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疗法在儿科中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1页
传统疗法在儿科中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2页
传统疗法在儿科中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3页
传统疗法在儿科中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4页
传统疗法在儿科中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疗法在儿科中的应用,一、中医五脏相关图,中医儿科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中医儿科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具体表现:易寒易热,易虚易实。脏气清灵,易趋康复。,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不足心常有余肝常有余,儿科疾病的常见病因,儿童体质保健脾胃为中心,整体发育,增强抵抗力,排毒,补充先天不足,学习能力,消化吸收,脑部发育,精气神,脾胃,二、中医体质保健与儿童科学综合发展的关系,儿童体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儿童生长发育学习能力智力发育,关系到人类的整体素质和健康发展。,(1)生机旺盛质(2)脾虚质(3)积滞质(4)热滞质(5)湿滞质(6)心火偏旺质(7)异禀质,儿童常见中医体质分为以下7型:,生机旺盛质,三、各型体质中医保健常用的方法,脾虚质,定义: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脾胃虚弱、所引起的一系列脾虚证状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对外界适应力差,较易引起各种的胃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表现:经常出现食欲不佳,进食后消化不好,口气秽臭,进食量少,神疲懒言,哭声较低,身体虚胖,安静少动,面色苍白或萎黄,自汗乏力,动则汗多,大便溏烂,或夹不消化食物残渣,每日23次,小便量多或正常,舌色淡,舌体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生长发育:出现虚胖型的形体。学习能力:容易引起学习能力不足,记忆力下降,机体抵抗力下降,甚至影响智力发育。成因:后天饮食不当与失调。调理方法:健脾。方药:四君子汤。,脾虚质-四君子汤:太子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3g热滞-小儿热滞方:太子参10g、白术5g、云苓10g、甘草3g、竹茹5g、葫芦茶10g、布渣叶10g、神曲5g湿滞-小儿湿滞方:太子参10g、白术10g、云苓10g、甘草3g、绵茵陈10g、扁豆10g、火炭母10g、佩兰5g积滞-小儿积滞方:太子参10g、白术10g、云苓10g、甘草3g、独脚金5g,象牙丝5g、白芍3g、鸡内金3g心火偏旺-导赤散加减:生地10g,甘草3g,淡竹叶10g,麦冬5g、通草5g、灯心草5g,四、常见儿科疾病的传统疗法项目,我院儿科系统已经开展的传统疗法穴位贴敷、手指点穴、挑治、拔罐、耳穴压豆、小儿捏脊、(耳尖)放血疗法、穴位注射、灸法、刮痧治疗、中医体质辨识、蜡疗、磁疗、超短波、红外线治疗、电脑中频电治疗等。,音乐疗法、辩证施膳指导、敷脐疗法、中药热奄包治疗、脉图诊断、中药特殊调配(煎膏调配)、中医健康调养咨询、中医经络检测、脉图诊断、身体成分分析、膏方诊查。,五、待开展的传统疗法项目,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中药辩证施药。(2)辨证施膳指导(丙类)。(3)穴位贴敷(甲类):肺俞、足三里。北杏细辛膏。每穴5元。(4)耳针(甲类):胸、气管、肺、咽喉、神门、内分泌。单耳15元/次。(5)拔罐(丙类):大椎、双风门、双肺俞。3穴6元每增1穴2元共10元。,六、常见病的辩证施治和传统疗法,2.支气管炎(1)中药辩证施药。(2)辩证施膳指导(丙类):1)干咳,燥咳:柿饼一个川贝母末6g,柿饼挖支核,纳入川贝母末,放笼上蒸丸,一次服,日2次。2)久咳:核桃肉不去内皮,鲜生姜各30g共研为膏,蜂蜜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晚睡前淡姜汤送服10-15丸。(3)穴位贴敷(甲类):肺俞、足三里。北杏细辛膏,每穴5元(4)拔罐(丙类):大椎、双风门、双肺俞。3穴6元每增1穴2元共10元(5)耳针(甲类):气管、肺、咽喉、神门、内分泌、平喘单耳15元/次。,(1)中药辩证施药。(2)辩证施膳指导(丙类):(3)穴位贴敷(甲类):肺俞、足三里。北杏细辛膏,每穴5元。(4)拔罐(丙类):大椎、风门双肺俞。每穴2元小儿5穴共10元/次。(5耳针(甲类):胸、气管、肺、咽喉、神门、内分泌单耳15元/次。(6)隔姜灸法(丙类)(2穴)20元。(7)退热:1)耳尖放血:(甲类)每穴15元2)穴位注射:(甲类)(2穴)15元3)手指点穴(甲类)5穴(20元),每增加1穴3元(8)低流量吸氧:双腔吸氧管2.5m2元低流量给氧4元。,3.支气管肺炎,(1)中药辩证施药。(2)辩证施膳指导(丙类):米汤500ml+食盐1。75g,随时口服。(3)穴位贴敷(甲类):肺俞、足三里。每穴5元。(4)小儿捏脊(甲类):夹脊穴28元每次。(5)耳针(甲类):皮质下、脾俞、胃俞、大肠、小肠、神门、内分泌单耳15元/次。(6)隔姜灸法(丙类)(2穴)20元。(7)手指点穴(甲类)5穴(20元),每增加1穴3元。(8)磁疗(丙类)6元。(9)穴位注射(甲类):双足三里15元。,4.腹泻病,在儿童体质辩证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有效的保健方法进行中医保健;目的是为了促进快速康复,预防疾病复发,促进儿童身体健康成长。,七、病后保健的传统疗法,1.反复上呼吸道感染(1)中药辩证施药围绕培土生金法提高体质。(2)穴位贴敷(甲类):肺俞、足三里。北杏细辛膏。每穴5元。(3)耳针(甲类):胸、气管、肺、咽喉、神门、内分泌。单耳15元/次。(4)拔罐(丙类):大椎、双风门、双肺俞。3穴6元每增1穴2元共10元。,(1)中药辩证用药以健脾开胃法,清热消滞法,清热化食法为主,通过调理脾胃激发后天之本的正常运转。(2)穴位贴敷(甲类):脾俞、足三里。防风白术膏。每穴5元。(3)小儿捏脊(甲类):夹脊穴28元每次。(4)耳针(甲类):神门、脾俞、胃俞、大肠、小肠、内分泌单耳15元/次。(5)灸法(丙类)(2穴)20元。(6)手指点穴(甲类)5穴(20元),每增加1穴3元。(7)挑治(甲类)4穴55元每增加1穴10元。,2病后厌食,3感染性疾病后低热,(1)中药辩证用药:热后伤阴采用养阴法;余邪未尽则可通过中医的辩证调整。石斛沸水冲泡,或加水煎煮,频频饮服,可缓解阴虚症状。(2)穴位贴敷(甲类):脾俞、足三里。防风白术膏。每穴5元。(3)小儿捏脊(甲类):夹脊穴28元每次。(6)手指点穴(甲类)5穴(20元),每增加1穴3元。,4病后痰多,(1)中药辩证用药:可围绕中医健脾化痰法、消滞化痰法进行治疗,促进小儿身体健康成长。如四君子汤可健脾化痰。(2)穴位贴敷(甲类):脾俞、足三里。防风白术膏。每穴5元。(3)小儿捏脊(甲类):夹脊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