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讲稿(ppt讲稿).ppt_第1页
城市规划设计讲稿(ppt讲稿).ppt_第2页
城市规划设计讲稿(ppt讲稿).ppt_第3页
城市规划设计讲稿(ppt讲稿).ppt_第4页
城市规划设计讲稿(ppt讲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讲城市、城市化和城市规划,主要内容提要城市的形成中外城市的发展城市化与城市问题,一、序言,1、城市规划专业与相关专业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与人们的审美观点、对生活环境的追求目标的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经济地理学、测绘学城市规划与遥感技术、计算机应用城市规划与堪舆学、风水2、如何学好城市规划认真学习理论积极参加实践注意知识积累,二、城市的形成,1、什么是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反映城市的变迁城市与乡村2、城市的形成聚居与原始聚落原始社会:自然的狩猎、采集经济生活,无固定的居住点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渔、牧业分工,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原始聚落的分布:与河流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尼罗河、两河(底格里斯、幼发拉底)、印度河、黄河、长江流域农业文明的发达与原始村落的出现(约5000年前),城市的形成,原始聚落的形态:人类聚居的痕迹奥地利新石器时代(-2000年)、西安半坡遗址(-5000年)原始聚落的分化与城市的形成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品生产的出现。原始聚居的居民点形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市城市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卡洪城)城市的职能:非农业人员的居住场所,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交流场所宗教、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商品交易的场所保卫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城市的形成,城市的选址防御的需要(保卫劳动成果,抵御入侵)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淮南子原道训交通方便(与乡村、其他城市的联系)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君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凑,万物之所殖也。西汉盐铁论载桑弘羊言环境容量(用地、人口)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必参相得。礼记王制良好的生存环境(水、食物、能源等)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乘马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阳宅十书,城市的形成,风水的实质良好的生存环境(气)遇水而聚,遇风而散风水先生是因为商业的需要而加入了许多故弄玄虚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服务,城市的形成,3、城市的实质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和藏库城市是一种社会的活动方式城市的特征: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三、国外古代城市的发展,1、早期的城市巴比伦城米列都城雅典卫城罗马营寨庞贝城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国外古代城市的发展,2、中世纪的城市佛罗伦萨提姆加得威尼斯锡耶纳巴黎,四、国外近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1、工业革命英国1640年、法国178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打下政治基础。工业革命。18世纪下半叶始于英国,19世纪40年代英国基本完成。法、德、俄、日在19世纪内相继完成。1781年,瓦特发明蒸汽机,1814年,史蒂芬发明机车。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促进了城市间的交往,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经济革命带动了政治革命,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趋于成熟。工业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机器的发明使工人的数量急剧增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交通设施的发展使城市的联系更为快捷,运输量更大生产力的提高与人口的增加形成良性循环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城市建设管理的变化,国外近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工业城市的诞生产业革命后,英国出现新的产业中心: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2、城市化现象城市产生后至产业革命的5000年中,城市人口大约只占10%左右,而产业革命后的约300年中,城市人口已发展到50%以上,其中经济发达国家以达到7090%。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使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城市化的发展动力由于工业化引起的社会大变革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的变革,大机器生产集中了相当数量的产业工人,打破了封建社会中封闭式的生产方式。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地位的增强,使之取代了封建庄园或城堡的中心地位。