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论坛 - 文学 - 资源共享 - 古代汉语学习总结帖(专用)古代汉语学习总结南京大学高小方的方法(一) 牢牢抓住八条: ()四到法 眼到繁体字,一笔一画看仔细;只看到一个大概的轮廓不行,如:寿(壽)、刚才(纔)的才的繁体。有注解,逐条看。不求甚解,至少学语言课不行。 口到寓记忆于吟哦,培养语感。西谚:与其记在心间,不如记在唇边。运动记忆不易忘。 心到用心记,记特殊音义,记特殊句型等等。多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史记五帝本纪)这八个字是古今多少学问家成功的共同秘诀。 手到记笔记,并及时地加以整理;做卡片,定期分类,努力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有生字,要勤翻工具书。 ()以文选为中心 语言就包含在言语作品中。我们要精熟上百篇周秦汉的源头范文,做到能正确诵读、解释、翻译;要熟悉到随便举出其中的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立刻就能记起是哪一篇里的。首先练好这一项基本功,然后再谈深造二字。 ()以词汇为重点 语音、词汇、语法这三要素中,词汇的变化最快,须特别注意。对于古今词义不同的词,尤其是那些微殊的,要细心辨析,留心记住。读古书误解往往在这些词上头。如信、书(世说新语雅量谢公与人围棋)一年中,我们要扎实地掌握600个左右常用词;对这些常用词的常用义项,要相当熟悉。我们结合文选讲解一些,大量的还要靠大家课外自己看教材,研究、归纳。 ()以常规语法为次重点 这就是说,对于文选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古汉语语法现象,也要给予相当的重视。关于语法体系,先学通一家,再博采众家之长;不要一上来就搞一个大杂烩。 ()逐步掌握通论 要以历史主义的观点,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个别认识一般,把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掌握古汉语的一般规律。说得具体些,就是对于古今汉语在词汇形式、词义内容、词性活用、虚词用法、语法结构等方面的异同,都要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这样,阅读古书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认真做好口头的、笔头的各种练习 口头的练习有朗读、背诵等,笔头的练习有做读书笔记、注音、释义、翻译、语言要点分析、名词解释、古文赏析、小论文等。 ()要培养自己浓厚的兴趣 有兴趣才会自觉地预习和温习,有兴趣才会钻得进,也才会有创见。人,大概只有吃糖果的兴趣是不用怎么培养就有的,其他的兴趣则一般都要经过强化培养的。地质队员翻山越岭采标本,对冷冰冰的石头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如果我们想到只要闯过了文字关就能为人民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习古代汉语的干劲自然就大了。文字关也是一种关,红军长征过娄山关是靠浴血奋战打下来的;老子出关也是写了五千字的道德经的。过关总要付出代价。但我们付出的是辛苦,收获的却是成功的喜悦。待到我们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闯过了文字关,从而在古代文献阅读和研究的领域里可以自由地驰骋,不断领略到古典艺术的胜境,并自己放出眼光进行美学的分析,或作古代语言的研究,或在创作中成功地继承了某种艺术形式时,那将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呵! ()四字诀: 勤勤勉,见缝插针,不怕辛劳,孜孜以求。 谨严谨,一丝不苟,多闻阙疑,认真继承。 精精通,熟读精思,精益求精,升堂入室。 进前进,深造有得,勇于创新,追求完美。 (二)掌握一串钥匙: 拎出文言文的十几个学习要点,作为打开文言宝库大门的一串钥匙。它们是: 1. 通假字 本有其字,若古人临文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那么这个用来暂代本字的字就叫做通假字。如:赵王少,不能蚤起。蚤,通早,早早地。 2. 古今字 在某个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两种字形,先出现的是古字,后起的是今字。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回来。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返。 3. 异体字 一个字的正体之外的写法。如:涙,同泪;愬,同诉。 4. 破读字 因词性改变或意义转变而引起读音改变的字。如:好学、王天下、衣褐等。 5. 词类活用 在上下文中甲类词临时用如乙类词。如: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名词用如意动。 6. 词序 前宾语、动量表示法等。如:吾谁欺? 未之有也。 三思而后行。 7. 双宾语 (1)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如:语之故; (2)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如:问之客。 8. 非支式 即非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式,其形式的宾语,实质是补语。如:而誓之曰:誓之,向她发誓。 9. 被动式于字式、为字式、见字式、被字式等。 10.实词、词组 联绵字、偏义复词 11.虚词如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等。 12.省略承上省或探下省主语、宾语、动词、介词等。 13. 修辞 如比喻、比拟(拟人或拟物)、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互文等。 14. 文体 如散文中的史传文(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杂史)、杂记文(游记体、笔记体)、说理文(语录体、史论体、寓言体)、应用文(书信体)等;韵文中的风体诗(诗经),骚体诗(楚辞),汉魏六朝古诗(乐府、歌行),古体诗(古风)中的七古、五古、古绝,近体诗(格律诗)中的七律、五律、排律、律绝,词,曲等;骈文(骈赋、连珠、对联)等。 15. 特色与表现手法 如对比、烘托、铺垫、暗示、象征、白描、夹叙夹议、托物言志等。 16. 同源字 具有一个共同的概念义而读音又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字或几个字。如: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阙,与缺同源。