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doc_第1页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doc_第2页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doc_第3页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论太平天国运动的两重性不能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地否定太平天国运动, 应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 一分为二地采取阶段论方法,以 1856 年的天京变乱为标志,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评价。前期运动代表农民阶级利益, 必须给予充分肯定。后期运动抛弃了农民阶级利益,实行洪氏家族的封建统治, 必须给予否定。总体评价,太平天国功大于过。一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农民阶级举行的一次伟大的反清革命运动,它坚持斗争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其势之猛,席卷了全国,震撼了世界,把中国农民运动推向了高潮,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 外交、文化、思想等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所以自辛亥革命那时起,它便成为学者 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历史话题。一个半世纪过去了, 学者们对其研究的热情仍未降低。学者们站在不同 的角度,以其不同的思维和不同的研究方法,去见仁 见智地对这一段历史进行研究,从而使太平天国运动史的研究成果居于中国近代史其它事件研究成果 的首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那些阻碍 学术研究的条条框框彻底打破,学术界对太平天国 运动历史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对这一历史运动 的肯定与否是两种不同观点也就更加旗帜鲜明。对 此,笔者认为,作为中国近代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 国运动,受历史条件和农民阶级自身局限性的影响, 很难以一个简单的是或非的标准去对其进行评价, 即那种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地否定太平天国运动的学术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我们必须看到农民阶级的 两重性特点在这场农民运动中的充分反映,不应以 点带面,以偏概全的去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必 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观点去对其分析和评价,这样,我们对其评价的结论才是客观公正的。根据太平天国运动 22 年(1843 -1864 年)历史 的特点,我们以 1856 年 9 月的天京变乱作为其标 志,采取“阶段性”的评价方法,将其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进行评论。二洪秀全自始至终地领导了太平天国的反清斗争,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对太平天国反清运动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这位生活在农村中的农民知识分子, 饱受着清朝统治阶级的压迫与剥削,因此,他与封建 知识分子相比,则是少了一些儒家的忠君思想,多了 一些反抗君王的革命思想。在他 1843 年第 4 次参 加科考落第以后,仕途被堵,使他失去了跳出低下处 境的信心,苦闷中他拿出藏匿 7 年之久的宣传西方 基督教义的小册劝世良言进行仔细的阅读。他终于发现书中关于上帝是唯一真神和在上帝面前人人 平等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对团结贫困百姓起来反 抗清政府的统治十分有利。在这种思想原则的指导 下,他与冯云山、洪仁玕一起建立起秘密的反清革命 团体拜上帝会。并规定拜上帝会的宗旨是推翻 清朝政府的黑暗统治,建立起“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农民政权。可见,洪秀全自产生革命思想的那天 起,就将斗争的矛头直指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为了使农民阶级的反清斗争有一个理论的基 础,洪秀全于 1847 年至 1848 年间撰写了原道觉世训一文,在文中他将世间的社会力量分为两大营 垒,一是善、正,他的代表是农民,其领袖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兄弟洪秀全。一是恶、邪,总的代表是妖 魔,他提出神、鬼是历代皇帝所造出来的,是迷惑百 姓的,因此,他号召人们起来打倒这些偶像。洪秀全 在“原道觉世训明确地指出两大营垒,两种势力的 对立,实际上是将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幻化为妖与上帝的对立和争斗,这里面包含着反 抗的意识,将阶级对立、阶级斗争的现实曲折地在宗 教的说教中表现出来”。此文成为洪秀全领导 农民革命的思想基础。经过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等人长达 8 年时间的宣传和组织工作,武装暴动的条件已经 具备。1851 年 1 月,金田起义终于发生(关于金田起义时间存在于 1850 年 11 月 4 日之说),金田起义标志着洪秀全由宗教领袖转变成为反清军队的首领,拜上帝会的民间组织转变为农民军队,农民秘密活动由此而进入到公开反清的军事斗争时期。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始终将军事斗争的矛头指向清统治阶级。“为了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权,为了获得必要的物资,太平军于起义后两日(即一月十三日)便撤离金田村,沿大湟江而出,顺利地占领了江口。” 