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范本.doc_第1页
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范本.doc_第2页
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范本.doc_第3页
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范本.doc_第4页
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范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城职业学院毕业设计题 目:玻璃托 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Glass holder stamping die design and manufacting 指导教师: 范虎军、薛飞、蔡云、焦志峰、邵文庆 职 称: 助教 学生姓名: 张 冬 张凡 张杰 张梦娟 张庆宇 学 号: 2010132036 2010132037 2010132038 2010132039 2010132040 专 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102 院(系): 永城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 2012年09月30日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模具工业的地位、发展及Pro/E、CAD等在模具设计中的关键作用。分析了制品的结构特征及制件的工艺等,然后根据制件所需要的冲压力选择合适的压力机型号,确定型制件的排样步距等,其次选择合适的弯曲压力机进行弯曲,再采用PDX装了配标准模架,根据压力机技术参数校核模具相关参数,再介绍了模具的工作原理及Pro/E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最后采用Master CAM完成关键零件的数控加工;用CAD画出工程图。关键词: 冲压压力机、弯曲压力机设计 标准模架 Pro/E Master CAM CAD目录摘要1一绪论4二塑件的结构及工艺分析52. 1冲裁件工艺分52.2分析比较确定工艺方案52.3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62.4标准的选用及必要的设计计算6三.有关弯曲部分的计算133.1自由弯曲时弯曲力133.2计算毛坯展开长度133.3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43.4凸、凹模圆角143.5凹模厚度143.6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143.7确定垫板尺寸163.8确定凸模固定板尺寸163.9确定定位板尺寸163.10确定模柄尺寸163.11弯曲模的装配图17四.有关PDX的部分184.1 PDX概述184.2 PDX简介194.3 基于PDX钣金模具设计流程194.4 相关模架19五.成型零部件的数控加工215.1Mastercam简介215.2冲孔、落料级进模凹模实体分析215.3零件的导入235.4零件的加工235.4.1设定毛坯235.4.2确定毛坯235.4.3铣外轮廓245.4.4铣平面255.4.5.生成数控程序265.5弯曲模凹模实体分析295.7.1设定毛坯315.7.2铣外轮廓315.7.3铣平面325.7.4钻孔335.7.5铰孔345.7.6弯曲模凹模实体正面数控加工工艺程序:355.7.7弯曲模凹模实体反面数控加工工艺程序:36总结37致谢38参考文献39一绪论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冲压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汽车、电器、电机、仪表和日用品工业中,冲压生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冲模是冲压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工艺装备,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和产品更新换代快慢的重要的因素。随着冲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冲模的要求不仅是需求量大大增加了,而且对冲模的功能、质量、成本、寿命和生产周期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冲模设计是冲模生产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能否生产出合格的制品,冲模设计也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就会浪费很多资金。 