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护理学基础,主编,第一章绪论,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陈佩仪,3,第一节中医护理学基础的任务与内容第二节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第三节中西护理文化差异,教学内容,4,掌握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外科精义侍疾要语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贡献2.掌握千金方在妇儿科护理的内容;肘后救急卒方在急救护理方面的内容3.熟悉中医护理学及现代护理学体系的文化内涵4.了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史;了解中医护士队伍的形成和发展概况,学习目标,第一节中医护理学基础的任务与内容,6,中医护理学基础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各项医疗护理活动对患者及老、弱、幼、残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以保护、维持、恢复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一、中医护理学基础的任务,7,二、中医护理学基础的内容,发展简史、原则与特点、基本护理、辨证护理基础、养生保健概要、中药用药护理、经络与腧穴的基本知识、33项中医护理技术等。,二、中医护理学基础的内容,第二节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9,中医护理学的形成,萌芽时期夏-春秋时期战国-东汉时期宋金元时期隋唐五代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明代清代近代现代,10,各时期对中医护理的贡献,一、萌芽时期(原始社会)*受伤时用溪水冲洗伤口*用草茎、泥土、树叶包扎止血法*用树枝固定骨折*为了防寒避邪,用兽皮或树皮做衣,11,二、夏-春秋时期卫生保健饮食护理传染病护理情志护理,护理,12,二、夏-春秋时期,1.个人和环境卫生的改善2.饮食卫生3.心理卫生4.预防思想5.其他:按摩、隔离、用酒,洗脸、洗手、洗脚、沐浴和洗涤食具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情,过则有伤,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13,三、战国-东汉时期1.黄帝内经2.伤寒杂病论3.神农本草经4.华佗,14,黄帝内经与中医护理学基础,1.天人合一学说与生活护理2.饮食护理3.情志护理4.病情观察5.护理诊疗技术6.音乐疗法7.急症的基础理论,15,伤寒杂病论与中医护理学基础,1.首创中药灌肠2.开展心肺复苏术3.发展中药用药法4.强调饮食护理中的禁忌原则5.舌下含服,16,神农本草经与中医护理学基础,1.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2.提出了“七情和合”学说3.提出药物的配伍禁忌原则,17,华佗对护理的贡献,1.首创剖腹术的护理2.倡导“五禽戏”用于养生保健,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功法。,18,四、魏晋南北朝时期1.脉经2.肘后备急方(肘后救卒方),19,肘后备急方与中医护理学基础,1.急救技术2.创面处理3.最早的导尿术记载4.疾病防治腹水的饮食指导、瘿病和狂犬病的治疗,20,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21,五、隋唐五代时期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食疗本草,22,诸病源候论与中医护理学基础,病情观察外科护理强身健体,术后患者食、乳痈早期护理,呼吸法、健身法、搂肚法等,脉直疾、脉疾而细、脉来牒牒(累累)等都是病情恶化,23,千金方,孙思邈千金方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而命名,24,千金方与中医护理学基础,妇产科护理婴幼儿护理饮食护理(提出先用食疗后用药疗)预防养生保健情志护理服药护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发展(导尿术)高尚的医德,25,孙思邈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26,六、宋金元时期1.用药护理太平圣惠方2.饮食护理饮膳正要脾胃论格致余论本草衍义小儿方论3.起居护理保生要录4.外科护理卫济宝书外科精义儒门事亲5.妇儿护理妇人大全良方小儿药证直诀,27,外科精义首部护理专论,从六方面专论护理内容:1.首先提出病室环境宜安静;2.规定了探视制度3.注意情志护理4.强调饮食卫生及营养5.做好康复护理6.提出了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28,七、明代本草纲目温疫论外科正宗,29,七、明代本草纲目-世界医药杰出贡献温疫论-世纪性传染病因卓越创见外科正宗-外科护理的补充,消毒隔离、预防接种、饮食卫生,30,八、清代温热论-阐明了温病的发病规律治疫全书-疫病的预防侍疾要语,31,侍疾要语,1.情志护理2.生活护理3.病情观察4.投药护理现存最早古籍中医护理专书,32,九、近代,1.中医护理学的发展2.建院办学培养中国护理人才,33,十、现代1958年江苏省中医院编写了首部中医护理专著中医护理学,创办了第一所中医护校198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成立了中医护理系,招收大专生1999年我国首届中医护理本科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系招生,34,中医护理的展望,中医护理要发展,要走向世界,就必须要走科学研究的道路。中医护理要发展,要走向世界,就必须要走继续教育的道路。,35,1.提高现有中医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2.提高现有中医护理人员的国际交流水平3.现有护理人员普及中医护理学知识4.