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掌握了这串钥匙,也就掌握了研读文言文的主动权。学生依照新编古代汉语教材的示范,在解剖了数十篇文选的语言要点之后,就能实实在在地把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从而顺利地闯过文字理解关。高老师用的是南大自编教材,不过道理一样。 王力的古代汉语第一册要熟读,最好每个字都看到,包括注释。前期打下基础,后面就如行云流水了。 商务印书馆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繁体字)本。它是在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常用詞”的基礎上編寫的,解釋的是古代漢語中的一些常用意義。 要了解字的本意,可以查阅漢語大字典。关于标点。在对文言散文标点之前,应反复多读几遍,做到真正理解古人的意思和具体语词的意义之后,再进行标点。 正确的断句,需要掌握一定的词语、语法、音韵以及要有比较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方法都是次要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古代汉语研究生部分阅读书目1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中华书局 1963年12 月影印清陈昌治刻本(大徐本) 2文字蒙求(清)王筠撰中华书局 1962年10月影印著者重订本 3中国文字学唐兰著开明书店1949年3月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新1版(据原开明书店版重印) 4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 商务印书馆 1988年8月第1版 5汉语音韵学常识唐作藩著新知识出版社 1958年5月第1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59年11月新1版 6诗词格律王力著中华书局 1977年12月第2版(中国文学史知识丛书本) 06南京大学参考书目: 文艺学纲论胡有清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第三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编写组,上海文艺出版社; 外国文学(欧美部分)朱维之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如考南大,以上书都要精读,不分专业。 重点。第一册几乎全部。第二册诸子散文,第三册史记以及与其有关的篇目,其中重点是报任安书。第四册的文化常识。各册的常用词。其它三册的常识也必须掌握。 个人认为,第一册很多段落最好背诵,包括注释也要熟练掌握。初读之建议。才开始读是觉得麻烦,我看第一遍时先把常见而重要的和陌生的知识点划出来,不必马上记住,梳理完全书后,全部重温一遍。第3遍专攻重点和难点,那些以前就知道的内容就不怎么看了,或者一带而过。 第一遍梳理时,注音释义可以注在文章空白处,就像古书的“旁批”“眉批”,或者直接注在字的上方(字要小点,不影响阅读为佳),陌生而多次出现的就多注几遍,联系起来,多做比较,加强印象方便后面的学习。 古汉语的学习需要重复记忆,多读多看多背自然能学好。习题。 古典文学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古代汉语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本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开设的硕士课程有汉语语音史、训诂学、汉语语法史、中国语言学史等;博士课程有汉语语音史研究、汉语史料学、广韵与中原音韵等。 本专业主要成员有: 鲁国尧 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语言学科规划组成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会理事,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鲁国尧自选集。 李开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汉语语言研究史、现代词典学教程、戴震评传等。 柳士镇 教授,国家教委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等。 王希杰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汉语修辞学、修辞学通论等。 滕志贤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诗经引论等。 高小方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论著有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等。 汪维辉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论著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等。 刘晓南 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锡彭 副教授 ,主要论著有连宾动词初探、语素的定义及其他等。 薛 遴 副教授,主要论著有句容方言志、丹徒方言志等。 陈光 博士。语言要点:1. 通假字:北冥、南冥溟(海)斥(ch)鴳(yn)尺 小大之辩、辩乎荣辱之境辨御六气之辩变 而徵一国能旬有五日又(词诠:去声,连词)2. 古今字:垂天陲三飡(cn)而反返小知不及大知、知效智 邪(y,句末语气词)耶3. 异体字:決决飡餐鴳鷃翶-翱 遊游4. 破读字:决(xu,迅疾)起而飞抢(qing,撞,碰到) 且夫、故夫、夫列子、若夫行比一乡数数然内外之分 恶乎5. 词类活用:适莽苍者 宿舂粮三月聚粮6. 词序:莫之夭阏之二虫又何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以知其然也? 奚适2恶乎待哉?7. 双宾语:则芥为之舟8. 非支式:抟扶摇 抟扶摇羊角9. 被动式:10. 实词、词组:怒而飞海运齐谐者,志怪者也。抟扶摇(合音为飙)六月息野马培风夭阏图南决起而飞 果然冥灵(一种灵龟。依宋末罗勉道南华真经循本说)冥海 羊角犹然(舒迟之貌。见荀子哀公杨倞注)加劝、加沮 泠然至人、神人、圣人11. 虚词:是鸟也、之二虫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斯在下矣(斯,于是)斯已矣(斯,此)而后乃今2 特闻(特,独)彼其(那人他)于世 时则不至(则,经传释词:“则,犹或也。”副词,或许) 虽然(词组,虽然如此)12.省略:翱翔蓬蒿之间 词类活用练习说明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词活用了?