,国外近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是城市化的关键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大协作,使生产力合理配置市场的竞争、优胜劣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合理的规模使生产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现代化的技术和信息及环境要求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发达迅速的交通使世界变小了八十天环游地球到一天到达美国便捷迅速的网络、信息技术将世界城市连为一体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有高标准的消费城市旅游城市休闲、赌特殊性质的城市首都华盛顿堪培拉,国外近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产业革命出现将大量工人集中在一起的工厂工厂附近形成生活居住区和生活服务设施集中村镇村镇逐渐发展成为城市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等发达聚集效应是城市越来越大城市化的三种模式初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大城市连绵区,吸纳劳动力过城市化现象农村人口过度涌向大城市,超过城市的容量,形成贫民窟逆城市化现象非城市地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接近或超过城市水平,城市人口向郊区发展,国外近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3、城市化带来的城市问题资本主义初期的城市问题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资本对利润的片面追求资本家对劳动者生活的忽视城市对急剧膨胀的准备不足缺乏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城市环境极端恶劣,工业区、生活区混杂城市用地性质、规模不合理劳动者生活环境极端恶劣道路狭窄曲折,交通堵塞,国外近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现代城市问题产生于20世纪中叶之后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交通量急剧增加,车速提高,交通堵塞能量大量消耗,城市环境恶化信息技术大幅度改进,信息量大量增加大众消费社会形成,生产与生活产生矛盾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基础设施不敷使用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城市环境污染空气、垃圾、污水、噪音、电磁波居住环境不好住宅密度过高,舒适性差交通状况堪忧堵塞、停车、事故城市灾害严重地震、火灾、洪水社会问题很多就业、刑事犯罪,国外近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现代城市问题的特点城市问题的综合性。既有工程技术问题,也有历史、艺术问题,还有社会经济问题。并不限于城市的某一个局部或某一个层面城市问题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发展经济会带来城市污染发展汽车会带来交通堵塞解决交通问题会带来噪音问题解决住宅问题会带来生态问题生活环境舒适会使城市土地增加,五、我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1、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殷周时代的城市商城(郑州)周代的都城周王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庙,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齐临淄(长5Km,宽4Km,七万人)燕下都赵邯郸秦汉时期的城市汉长安,我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隋唐时期的城市唐长安日本(平城京、平安城)元宋时期的城市北宋东京(开封)宋平江府(苏州)元大都(北京)明清时期的城市明清北京景德镇,我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中国近代城市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城市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形成的城市几个帝国主义共同占领的城市天津、上海一个帝国主义独立占领的城市青岛、哈尔滨、旅大、广州原来的封建城市的局部变化北京、成都由于交通或工业的发展形成的城市由于交通发展形成的城市郑州、石家庄由于手工业、工业发展形城市唐山、阳泉现代城市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城市,六、我国的城市规划,1、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基本情况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城市是发展中城市。1998年底,设市城市668座,其中特大城市37座,大城市48座,中等205城市座,小城市378座,建制镇1.9万座以上。城市化水平30%左右。随着人口统计办法的改变,城市化水平数值可能提高。我国城市化与国际城市化过程的比较全球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比较及发展展望,我国的城市规划,2、现在城市规划的主要问题城市经济发展的实力不足经济使城市发展的保障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化城市的主要构成方面,现在欠账太多城市规划理论、设计和管理苏联计划经济的城市规划理论欧美市场经济的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法、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管理的权限:自由量裁、市民与市长、民众参与,22,第二讲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主要内容提要城市规划学科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的内容,一、城市规划学科,1、古典城市规划古代的城市,由于其规模较小,实际上是城堡的建设规划。建筑十书中有记述,中国城市也是这样。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理论将在后面单独讲解2、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为了解决社会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很多社会学家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理论,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很多理论探讨和实践。其中有不少对后来的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起到了启迪和指导作用。