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智慧新交管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恩平市智慧新交管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恩平市智慧新交管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恩平市智慧新交管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恩平市智慧新交管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新交管设计方案2019年6月目录第 1 章 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11.2 建设单位11.3 项目建设目标及建设周期11.3.1 项目建设目标11.3.2 项目建设周期21.4 项目建设内容21.4.1 外场建设内容21.4.2 内场建设内容21.4.3 交通组织及信号优化服务31.5 总投资来源及产权归属3第 2 章 需求分析42.1 现状分析42.1.1 交通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现状42.1.2 闯红灯电子警察系统现状42.1.3 视频监控系统现状42.1.4 指挥中心以及网络机房现状52.2 建设需求52.2.1 外场建设需求52.2.2 内场建设需求5第 3 章 建设方案73.1 设计原则73.2 系统总结构83.3 技术标准规范8第 4 章 详细设计方案114.1 外场建设方案114.1.1 路口升级改造布点11字符种类10具体内容104.1.2 高空全景监控系统134.1.3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184.1.4 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254.1.5 交通诱导屏系统284.1.6 违停抓拍系统334.1.7 传输系统384.1.8 技术参数384.2 内场建设474.2.1 交通集成管控平台功能设计474.2.2 存储系统设计704.2.3 监控中心设计744.3 交通组织及信号优化服务854.3.1 服务概述854.3.2 服务目标864.3.3 服务内容864.4 数据共享及平台对接884.4.1 数据共享884.4.2 与市交管局平台对接88IV第 1 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智慧新交管1.2 建设单位恩平市公安局1.3 项目建设目标及建设周期1.3.1 项目建设目标按照“兼容、实用、可靠、先进、经济”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以实战为检验标准,实现对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动态及静态信息进行有效汇总整合、综合分析与深层挖掘,建立起先进实用、反应快速、运转协调、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公安交通监控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恩平市交警大队在宏观管控、微观监测和组织协调的能力,为领导决策提供更有效的技术和数据支持,从而达到完整流畅的交通控制,逐步建成一套现代化、全方位的交通管理体系: 交通信息的动态实时采集与快速整合:第一时间掌握城市交通状态,并把来自不同渠道的各类交通数据进行智能的数据整合,实现交通管理由量变到质变的基础。 多种不同来源数据、多个不同系统的高效整合: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能接受各种不同厂商、不同设备、不同时间频率采集的交通数据,进行清洗、分析、标准化,并融合到统一的交通数据仓库,以最高效率进行数据分析和信息发布,同时方便其他系统的接入与信息共享。 海量信息的智能分析:通过先进的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挖掘的能力,从海量数据中掌握有管理价值的智能信息,提高交通管理的响应速度、效率和整体质量。 基础架构的动态化。交通已经成为目前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重点,交通信息化将在未来持续高速增长。交管业务的不可中断性要求IT基础架构应规划和建设一个高扩展、高性能、高可靠和高可用的动态信息基础架构,这是支撑恩平市交通管理工作的基础。1.3.2 项目建设周期自合同签订之日起 8个月内。1.4 项目建设内容1.4.1 外场建设内容建设路口升级补点13个(卡警)、高空点监控5个、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1套、交通诱导屏1套、违停抓拍设备10套。1.4.2 内场建设内容(1)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建设智能交通管控平台,为智能交通提供视频监控及大数据服务应用、图像二次识别应用、应急指挥调度、实景指挥作战、交通信号优化及控制等智能应用。(2)信息机房建设为了给内场设备、平台提供设备接入的物理基础环境,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需要新增信息化机房设备,改造原有老旧机房。