属于何种活用?), 并解释其活用后的意思: 1.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 洁,形容词用如使动,使洁。 乱,形容词用如使动,使乱,搅乱。2.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荀子儒效) 儒者,信奉儒家学说的人。儒,名词用如动词,修饰者。 美政、美俗,都是形容词用如使动,使美。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强,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强。 用,动词用如名词,费用,用度。 贫,形容词用如使动,使贫。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绿,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变绿。5.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 老,形容词用如使动,使老,使长(zhng)大。 肥,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变肥大。6.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红,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变红。 绿,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变绿。7.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生,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使复生。 死,动词用如名词,死者。 肉,名词用如使动,使长(zhng)肉。8.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韩非子十过) 入,使动用法,使入,把送入。9.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将括、将之,都是名词用如使动,使为将(jing)。 破,使动用法,使破(被打败)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溅,使动用法,使飞溅。 惊,使动用法,使惊。11.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 愁,使动用法,使忧愁。12.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 朝(cho),使动用法,使来朝见。13.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 国,名词用如使动,封为诸侯国。1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小鲁、小天下,都是形容词用如意动,以为小。15.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善,形容词用如意动,以为善,认为才能美好。 客,名词用作状语,把当作宾客来,以对待宾客的态度来。16.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同上) 轻,形容词用如意动,以为轻,轻视,看不起。17.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尽心下) 宝珠玉,名词用如意动,以珠玉为宝。18.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友,名词用如动词,与结为朋友,结交。19.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目,名词用如动词,用目光示意。20.老树浑苔,横枝未叶,青春肯误芳约?(张翥东风第一枝忆梅) 苔,名词用如动词,生苔藓。 叶,名词用如动词,长(zhng)叶子。21.游雅尝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魏书陈奇传) 众,名词用作状语,当众。 尔汝,代词用如动词,以尔、汝来称呼。22.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僖公五年) 一、再,都是数词用如动词,做一次、做第二次。23.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赵策) 侯,名词用如动词,被封侯。 继,动词用如名词,继位者。24.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同上) 深远,形容词用如名词,长远的利益。2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记) 兄,名词用作状语,以对待兄长的态度来。 2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朝(zho)、夕,都是名词用作状语,在早上、在当晚。 27.以鹑首而赐秦,天胡为而此醉?(庾信哀江南赋) 此,代词用作状语,这样地,这么。 28.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 友、子,都是名词用如意动,以为友、以为子。 29.李广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生得,动词用作状语,活捉。 30.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号(ho)哭,动词用作状语,连喊带叫地大声哭。 儿,名词用作状语,表比喻,像小孩儿一样地。第二部分,名词解释:黏: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是同一大类的,上联是对句是A型,则下联出句是a型,上联是对句是B型, 则下联出句是b型,也就是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平黏平,仄黏仄,把两联粘连起来。对: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出句是a型,则对句是B型,出句是b型,则对句是A型,也就是在对句中,平仄是安全对立的。失黏:不合乎黏的规则的,叫做失黏失对:不合乎对的规则的,叫做失对犯狐平;B型句五律第一字七律第三字,必须是平声,否则就会犯狐平三平调:A 型句,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必须是仄声,否则最后三个字变为平平平,是所谓的三平调。拗句:就是不依照一般的平仄的句子。