,城市规划学科,空想社会主义城市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背景乌托邦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14781535)著作乌托邦(Utopia),提出理想之邦,有50个城市,距离一天为限,与乡村紧密结合。每户一半人在城市,一半人在乡村,二年轮换。街道宽200英尺。门不闭户,以废除私有财产观念。生产物资放在公共仓库,按需领取。公共食堂,公共医院。中国的桃花源记欧文的新协和村罗伯特欧文(英17711858)主张建立崭新的社会组织,提出未来社会按公社组成,人数5002000,土地国有,实行部分共产主义。1817年提出“新协和村”,人数3002000,人均耕地0.4公顷。村内设公共设施,周围是住宅,附近有工厂。村外有耕地、牧场和果园。产品统一分配、财产共有。1825年,欧文带900人从英国到美国印地安那州,用15万美元购买了12000公顷土地,建设新协和村。但不久就全部失败。,城市规划学科,傅立叶的公社查勒斯傅立叶(法17721837)1829年发表工业与社会的新世界,主张建立15002000人的公社,废除家庭小生产,减少家务劳动。建设可以容纳400个家庭(1620人)的巨大建筑(“法兰斯泰尔”)。1871年,戈定按照傅立叶的理论在盖斯建设了“法兰斯泰尔”。空想社会主义城市的意义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把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一种社会现象提出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相结合提出解决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城市规划学科,田园城市霍华德(18501928)在1898年发表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时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共出六版,最新有金经元的中文全译本。霍华德提出城乡结合的模式,以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卫生等问题。三磁力图解田园城市城市规模为3.2万人,2400公顷。其中城市居住3万人,城市用地400公顷;农村居住2000人,农业用地2000公顷。田园城市群当城市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时,则要新建设一个城市,形城市群:中心城市5.8万人,总人口25万人。城市间用快速交通联系。霍华德1899年组织田园城市协会,1903年组织了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集资金,在距伦敦东北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彻沃斯。为卫星城镇理论提供了基础。,城市规划学科,卫星城市卫星城的理论基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其追随者恩维提出大城市疏散人口问题反磁力理论卫星城的实践19121920年,巴黎规划在周边16公里范围内建设28座居住城市(含生活服务设施)“卧城”1918年,沙里宁按照有机疏散理论制定大赫尔辛基规划,主张在卫星城镇中设置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魏林比1928年,在编制大伦敦规划时,提出大城市人口疏散应与地区的工业与人口分布的规划相结合。二次大战后,欧洲重建时,普遍新建了一批卫星城,英国第一批建设了8座,如哈罗卫星城等。独立的卫星城。英国60年代的米尔顿凯恩斯。在伦敦西北80公里,占地9000公顷,人口25万。就业平衡,城市规划学科,带形城市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亚伊马塔发表了带形城市的设想,即沿着一条高速、高运量的轴线无限延伸,以取代传统的由核心向外展延的城市形态。1882年,马德里外围建设了一个4.8公里的带形城市,1892年设计了马德里外围的马蹄形城市。邻里单位理论小区与居住区规划邻里单位产生的背景道路密集,街坊地块小机动车发展,速度增加,车祸较多居住方式不适应,临街住宅不安宁邻里单位理论的主要内容邻里单位为小区的“细胞”小学、托幼不穿越交通道路,以此控制邻里单位规模内部设置服务设施不同阶层的居民居住在一起,改良主义,城市规划学科,其他理论与实践城市美化运动1893年,芝加哥举办纪念哥伦布博览会。整齐划一的会场使人感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巨大潜力。纪念哥伦布博览会的负责人丹尼尔伯纳姆提倡以林荫大道、广场、公共建筑为核心的宏伟壮丽的城市整体设计。1909年,发表芝加哥城市规划,形式主义、忽视社会经济问题问题突出,对城市的影响仅限于局部。城市美化运动持续15年。(我国现在流行的城市绿化、美化大草坪、广场、一条街),城市规划学科,其他理论与实践柯布西埃与明日的城市注重功能,提倡城市集中主义。1922年发表明日的城市。假设300万人的城市,其中40万人居住在24座60层的摩天大楼中,60万人居住在多层连续板式楼中,200万人居住在花园住宅中。1925年巴黎中心区改建规划,16栋60层的办公大楼,地面开敞。1933年设计光明城,城市中心为容纳2700人的居民联合体。城市规划观:技术功能、高密度、不同建筑形式、高效交通,城市规划学科,3、近现代城市规划史的宪章雅典宪章城市规划大纲20世纪20末,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1928年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1933年,在雅典召开建筑师大会,商讨城市规划问题。提出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提出城市规划应与周围地区整体考虑提出居住为城市的主要因素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世界建筑师大会在秘鲁讨论城市问题。把城市与区域联系在一起研究,有效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应和谐,应重视历史文化和地区特色指出过分追求功能分区,牺牲了城市的有机联系、忽视了人与人的多方面联系。应努力创造综合性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北京宪章21世纪的城市规划大纲,城市规划学科,一些其他相关文献1976年,联合国温哥华人类居住宣言1980年,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各国大城市市长会议发表关于人口与未来的罗马宣言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华沙宣言1982年,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家协会居者有其屋。