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语学院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1页
四川外语学院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2页
四川外语学院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3页
四川外语学院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4页
四川外语学院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翻译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英汉口、笔译技能,并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广博的人文素养,应用能力强,适应社会,富有创新精神。毕业生能够胜任各种机构(部门)的实用类文本和一般难度科技文本的笔译、交替传译、涉外交际等工作。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接受英语听、说、读、写和汉语读、写等方面的系统训练的基础上,掌握丰富的百科知识、了解中外社会文化,重点掌握英汉语口、笔译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1. 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勇于开拓、富有事业心与责任感;2. 具有扎实的英、汉语双语基本功、丰富的百科知识、了解中外社会文化;3. 熟悉翻译基础理论,掌握多种文体笔译技能和交替传译技能;4. 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5. 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6.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三、学制与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实行37年弹性修业年限。四、学时与学分分配本专业学生最低修读180学分,2738学时。其中: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学时/学周学分所占比例()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必修课程7024323.9通识课程公共任选课程10863.3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程14608547.3专业限选课程3602011.1专业任选课程10863.3实践教学环节集中实践教学环节40周147.8课外实践教学活动63.3五、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六、主要课程口译、英汉互译、专题口译、专题翻译、现代汉语与写作、阅读与翻译、英语精读、高级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听力、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写作、外国报刊选读、学术论文写作。七、专业特色翻译专业创办于2008年,是我校为服务于重庆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英语翻译人才的新需求而开设的专业。该专业所依托的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先后被四川省和重庆市评为省(市)级重点学科,英语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翻译专业是我校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多元化需求而设置的专业,它体现了外语教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结合。本专业注重学生英语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本专业以强化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的,通过各种实践环节,致力于培养以英语为出发点、能胜任通用英语翻译以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翻译人才。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达到较高的翻译水平。八、主要实践环节1. 本专业学生参加军事训练,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2. 本专业学生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利用寒暑假自行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进行实践,并上交调研报告可获得社会实践学分2分;3. 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参加毕业实习;4. 第四学年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并参加论文答辩;5. 采用调研、讲座、演讲比赛等形式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九、毕业与学位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并达到毕业条件者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一、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进程表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分配教学时数每学期教学时间为18周(第一学期为13周)讲授实践一二三四五六七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54543*3国近现代史纲要*236362*2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54543*3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4543*3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354541211000000106大学语文672361082213000000107体育(一)272722213000000108体育(二)272722214000000109计算机基础*354541083*3业指导21818361114000000111形势政策217学期开设,每四周一次专题讲座XX000000112第二外语12216216444合计4370216286412584554说明:1. 带*号的课程表示只在其中某一学期开设;2. 二外课程可在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日语、阿拉伯语、朝鲜语、越南语中任选一门修读。二、通识课程及教学进程表通识课程总学时为108学时,计6学分,见教务处“全校通识课程设置表”。三、专业必修课程及教学进程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131818181818181801050255201基础英语(一)121866601050255202基础英语(二)122166601050255203高级英语 81444401050255204英语语音 226201050255205英语听力(一)4622201050255206英语听力(二)4722201050255207英语口语4622201050255208英语公共演讲及辩论4722201050255209英语阅读4622201050255210阅读与翻译4722201050255211英语写作(一)118101050255212英语写作(二)4722201050255213英语写作(三)4722201050255214英语语法236201050255215口译 (一)61082401050255216口译 (二)236201050255217英汉互译(一)472401050255218英汉互译(二)4724合计8514601415141412142四、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限选)及教学进程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131818181818181801050201301专题口译(一)236201050201302专题口译(二)236201050201303专题翻译(一)236201050201304专题翻译(二)236201050201305高级听力4722201050201306外国报刊选读236201050201307学术论文写作236201050201308翻译理论入门236201050201309中国文化概论236201050201310口译工作坊236201050201311笔译工作坊236201050201312现代汉语与写作236201050201313英语国家概况236201050201314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236201050201315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2362合计325764814100说明:1. 带*的课程表示核心专业限选课程;2. 学生须在专业限选课程中选择20学分的课程进行修读。五、专业选修课程(专业任选)及教学进程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131818181818181801050201401计算机辅助翻译236201050201402名译赏析236201050201403语言学导论236201050201404西方文明史236201050201405翻译职业知识236201050201406英语文体学236201050201407英汉语言对比236201050201408跨文化交际236201050201409国际关系简史236201050201410语用学与英语学习236201050201411中西文化比较专题236201050201412语用学与英语学习2362合计244322210640说明:学生在专业任选课程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进行修读。六、实践教学环节及教学进程表实践类型课程名称学分按学期分配周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新生入学教育11军训与军事理论22课程论文(或课程设计)211专业实习25毕业实习24毕业论文48毕业生教育11课外实践教学活动自主听力训练211自主阅读训练11自主翻译训练11自主写作训练11社会实践2第18学期进行(以4周计)创新活动2第18学期进行(以4周计)合计共44周22422212118说明:1. 学生外语技能自主训练由学生课外自主安排,详情参见英语学院翻译专业学生外语技能自主训练指导性计划;2. 课程论文(或课程设计)由学生针对某一具体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撰写论文、报告(或设计);3. 专业实习由学生自主完成指定或实习基地的资料翻译,并提交工作报告或论文,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