在冲模设计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要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不被问题所难住而加快毕业设计的进度。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查阅许多资料书,只有通过查阅资料来给自己补充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对于制造业来说,21世纪的核心竞争是新产品的竞争。围绕新产品的竞争,一场以信息技术特征的制造革命正在全球波澜壮阔的开展。如何实现高质量、低成本、短周期的新产品的开发,是赢的这场竞争的关键。而冲压模具设计制造作为工业的基础,其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关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所以,一个工厂的盈利和生存就看是否能跟上信息技术特征的制造革命的步伐。作为一名学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毕业生,我们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和其它许多问题。我们在课堂上学的也只是关于模具设计与制造这一门课最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发达国家早就被淘汰了。而我们仍然在学习这旧知识,可知我们与他们相差甚远。而我们必须给自己冲更多的知识和开发自己的潜力,才能缩小差距呀。才能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上有立足的地步,才能适应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做一个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的有用青年而继续奋斗!二塑件的结构及工艺分析2. 1冲裁件工艺分析此冲裁件形状简单,精度要求不高,生产批量大,完全适合于冲裁工艺。冲裁件如图1:2.2分析比较确定工艺方案该冲裁件可采用下述四种方案。第一种方案,用三道工序进行冲制。 工序1:落料模落外形。 工序2:冲孔模冲孔。 图1工序3:弯曲模进行弯曲。第二种方案,用三道工序进行冲制。工序1:冲孔模冲孔.工序2:落料模落外形。工序3:弯曲模进行弯曲。第三种方案,用三工位级进模一次冲孔、落料和弯曲完成三道工序。第四种方案,用冲孔和落料复合模完成冲孔和落料,外加一个弯曲模。第五种方案,用冲孔和落料级进模完成冲孔、落料;然后在弯曲模上弯曲。下面分析各个方案的优缺点:第一种方案用三幅模具,模具结构简单,但冲压时需要三台压力机,冲孔模生产率低。由于冲裁件结构简单,三幅模具的制造成本大于第三种方案,且制造周期也大于第三种方案。第二种方案用三幅模具,模具结构简单,但冲压时同样需要三台压力机,生产率高于第一方案,制造成本和制造周期和第一种方案接近。第三种方案由于冲裁件形状简单,只有三个工位,模具结构比第四种方案简单,制造周期在四种方案中最短,制造成本在四种方案中最低,且生产率高。虽然冲裁件质量没有第四种方案,但因冲裁件本身精度不高,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必要时,可采用自动送料冲裁。第四种方案冲裁件质量高,但模具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周期长,且生产效率低,不宜用自动送料冲裁。第五种方案由于冲裁件形状简单,需要两幅模具。制造成本和第三种方案的成本相差不大,但与第三种方案也有不足之处:就是不能连续生产。如果第五种方案能用小型的机械手也进行操作,这种方案的冲裁件质量和效率将会高于第三种方案。根据上述分析,采用第五种方案冲孔落料级进模和弯曲模两幅模具也完成该零件的冲压、弯曲工序。2.3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为了适应大批量生产,采用导柱导向的冲孔落料的级进模和弯曲的单工序模。由于此冲裁件精度不高,断面质量要高也不高,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应采用大间隙冲裁。此冲裁件较薄,由于采用大间隙冲裁,卸料力不大,应采用弹压卸料装置。另外此冲裁件冲裁时工位不多,为了节约材料,不采用侧刃定位,而采用固定挡料销定距。2.4标准的选用及必要的设计计算2.4.1排样 计算材料利用率:弯曲件尺寸如下:弯曲件中性层位置的确定,:中性层位置曲率半径:=R+xt公式中 R为弯曲件的内弯曲半径; t为材料厚度; x为中性层系数;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 (p104)表3-4 中性层系数x的值,得: x=0.14 将以上的数据代入中性层位置曲率半径=R+xt=1mm+0.141 mm=1.41mm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p104)弯曲件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得:该弯曲件R0.5t为有圆角半径的弯曲件,毛坯展开长度应等于弯曲件直线部分的长度和圆弧部分长度之和。