救拗: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做救拗。合掌:一联对仗的出句合对句完全同义(或者基本同义),是诗家之大忌,叫做合掌。流水对: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也就是说,出句合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借对:是说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思,诗人在诗中用的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者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表: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奏议的一种,是臣民对君有所陈述的一种文体。疏: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上给皇帝的奏疏。墓志铭:古代的一种文体。表示对死者的纪念。文章正常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序是死者的姓氏,爵位和生平事迹。第二部分是铭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骈体文:是汉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有三个特点:1语句方面:偶和四六2语言方面:平仄相对3用词方面:用典和辞藻声律:作家按照汉语声调的特点,安排一种高低长短互相交替的节奏,就是所谓的声律节奏:平仄在诗和韵文中的作用,构成一种节奏三王:夏禹,商汤,文王五帝:皇帝,颛顼zhuan xu,帝喾ku,尧,舜汉魏六朝诗:一般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歌辞:乐府是官置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新乐府: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的白居易等掀起了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做新乐府。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据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限制 五古:五言古体诗 七古:七言古体诗 五律:五言律诗,限定八句四十字 七律:七言律诗,限定八句五十六个字 排律:超过八句的诗叫作排律 绝句:只有四句的 律句:受平仄格律限制 杂剧:是一种带科(动作)白(道白)的歌剧,其中唱词是剧中人唱的(往往是主角一个人唱) 散曲:不是戏剧,没有科白,它和词的性质相近 小令:等于一首单调的词,是独立的只曲,它原来是流行于民间的词调或小曲,句调长短不齐,而有一定的强调 套数:由两个以上的同一宫调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起来的套曲 衬字:是在规定的字数之外所加添的字,或者加在句首,或者加在句中,但是不能加在句尾 曲子词:词来自民间文学,它本来是配乐的歌词,所以当初成为曲子词 填词:(倚声)在唐宋时代,了解音乐的词人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的,所以叫做填词,又叫倚声 词调: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 词牌:词调很多,多种词牌都有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 小令:前人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以五十八字以内的为小令,五十九到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双调:是最常见的形式,一般的情况是前后两调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平仄也相同,不相等的大都是后阕起首的两句,字数不同或者平仄不同 稽古:援引古人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引经: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辞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倒置:由于对仗平仄和押韵的要求,古代作家往往着意造了一些词序颠倒的句子 迂回:是一种隐晦难懂的修辞手法,作者的话不是直接说的,而是用转弯没角的方式说出来,所以叫迂回法 委婉:在封建社会里,说话有所顾忌,怕得罪权贵,统治者以至惹祸,所以说话时往往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夸饰;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不是言过其词,而是一种极度的形容语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后来经过许多人的增益,它比较系统详细地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放映了那各时代的面貌,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最通行的是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 孔颖达疏。 康熙字典是清 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编撰的,书成于康熙55年,它是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的基础上编写的。字头按部首排列,分为214部,部首又按十二地支,分为子丑寅卯等十二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作者已无可考,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西汉刘向整理过的,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共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拟定 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书中辑录了孔子的言行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汉初所传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古论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写成,孔安国曾为之作训解,但已经失传,齐论为齐人所学,鲁论为鲁人所传。