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1000亩土地治理项目市区种粮大户土地治理试点项目建议书_第1页
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1000亩土地治理项目市区种粮大户土地治理试点项目建议书_第2页
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1000亩土地治理项目市区种粮大户土地治理试点项目建议书_第3页
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1000亩土地治理项目市区种粮大户土地治理试点项目建议书_第4页
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1000亩土地治理项目市区种粮大户土地治理试点项目建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湖南省*市*区种粮大户土地治理试点项目建议书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2011年09月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湖南省*市*区种粮大户土地治理试点项目建议书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2011年09月目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提要1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性质11.1.3项目主管部门11.1.4建设年限11.2项目承担单位概况11.3项目建设地点21. 4建设内容与规模21.4.1建设规模21.4.2建设内容21.5投资估算21.6效益分析21.7编制依据3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2.1.1是落实国家政策,确保粮食增产、稳产的需要52.1.2是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灌溉水利用率的需要52.1.3是改善农田交通条件,发展机械化及规模化农业生产的需要62.1.4是提高农民种植水平,农业增产增效的需要62.2项目建设条件分析72.2.1水土资源等自然条件72.2.2土地利用及田间工程现状82.2.3农业科技及农机服务体系状况82.2.4其它条件82.2.5限制因素分析9第三章 项目建设任务及规模113.1项目建设原则113.2建设规模、目标及标准113.3项目建设任务(内容)123.4总图布局12第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34.1估算依据134.2投资估算134.2.1工程建设投资估算134.2.2工程其它费用134.3资金筹措与运用144.3.1资金筹措144.3.2资金运用14第五章效益预测155.1经济效益预测155.1.1评价依据155.1.2基础参数155.1.3销售收入估算155.1.4成本费用估算155.1.5利润、税收及投资回收期分析175.2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175.2.1社会效益175.2.2生态效益17第六章结论18附图:附图1:项目位置示意图附图2:总平面布置图附件:附件1:种粮大户证明附件2:土地租赁合同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湖南省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市*区种粮大户土地治理试点项目1.1.2项目性质 新建1.1.3项目主管部门 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1.4建设年限项目建设年限1年。1.2项目承担单位概况项目申报及承担人*系*市*区*乡种粮大户,女性。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与销售,牲畜、家禽养殖与销售,农副产品半成品加工与销售。自2009年以来先后与*村等村民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承包租赁包括水面、水田、茶山及荒山在内的水面和土地共*余亩的,用于发展水产养殖、优质稻种植、无公害蔬菜种植、油茶种植。1.3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选址在湖南省*市*区*乡*村。1. 4建设内容与规模1.4.1建设规模根据国农办2010210号和湘农综201072号两个文件有关精神租赁的农田中需进行土地治理和改造的中低产田面积及其个人经济状况等,确定项目建设规模为对种粮大户在*村租赁的*亩集中连片稻田进行土地治理和改造。1.4.2建设内容该项目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灌溉渠及排水渠等渠系、新建机耕道及改扩建田间生产操作道等。详细工程内容及工程量见表31。1.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项目工程建设总投资*万元,勘察设计及招标费*万元,工程监理费*万元,工程管护费*万元,项目管理费*万元,科技推广费*万元。拟申请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专项资金共*万元,其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万元。项目申报及承担人自筹资金*万元。1.6效益分析1.6.1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正常年年产优质早稻稻谷52.5万公斤、按185元/100kg计算、优质晚稻稻谷70万公斤、按200元/100kg计算。合计年销售收入估算为237.125万元。项目年总成本为211.012万元(其中直接生产成本为50.39万元),项目产品为零税,正常年份利润总额为26.113万元,比项目实施前新增利润总额7.48万元。销售利润率11.01%,投资利润率16.07,项目投资回收期约6.2年(含1年建设期)。1.6.2社会效益该项目建成后运营期可为大学毕业生及当地农民提供37个固定就业岗位及临时工作,其年工资及福利收入在97.632万元以上。项目区农民年土地出让的租金收入的39.9万元。合计项目区农民可通过项目年获得137.532万元。另外,该项目的工程建设还可以给当地农民提供短时的工作时间,并增加一定的收入。