L=10+l5+3.14901.41/180mm=27.2137mm27.5mm 玻璃托:t=1mm 2R3mm的圆孔 b=27.5mm l=13mm 材料08钢 如图2: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表2-11弹性卸料搭边与侧搭边得:搭边a=0.8mm 侧搭边a1=1.0mm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表2-13条料宽度偏差得: 条料宽度偏差=0.4mm图2条料宽度为 B=27.5mm+21mm=29.5+0 -0.4mm 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4mm 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p25)的公式(2-35),得: 排样的利用率=(A/A0)100%=A/BS100%式中 A-1个步距内制件的实际面积; A0-1个步距内所需的材料面积; B-条料宽度; S-步距。 排样的利用率=(A/A0)100%=A/BS100%=321.5/407.1100%79% 步距:S=13mm+0.8mm=13.8mm 排样图如图3:图32.2.2计算压力中心及冲裁力落料外形周长L1为:L1=14.52mm+26.53.14mm=69.82 mm冲孔周长L2为:L2=233.14mm=18.84mmL=L1+L2=88.66mm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表7-4黑色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得:抗剪强度为255333MPa 取抗剪强度为300 MPaF=1.388.661300N=34577.4N35KN由于采用大间隙冲裁,卸料力和推件力很小,可忽略不计。可按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1-4开式可倾压力机技术参数选用J23-6.3压力机,其技术参数为公称压力63KN,滑块行程35mm,形成次数170次/min,最大封闭高度150mm,封闭高度调节30mm,工作台尺寸(长宽)310mm200mm,滑块底面尺寸(前后左右)140mm120mm,工作台垫板厚度30mm,模柄孔尺寸(直径深度):30mm45mm.压力中心计算如图4: x=L2(s-x)得:x2.93mm 取x=3mm2.2.3计算凸凹模尺寸查公差表知,此冲裁件所有公差都是IT14级。凹凸模的计算采用分开加工方法。落料: 图4由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1表3-5,冲裁模初始双面间隙Z,得:Zmin =0.1mm Zmax=0.14mm 由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表3-6,规则形状(圆形、方形)冲裁时凸、凹的制造,得:凸模偏差0.02mm 凹模偏差0.025mm 由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1表3-7,磨损系数X,得:X取0.5mm.由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表2-9,冲裁件外形与内孔尺寸公差,得:0.16mm和0.08mm由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1表2-9,冲裁件孔中心距公差,得:0.12mm直径为130 -0.16mm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表2-8冲裁件外形与内孔尺寸公差,得:落料凹模尺寸:(Dmax-x)+0.14 0=(13-0.50.16)+0.14 0mm=12.92+0.14 0mm落料凸模尺寸:(12.92-0.1)0 -0.16mm=12.820 -0.16mm27.50 -0.16mm落料凹模尺寸: (Dmax-x) +0.14 0mm=(27.5-0.50.16)+0.14 0mm=27.42+0.14 0mm落料凸模尺寸: (27.42-0.1) 0 -0.16mm=27.320 -0.16mm校核间隙:因为Zmax-Zmin=0.14mm-0.1mm=0.04mm 0.02mm+0.025mm=0.045mm0.04mm所以,说明所取凸凹模公差不能满足凸模偏差加凹模偏差小于等于最大间隙减去最小间隙的条件,但相差不大,此时可调整如下:凸模偏差=0.4(Zmax-Zmin)=0.016mm凹模偏差=0.6 (Zmax-Zmin)=0.024mm将已知和查表的数据代入公式,得:直径为130 -0.16mm落料凹模尺寸:(Dmax-x)+0.024 0mm=(13-0.50.16)+0.024 0mm=12.92+0.024 0mm落料凸 模尺寸:(12.92-0.1)0 -0.016mm=12.820 -0.16mm27.50 -0.16mm落料凹模尺寸: (Dmax-x)+0.024 0mm=(27.5-0.50.16) +0.024 0mm=27.34+0.024 0mm落料凸模尺寸: (27.34-0.1) 0 -0.16mm=27.24 0 -0.16mm冲孔:由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1表3-5,冲裁模初始双面间隙Z,得:Zmin =0.1mm Zmax=0.14mm由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1表3-6,规则形状(圆形、方形)冲裁时凸、凹的制造,得:凸模偏差0.02mm 凹模偏差0.02mm 由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1表3-7,磨损系数X,得:X取0.5mm.