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PPT课件.ppt_第1页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PPT课件.ppt_第2页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PPT课件.ppt_第3页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PPT课件.ppt_第4页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血管生理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四、微循环五、组织液与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六、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1.弹性贮器血管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其发出的最大的分支,这些血管的管壁厚,富含弹性纤维,有明显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心脏射血是间断的,但血液在动脉中的流动却是连续的。(?),一、主要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弹性储器作用可使心脏内间断的射血变成为血管系统内连续的血流,并能起到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2.分配血管中等动脉及其分支。其功能是将血液输送至各器官组织、参与血流量的调节。,3.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其管径小,对血流的阻力大,在调节血管的外周阻力(约占总的外周阻力47%)和局部的血流量中发挥主要作用。,4.交换血管指真毛细血管(truecapillary)。其管壁薄,通透性大,是血管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5.容量血管指静脉。其数量多,管壁较薄,容量大,可扩张性亦大,容纳的血量多,起贮血库作用(容纳循环血量60-70%)。,二、血流动力学,(一)血流量(Q,容积速度):,血流速度(V)=Q/A动脉20cm/s,毛细血管0.02cm/s,P1,P2,(二)血流阻力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1来源:血液质点和血管壁之间的摩擦力,血液内部质点之间的摩擦力。2影响因素:根据泊肃叶定律(Poiseuillislaw)R:血流阻力:血液粘滞度L:血管长度r:血管半径,(1)血管口径:是影响阻力的最重要因素。在循环系统中,小动脉和微动脉是形成循环血流阻力的主要部位。(2)血液粘滞度:正常情况下变动较小。主要受到红细胞比容、血流的切率、血管口径和温度的影响。,(三)血压(bloodpressure)*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表示方法:千帕(kpa),毫米汞柱(mmHg),厘米水柱(CmH2O)单位换算:1mmHg0.133kpa1.36CmH2O1cmH2O0.098kpa,各段血管的压力梯度:主A:100mmHg小A:85mmHgCap:30mmHgV始:10mmHg心房(大V):0,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arterialbloodpressure,ABP)*1.动脉血压及正常值(以肱动脉血压为准),(1)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SP):心室收缩时ABP的最高值。正常值:13.316.0kpa(100120mmHg),(2)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P):心室舒张时ABP的最低值。正常值:8.010.6kpa(6080mmHg),(3)脉压(pulsepressure,PP)收缩压舒张压正常值4.05.3kpa(3040mmHg),(4)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正常值:约在13.3kpa(100mmHg)左右。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高血压:140/90低血压:90/60,为什么以舒张压高低确定高血压?,(1)MAP接近DP;(2)DP主要反映R,R受血管口径影响,一旦改变难以恢复。,2.测量及生理变异,测量肱A血压主A血压2.生理变异:年龄:大高性别:男女昼夜波动,(二)ABP形成的条件:一个前提,三个因素1.前提条件:血管系统中的血液充盈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循环系统内血液停止流动时,循环系统中各部分压力相等,这一压力数值称为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meancirculatoryfillingpressure),约7mmHg。其值取决于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之间的关系。,若:循环血量血管容量,则平均充盈压大气压或(血管充盈)循环血量血管容量,则平均充盈压大气压或(血管塌陷),三个因素:心室射血;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储器作用。,2.决定因素(1)动力心脏射血,(2)阻力外周阻力外周血管口径变化对血流产生的阻力,主要是微动脉和小动脉对血流的阻力。,心室舒张,心室收缩,射血入主A,大A弹性回缩(势能释放),推动血液继续流动,舒张压(DP),收缩压(SP),推血流动(1/3)大A扩张(2/3)(动能消耗)(势能贮存),动脉血压的形成的条件:血管内有足够量的血液充盈前提条件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1.使心室间断的射血变为动脉内持续的血液流动2.