1.6.3生态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土地治理、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田间机耕道及生产道的改善等工程建设,配套良种良法、科技耕作、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返田、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可直接带动、粮食、蔬菜等种植基地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剧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田间有益昆虫、微生物等。1.7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3、关于编报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国农办2010210号)。4、关于编报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湘农综201072号)。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国农办2009163号)。7、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T/T118-1991);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护方案技术规范(SC204-98)。1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12、国家及部颁其它相关标准、规范、规程、文件。13、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区地形图及其它有关资料。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粮油安全一直是国家战略安全重中之重,随着人口的增加及工业用粮、养殖业用粮用粮食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对粮食的质量要求也相应提高,但我国的农田基础设施一直比较落后,特别是在南方的丘陵区,农田水利设施落后、田间道路狭窄、机械化及规模化生产难以开展。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是落实国家政策,确保粮食增产、稳产的需要为确保我国粮食增产、稳产,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国土部及水利部等部委相继制定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粮食增产、土地治理政策。2009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出台后,各部委展开了大规模的土地治理及中低产田改良行动。近几年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在下达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时,均将扶持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纳入了该项目体系。因此,建设在湖南省*市*区建设种粮大户土地治理试点项目,可以通过以点带动面、以种粮大户带动周边农户投资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发展优质高产水稻种植,是落实国家政策,确保粮食增产、稳产的需要。2.1.2是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灌溉水利用率的需要虽然该项目区离灌溉水源张家冲水库不足两公里,但因盘山的引水渠修建于1982年,渠道现渗漏水现象严重;另外,*村的农田渠系现为灌排两用且为窄小的土沟渠,渠内淤积、杂草丛生而导致水流不畅、雨天水漫野、旱时土开裂,每年冬季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沟渠清淤,灌溉耗时且浪费水;部分稻田因缺水而由水田变成旱土、种植水稻变成旱作。因此,迫切需要在当地进行土地治理和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以提高农业生产灌溉水利用率。2.1.3是改善农田交通条件,发展机械化及规模化农业生产的需要项目选址处已于2008年完成了村级主要交通道路的拓宽及路面水泥硬化,但田间无机耕道、生产道也是杂草丛生的泥泞小道,农用物资及农产品的运输需要较长距离的人工挑运,不利于大中型农用机械化生产及规模化生产。在租赁了当地的*余亩稻田后,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先后购置了包括收割机、旋耕机在内的大批农机具及钢架塑料大棚,用于发展粮食及蔬菜的种植,但因落后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及狭窄的田间生产道等因素的制约而无法开展机械化、规模化农业生产。因此,建设该项目可改善当地的农田交通条件,是发展机械化及规模化农业生产的需要。2.1.4是提高农民种植水平,农业增产增效的需要如果在当地建设该项目,项目区内*亩农田的水利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将由现在的不足50%提高到80%以上,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将节约灌溉用工1个工日/亩年,并且因灌排水渠分开、排水流畅,项目区农田不会再因暴雨天排水不畅而导致庄稼被淹没、作物减产。项目新建机耕道后,项目区内可以开展机械化耕作、机插及机收,每亩年节约用工3个。合计年节约用工4个/亩。进而达到通过项目区种粮大户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机械化农业生产,达到节支增收的目的。2.2项目建设条件分析2.2.1水土资源等自然条件1、气象。