直径为6+0.08 0mm冲孔凸模尺寸:(dmin+x)0 -0.02mm=(6+0.50.08) 0 -0.02mm=6.040 -0.02mm冲孔凹模尺寸:(6.04+0.1)+0.02 0mm=6.14+0.02 0mm校核间隙:因为0.02mm+0.02mm=0.04mm=0.04mmZmax-Zmin=0.14mm-0.1mm=0.04mm所以,说明所取凸凹模公差能满足凸模偏差加凹模偏差小于等于最大间隙减去最小间隙的条件: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冲孔凸模尺寸:(dmin+x)0 -0.02mm=(6+0.50.08) 0 -0.02mm=6.040 -0.02mm冲孔凹模尺寸:(6.04+0.1)+0.02 0mm=6.14+0.02 0mm2.2.4确定凹模外形尺寸查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1表2-20凹模洞口与边缘、洞口与洞口之间距离,得:C取22mmB=(27.5+222)mm=71.5mmL=(13.8+13/2+3+222)mm=67.3mm查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1表2-18凹模洞口主要参数,得:凹模洞口高度h=5mm查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1表2-19系数K的数值,得: K=0.4mm H=Kb=0.4mm27.5mm=15mm 取H=20mm查新编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8表10-15(p364)固动挡料销,得:有经验值选择,长度L=8mm 直径3+0.008 +0.002mm d1为60 -0.075mm h=3mm(材料:45,热处理硬度4348HRC 技术条件:按JB/T7653-1994的规定处理)查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1挡料销孔到落料凹模中心距离有经验值取10mm查新编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8表10-31对间导柱模架(摘自 技术条件:GB/T2851.5-1990)由上面算的数据和查表得到的数据,得:对间导柱模架的相关数据如下:凹模周界:L:160mmB:125mm 闭合高度H(参考): 最大:185mm 最小:155mm 上模座(GB/T2855.9):300mm210mm35mm (材料:Q235) 下模座(GB/T2855.10):300mm210mm40mm (材料:Q235) 导柱(GB/T2861.1):30mm160mm (材料:Q235) 导套(GB/T2861.6):30mm40mm55mm (材料:Q235)凹模如右图5:2.2.5确定垫板尺寸由冲压设计的需要,垫板厚度为10mm.垫板周界尺寸:L:160mmB:250mm(材料:Q235)2.2.6确定凸模固定板尺寸由冲压设计的需要,凸模厚度为20mm. 凸模周界尺寸:L:165mmB:125mm(材料:Q235)2.2.7确定橡胶尺寸由冲压设计的需要,在凹模板上加两个橡胶块厚度为45mm.橡胶周界尺寸:L:30mmB:25mm图52.2.8确定导料板尺寸由冲压设计的需要,导料板厚度为10mm. 导料板周界尺寸:L:160mmB:125mm(材料:Q235)2.2.9确定凸模尺寸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 (p45)式,得:直径为6mm的凸模:L=h1+h2+h3+h4=20mm+10mm+10mm+30mm=70mm 凸模长度加上凸模进入凹模洞口深度(0.51mm),得:L=71mm 取L=80mm式中 h1-凸模固定板厚度; h2-固定卸料板厚度; h3-导板板厚度; h-附加长度。它包括凸模的修模量、凸模进入凹模洞口深度(0.51mm)、凸模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的安全距离等,一般取1520mm.由冲压手册(第2版)6表10-52 B型圆直通型凸模(GB/T2863.2-81),得:h1=3mm D(m6)=10+0.015 +0.006mm L=80mm 材料:Q235 2.210确定模柄尺寸由冲压手册(第2版)6表10-49凸缘模柄(GB2863.2-81),得:D=40 mm h=100mm h2=5mm d=25-0.065 -0.195mm 材料:Q235 模柄如右下图6:图(6)2.211冲孔、落料级进模的装配图冲孔、落料级进模的装配图7:图7(备注:为了满足冲压设计中的板数与Proe的PDX中的相同,采用PDX中的板数。