2 37-38 这里位于浔江与大湟江的交汇处,交通便利,商贾云 集,在军事上是必争之地。太平军的初战告捷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此后,天地会的几位首领率部加入太平军,使太平军的声势更加浩大。3月8日,太平 军撤离江口向武宣进发,大本营设在东乡莫村。23日,洪秀全称天王。5月14日,太平军撤离东乡后 向象州挺进,太平军以少击众,将分路包围的清军击 溃。事实说明,太平军起义初期坚持反清斗争的方 向始终不变,它充分说明,洪秀全等人领导的太平天 国运动是一场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彻底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1851 年 9 月 25 日,太平军一举占领永安城,这 是太平军攻克的第一座州城,此举极大地鼓舞了太 平军将士的反清信心。洪秀全在此进行政治和军事 方面的建设,确立了太平天国初期的官制。在永安 休整了半年的时间后,太平军不断沿着大中城市发 动北上攻击,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 1853 年的 3月攻克了南京,并在此作为首都。这一军事上的 重大胜利,是洪秀全、杨秀清正确领导和广大将士浴 血奋战、人民群众热情支持的结果。它也反映出清 朝政府的统治已经失去了民心,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民意。 1852 年,太平军在北上的进军途中,以杨秀清、 萧朝贵名义发表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等纲领 性文告,宣传太平军反清的原因和打仗的目的。文 告揭露了清朝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罪 行,号召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 建立起一个“同享太平之乐”的新社会。文告极大地 激发了人民群众的自尊心、自信心,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快速发展。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布了代表农民群众利 益的政治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这是一个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革命纲领,它包括太平天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方面的具体政策。 “天朝田亩制度坚决地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强 烈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以摆脱贫困实现温饱和幸福 的要求,不愧为农民战争史上最光辉的文献,在当时 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天朝 田亩制度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作了大胆的否定。 农民反对封建制度,渴望获得土地的要求,在这里得 到了充分地反映。”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把农民运动推向了最高潮。我们从上述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从1843年开始,就将革命斗争的矛头指向腐朽的清朝专制主义统治,这一坚定不移的革命斗争方向代 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顺应了农民阶级的愿望和要 求,同时也符合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洪秀全 对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鉴于此,毛泽东给予洪秀全以极高的评价,他指出:“自从一八四 O 年鸦片战 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 方国家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 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1469 可以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自 1843 年开始到 1856 年 9 月天京变乱前这 13 年时间的革命斗争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其间的政治方针路线代表了广大农民阶级的利益,同样也是正确的。尽管在推行政策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甚至 是错误,但这些都是太平天国运动在发展中存在的 问题或错误,是支流方面的错误,丝毫不影响太平天 国运动的主要功绩。据此,我们对太平天国运动这 13 年的功绩应给予充分地肯定。三洪秀全是一位农民阶级的知识分子,农民阶级 所固有的特点在他身上必然要反映出来,定都南京 后,洪秀全实现了青年时代光宗耀祖的夙愿,那种主宰世界的皇权思想,终于有了实践的条件,他由一个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太平天国反清领袖,随定都南京而一步一步地脱化成为新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 皇帝,甚至于他比清朝皇帝在某些方面还有过之而 不及。“建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袖们的思想作风发生了变化。起义初期那种敝衣草履,徙步相从 的朴质的思想作风多被抛弃,代之而起的则是对权利 名位和奢侈生活的追求。太平军进入南京后,立即 大兴土木,把两江总督衙门扩建为天王府,拆毁了大 批民房,动用了成千上万的男女劳力,半载方成,穷 极壮丽 ,旋因大火烧毁。1854 年又在原址复建,周 围十余里,宫殿林苑,金碧辉煌 ,侈丽无匹 。东 王府的修建也是穷极工巧,聘心悦目 。至如冠履 服饰、仪卫舆马等,都备极奢华。此外,天王还不断 选取民间秀女入宫。