(3)指挥中心改造应恩平市整体规划以及应急业务需求,原有交警3楼指挥中心需进行改造,原指挥中心侧三间房打通作为新建应急指挥中心,内墙拆除,与办公室连通,办公室侧增加2堵间墙,改造后满足各业务部门合署办公、以及联合处置的需求。1.4.3 交通组织及信号优化服务进行交通组织及信号优化服务,对建设的交通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外场路口进行交通组织调查,对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面进行挖潜,同时并对已优化的路口进行跟踪维护。1.5 总投资来源及产权归属本项目为恩平市财政出资建设,项目视频监控前端设备、杆体、存储、平台设备、系统软件等产权应全部归恩平市交警大队所有。第 2 章 需求分析2.1 现状分析2.1.1 交通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现状恩平市市区已建设有13个交通信号控制点位,这些交通信号控制点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恩平市的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但早期前端的信号机大多是单点信号机,不能实现全市的交通信号联网,不能互通及控制,大大影响控制的便利性、区域交通信号的协调性,而且由于运行多年,配套的信号机等设备已老化,故障率增大,所以急需对这些路口的信号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从而提升整个市区的交通效率。2.1.2 闯红灯电子警察系统现状恩平市早在2012年已在市区多个路口建设闯红灯电子警察系统,系统使用200万或500万CCD高清一体化摄像机为采集主体,200万单台摄像机覆盖单向2车道,500万单台摄像机覆盖单向3车道;闪光灯和LED频闪灯进行夜间补光。这些电子警察系统的建设,对于改善交通监管环境,弥补警力不足,延伸交通管理的时间和空间,规范执勤、执法程序、提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的效率,查处违法交通信号行驶、不按车道指示行驶等违法行为和打击交通肇事逃逸等违法犯罪行为,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维护平安畅的交通程序,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系统运行多年,除了产品寿命降低,故障率提高外,更重要的是当时建设的系统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电子警察高清化、智能化的要求。例如人脸识别,新能源车牌识别等应用。所以急需对现有的电子警察系统进行升级改造。2.1.3 视频监控系统现状已建设了12个城区主干道主要路口高清监控,实现对路口交通态势的监控; 江门市局统筹规划建设了4处高点监控,实现对路口大场景交通宏观态势的监控,暂未直接接入恩平市交警大队;2.1.4 指挥中心以及网络机房现状目前恩平市交警大队还未建立起高信息化水平的交通指挥中心,缺乏高集成度的交通集成管控平台以及大数据服务应用、应急指挥调度、实景指挥作战、联网式交通信号区域控制等智能应用,同时机房环境缺乏合理规划,整体基础设施薄弱,交通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不能实现多源交通数据的共享及多个系统的应急联动,路口的交通设施出现故障也不能及时发现,道路事故处理效率低,解决交通拥堵效率低,也间接加剧了交通拥堵。2.2 建设需求2.2.1 外场建设需求(1) 在13路口升级改造,建设前后拍电警系统(卡警)和交通交通信号控制系统13套;(2) 高空点监控5个;(3) 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 1套(4) 交通诱导屏1套;(5) 违停抓拍设备10套;2.2.2 内场建设需求(1)智能交通管控平台需要建设智能交通管控平台,为智能交通提供视频监控及大数据服务应用、图像二次识别应用、应急指挥调度、实景指挥作战和交通信号控制及区域协调等应用。(2)为了给内场设备、平台提供设备接入的物理基础环境,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需要新增信息化机房设备,改造原有老旧机房。 (3)指挥中心改造应恩平市整体规划以及应急业务需求,原有交警3楼指挥中心需进行改造,原指挥中心侧三间房打通作为新建应急指挥中心,内墙拆除,与办公室连通,办公室侧增加2堵间墙,改造后满足各业务部门合署办公、以及联合处置的需求。第 3 章 建设方案3.1 设计原则1、先进性系统设计应采用当前先进、成熟、应用广泛的技术。系统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和施工过程中,有超前性,采用的技术,既考虑实用有效,又确保35年内不落后。2、兼容性系统内各级平台之间、平台与前端资源/用户终端之间能够有效地进行通信和共享数据,能够实现不同厂商、不同规格的设备或系统间的兼容和互操作。3、可扩展性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规模和功能易于扩充,配套软件具有升级能力。4、规范性系统设计符合国家、广东省及公安部等的有关设计规范要求及建设方的管理和使用要求。控制协议、视频编解码、接口协议、视频文件格式、传输协议等应遵循国家、公安部等系列标准中的相关规定,系统具备规范性与开放性,能够与具有标准接口的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实现互联。5、可操作性提供清晰、简洁、友好的中文人机交互界面,操控简便、灵活,易学易用,便于管理和维护。