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 第三课蜗牛(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准备】分组: 2-3 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 4、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2 / 15 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5、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5、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4、设计意 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四、继续观察蜗牛 1、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 2、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过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3 / 15 3、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 4、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第四课蚯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 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 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结构,能用维恩图比较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蚯蚓的观察,初步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对蚯蚓的细致的观察,对蚯蚓身体结构的认识。 【教学准备】每组: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蚯蚓 4 / 15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 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蚯蚓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肛门、扣、和环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的身 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比如用水刺激)的方法观察蚯蚓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运动和反应的特点:靠环节间5 / 15 的缩放运动,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四、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 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鼓励学生饲养蚯蚓,以获取更多有关蚯蚓的信息。 第五课蚂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 只脚。 过程与方法 1、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 2、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6 / 15 会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观察蚂蚁过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察蚂蚁的安全性。 【教学准备】 每组: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 教师准备:装在玻璃瓶里的 蚂蚁、白志、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找蚂蚁 1、课前找蚂蚁的要求:在校园找到蚂蚁;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 2、学生找蚂蚁,最好能找到蚂蚁的窝。 3、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找蚂蚁。 4、设计意图:为观察蚂蚁找到合适地点。 二、观察蚂蚁 (一)室外观察蚂蚁 1、交流有关蚂蚁的经验。 2、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 3、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 事项。 4、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察蚂蚁。 7 / 15 5、关注:学生是否能在不干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认真记录。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二)室内观察蚂蚁(用于补充室外观察的不足或校园内找不到蚂蚁的情况) 1、教师问: “ 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 ” 2、学生讨论方法,教师整理。 3、选用合理 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 4、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正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 5、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运动等方面的信息。 三、交流发现 1、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 2、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交流更顺畅和清晰,适当提供信息以帮助学生解答观察中的问题。 3、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愿意倾听。 8 / 15 4、设计意图:培养倾听的 习惯;获得更多有关蚂蚁的信息。 (备注:如果是室内观察,注意送蚂蚁回家。) 第六课金鱼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金鱼用鳍游泳,用腮呼吸。 3、金鱼和蚂蚁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2、继续利用维恩图比较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培养用实验证据证明猜想的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难点】学生有想法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教学准备】每组: 2-3 条金鱼,装载玻璃缸里。 1 只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教学过程】 9 / 15 一、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1、教师介绍鱼类的生活环境。 2、学生举例其他的水生生物。 3、关注: “ 鱼生活在水里 ” 的理解。 4、设计意图:为进一步观察与作铺垫。 二、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1、学生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2、教师适时告知鱼鳞、鱼鳍等及其作用。 3、关注:学生对金鱼形态的关注和对金鱼运动方式的关注。 4、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在外形和运动方面的信息。 三、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1、交流有关金鱼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经验。 2、讨论、设计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作出提示:喂食观察金鱼的吃食;用红水观察金鱼的呼吸。(如需要可以演示在水中放红水的方法) 4、学生观察并记录。 5、教师适时指导并提供信息:水中有少量的空气。 6、关注: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看法时是否干扰金鱼;是否观察到更多信息:如排泄等。 7、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吃食和呼吸方面的信息;培养10 / 15 “ 用实验方法验证看法 ” 的意识。 四、比较金鱼和蚂蚁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 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把观察后的金鱼养在各班教室,方便学生继续观察,获取更多信息。注意平时的看护,保证金鱼存活。 第七课动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11 / 15 【教学重点】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的除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学生无证据信息对整理的干扰。 【教学准备】蜗牛、蚯蚓、蚂蚁、金羽的图片;四种动物议政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讨论动物的共同特点。 1、学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2、小组讨论四种小动物的共同特点,把结果记在课本上。 3、汇报,教师把汇报结果记在黑板上。 4、教师或学生举例某种动物,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点,如果某一种动物不具备上面四种动物的某个共同特点就删去,这样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 5、关注:学生交流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 6、设计意图:了解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1、教师讲解到校园观察学校动物和植物的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到校园静静的观察校园的植物和动物。 3、回教室汇报。 4、关注:是否能做到安静的观察、不打扰 校园的动植12 / 15 物。 5、设计意图:学生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三、总结生物的共同点 1、全班集体用维恩图比较动物和植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在动物和植物相同的圈里写上 “ 生物 ” 两个字,并告诉学生,动物和植物艘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3、关注:学生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4、设计意图:理解什么是生物。 四、讨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 1、教师指着动物、植物的共同点问: “ 人有这些特点吗? ” 2、归纳小结:人和动物、植物都是 生物,都是活的,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最后都会死亡。这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3、关注:人是否是生物的理解。 4、设计意图:对生命的特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 1 课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13 / 15 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学准备】 6 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 “ 材料 ” ,板书 “ 材料 ” 。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 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3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14 / 15 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 5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 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玉溪市鲜花订购合同示例
- 临活用工合同范本
- 清水房修建合同范本
- 建筑简易计税合同范本
- 机械监控采购合同范本
- 夫妻购房担保合同范本
- 2025赛事赞助合同模板
- 自助牛排采购合同范本
- 课室租赁合同范本
- 上海租赁房子合同范本
-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第2部分基础知识
- T-CDAA 003-2024 大数据应用平台 数据服务运营管理技术要求
- 透析中的监测及护理常规
-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分级
- 股东代持合同模板
-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辅警岗位招聘3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全球水飞蓟素原料药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江苏无锡宜兴市高塍镇招聘专职网格员36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4947-2024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性能诊断方法
- 2024-2025成都各区初二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
- 激励与奖惩机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