由于PDX中做冲压的冲孔和落料时,就只用到了:Base plate(下模座)、Cut plate(剪板,又叫凹模板)、Guide plate(卸料板)、Top plate(上模座)、Stamp pressure plate(垫板)、Head plate(顶板,又叫凸模固定板)、Stamp guide plate(导料板)三.有关弯曲部分的计算3.1自由弯曲时弯曲力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表7-4黑色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得:抗拉强度为324441MPa 取抗拉强度为350MPa 弯曲件如右图8: 图8由新编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8表3-14弯曲力经验公式,得:F=弯曲力 安全系数K=1 弯曲件宽度B=l=13mm 材料厚度t=1mm 凸模圆角半径r=1mm由以上数据,得V形弯曲力 F自=(0.6131.31350)/(1+1)N=1774.5NV形顶料力 F顶=(0.30.6)F自=0.51774.5N=887NV形总力 F总=887N+1774.5N=2661.5N为了减少选择压力机带来的麻烦,弯曲件的压力机也可选择如下的压力机:可按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表1-4开式可倾压力机技术参数选用J23-6.3压力机,其技术参数为公称压力63KN,滑块行程35mm,形成次数170次/min,最大封闭高度150mm,封闭高度调节30mm,工作台尺寸(长宽)310mm200mm,滑块底面尺寸(前后左右)140mm120mm,工作台垫板厚度30mm,模柄孔尺寸(直径深度):30mm45mm.3.2计算毛坯展开长度R/t=1 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p104)表3-4 中性层系数x的值,得:x=0.14 将以上的数据代入中性层位置曲率半径=R+xt=1mm+0.141 mm=1.41mm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p104)弯曲件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得:该弯曲件R0.5t为有圆角半径的弯曲件,毛坯展开长度应等于弯曲件直线部分的长度和圆弧部分长度之和。L=10+l5+3.14901.41/180mm=27.2137mm27.5mm3.3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 , 根据公式(3-16)Z=tmax+Ct 式中 Z-弯曲模凹凸模单边间隙; t-材料厚度; C-间隙系数,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p112)表3-14 U型弯曲模凸、凹模的间隙C值,得:C=0.05 Z=tmax+Ct=1mm+0.051mm=1.05mm根据公式(3-19)、(3-20)得:凸模尺寸=(Lmin+0.25) 根据经验值取=0.52 查表3-8得长度尺寸的极限偏差0.05mmLT=(Lmin+0.25)=(24.45mm+0.250.52) 0 -0.05 mm =24.580 -0.05mm 取24.60 -0.05mmLA=(LT+2Z)+0.03 0mm=(24.58+21.05) +0.03 0=26.68+0.03 0mm取27+0.03 0mm3.4凸、凹模圆角Rt=1mm Ra=(36)t=3mm3.5凹模厚度 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p110)表3-10弯曲V形件凹模深度l0和底部最小厚度h,得:h=20mm l0=10mm l=15mm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p110)表3-10弯曲V形件凹模深度h0值,得:h0=(35)mm 取h0=3mm根据公式(3-14)H=Ra+h0+l+l0,得:H=3mm+3mm+10mm+10mm=26mm取50mm3.6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 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p113)根据表3-13得:长度L=(27+50)mm=77mm宽度B=(13+50)mm=63mm选标准凹模为L:100mmB:60mm凹模型孔宽度大于弯曲件宽度,取15mm.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p110),确定凹模圆角半径,得:t2mm Ra=(36)t=3mm 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p110)表3-10弯曲V形件凹模深度l0和底部最小厚度h,得:h=20mm l0=10mm l=15mm查新编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8表10-31中间导柱模架(摘自 技术条件:GB/T2851.5-1990),得:上模座(GB/T2855.10):100mm80mm25mm 下模座(GB/T2855.10):100mm80mm40mm 为了满足拆装模架方便和修装模具等,下模座长度方向的尺寸扩大一些。 