6、安全性对系统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非法接入、非法攻击和病毒感染,防雷击、过载、断电、电磁干扰和人为破坏等,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综合安全防护。7、可靠性采用成熟、稳定和通用的技术和设备,关键部分应有备份、冗余措施,系统软件应有备份和维护保障能力,能够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有较强的容错和系统恢复能力。系统采用的器材和产品都是经过各类质量体系认证和许可的,并且在国内外的实际应用中被证明是可靠稳定的品牌产品,能够确保可靠运行。8、可维护性系统应具备自检、故障诊断及故障弱化功能,在出现故障时,应能快速地确定故障点,并及时恢复。9、可管理性系统内的设备、网络、用户、性能和安全应能够并便于管理和配置。10、经济性系统在保证符合规范、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需充分考虑设备的性价比指标,综合优化一次性购置安装成本和长期运行维护成本。11、实用性系统围绕打击、防控及服务为中心,把实际需求放在首位,选择针对性强、实用性好的设备和产品,突出易用,可维护,方便操作的特点。3.2 系统总结构3.3 技术标准规范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1400.1-2017)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第2部分:应用平台技术要求(GA/T1400.2-2017)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第3部分:数据库技术要求(GA/T1400.3-2017)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第4部分:接口协议要求(GA/T 1400.4-2017)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 1399.1-2017)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第2部分:视频图像内容分析及描述技术要求(GA/T 1399.2-2017)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 25724-2017)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6)及其修改补充文件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2016 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公科信201211号) 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 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安全规范(试行)视频接入部分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15-2009)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14) 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833-2016)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14) 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16) 公安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系列标准规范 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T3659-1983)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T7401-1987)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17963-2000)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部件(GA216.11999)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8566-2007)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交通电视监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A/T514-2004)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16)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应用工作的意见(公通字 20154号); 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其他平安城市建设相关地方规范与标准第 4 章 详细设计方案4.1 外场建设方案4.1.1 路口升级改造布点4.1.1.1 建设点位信息本期需要升级补点13个路口,另有恩东路-锦安街路口需要接入本次新建系统,点位清单及在地图的点位图如下:第101页序号点位名称备注一改造1新平北路-锦江大道2新平北路 -美华东路3飞马路口4新平中路-富源西路5新平中路-东门路6新平中路-恩新西路7新平南路-吉祥路8新平南路-纺织路9西门路-乔峰路10西门路-稔岗路11沿江西路-锦电双桥12恩新东路-沿江中路13南堤中路-锦安街二接入14恩东路-锦安街4.1.1.2 系统架构高清电子警察系统由前端子系统、传输与后端管理子系统两部分组成,实现对路口机动车闯红灯、逆行、压线、不按所需行进方向驶入导向车道、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自动抓拍、记录、传输和处理,同时系统还兼具卡口功能,能够实时记录通行车辆信息。