魏时何何晏论语集解是最早的论语注本,论语通行的注本有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 宋 邢丙疏宋 )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今人杨伯峻的论语译注 四书:大学中庸(礼记中的两篇)论语孟子训诂:解释古书中的词句的意思 训诂学:是以古代书面语言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词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科学。 形训:是用分析文字的形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 声训:又叫音训,就是取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义。刘熙释名是声训的专著。 同字相训:即用相同的字来训释字义。 同声相训:即用同音的字来训释字义。 音近相训:用双声叠韵的字来训释字义。 义训:就是直陈词义,它不借助于字的读音和形体,而是利用语言环境据文证义,即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 标明义界:就是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表达词义的内容和特点,即用一句话或数句话,给词所标志的事物下定义。 同义相训,简称“同训”,就是利用词的同义关系来训释词义,它是“义训”中常见的方式之一。 反义相训:简称“反训”就是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它是训释词义的方式之一。 浑言:是笼统的说,也就是泛指,又称为统言。 析言:是分析的说,也就是特指。 望文生训:是指在解释词义时,不问字词之间的复杂关系,只就字面勉强解说,而这样的解说,其实跟原文的意义毫不相干。 增字解经:就是在说解中加进原文所没有的词语,而所增加的词语并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增字是为了“强经就我”而自圆其说,因而又被称为“增字强解”,这是训诂的一大弊病。 修辞: 1.讽喻:是用虚构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用以劝诫或教育别人的一种写作方式,它通常用在本意不便使用或不容易说的明白的时候。 2.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3.反语,就是说反话,让听者自己去领会正面的意思。运用这种修辞方式的句子有两层意思,句子的表层意思跟作者要表述的正面意思总是相反的。 4.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内容的修辞方式就是反问。反问是无疑而故问,不需要听者回答,其答案就在句子的字面意思的反面。 5.委婉;用委曲婉转的话来暗示本意的修辞方式叫做委婉, 6.回文;用上句的末尾作下句的开头,又用上句的开头作下句的末尾,运用语序的回环往复形式来表现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修辞方式叫作回文。 7.顶真:用上文的结尾作下文的开头,使邻近的章句首尾蝉联,上传下接,这种修辞方式就叫顶真,又叫连珠。 8.拈连:同时叙述甲乙两事物时,故意把只运用于甲事物的词拈来连用到乙事物上,临时巧妙地求得语言表达上的一致,增强两事物之间的意义联系,这种修辞方式就叫拈连。 9.藏词:把古书中的一个语句割裂开来,用留下的部分代指被藏去的部分或原句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叫做藏词。这些被藏去的词语都在原语句的结尾,可称为藏尾。有时被藏去的词语在原句的开头,可称为藏头。 10 互文: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叫做互文。 11摹状:摹写人物的形状声音的修辞方式叫摹状。摹状可以分为描绘形状和模拟声音两种。描绘形状就是用形象的语言把自己所看到的人物的形貌,颜色,动作和情态描绘出来。 模拟声音就是用形象的语言把所听到的人物动作的声音描摹出来。 12.警策:用精练新颖的语言来概括说明深刻的道理,使人觉得意味深长,引起深思,加深印象,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警策,又叫警句,格言等。 13.折绕:有话不直说而故意绕弯子,说得迂回曲折但语意清楚明白,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折绕。 14比喻:就是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或道理(喻体)来比喻说明抽象生疏的事物或道理(本体),使它容易为人所接受。 15.借代: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跟它有密切联系的东西来代替,这种修辞方式就叫作借代。 16.对偶: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联的句子成对使用,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对偶。 17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关联,语气一致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词组成串排列,以加强语势,这种修辞方式就叫排比。 18.比拟:以物为人或以人为物来描写说明的修辞方式就是比拟。 19.双关:运用词语的音义条件,使词语同时具有表里两重意思,言在表而意在里的修辞方式称为双关。 20.映衬:为了便于说明一定道理而把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加以比较,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映衬。 21.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故意言过其实,以突出事物的某些特点,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的修辞方式就叫夸张。 22.层递:就是按事物的轻重大小先后依次层层递进地说出来的一种修辞方式。 23.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加强某种语气和感情而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某个语句的修辞方式就叫做反复。 24.