1983年,欧洲议会城市复兴运动1984年,关于古城保护的威尼斯宣言1985年,巴塞罗那人口宣言1987年,关于城市绿化的大阪宣言,二、城市规划的概念,1、国外城市规划的定义不同的社会经济、历史背景下,对城市规划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英国:城市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城市形体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及其它的各种要求,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布列颠百科全书美国: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国家资源委员会苏联: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城市规划就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与分布生产力工作的继续和进一步具体化。苏联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的概念,日本:强调技术性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动环境。城市规划即以城市为单位的地区作为对象,按照将来的目标,为使经济、社会活动的以安全、舒适、高效开展,而采用独特的理论从平面上、立体上调整满足各种要求空间,预测确定土地利用与设施布局和规模,并将其付诸实施的技术。日笠端都市计划城市规划是“对达成、视线、运营以视线城市政策为目标的城市功能结构、规模、形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的技术。”都市计划教科书,城市规划的概念,2、我国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规划的概念,3、城市规划的实质和工作特点城市规划的实质达成社会公共利益和协调各种利益集团矛盾的手段城市规划的要素城市规划的工作特点政策性综合性长期性地方性可操作性,三、城市规划的任务,1、城市领导人的责任1980年10月,在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中,第一次提出要尽快建立我国的城市规划法制,改变只有人治,没有法制的局面。第一次提出城市市长的主要职责,是把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是一个过程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审批管理是政府行为,是一种准立法行为,是政府意志的体现,2、城市规划的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的运作。,3、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城市上一级土地利用规划城市上一级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的现状情况和发展条件城市规划的技术规范、标准城市人民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其它有关部门(土地、环保、矿产等)的要求,四、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1、社会经济目标与城市规划物质空间规划与非物质空间规划非物质空间规划是关于各种城市活动的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社会发展计划物质空间规划是以上活动场所和设施的规划国土规划城市规划财政计划是物质空间规划的实施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和实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生活环境标准等城市规划是实施目标的手段之一,2、城市规划系列上一级国土规划本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3、城市规划的期限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的安排根据城市发展的资源及其他条件,做出城市终极规模的预测。一般不设年限。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建制镇总体规划期限为1020年,近期规划期限为35年,4、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3)、提出城市人口和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空间布局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和城市道路广场系统5)、综合协调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6)、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7)、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8)、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9)、提出城市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10)、确定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控制范围和保护措施,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1)、确定旧区改建规划12)、郊区规划13)、进行综合经济技术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措施14)、编制近期规划,5、总体规划成果分为两个部分:规划文件文本、附件(说明书和基础料汇编)规划文本是对城市规划各项目标和内容的规定性要求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规划图纸比例尺:大中城市1/100001/25000小城市1/50001/10000建制镇1/5000,46,第三讲城市与环境,主要内容提要城市与生态环境城市自然环境分析城市人为环境分析城市用地评价,一、城市环境,1、人自然环境城市环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城市环境的作用积极作用人类生活环境中有了大幅度改善消极作用城市内部问题很多,对整个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很大城市规划的作用充分发挥城市的积极因素,尽量抑制消极因素,2、城市环境与城市规划城市对环境的选择自然条件影响城市选址商业城市多在水陆交通干线上大运河沿线、尼罗河沿线军事要塞多选择易于攻守地形雅典、北京工业城市多靠近矿产资源产地唐山、阳泉,克拉玛依、大庆自然条件制约城市规模和形态水对北方地区或土地资源对山区城市的制约地形地貌对城市形态的制约兰州、江南水乡山区城市的道路系统自然条件的改变影响城市的衰落丝绸之路的兴衰影响敦煌、嘉峪关陇海铁路影响沿线大运河的兴衰矿产资源的发现和枯竭,城市环境的营造绿化、景观减少城市污染减少城市灾害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田园城市的梦想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城市对自然环境的反作用用地结构变化,地面植被被破坏北京西山的森林元明清被砍伐,风沙很大城市能量释放,形成“热岛效应