前端主要负责完成前端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存储与上传,主要由抓拍单元、补光单元、路口管理主机等相关组件构成。路口交通违法信息与卡口信息全部采用IP方式传输。4.1.1.3 系统工作流程4.1.1.3.1 闯红灯违法行为抓拍系统对通行车辆进行实时监控抓拍,每条闯红灯违法记录由三张图片构成,能够清晰表现机动车压停车线前、中、后的完整过程,违法过程的图片位移保持适宜的距离,以清晰反映机动车闯红灯违法过程。抓拍图片符合GA/T496-2014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GAT832-2014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第一个位置的信息可以清晰辨别闯红灯时间、车辆类型、红灯信号、机动车车身未越过停止线的情况;第二和第三个位置的信息可以清晰辨别闯红灯时间、车辆类型、红灯信号和整个机动车车身已经越过停止线并且在相应红灯相位继续行驶,并越过相邻方向的道路中心延长线的情况。路口控制主机接收来自电警抓拍单元的高清码流,在本机完成解码后,对每帧图像进行视频分析,实时检测车辆。当有车辆进入视频检测区域时,对车辆行驶轨迹进行跟踪分析,并结合信号灯当前状态和车道属性(左转、直行、右转)判断车辆是否存在交通违法行为。1、对于在触发线1(压在停止线)位置抓拍的图片,将该图片并作为第一张闯红灯违法图片保存并建立违法行为ID号。闯红灯车辆触发抓拍位置12、当路口控制主机检测到红灯期间该车辆离开触发线1时(已越过停止线),系统采集第二张闯红灯图片,并将抓拍的图片连同红灯开启时间、该辆车违法时间、路口名称、车道号等信息用同一个ID号存储在前端控制主机的硬盘内。闯红灯车辆触发抓拍位置23、当路口控制主机检测到红灯期间该车辆离开触发线2时(已越过停止线),系统采集第三张闯红灯图片。闯红灯车辆触发抓拍位置3这样将形成一组完整的车辆闯红灯违法图片记录,并在前端路口控制主机内合成一张高清照片。4.1.1.3.2 卡口图片抓拍当信号灯状态为绿灯或黄灯时,系统在触发线1位置抓拍1张车辆尾部图片作为卡口图片记录并保存。卡口车辆触发抓拍位置4.1.1.3.3 其他违法行为抓拍当有车辆进入视频检测区域时,对车辆行驶轨迹进行跟踪分析,并结合信号灯当前状态和车道属性(左转、直行、右转)判断车辆是否存在不按导向车道行驶、压线、逆行等其他交通违法行为。4.1.1.3.4 人脸取证工作流程车辆分别通过卡口抓拍单元和电子警察抓拍单元后,对应的正向卡口图片和闯红灯违法合成图片都汇聚到了路口管理主机通过图片对应的车道方向属性和车牌识别结果,把同一车辆的闯红灯图片、正向卡口图片和卡口人脸特写图片做匹配合成,形成完整的包含车辆头部、尾部画面的违法合成图片,最终达到闯红灯违法处罚到人的目的。4.1.1.4 系统功能设计4.1.1.4.1 闯红灯违法抓拍功能系统可以实现对单方向各车道闯红灯车辆的监测、图像抓拍等功能。每一违法记录拍摄连续3张反映闯红灯过程的图片,其中第一个位置的图片反映机动车未到达停止线的情况,并能清晰辨别车辆类型、交通信号灯红灯、停止线;第二个位置的图片反映机动车已越过停止线的情况,并能清晰辨别车辆类型、号牌号码、交通信号灯红灯、停止线;第三个位置的图片反映机动车越过停止线继续前行的情况,并能清晰辨别车辆类型、交通信号灯红灯、停止线。4.1.1.4.2 卡口监测记录功能系统能够准确捕获、记录车辆通行信息(车辆尾部的图片),对通过车辆的捕获率不小于99%。记录的车辆信息除包含图像信息外,还包括文本信息,如日期、时间(精确到秒)、地点、方向、号牌号码等。车辆信息写入关联数据库,并将相关文本信息叠加到图片上。4.1.1.4.3 多种违法行为检测记录功能系统通过电警抓拍单元“高性能AI硬件平台+深度学习算法”强大的边缘计算能力保证系统能够在单一场景下完成更多违法行为的检测、取证,助力用户在交叉路口这一重要的交通管理节点进行高效管控。系统在路口电子警察设备可检测的范围条件允许的情况内,还同时可进行如下违法行为的记录功能:(1)不按所需行进方向驶入导向车道记录违法具体行为表现为,车辆未按照路口车道的导向标线指示方向进行行驶。违法代码为:1208。(2)“大弯小转”违法行为记录所谓“大弯小转”,是指路口左转弯车辆应该以较大的转向半径转弯,却以较小半径转弯的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向左转弯时,靠路口中心点左侧转弯。违法代码:1209。(3)左转/掉头不让直行该违法行为是指,机动车在转弯的情况下(包括左转和掉头),未让对向的直行机动车和行人先行的行为。违法代码:1313。(4)右转不让左转该违法行为是指,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的机动车未让行左转弯的车辆的行为。违法代码:1314。(5)其他交通违法行为记录功能 加塞:机动车在遇有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未依次排队,而从前方车辆两侧穿插或者超越行驶的行为。 