错综:为了避免单调平板,追求语言的生动活泼,变化多姿,故意选用别异的词面或参差错落的句式,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错综。 25.飞白:明知别人说错或写错,故意运用白字如实地记录或援用下来,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飞白。 26.呼告:说者或写者由于感情强烈,突然撇开听众或读者而呼唤不在眼前的人或物,并且跟他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呼告 27.镶嵌:在某个语句中插进几个字以延长音节,强调语意或者暗示某种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镶嵌。 六书:所谓六书,是指我国古代分析汉字的结构和汉字的使用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依许慎的说文解字。叙六书指1像形2指示3会意4形声5专注6假借 像形:像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形,随体诘诎” 指示: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视而可识,”是说看上去就可以认识大体,“察而见意”是说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意义所在 会意:会意的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这种意义跟每个偏旁的意义都不同,通常是动词,形容词或没有具体形象的名词。分析会意字的表述法,通常是“从某从某”例如:“及”“从人从又”。 形声: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形声字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形声字的声音 假借:许慎所谓“假借”指“本无其字”的假借,说是某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选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规定使用了 转注:许慎说“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了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异体字:许慎在说文里称为“重文”。它是文字的同义异形现象。在同一时期或先后不同的时期里,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互相替代都不会产生歧义的字,叫做异体字 繁简字:简化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为繁简字 语音知识: 古音:广义的古音是指跟现代汉语相对的古代汉语的语音,简称古音 狭义的古音是专指上古音,是音韵学对于上古语音的传统叫法 叶韵:因为语言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上古同韵 部的字有的到了后代变成了不同部,有些韵文的韵脚在上古本来是同韵的,到了后代人们念起来就觉得不和谐,从南北朝开始就有人用改变韵脚字的读音的办法来使之和谐。这种改变韵脚字的读音的办法来使之和谐的办法叫作叶韵。 阴声韵:以元音收尾的叫阴声韵 阳声韵:以鼻音收尾的叫阳声韵 入声韵:以塞音收尾的叫入声韵 三十六字母:所谓三十六字母,字母实际上就是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这三十六个字是: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影晓匣喻,来日。这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代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 五音:所谓五音是指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 七音:把舌音中的来母独立出来,叫半舌音,把齿音中的日母独立出来叫半齿音 双声叠韵:双声是指两个字(音节)的声母相同,如“流离”;叠韵是指两个字(音节)的韵母相同,如“窈窕”。 反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是用两个字相切来拼出另一个字的读音,上字与被切的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的字的韵母声调相同,如夸 “苦瓜切”夸苦k+瓜ua 切韵 隋 陆法言 平水韵 南宋 刘渊 诗韵(平水韵):南宋时代,平水的刘渊把同用的韵合并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镇2025年柠檬黄脉病综合防控专项行动方案安岳柠檬黄脉病补贴
- 防汛物资仓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 青海婴儿车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可研报告编制技术方案
- 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黄冈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十届安徽省全屋智能设计集成职业技能竞赛(制冷空调系统安装维修工)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产品专员工作汇报
- 2025年护师类之儿科护理主管护师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之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 弘扬教育家精神 争做四有好老师
- 三标合一管理体系培训
- 2025年吉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招聘(2号)笔试考点题库试题(含答案)
-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课件
- 农信社法规培训课件
- DB31∕T 1545-2025 卫生健康数据分类分级要求
- 呼吸科科室管理制度
- 小学英语职业课件模板
- 2025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羟基蛋氨酸钙盐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发展潜力报告
-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初中学困生心理干预机制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