”巴黎的热岛效应,绿化的温度比较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上海、天津、太原的地面沉降,水源由地下水改为地表水城市污染,影响全球生态环境废气、污水、固体废弃物、噪音电磁波城市发展,影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城区下面的煤矿不能开采,密云水库周围的旅游、铁矿被禁止,二、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自然环境1、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地耐力(土地承载力)地质构造冲沟、崩塌、滑波沙土液化、地质断裂带地下矿藏,2、水文与水资源条件水文与水文地质水体的作用:有利因素:水源、水运、改善气候、泄洪、排水、稀释污水、美化不利因素:洪水(城市防洪设防准)、淤积(河床高于城市)、污染水文条件:地表水流量、流速、水位、水质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存在方式、水深、水位、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等,水资源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总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流域规划、中水系统、节约用水解决北方城市缺水的措施节约农用水、南水北调城市对水文环境的影响地面径流比例增加渗透、蒸发比例减少,地下水补给少地面径流峰值增高排水不畅,城市受淹,3、气候条件太阳辐射日照标准日照小时数、无日照日数、卫生条件建筑间距影响到技术经济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用地建筑朝向主要能源温度温度对城市的影响南方与北方、建筑、采暖、地下管道热岛效应逆温层对流和城市大气污染,风象风力风向玫瑰图与城市布局的关系降水与湿度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对城市防洪、排涝、排水及用地有直接影响雾都酸雨,4、地形地貌条件地形地貌分类山地(高、中、低山)、丘陵、平原(高原);台地、阶地、盆地、冲积平原、水系、河漫滩、沙洲、礁石、沟坳等地形地貌与城市规划建设高程、高差与城市规划建设高程高原城市的高山反应,滨海(江河)城市的防洪高差城市道路系统、竖向规划、建筑布置、城市形象坡度与城市规划建设有利于城市排水影响城市道路、铁路、机场等建设适宜坡度地形地貌与城市布局形态平原城市规矩,山区城市自由,水乡城市活泼威尼斯2000多桥,三、城市与减灾,1、城市与自然灾害震灾地面震动、地表断裂、房屋倒塌、引起海啸水灾山洪、溃坝、冰凌、泥石流、水土流失风灾台风、龙卷风2、城市与人为灾害火灾人为因素居多,窒息公害水、气、酸雨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很多原生灾害与次生灾害地震与火灾,暴雨与滑坡、泥石流3、城市减灾规划城市生命线保证系统将在以后专题讲解,四、城市用地的选择,1、城市用地的评价城市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城市用地的评定结果一类用地适于城市建设的用地二类用地需要采取一定工程措施,才能建设的用地三类用地不宜进行城市建设的用地2、城市用地的选择选择利用有利自然条件平坦、地耐力高、不受淹、投资少尽量少占农田尤其保护农田区保护文物和矿藏满足建设要求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可持续发展,59,第四讲城市性质与规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于学文,主要内容提要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一、城市性质,1、城市性质的概念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在城市网络中的分工和主要职能。能体现城市的特色鞍山、蓬莱、纽约、华盛顿文革中城市性质不确定,杭州、桂林的风景区受工业生产的影响2、城市性质的类型我国城市性质的分类国外城市性质的分类,我国城市性质的分类综合性中心城市全国性中心城市首都及直辖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地方性中心城市地级市县城及县级市以某种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以工(矿)业为主的城市一种工业包钢、鞍山、克拉玛依多种工业上海、青岛、唐山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城市铁路枢纽郑州、鹰潭、徐州港口城市上海、武汉、宜昌、重庆、广州、大连、青岛以森林工业为主的城市伊春、加格达奇、牙克石以渔业为主的城市北海,城市性质,以特殊职能为主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成都、太原革命历史城市遵义、延安风景旅游城市杭州、苏州、蓬莱、张家界、青岛、肇庆边境城市黑河、满洲里、丹东(、广州等)特区城市行政特区香港、澳门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大连、黑河、绥芬河,3、城市发展的基本因素城市发展的外在因素自然资源的影响矿产、水、农产品、旅游地形地貌的影响平原与山区城市、水网与沿河海城市对外交通的影响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国家政策的影响156项工业项目,十堰市的发展,深圳的发展,特区的发展,重工业新技术,煤矿的衰落,森林工业城市,3、城市发展的基本因素城市发展的内在因素历史文化的影响杭州、南京、曲阜工业经济的影响顺德市温州的发展,东北地区的不景气风景旅游的影响张家界、泰安社会因素的影响非市属单位(机关、文教、工厂)如河北省保定天津石家庄,浙江省台州市由临海椒江(黄岩、路桥),,4、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为主定性分析是全面分析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定量分析是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采用一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确定主导的生产部门。主要生产部门在全国或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主要部门经济结构的主次(职工、产值、产量)主要部门用地结构的比重,确定城市性质应注意的问题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分析实事求是地客观分析,切忌主观想象,不要随意提出国际、国际化、大都市等城市性质的表述应语言精炼、定位准确城市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二、城市规模,1、城市规模的概念城市规模是指城市人口、用地、建筑、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规模的综合。但实际上所有设施、用地的规模都取决于城市人口的规模,所以城市规模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表示。