闯禁令:驾驶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指示的行为。 闯绿灯:前方路口发生交通阻塞时,当信号灯变绿,未在路口之外等候,而驶入路口的行为。除上述功能外,系统还具有以下违法行为记录功能: 逆行记录 越线停车 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记录 压线/变道记录 路口停车记录 机占非记录4.1.1.4.4 人脸卡口功能(人脸取证电警)系统能够准确捕获、记录车辆通行信息(车辆前部的图片),对通过车辆的捕获率不小于99%。记录的车辆信息除包含图像信息外,还包括文本信息,如日期、时间(精确到秒)、地点、方向、号牌号码等。车辆信息写入关联数据库,并将相关文本信息叠加到图片上。同时针对车辆前部的捕获图片,系统还支持11种车身颜色识别、13种车型识别和250种车标识别的功能,可为公安交警的缉查布控和肇事找车提供更多的可检索信息,加快车辆查找的速度。(1)车身颜色识别功能系统可自动对车身深浅和颜色进行识别,可供用户根据车身颜色来查询通行车辆,为公安交通管理和刑侦案件侦破提供了科技新手段。系统可自动区分出车辆为深色车辆还是浅色车辆;并识别出11种常见车身颜色,11种颜色包括:白,银(灰),青、黄、粉、红、绿、蓝、棕、黑、紫。(2)车型识别功能系统采用车牌颜色和视频检测技术结合的方法对车辆类型进行判别,可对13种车型进行识别(SUV、MVP、两厢轿车、三厢轿车、轿跑、小型轿车、微型轿车、面包车、皮卡车、小型货车(包括微卡、轻卡及中卡)、大型货车、小型客车、大型客车)。(3)车标识别功能系统采用视频检测技术对车标进行识别,可对250种车标进行识别,可供用户根据车标来查询通行车辆,为公安交通管理和交通肇事案件侦破提供了科技新手段。(4)车辆子品牌识别功能系统采用视频检测技术对车辆子品牌进行识别,可对3000种车辆子品牌进行识别,可供用户根据车辆子品牌来查询通行车辆,为公安交通管理和刑侦案件侦破提供了科技支撑。(5)未系安全带检测功能系统采用视频检测技术,对主驾驶人员和副驾驶人员的未系安全带行为进行检测,分别输出主副驾驶未系安全带行为的特征抠图,为交警查处未系安全带违法行为提供了科技新手段,从而规范驾驶人安全驾驶行为。(6)黄标车检测功能系统采用视频检测技术,对车辆车窗进行定位和分析,输出黄标车特征识别信息,为交警进行黄标车辆管控和治理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有段,从而提高交警车辆管控的效率。(6)危险品车检测功能系统采用视频检测技术,实现车辆危险品标志的检测识别,为危险品车辆管控、运行路线规范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了更加细致的数据,保证交警对危险品车辆的有效监管。(7)挂件检测功能系统采用视频检测技术,实现车辆驾驶室内挂件的检测识别,为城市交通管理和车辆管控提供了更加细致的数据,提高车辆特征的可检索性,为城市交通事件处理、车辆管控提供更加细致的数据支撑。(8)正向违法压线、变道抓拍功能利用正向的卡口抓拍单元可扩大路口的违法检测范围,对进入路口的违法压线、变道车辆进行检测抓拍。(9)驾驶人面部特征记录功能在电子警察杆件上增加车辆正向采集的摄像机,可通过路口管理主机实现驾驶人面部特征记录功能。可将违法行为与对应车辆的正向图片匹配起来,从而将违法行为固定到驾驶人,有效遏制驾驶分非法买卖现象。支持人脸取证的违法行为包括闯红灯、压线、不按导向行驶、逆行等,用户可在配置界面中灵活的选择是否启用闯红灯、压线、不按导向行驶、逆行对应的驾驶人人脸取证功能。4.1.1.4.5 车辆牌照自动识别功能系统可自动对车辆牌照进行识别,包括车牌号码、车牌颜色的识别。1)车牌号码自动识别系统具备对符合“GA36-2014”标准的民用车牌、警用车牌、使领馆车牌的号牌自动识别能力,并且具备对2012式军车号牌、2012式武警部队号牌的自动识别能力,所能识别的字符包括:表1 车辆号牌识别字符字符种类具体内容阿拉伯数字“09”十个英文字母“AZ”二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用汉字京、津、晋、冀、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渝专用号牌简称用汉字领、使、警、学、挂、港、澳、试、超12式武警号牌字符WJ样式的字母、省份简称汉字、警种字母(X、B、T、S、H、J、D)、数字12式军车号牌字符各军区/各军兵种部拼音缩写字母、各军区/各军兵种部下辖各部属机构拼音缩写字母、数字2)车牌颜色自动识别系统能识别黑、白、蓝、黄、绿五种车牌颜色。3)新能源车牌识别功能新能源汽车号牌是为更好区分辨识新能源汽车,实施差异化交通管理而设计的全新号牌,具体分为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和大型新能源汽车号牌,其中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为渐变绿色,大型新能源汽车号牌为黄绿双拼色(见下图)。新能源号牌示例4)系统识别的车牌类型部分示例:车牌识别类型示例4.1.1.4.6 背向车型识别功能系统采用车牌颜色和视频检测技术结合的方法对车辆类型进行判别,可对12种车型进行识别(SUV、MVP、轿车(包括A级及以上车型)、小型轿车、微型轿车、面包车、皮卡车、小型货车(包括微卡、轻卡及中卡)、大型货车、小型客车、大型客车、油罐车)。4.1.1.4.7 智能补光功能系统前端设备能根据光线的变化或时间的控制自动改变摄像设备的工作参数,自动打开或关闭补光设备,确保记录图片的清晰。电警补光灯采用频闪技术,与摄像机采集频率完全匹配,在达到最大补光效果的同时降低灯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会对驾驶人造成直接强光刺激。