缓冲血压波动:缓冲收缩压;维持舒张压,搏出量心缩期射入A血量ABP,(三)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心舒末期A血量不明显DP不明显,SP(明显),血流速度,因此,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搏出量的多少,1、搏出量,心率心舒期缩短心舒末期A血量ABP,DP(明显),搏出量SP(不明显),回心血量,2、心率,外周阻力心舒期血流速度心舒期A血量SP(不明显),DP(明显),ABP,心缩期血流速度,3、外周阻力,因此,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4、大动脉管壁弹性缓冲血压的作用5、循环血量/血管容积的比例改变如:失血性休克循环血量血压(显著)过敏性休克血管容积回心血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体循环平均压血压下降,(四)动脉脉搏,1概念:在心动周期中,动脉内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2动脉脉搏的波形:用脉搏描记仪记录浅表动脉脉搏的波形称为脉搏图。,四、微循环,定义: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A:总闸门后微A:分闸门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分闸门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后闸门,(一)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通路微循环的三条途径:1)直捷通路(骨骼肌)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血流特点:途径短、血流快、常呈开放状态生理意义:利于血液快速回流入心。,.,2)动静脉短路(皮肤)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血流特点:管壁厚、途径最短、血流快、常呈关闭状态,血流量随环境温度而异。生理意义:调节体温,3)迂回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血流特点:管壁薄、通透性好、途径长、血流慢、轮流交替开放。生理意义:利于物质交换故迂回通路又称营养通路,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二)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微循环血流量取决于血管的舒缩活动。在神经体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不断地发生交替性收缩和舒张。,(三)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物质交换的方式1、扩散:主要方式2、滤过和重吸收:对物质交换的作用小,主要在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中起重要作用3、胞饮: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需耗能,五、组织液的生成组织液是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一)组织液的成分成分:胶原纤维、透明质酸,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占99%,可自由流动的液态组织液占1%。,血浆,组织液,淋巴液,滤过,重吸收,(二)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结构基础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动力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滤过的力量-重吸收的力量=(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动脉端:(30+15)-(25+10)=10mmHg静脉端:(12+15)-(25+10)=-8mmHg有效滤过压0组织液生成(动脉端)有效滤过压0组织液回流(静脉端),(三)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主要因素生成量回流量例症毛细血管压炎症、充血性心功不全等所致的水肿血浆胶体营养不良、肾炎等渗透压血浆蛋白所致水肿淋巴回丝虫病、癌症等流受阻使受阻部位远端水肿毛细血管过敏、细菌感染通透性所致的局部水肿,(四)淋巴循环的生理功能1.回收蛋白质和清除组织中大分子2.吸收脂肪3.调节组织液平衡4.防御功能,六、静脉血压和静脉回流静脉的舒缩可有效地调节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一)静脉血压(venouspressure)1)外周静脉压:各器官或肢体的静脉血压2)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CVP):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压力正常值:0.4-1.2kPa(4-12cmH2O),.,中心静脉压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心脏射血能力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过低,心输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过高,静脉回流减慢。测量中心静脉压意义:1.反映静脉回心血量和心脏功能状态2.控制输液量与输液速度,.,(二)静脉回流的影响因素,(1)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循环平均充盈压是反映血管系统内充盈程度的指标: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静脉回流血量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静脉回流血量,(2)心肌收缩力心缩力心输出量心室舒张期室内压,静脉回流量抽吸力,静脉回流量中心静脉压,心缩力心输出量心室舒张期室内压,(右心衰时),颈静脉怒张、肝淤血肿大、下肢水肿,(3)骨骼肌的挤压:肌肉收缩挤压静脉静脉血向心脏方向回流+静脉瓣膜的防止倒流=肌肉泵。例如:长期站立+静脉瓣膜的损伤下肢静脉曲张。立正久站下肢静脉回心量+精神紧张虚脱。,(4)呼吸运动:,静脉回心血量,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大静脉扩张,胸内负压,胸廓扩大,吸气,(5)重力和体位:直立时回心血量(约多容纳500ml)卧位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