项目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既有光温丰富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又有雨水充沛、空气湿润的气候特点,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降雨充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光照较多,四季分明,生长季节长,春夏之间雨量集中,秋冬多旱,霜雪冰冻期较少。项目区年平均气温在17.6C18.6C之间,平均活动积温为5557C,无霜期年均285311天,年降雨量129019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年平均蒸发量为1445.60mm,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数1629.1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值109.6千卡/m2,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特别是水稻及蔬菜的生长种植。2、土地。项目建设所在的*乡为丘陵地带,成土母质主要为板页岩、石灰岩、砂岩等。土壤类型由砂岩红壤、灰岩红壤发育而成的砂性红壤,酸碱度PH=5.0-5.8,土壤质地粘重,呈酸性,土壤肥沃,保水保肥,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达2.8-3.4%,土层1.5-2.0m,表土耕作层厚度达45cm,经人为耕作,熟化程度高,宜耕性强,但部分水田地下水位高,土壤长期滞水,严重缺氧,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低,有土壤潜育化现象。3、水资源。项目区属于湘江流域水系,根据芝山区农业区划报告集,零陵区降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mm,气候温和,蒸发量不大。同时,该地区地下水丰富,水质良好,为项目区居民主要的饮用水源。项目区内水资源充足,灌溉水源主要为张家冲水库,该水库集雨面积31.4平方公里,总库容543万m3,有效库容453万m3。此外,项目区内及附近的山塘能够起到一定的储蓄水源补充灌溉作用。项目区农田雨水通过附近的愚溪河排入湘江。2.2.2土地利用及田间工程现状项目申报及承担人在当地共租赁稻田*亩,除*亩用于蔬菜种植外,其余均用于优质稻种植。项目区内有村级水泥道路一条横贯,1.5m宽生产道一条,1.2m宽土排水沟一条,灌排两用田间渠若干条。2.2.3农业科技及农机服务体系状况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市*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乡设有农技术推广站,并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名;该农技术推广中心每年均通过地方电视台及发放宣传单等途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乡农技推广站在当地有宣传牌及时发布农业生产信息。项目区拟每三年委托区土肥站化验土壤一次。项目承担人*公司现有农作及园艺专业技术人员各一名,且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另外,根据国家有关农业补贴及优惠政策,当地包括种粮大户在内的所有农民或涉农企业、合作社等均可及时享受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2.2.4其它条件项目建设所在的位于湘西南边界处,是湖南与广西接壤处和我国的西南通道。该区境内有焦柳铁路、衡枣高速、二广高速等铁路和公路贯穿;国道207和国道322从项目区旁边经过;为促进*乡的经济发展及方便农民出入,当地政府已完成了项目区的村级水泥道路修筑,项目区交通便捷。通过近几年的农村电网改造,项目所在乡建设了220KVA的变电站一座,220V生活用电及380V工业用电均已接入项目区。另外,国家三大电讯公司也已经在项目区架设了信号发射及中转塔,项目区与外界交流畅通无忧。项目区距区人民政府驻地10km。2.2.5限制因素分析1、自然限制因素项目区水源充足,但项目区内现有配套的灌排设施不完善,部分排灌渠道老化严重,灌溉效率低,因此,需加强项目区内部水利配套设施的建设。项目区沟溪纵横,地块零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生产率较低。项目区与外界连接的道路较多,但硬化路少,大部分道路路面质量差,通行标准低,不能满足机械作业以及当地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需对现有道路进行整修。解决措施:通过进行土地平整,在地势平坦的部分耕地中整合零散田块成一定规模田块,便于机械化和集约化耕作;完善灌排体系,使灌溉方便,提高灌溉效率,节约用水;完善田间交通体系,方便群众生产生活。2、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因素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土地生产科技含量不高,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产出率均有较大的制约。资金短缺,投入明显不足。由于耕地经营尤其是粮食生产收益偏低,农业生产长期在低水平、低效益状态下运行;而项目区集体经济实力较薄弱,财力不足,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改造资金投入不足,供求矛盾突出。第三章 项目建设任务及规模3.1项目建设原则1、项目选址处中低产农田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2、项目建设区有迫切进行土地治理及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的需要,田间工程完工后,节水、节支、机械化及规模化粮食种植等农业生产效果明显。3、农户参与性积极,能够通过筹资、筹劳解决项目建设部分资金的需要。3.2建设规模、目标及标准1、建设规模。根据国农办2010210号和湘农综201072号两个文件有关精神、公司租赁的稻田中需改造的中低产田面积及公司财务状况等,确定项目建设规模为对种粮大户的*亩集中连片稻田进行土地治理和改造。2、建设目标及标准。