4.1.1.4.8 前端备份存储功能系统采集的图片、视频可在设备前端做备份存储,按照数据存储时长的要求配置不同容量的硬盘。系统可根据预先的空间分配,优先保证足够的图片存储空间,保证核心数据不丢失。4.1.1.4.9 车辆稽查布控功能系统具备车辆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监测报警和布控车辆自动比对报警功能,比对方式包括精确比对和模糊比对。4.1.1.4.10 高清录像功能系统支持道路交通情况的实时视频录像存储,视频质量能清晰反映覆盖区域内行驶机动车的车牌号码。视频采用预分配存储机制,前端支持进行滚动存储7天以上。4.1.1.4.11 数据断点续传功能系统支持断点续传功能。当遇到网络中断或其他故障时,车辆信息存储在前端设备中,待故障排除后自动续传。4.1.1.4.12 时间校准功能按照GA/T832-2014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的要求,24h内计时误差不超过1.0s,确保所有前端设备点位每日至少与电子警察中心系统时钟同步一次。4.1.1.4.13 图像防篡改功能系统记录的原始图像信息具备防篡改功能,防止在传输、存储、处理等过程中被人为篡改。4.1.1.4.14 网络远程维护功能系统可以实时查看前端设备的运行状态。能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维护、远程设置和远程升级等功能。4.1.2 高空全景监控系统4.1.2.1 建设点位信息本期需要新建高空点监控5个,点位清单及在地图的点位图如下:序号区域点位名称高空全景摄像机备注1恩平金沙时代商场12恩平新世纪花园13恩平新平路与纺织路口14恩平飞马广场15恩平侨星国际14.1.2.2 系统架构高空全景监控系统充分利用领先的增强现实、3D定位、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事件检测、车辆跟踪等)等技术,通过AR高点全景摄像机获取监控点全景视频,与视场内低点摄像机联动,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既关注整体又兼顾局部的大范围立体监控与视频联动,能够以画中画展示低点摄像机视频,做到可查询、可搜索、可定位、可描述、可报警、可联动,大大改善监控系统的应用模式,提高实战效率。4.1.2.3 系统功能设计4.1.2.3.1 标签分类高空全景监控系统通过在全景画面中添加虚拟标签的方式进行相关数据的关联。按照类型标签可分为定点标签、矢量标签、区域标签,定点标签主要针对关注的点进行标注,比如全景视频场景中的监控点、卡口抓拍点、人脸抓拍点、建筑物信息等;矢量标签主要应用于带有明显方向特征的场景,比如十字路口每个方向,进出城卡口等;区域标签则主要关注重点管控区域、重点关注区域等。可根据不同种类的标签对标签实现分层管理,可选择不同的图层以控制全景画面中不同标签的显示。4.1.2.3.2 多图层分层展现系统接入资源逐渐增多,关注目标,标签信息量越来越大,为提升防控监测效率,对目标进行图层分层展现,比如按重要性分层,按类型数据(卡口、路口、警员、商场、客流、执勤岗亭、人脸抓拍等)分层,系统会根据选择的分层结果呈现对应类型的标签数据。例如,人流密集监控点可设置只显示人脸,人流分析等类型标签,将人脸分析,人流分析的结果突出显示。车辆缉查时可设置只显示卡口抓拍,将卡口抓拍图片、车辆车牌、车型等信息,在全景实时视频画面画中画展示图层标签,并可查看标签中详细信息。4.1.2.3.3 全景视频实时预览系统前端采用AR设备,可实现180场景覆盖监控,指挥中心人员通过高空全景监控系统,即可实现交通重点区域的全景监控,同时设备支持多倍变倍以及云台转动,掌控全局的同时兼顾细节。4.1.2.3.4 全景视频联动联控高空全景监控系统支持根据标签随时调阅、查看任一路AR视频,并能够以画中画方式弹出视场中关联视频、图片、文字内容等信息。不同的AR全景视频间能够互相切换、查询、搜索,通过联动低点监控资源,可实现联网布控、联动指挥,引领全新的视频联动、查缉布控、指挥调度模式。4.1.2.3.5 标签自定义标注标签内容多形式展现,自定义管理。针对指定的标签,可关联多种数据,如监控点、图片、文字、链接等信息,满足用户信息集中的需求。4.1.2.3.6 标签数据动态呈现系统支持呈现对应标签的实时数据。例如人脸识别标签,可以实时显示识别图片,或者布控抓拍结果图片,清晰、直观以画中画方式展现识别抓拍结果。4.1.2.3.7 布控报警可视化管理在平台中对车辆进行布控,一旦布控目标在布控报警区域中出现,布控报警区域自动发出报警提示,同时,以画中画的方式自动弹出监测设备抓拍的布控目标,并显示布控目标的相关信息,如布控车辆的车辆图片,车牌号、车身颜色、车型等数据,实现布控报警可视化管理。在实景画面中可利用AR设备设备自带的云台摄像机对布控车辆进行实时跟踪并调度相关警力进行拦截。通过实景画面的实时跟踪,可实时掌握布控车辆的行驶方向,大大提高拦截成功率。4.1.2.3.8 报警数据实时展示可以针对布控的人群,车辆,监控对象异常事件等产生实时告警,准确定位告警发生时间,地点,并在系统中自动弹出告警提示,告警区域视频或抓拍图片等信息以画中画方式在全景视频中自动显示。标签产生的报警会以列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也可以隐藏,作为报警数量在标签上面进行展示。4.1.2.3.9 GIS地图联合联动平台支持导入百度、谷歌等离线地图,也支持导入超高分地图。支持配合GIS地图进行联合联动,GIS地图可显示AR设备安装的实际位置,并显示对应设备的全景覆盖范围,点击对应标记即可跳转至对应的AR相机监控场景。GIS地图与系统的结合,可实现科学部建,建设一张覆盖全城的立体防控网络。