城市人口规模是指城市人口总数,亦即在城市中工作、生活并使用城市各项设施的人口总数。规划城市人口规模是指城市规划期限末达到的城市人口总数。城市人口包括规划区内常驻非农业人口、暂住人口。,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进步过程。地域景观的变化城市文化思想、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农村人口想城市的聚集农村型生产、生活形态向城市型转化城市化水平指城市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世界城市化水平进程二十世纪初期,世界城市人口约占世纪人口的1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世界人口为24亿人,城市人口为7亿人;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世界城市人口增加到44亿人,城市人口人口则到达18.7亿人,占世界人口的42.5。此时,欧美国家的城市人口一般达到70以上,而很多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则比较低,如巴基斯坦为26,缅甸为22,印度为21,我国城市化水平更低,仅为12.2。到二十世纪末期,世界城市人口已占世界总人口的50,我国为30。,我国城市规模的分类全国668座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37座大城市50万人100万人48座中等城市20万人50万人205座小城市20万人以下378座最低限68万人城镇2000人以上1.9万个以上国外城市规模的分类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划分标准。单从人口规模上划分,被称为城市或城镇的标准有美国为2500人;英国为3500人;法国为5000人;印度为5000人;俄罗斯为10002000人。国际统计学会建议,2000人以上的居民点算作城市居民区。,2、城市人口的概念城市人口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职业城市人口,农村人口居住地城市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综合城市人口的构成年龄构成人口百岁图性别构成性别比以女性为100家庭构成家庭人口劳动构成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职业构成各个行业,3、城市人口的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代数和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入与迁出城市人数的代数和,人口综合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的代数和人口增长曲线,4、城市人口发展预测的方法影响自然增长的因素医疗条件婴儿成活率高、老人死亡率低福利条件劳保条件、产假、脯乳期计划生育政策五十年代关于人口的争论、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认识观念多子多福一个子女不要子女影响机械增长的因素国民经济发展要求50年代大发展,60年代初调整,改革开放国家政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回城,农转非城市人口增加对城市的要求每人用地近百平方米,住宅约20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的配套投资数万至十万元,城市人口发展预测的方法计划经济时期的几种预测方法市场经济时期常用的方法,三、城市用地及规模,1、城市用地的分类城市用地分类标准10大类46中类73小类10大类: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城市道路广场用地S绿地G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特殊用地D水域及其它E其中前九类为城市建设用地现在,小类的划分已不够用,又有了细分类。,C公共设施用地C1行政办公用地C11市属办公用地C12非市属办公用地C2商业金融用地C21商业用地C22金融保险业用地C23贸易咨询用地C24服务业用地C25旅馆业用地C26市场用地C3文化娱乐用地C31新闻出版用地C32文化艺术团体用地C33广播电视用地C34图书展览用地C35影剧院用地,C36游乐用地C4体育用地C41体育场馆用地C42体育训练用地C5医疗卫生用地C51医院用地C52卫生防疫用地C53休疗养用地C6教育科研用地C61高等学校用地C62中等专业学校用地C63成人与特殊学校用地C64科研设计用地C7文物古迹用地C9其它公共设施用地,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我国的土地资源缺乏,节约土地是一项基本国策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6075M2/人2、7590M2/人3、90105M2/人4、105120M2/人一般城市,人均用地不超过100平方米;小城市,人均用地不超过110平方米;特殊城市,人均用地不超过120平方米。,3、城市用地结构和指标重点是安排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城市对外交通、城市道路广场、绿地、公共设施用地等。城市规划单项建设用地指标,4、实事求是地、合理地确定城市规模大城市、特大城市的问题很多:交通、环境、住宅、就业国内外普遍认为,小城市的规模比较适宜(欧美、苏联、朝鲜)切不可单纯、盲目追求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应提高城市的质量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要与城市规模相适应城市市民的城市意识要提高(生活、文化、环境),四、城市布局形态,城市布局形态集中式布局组团式布局带状布局其它布局形式星状布局、掌状布局,五、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1、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的外部影响因素:地区经济地理条件趋向经济发达地区、趋向原材料产地和销售地区交通运输条件趋向交通便利地区能源条件趋向能源富足地区水源条件趋向水源丰富地区用地条件保护基本农田,避开不利地质条件,2、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的内部影响因素:城市规模与城市布局形态城市新区与旧区的关系城市经济区的性质、规模和位置城市道路交通的状况城市生活及公共设施的状况城市环境的要求,84,第五讲城市对外交通规划,主要内容提要城市铁路交通规划城市公路交通规划城市航空交通规划城市水运交通规划,一、城市对外交通概述,1、城市对外交通的概念概念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空间(其他城市、乡村)进行联系的各种交通运输的总称。