项目建设将在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国农办2009163号)、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T/T118-1991)、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护方案技术规范(SC204-98)、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的前提下,对项目区1400亩稻田的田、水、路进行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最终达到保护耕地的目标。3.3项目建设任务(内容)项目进行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良的主要建设任务或内容包括灌水渠及排水渠在内的渠系建设、机耕道及生产道的新建与改造以及少量小丘块农田的平整与合并等。1、渠系建设项目渠系包括灌水渠及排水渠两种,均为新建,长1608m。2、田间道路建设田间道路建设包括新修4.5m宽机耕道一条、长1360m。道路两侧为块石浆砌,泥结碎石路面。3.4总图布局项目总图布置将坚持交通方便,灌溉自如,便于机械化及规模化生产以及便于辐射带动区农民参观与学习的原则;坚持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安排田间工程或土建工程建设内容的原则。根据项目申报及承担人提供的项目区地形图结合项目建设内容将项目建设内容分区块布置,其田间工程分布详见附图2:项目区总平面布置图。第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1估算依据1、国家计委计办投资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所规定的投资估算范围和统一取费参数,递延资产、无形资产(前期费、设计费)均计入项目总投资。2、关于编报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湘农综201072号)规定的投资规模、相关费用取费标准。3、土地租赁费按项目申报人与当地农民签订的土地承包/租赁合同实际价计算。4.2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工程建设投资*万元,勘察设计及招标费*万元,工程监理费*万元,工程管护费*万元,项目管理费*万元,科技推广费*万元。项目投资估算见表4-1。 项目投资估算表表41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万元)备注1工程费用1渠系建设1.11.5m宽灌溉主渠m1.21.5m宽排水主渠m1.3U40灌溉渠m1.4U60灌溉渠m2田间道路建设2.14.5m宽机耕道m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1勘察设计及招标费2.2工程监理费2.3工程管护费2.4项目管理费2.5科技推广费3建设投资小计4.2.1工程建设投资估算工程建设总投资估算为万元,详见表42。田间工程投资估算表表42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万元)备注11.5m宽灌溉主渠m浆砌斗渠21.5m宽排水主渠m浆砌斗渠3U40灌溉渠mC20砼4U60灌溉渠mC20砼54.5m宽机耕道m泥结碎石合计4.2.2工程其它费用1、项目前期的勘察设计及招标费按工程建设投资的3%计共万元。2、工程监理费按工程建设投资的1.5%计取,共万元。3、工程管护费按财政资金总额的1%计提为万元。4、项目管理费按工程建设投资的2.0%计算为万元。5、科技推广费按财政资金的2%计算共万元。合计以上项目总投资为: 万元4.3资金筹措与运用4.3.1资金筹措1、财政资金。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专项的要求,因此项目投资应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项目总投资*万元,拟申请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专项资金共*万元,其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万元。2、自筹资金。项目申报及承担人自筹资金*万元。4.3.2资金运用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专项资金用于科技推广费及田间工程建设费用。项目申报及承担人自筹资金用于部分工程费用和工程管护费、工程监理费及项目管理费的支出。第五章效益预测5.1经济效益预测5.1.1评价依据项目评价是依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参数(第三版)规定的投资估算范围和统一取费参数,结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财务制度以及有关税收条例进行。财务评价中所有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均采用2009年底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的市场价及基价。5.1.2基础参数1、该项目计算期拟定10年,其中建设期1年。 2、按现行税收政策,项目产品为零税。3、基准收益率按8%。4、项目共定员*人,其中有管理及技术人员*人、生产操作人员*人。5.1.3销售收入估算项目实施前,年产优质早稻稻谷39.38万公斤、按185元/100kg计算、优质晚稻稻谷52.50万公斤、按200元/100kg计算。合计年销售收入估算为*万元。项目实施后,正常年年产优质早稻稻谷52.5万公斤、按185元/100kg计算、优质晚稻稻谷70万公斤、按200元/100kg计算。合计年销售收入估算为*万元。经项目实施前后对比分析,项目实施后,正常年可新增销售收入*万元。5.1.4成本费用估算1、项目直接生产成本包括种植稻谷的种子、农药、肥料、动力燃油等生产资料成本。正常年份生产直接成本估算为*万元,其估算详见表51。项目正常年直接生产成本估算表 表51序号原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万元)1早稻种子2晚稻种子3化肥吨4有机肥吨5农药亩6动力燃油亩7麻袋、农用膜等其它材料年合计2、工资及福利项目总定员*人。其中管理及技术人员*人、人均年工资*万元,生产操作人员人均年工资1.8万元,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含医保、养老、失业)按工资总额的30%计提。合计年工资及福利费为*万元。3、折旧和摊销(1)固定资产折旧费项目列入固定资产投资*万元。按20年折旧,余值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