4.1.2.3.10 AR场景自动巡逻平台支持多个AR场景巡逻功能,可以设置AR场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循环巡逻,默认时间为20秒巡逻一次。点击对应开启按钮开启巡逻,再次点击关闭巡逻。4.1.2.3.11 视频联动预案可以根据实际场景需要,配置对应的视频巡逻预案,通过制定预案,可在预定的时间自动打开对应预案执行,减少操作人员频繁的视频操作,提供视频巡逻效率。可以根据关注点的不同,对视频显示画面进行画面布局。系统支持一键启动相关预案,启动预案后,系统会自动根据预案之前的设定进行视频巡逻。4.1.2.3.12 标签自动同步功能平台支持在使用AR设备时,在全景相机上面添加的虚拟数字标签可以自动同步至云台相机画面中。通过坐标系转换技术,可以实现全景相机中的坐标标签同步到球机中后依旧保持精准的坐标位置。4.1.2.3.13 AR场景高高联动功能平台支持在某个场景画面中添加边界信息,在不同监控范围提供相邻的云台点位信息。指挥中心人员可直接在当前AR场景画面中点击相邻的AR场景标签进行云台转换。4.1.2.3.14 AR场景低高联动功能当前端场景为AR云台场景时,平台接收到卡口的布控报警信息时,会自动联动高空的AR云台相机进行云台转动和聚焦变倍操作,使其转动到对应的报警卡口标签,并在AR云台的预览窗口中居中高亮显示报警卡口标签,便于指挥中心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4.1.2.3.15 键盘控制功能可使用USB键盘、网络键盘等方式实现系统的灵活控制。可通过键盘控制AR场景的切换,可通过键盘控制AR场景内的云台相机。更加方便了指挥中心人员的操作。4.1.2.3.16 标签回放功能系统支持对AR场景录像进行存储与回放。回放AR场景录像的同时,回放画面也会携带标签信息,点击对应的标签信息,会同步回放对应时间内低点资源的录像。通过标签回放,可方便操作人员针对某类时间的录像追溯,使得视频回放追溯更加有效率。4.1.2.3.17 目标跟踪功能AR设备可以自动检测画面中的运动车辆,操作人员可选择对应的运动车辆,选择后,AR云台相机会持续跟踪对应的车辆。通过目标跟踪功能,可实现重点车辆的接力跟踪。如果特勤路线下的特勤车辆跟踪、特种车辆的跟踪等。4.1.2.3.18 卡口标签综合管控系统的卡口标签可以关联实时抓拍数据、实时视频预览数据以及自动计算卡口当前流量数据。同时点击对应的卡口标签,还可关联车辆查询、违法查询、轨迹查询。4.1.2.3.19 移动设备标签展示功能系统支持接入移动端设备(车载、单兵、执法记录仪等),移动端设备上报GPS信息,系统会自动进行GPS信息与视频坐标信息的转换。从而将移动设备在全景视频画面中以标签的形式展示出来。而且标签会随着移动设备的移动而移动,点击移动标签,可以打开对应移动设备关联的视频以及相关信息。4.1.3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4.1.3.1 建设点位信息本期需要改造交通信号控制系统14个路口。点位清单及在地图的点位图如下:序号点位名称备注一改造1新平北路-锦江大道2新平北路 -美华东路3飞马路口4新平中路-富源西路5新平中路-东门路6新平中路-恩新西路7新平南路-吉祥路8新平南路-纺织路9西门路-乔峰路10西门路-稔岗路11沿江西路-锦电双桥12恩新东路-沿江中路13南堤中路-锦安街14恩东路-锦安街4.1.3.2 系统架构在恩平市建设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从交通信号控制的控制功能来分,可分为中心控制级和路口级,整个系统的架构如下:(一) 中心控制级中心控制级设备由中心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及相关平台软件组成。主要作用如下:1) 为城市的交通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方案设计提供输入界面。2) 提供系统参数、路口特征参数的上传下载及同步操作;3) 监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运行情况,并维护相关日志;4) 进行交通信息的统计处理,对外提供信息服务接口;5) 对路口交通信号进行优化协调控制;6) 对路口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进行采集和监视;7) 负责各路口交通流采集,进行交通数据预测。8) 对设备进行自动对时。(二) 路口控制级路口控制级由路口信号控制机组成,它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执行终端。它的主要作用如下:1) 控制路口交通信号灯;2) 接收处理来自中心级的计算机的交通控制命令,并向控制计算机反馈工作状态和故障信息;3) 具有完善的灯色绿冲突监测、比较全面的故障诊断功能;4) 具备离线数据存储功能及数据续传功能;5) 具有单点信号优化功能;6) 具备校时功能、行人请求功能;4.1.3.3 系统功能设计4.1.3.3.1 GIS电子地图系统具有GIS地图功能,可在地图上直观显示信号机运行状态及工作模式,并可通过地图关联到信号机的参数配置,同时也可以在线演示特勤任务以及绿波。1)电子地图的基本操作(放大、缩小等)2)各个路口信号机的状态信息(在线、离线、故障等)3)基于GIS的特勤任务演示4)基于GIS的绿波演示4.1.3.3.2 路口设备可视化管理系统具有路口管理功能,实现路口分组管理、路口信号机关联、路口放行方向设定、路口信号灯定位等基础应用。1)查看、增加、删除路口和信号机设备:管理已经存在的路口及路口的信号机、视频、检测器等设备信息;管理路口渠化信息;管理路口灯组及其对应输出端子等信息。2)路口可视化编辑:查看编辑路口的车渠化道图。3)路口检测器管理:在车道渠化图中设置和编辑检测器。