拓宽中医护理的应用范围5.与国际护理接轨、完善整体护理的内容,中医护理的发展,第三节中西护理文化差异,37,一、中医护理和西方护理的历史与发展之异同二、中医护理和西方护理理论哲学背景之异同三、中医护理和西方护理的护理程序之异同四、中医护理和西方护理思维方法之异同,中西护理文化差异,38,莱宁格(MadeleineLeininger):跨文化护理学(transculturalnursing)的奠基者。1950获比尼迪克学院生物科学学士学位1954获华盛顿凯斯林克大学精神护理硕士学位1965获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世界上第一位)20世纪中期-“跨文化护理理论”,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39,1.文化是一个特殊群体学习得来的、共同享有的、流传下来的价值、信念、规范和生活实践活动,可以指导人们按特定的方式思考、作出决策和行动。2.照顾是指与帮助、支持或促进服务对象健康状况和改善生活方式需要有关的指导性行为。,莱宁格理论的有关概念,“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内容,40,3.文化照顾指用一些人们认识到的价值观、信念和一定性的表达方式,来帮助、支持个体(群体)维持健康、改善生活方式或面对死亡与残疾。4.文化照顾差异是人们在对健康、处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或面对死亡的文化中所衍生的对照顾的意义、价值和方式的差异性。,莱宁格理论的有关概念,41,5.文化照顾共性是人们在对待健康、处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或面对死亡的文化中所衍生的对照顾的共同的、相似的意义、价值和方式。6.世界观是人们如何看待世界或宇宙的方法,以及所形成的关于世界和生命的“图像或价值观”。,莱宁格理论的有关概念,42,7.民间健康系统是传统的、当地固有的保健和治疗措施,对治愈疾病或帮助人们有特殊意义和用途。8.专业健康系统是在特定教育机构中学习,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的保健人员提供的专业照顾或治疗服务。,莱宁格理论的有关概念,43,历史与发展,哲学背景,护理程式,思维方法,二,一,四,三,中西护理文化异同的思考,44,一、历史与发展之异同,中医,西医,形神一体论,质量和能量统一论,45,“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护理都是帮助患者,使他处于最佳状态,“只有患者的自身能力才能治愈伤病”,中医,西医,46,中医,西医,整体立体思维,宏观整体揭示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以辩证宏观定性自然疗法为特点,直观线性思维,探析人体微观结构和功能,以辨病定位定量对抗治疗为特点,47,二、护理理论哲学背景之异同,人,护理,健康,环境,四大元素,48,人,形气神,中医,西医,物质资讯意识,宇宙,统一体,开放系统,能量场,49,五行归类,50,环境,地理居住四时昼夜,中医,西医,空气声音温度光线,51,六淫致病与居住环境*风邪属阳,有头痛、风湿病、抽搐、眩晕等不能直接吹风*寒邪属阴,有脾胃虚寒,筋脉肌肉拘引蜷缩等居室的温度偏高,有阳光*暑邪属阳,有汗出、口渴、头身困重等居室应凉爽*湿邪属阴,有头重如裹,下肢浮肿等居室应干爽*燥邪属阳,有口、鼻、咽干燥,干咳少痰居室内空气湿度偏高*火邪属阳,有汗出、口渴、鼻、咽干燥等居室内应保持凉爽和避光,有一定的湿度。,52,健康,阴阳平衡,中医,西医,系统平衡,对内稳定,对外适应,身体适应,心理适应,健康,健康,53,护理,三分治七分养,中医,西医,照顾,对阴阳失衡的“人”,对阳性指征的“患者”,54,三、护理程式之异同,中医,西医,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評估诊断計畫实施評价,起居饮食情志,技能心理,55,四、护理的思维方法之异同,中医,西医,宏观哲学整体,结构功能,天文地理气象动物植物,体液氧合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特种操作证考试试卷:春季安全作业试题
- 2025年天车工(二级)职场规划考试试卷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招聘体育学科专业知识试卷
- 2025年无损检测员(初级)无损检测报告编制与审核鉴定试卷
- 2025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考试试卷: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检查试题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工程类)-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 2025年数字合成师考试影视后期制作创意设计与实现策略试题
- 2025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数据库系统在材料科学领域的试卷
- 2025年无损检测员(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试题集
- 2025年物业管理员(初级)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试题集
- FZT 95032-2021 长环蒸化机行业标准
- 2023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信息系统招标打分表
- 2024年辅警考试公基常识300题(附解析)
- 2024年江苏苏州市相城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三心理健康课件
- CorelDRAW实例教程(CorelDRAW 2020)全套教学课件
- 《低钠血症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
- 血液内科护理查房
- 唯恒农业-山葵产业分析报告
- 消防员心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