这些情况表明,太平天国领袖 们在进入天京后,生活上的奢侈腐化已经相当严 重。”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定都南京以后,生活上 的奢侈腐化,必然导致政治上的腐败。历史事实已 经告诉了我们,定都南京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而言,弊 大于利。定都南京不仅未有促使太平天国领导人之 间更加团结与协调,反而使最高领导人之间为争夺 最高统治权而相互残杀,也正是因为定都南京,而使 太平天国为保卫首都兵力分散,从而失去主动进攻 清军的优势,同样还是因为定都南京,使太平天国内 外交困的严重矛盾得不到解决,反而领导人生活上 的奢侈腐化,政治上的腐败堕落日益严重。可以说 定都南京也就意味和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此而开始滑向了失败的深渊。 1856 年 8 月,杨秀清终于向洪秀全提出封自己为万岁的要求,洪、杨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尖锐化的程 度。杨秀清的这一做法也为洪秀全诛杨找到借口。定都南京,“由于革命形势发生了变化,洪秀全与杨秀清之间由原先推翻清王朝的单一斗争目标, 变成为一要推翻清王朝,二要为巩固和夺取太平天 国最高领导权而进行的双重斗争目标。其中,对于洪秀全和杨秀清来说,后者斗争更显得重要。”杨秀清逼封以后,对洪秀全的允诺深信不疑,真可谓守 株待兔。而洪秀全则是暗中调兵遣将,密召当时在 江西、湖北前线指挥作战的韦昌辉、石达开回京诛杨。这一事实告诉了我们,太平天国运动一致对清的矛盾由此而转向了在内部的斗争,革命的性质也 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9 月 2 日,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下 2 万余人死在了韦昌辉的屠刀之下。“早已怀 有成见的洪秀全,在杨逼封后采取积极而有效的进攻措施,牢牢控制着逼封后形势的主动权,使变乱按 照自己的计划和意愿进行。他达到了杀害杨秀清, 收回神权和军政大权的政治目的,成为天京变乱的胜利者及最大受益者。”8 洪秀全杀害了杨秀清,搬 掉了控制自己言行的障碍,也使其失去了套在自己 身上的宗教绳索,洪秀全因此而掌握了神权和太平 天国的军政大权,政教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合一。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早期所封的诸王殆尽,这 虽然极不利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但却有利于洪 秀全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天京变乱后,天王 洪秀全的进取心日益减弱,而封建思想和宗教迷信 都恶性发展。在军事形势日益危急的情况下,洪秀 全再也提不出新的理论和新的对策。因此只能一味 加强宗教迷信来巩固洪氏王朝。”洪秀全任人唯亲,疑忌忠良,不信外姓之臣,专任同姓之重。 “有才能而主不用,庸愚而作国之栋梁。” “我主不修得(德)政,立国不以军民为念。”洪秀全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太平天国政权的 性质和生死存亡,“如果说,定都南京之前,洪秀全、 杨秀清领导的太平天国政权,其所作所为代表了农 民阶级的利益,这一时期的政权是农民阶级的政权, 那么,定都南京以后,洪秀全等人则把主要精力用于 经营自己的安乐窝以及实践皇权主义思想和进行 争权夺利的争斗,太平天国政权由原先代表农民阶 级利益的政权,转变成代表洪氏家庭利益的封建宗 族政权。”洪秀全为何在定都前能够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而在定都后,革命还未取得最终的胜利,他却抛 弃了革命初期的“平等”主张,当上了高高在上的皇 帝,大搞封建专制的那一套,终于葬送了农民运动的 果实。“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他们不能用新制度代替旧制度。他们找不 到新的思想武器,只能从现存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 中寻找答案。农民有两重性:既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劳动者有受压迫、受剥削的一面,憎恨地主阶级,有平等思想;小私有者,当其地位发生变化时,便会产生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家长制和皇权主义之间 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总之,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主要领导人的政治 主张、思想作风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原一致对清的斗争矛头转向内部的残杀,革命的性质和政权 性质也因此而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对定都南京后, 尤其是对 1856 年 9 月天京变乱以后的太平天国历 史应该给予否定。 37四据上之所论,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前 的历史是一段革命史,即发生发展史。而在定都后 的历史则是一段腐败史,即产生腐败而失败的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没有跳出王朝盛衰的周期率。但笔者 在此还需要指出的是,洪秀全之所以值得后人歌颂, 就是因为他始终坚持反清斗争,没有向清王朝屈服,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不管他反清的动机如 何,也不管他有什么缺点,甚至有严重的错误,他虽 然使农民政权转变成了洪氏家庭的封建政权,但他 建立的这一封建政权与清王朝的封建政权是势不两立的政权,政权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丝毫没有 与清政权同流合污。洪氏政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清 王朝的严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