4)路口建立向导:以向导模式引导用户建立路口,添加路口设备,维护设备信息。4.1.3.3.3 信号机方案管理系统实现信号机的参数配置及查询功能,如信号机配时方案、相位参数、时段表、工作表等的远程读写。具有信号机配时方案的模拟演示功能,可以直观方便看到方案中各相位之间过渡的灯组变化情况。1)方案表管理2)时段表管理3)工作表管理4)绿冲突管理4.1.3.3.4 信号机状态监视模块系统实现对系统服务模块、信号机工作模式及信号状态的实时监控及故障报警功能。1)查看信号机实时灯态2)查看路口执行灯组状态3)查看路口信号机运行参数4)信号机状态5)信号机时序图4.1.3.3.5 信号机实时校时系统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实现对信号机的统一校时,保证全网时间的同步。4.1.3.3.6 远程人工干预控制系统应可以实现对信号机的远程手动控制,使信号机可以处在全红、黄闪、全灭和指定相位的模式下。4.1.3.3.7 特勤任务系统应具有特勤控制功能,实现特勤预案的制定、编辑及特勤方案预演的应用,可采取立即或按照预案时间表方式来启动特勤任务。1)编制、制定特勤路线2)维护特勤路线3)立即执行、停止特勤:使选定的单个路口立即执行、停止特勤4)批量立即执行、停止特勤:使全部路口立即执行、停止特勤5)自动执行特勤:使全部路口根据设定的时间自动下载特勤及解除特勤。6)快速特勤任务制定、下发:根据制定的路线,快速执行特勤,保障领导视察或大型公共活动的安全顺利完成。4.1.3.3.8 特殊车辆控制系统应具有对紧急车辆的交通需求控制功能,当系统接收到警务、消防、抢险、救护等特种车辆的请求时,能够将上述各种车辆的请求按紧急度进行优先级分级配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应信号灯的灯色变化,保证紧急车辆的优先通行。4.1.3.3.9 单点自适应协调控制系统应具有单点自适应协调控制功能,可以根据路口采集到的交通流的变化而自动地调整信号控制参数,使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自动地适应交通流的变化。4.1.3.3.10 单点感应控制系统应支持单点感应控制,可以根据车辆检测器检测到的路口车辆到达状况,使路口各个方向的信号显示时间适应于当前车辆的交通需求的控制方式,感应控制对车辆随机到达的适应性较大,可使车辆在停车线前尽可能少地停车,从而达到交通畅通的效果。4.1.3.3.11 干线绿波控制系统应具有干线绿波控制功能,在系统内就融入了绿波方案计算算法和工具,实现干线绿波方案求解和控制的应用。4.1.3.3.12 干线自适应协调控制功能系统应具有干线自适应协调控制功能,在干线绿波的基础上,通过实时获取当前干线交通流状态通过算法调应相对应的参数,达到在保证干线车辆通过的基础下兼顾其它方向的交通需求,有效的减少绿灯浪费。4.1.3.3.13 区域协调控制系统应具有区域协调控制功能,实现控制子区区域划分、关键交叉口确定、区域协调策略制定和启动等应用。4.1.3.3.14 交通流量采集统计系统应具有交通流量采集统计模块,可以根据路口的历史流量数据自动生成一套完整的路口配时方案。4.1.3.3.15 交通拥堵控制系统应具有拥堵控制的机制,当系统检测到路口、路段的拥堵条件被触发后,通过执行所设定的预案来减少拥堵方向的排队长度。4.1.3.3.16 卡口联动控制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应具有与路口的卡口系统联动功能,系统可以配置特定车辆的车牌号码,当接收到卡口系统传过来已登记车牌的车辆将要通过此路口时,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以锁定特定车辆通行方向的信号灯为绿灯状态,保证已登记车牌的车辆的优先通行,当车辆或车队通过后,可以及时恢复信号灯的正常运行。4.1.3.3.17 统计查询系统具有统计查询功能,实现检测器参数查询、事件日志查询、日志查询、数据库查询、服务器查询、登录用户查询等应用4.1.3.3.18 系统管理系统具有系统管理功能,实现用户权限定义,系统时间、系统字典参数维护、数据备份、系统帮助、修改密码等应用。4.1.3.4 系统接口设计 第三方平台可调用信号机SDK通过国家标准协议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T 20999-2017实现与信号控制机对接; 第三方平台可利用Webservice通过行业标准实现与信号控制平台的互相接入; 信号机与外部检测设备(如视频车检器、行人按钮)等可通过网口、RS485接口和I/O口对接。4.1.4 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4.1.4.1 建设点位信息本期需要新建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1套,点位清单及在地图的点位图如下:序号区域点位名称行人闯红灯摄像机备注1恩平恩平汽车总站14.1.4.2 系统架构前端主要由一体化检测单元、信号灯检测单元、数据汇聚交互单元、告警发布单元等组成。4.1.4.3 系统功能设计本系统通过视频自动检测行人闯红灯行为,联动路口高音喇叭实现对闯红灯行人的警示和提醒,并在电子屏幕上显示行人闯红灯行为。可有效规范行人出行习惯,大大降低行人闯红灯的事故发生率,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4.1.4.3.1 信号灯状态检测功能信号灯检测器可实现信号灯状态的检测,一台信号灯检测器支持16路信号灯状态的检测,每个路口配置一台即可。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