交通工具主要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各种对外交工具的比较,2、城市与对外交通的紧密联系城市随对外交通的发展而兴衰北京市是交通要道张家口、古北口、南方大运河与津浦铁路沿线的城镇兴衰石家庄由于正太铁路、京汉铁路交汇而发展河南朱仙镇的兴衰原为我国四大名镇,联系淮河与中原的水陆枢纽,明末清初20万人,超过开封、洛阳。但是,京汉、陇海铁路建成后,加上河流阻塞,沦为小村。廊坊由于京津高速公路而发展世界随对外交通的发展而变小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信息的传播,3、对外交通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运输体系不必都建机场满足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要求和发展可能性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各自的技术要求和用地要求尽量减少对城市道路交通和环境的干扰尽量在城市的外围安排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节约投资和用地,二、铁路交通场站规划,1、铁路运输的特点和现状铁路运输是我国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虽然近年来航空与高速公路有了很大发展,但还不能取代铁路的地位。各国铁路的比较铁路建筑与设备分为二类与城市直接有关的客运站、货运站、工业站、专业站与城市无直接关系编组站、车辆段、列车段、客车整备场,2、铁路线路的分类按轨距宽度分:标准轨距:1435毫米中国及大多数国家宽轨:1524毫米前苏联国家、东欧国家窄轨:1070毫米日本(不含新干线)、中国部分地区其它轨距:1000毫米、762毫米、600毫米极少使用按铁路等级分:按照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运量确定。级铁路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15Mt者;行车最高时速120公里/时;最小转弯半径1000米;级铁路骨干作用,7.5Mt15Mt,100公里/时,800米;级铁路区域运输,小于7.5Mt,80公里/时,600米。,3、铁路场站的分类按使用性质分:客运站、货运站、工业站、专业站、编组站、枢纽站按在线路中的位置分:尽端站、中间站、混合站按布置性质分:纵列式、横列式、半纵列式,4、铁路场站在城市中的布置铁路线路与城市的关系铁路线路选择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铁路应从城市边缘通过不应包围或分割城市铁路场站在城市中的布置铁路场站的数量和位置与城市的性质、规模、地形、总体布局、铁路方向等因素有关场站的数量与形式大城市可布置数个场站,均匀布置,组成枢纽站大城市可布置专业场站小城市可布置客货混合站各种场站形式简介,与城市或市中心的距离小城市距边缘、大城市距市中心约13公里吐鲁番50公里,酒泉、敦煌70公里客运站应方便旅客的出行,靠近居住区工业站或专业站应靠近运输源编组站应远离城市解决与城市交通的关系站前广场的规划设计长途汽车、港口、站前停车、人流、城市干道、站前公共建筑采用立体交叉解决与城市交通的干扰平交路口的设计、管理要求铁路线路两侧的隔离绿化带考虑场站的发展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安排场站位置,不要被城市限制住,也不要将城市限制住。,铁路场站在城市中的形象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规划设计不同的场站形式地平式、地上式、地下式客运站的等级按客运站一年中乘车人数较多的时段,日最高聚集人数分类:北京站1959年设计14000人,现仍不敷使用,客运站是城市的大门,应突出城市的地方特色切忌追求形式北京站、北京西站、长沙站、京都站铁路运输发展的趋势安全快捷舒适电气化、磁悬浮高速化300公里/时左右,直升机200公里左右直接对开,不设中间站夕发朝至,三、公路交通规划,1、公路交通的特点和现状汽车运输的特点机动灵活可以直接运输到用户门口装卸方便短途速度较快我国公路建设现状以北京和各省会城市为中心,形成全国性的公路网国道各省域内,各城市间形成区域性公路网省道全国高速公路网已形成基本骨架,2000年达到1万公里以上,2、公路的分类汽车专用公路高速公路全封闭、专供汽车高速形式、昼夜交通量25000辆以上一级公路专供汽车分道行驶、部分控制出入、1000025000辆二级公路专供汽车行驶、(中型载重车)45007000辆一般公路二级公路昼夜交通量(中型载重车)20005000辆三级公路昼夜交通量(中型载重车)2000辆以下、沟通县以上城市四级公路昼夜交通量(中型载重车)200辆以下、乡村道路,3、公路与城市的关系高速公路与城市的关系过境道路与城市的关系入城道路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公路与机场、铁路、港口的关系长途车站的位置,长途汽车站的位置选择既方便使用,又不影响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尽量与铁路、港口等对外交通有方便的联系,可合并设置;大城市可以按不同的方向和流量设置数个汽车站;货运站应接近货源和供应区,与居住区有一定的距离;与城市道路又方便的联系,又不造成干扰。,四、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局,1、航空运输的特点与现状航空运输的特点速度快运价高用地大、设施复杂我国航空运输的现状近十年来,发展很快,几乎各省都建立了航空公司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全国民航飞机不足千架机场设施差,很多机场由军用机场改建2、航空港的组成飞行区:升降带、滑行道、停机坪服务区:指挥塔、修理库、候机楼,3、航空港位置的选择用地条件用地面积310平方公里用地平坦510工程地质少占农田净空限制与城市建设的矛盾高层建筑气象条件不能有烟雾、阴霾、暴风雨等气候跑道方向与主导风向相平行,不穿越城市噪音污染、安全要求通信要求电波、磁场对导航、通信的干扰移动电话、寻呼机服务范围大、特大城市可设置数个航空港发展余地4、航空港与城市的联系与城市的距离城市A机场飞行机场城市B各时段之比据统计,1020公里居多数当阳1公里,珠海70公里与城市的联系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直升机减少地面交通时间,五、港口在城市中的布局,1、水上运输的特点内河、海洋速度慢运价低运量大90%的国际货运依靠海运2、港口的特点和组成港口可分为商港、渔港、军港、专用港和综合港。其特点是占用水域和陆地都很大。