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图图2-3-2坦洲镇与神湾镇(部分)声功能区划图图2-3-3中山市水环境功能区示意图33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 环境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为道路项目,沿线无集中,污染物排放量不大。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本项目只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1)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本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SO2、NO2、PM10、PM2.5、CO、O3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中山市 2018 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SO2、NO2、PM10、PM2.5、CO、O3的监测结果见表3-1-1。2018年,中山市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的年均值及相应的日均值特定百分位数浓度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浓度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浓度值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