水域停泊区、港内航道、港池、防波堤310平方公里陆地码头、库场建筑、交通用地、设备及用地每米码头需要陆地150200平方米,3、港址的选择水域条件水深、风浪小、岸线稳定、不淤、不冻、流速适当、足够的水域面积工程条件地质条件好、工程量小、水源和能源供应方便、有发展余地4、港口与城市的关系合理分配岸线合理解决与城市交通的衔接,104,第六讲城市道路广场规划,主要内容提要城市道路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广场规划,一、城市道路交通概述,1、城市道路交通概念道路与交通城市道路的功能城市内部的交通载体城市四大功能之一城市的骨架城市避难的场所交通车流、人流、物流各国汽车保有量和普及率的比较,二、城市道路交通的分类,1、按城市道路的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除主干路外,其它道路又分为、级,2、按城市道路的功能分:过境道路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工业区道路旅游性道路自行车专用路公共汽车专用路步行专用路,3、交通系统分类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货运、客运(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系统大巴、中巴、出租、地铁(轻轨),三、城市道路系统规划,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基本原则交通流畅、快速安全,体系完整联系各功能用地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决定交通体系路网间距主干路6001000米,次干路300500米,支路200300米道路密度道路线密度主干路:中心区4公里/平方公里,一般2.03.3道路面密度国标:815%,国外:20%以上,利于环境,美化城市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废气扩散、抵御寒风过境交通的布置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对景、借景专题讲结合现状,节约用地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直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避免拆迁量过大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纵坡与排水方向一致管线综合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2、城市道路系统基本形式方格网式棋盘格式唐长安、纽约方向性好、建筑容易布置放射式华盛顿与边缘地区有最短的距离锐角地区不易建设、方向性差放射环形东京、北京以上二种形式的结合自由式青岛山区、丘陵地区常用混合式成都人车分行系统,3、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衔接的目的是方便联系,分离的目的是避免干扰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城市内部道路的衔接与分离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分离,四、城市道路设计,1、城市道路红线定义城市道路用地的界线与道路的性质、位置、与两侧建筑的关系、街景设计的要求有关红线内包括车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不同于建筑红线红线宽度快速干路60100米主干路4070米次干路3050米一般道路2030米,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一条车道的宽度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自行车道宽度1.0-1.1米/条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人行道的宽度分车带(绿化隔离带)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道路横断面类型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红线宽度的确定性质、流量、形式,3、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沿道路中心线纵向所作的垂直截面。道路纵断面形式波浪式、锯齿式道路坡度机动车最大坡度3%非机动车坡度2%,4、城市平面道路交叉口设计交叉口交通分析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渠化交通和导流布置左转弯车辆组织环形交叉口改善交叉口交通的其它方法,5、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4000辆/小时以上立体交叉的组成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立体交叉的净空4.5米5米立体交叉的间距立交尺寸300500米交叉与交织交织距离150200米交织一次,观察交通标志300500米间距11.5公里,五、城市广场和停车场,1、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城市广场是城市人流、车流停留的静态场地和枢纽点,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布局的中心之一,是反映城市面貌的重要地区。公共活动广场集散广场商业广场交通广场纪念广场,2、停车场库停车场的布置机动车停车位的确定,公共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六、城市交通规划,1、城市交通调查交通量调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础交通量调查的对象机动车、自行车、人行人均自行车占用面积是公交的10倍交通流量调查分析概念单位时间(小时、日)内通过某一道路断面的双向车辆数高峰小时交通流量典型区域、典型时间进行调查交通量的时间分布交通量的空间分布交通量的种类分布交叉口的流量流向分布,交通出行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交通状况,优化交通人流、车流、物流出行目的交通预测,2、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的种类公共汽车、中巴、出租汽车、地下铁道(轻轨)各类交通工具技术经济指标比较,2、公共交通规划公交系统规划根据出行调查的分析进行规划满足市民出行要求提高服务面积,使流量均匀开辟直通线路,减少换乘次数线路平均长度中小城市的直径、大城市的半径公交场站规划公交车场公交枢纽站地下铁道规划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七、城市道路景观规划,1、城市道路景观组成要素主景城市道路景观中起主导作用的视觉对象山景比较独特的山峰、山上的建筑物(亭、台、楼、阁、塔)水景独具特色的水面及水中的岛屿、岛上的建筑物等树木古树名木,比较突出的绿化群建筑物文物建筑、标志性建筑配景城市道路景观中对主景起衬托作用、创造环境气氛的视觉对象山形在景观构图中形成背景轮廓线水面在景观环境中作为借景对象绿地成片的绿地和花卉作为景观环境的背景雕塑在街道景观环境中起呼应、点缀作用,2、城市道路景观的组织设计方法是城市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道路选线利用景观环境北海大桥改造利用道路营造景观城市入口处、道路节点道路空间尺度道路宽度与建筑高度的关系,126,第七讲城市居住用地规划,主要内容提要城市居住问题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城市居住用地指标城市旧居住区的改建,一、城市居住问题,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居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