扩大后的数据如下:凹模为L:100mmB:80mm 闭合高度H(参考): 最大:180mm 最小:150mm上模座(GB/T2855.11):212mm100mm25mm(材料:Q235)下模座(GB/T2855.10):212mm100mm40mm(材料:Q235)导柱(GB/T2861.1):20mm160mm(材料:Q235)导套(GB/T2861.6):20mm28mm45mm(材料:Q235)凹模见下图9:图9直径为4mm的孔深为14mm.底部矩形:长36mm、宽20mm、深35mm 3.7确定垫板尺寸由冲压设计的需要,垫板厚度为6mm.垫板周界尺寸:L:100mmB:100mm(材料:Q235)3.8确定凸模固定板尺寸由冲压设计的需要,垫板厚度为20mm.垫板周界尺寸:L:100mmB:100mm(材料:Q235) 如右图10: 3.9确定定位板尺寸 图10由冲压设计的需要,垫板厚度为5mm.垫板周界尺寸:L:100mmB:100mm(材料:Q235) 3.10确定模柄尺寸由冲压手册6(第2版)表10-49凸缘模柄(GB2863.2-81),得:D=330 -0.019mm h=70mm h2=5mm d=25-0.065 -0.195mm 材料:Q235 模柄如图11:图11 3.11弯曲模的装配图弯曲模的装配图(12)如下:图(12) 四.有关PDX的部分4.1 PDX概述“级进模设计系统”是Pro/E的一个软件模块,可用于钣金件快速而方便地设计级进模及单工序摸工具。(1)PDX支持以下3种主要设计关系。1)从钣金开发条带布局:可以从Pro/E原始钣金件或根据导入的几何形状创建的零件来创建条带布局。2)基于条带布局创建整个工具:包括板设计及冲压、导向件、螺钉和其他元件的装配。3)创建绘图、材料清单、孔图表和其他必要信息:设计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零件中的所有孔和镗孔创建绘图和ASCII文件。 (2)使用PDX设计模具时,PDX为设计者提供了以下功能。1)自动建立元件:即时、自动地创建元件,避免了通常族表零件关联的数据管理问题。2)切口位于零件级别:允许在绘图模式下自动设置孔尺寸。3)智能层处理:PDX提供了智能的层处理功能,方便设计者对层的处理。4)对话框控制:只在某些装配情况下适应。5)特殊配置选项:用于创建Progressive Die.6)创建用户定义元件:允许通过描述语言创建用户定义的元件。7)标准元件:此功能还在不断改进中。8)自动生成特征:能自动生成切口、孔和其他特征。9)编辑特征:允许设计者方便地编辑为阵列的特征。10)标准元件库:包含各种标准元件库,每个PDX版本均更新该库。除了标准元件外,设计者还可以通过使用特殊的描述语言创建自己的元件,并将它们添加到元件库中。4.2 PDX简介采用PDX设计冲压模具时,基本模架的定义是在二维环境中完成的,包括导向件、螺钉、弹簧和定位销等阵列元件参照点或参照轴线的定义。为了能让用户方便地观察与定位各个元件,PDX系统采用三视图显示各个模板及其装配关系。PDX系统采用二维的界面来定义基本模架,减轻了计算机运算的负担,加快了处理速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4.3 基于PDX钣金模具设计流程使用Pro/E软件结合PDX设计钣金模具十分便捷,在设计之前需明确制件的形状、使用材料、展开图尺寸、制件的排样方式和凹凸模的结构等,根据其类型和结构就可以定出模具结构。Pro/E半斤模具设计流程:1.创建工件参照零件;2.创建条带布局;3.创建模具组项目;4.创建成型零件;5.添加螺钉、定位销、导柱、导套等;6.插入模柄、顶尖器、顶杆等;7.完成模具。4.4 相关模架 冲孔落料级进模图13弯曲单工序模图14五.成型零部件的数控加工5.1Mastercam简介Mastercam在企业中常见的不同生产规模、不同材料、不同热处理等类型下的生产组织方式,既有正常零件的加工、破损配件的修配,又有组合件的加工,还包括易变形的薄壁件的加工。Mastercam内容涵盖零件的工艺设计、三维建模、CAM自动编程、测绘、二维图样设计、常见主流CAD/CAM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控仿真等职业工作过程,对于机械类学生和学有余力的近机类学生,通过技能的强化训练,基本满足对数控技术类岗位的综合能力的要求。5.2冲孔、落料级进模凹模实体分析5.2.1冲孔、落料级进模凹模实体冲孔、落料级进模凹模实体 如右图15:冲孔、落料级进模凹模是由销孔、螺纹孔、落料的凹模等组成,图155.2.2工艺分析工艺编排一般采取工序集中原则,尽可能缩短工艺流程。根据零件的工作状态,由于零件形状简单,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则毛坯易采用锻件,所以零件的加工工艺可以按以下路径进行:毛坯(锻件)铣平面挖槽钻孔A确定装夹方案该零件毛坯的外形比较规则,因此选择精密平口虎钳进行夹紧。B确定定位方案根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工件下表面和工件一侧面进行定位,采用合适垫铁和虎钳固定钳口保证定位。C孔加工方案的选择孔加工前,为便于钻头引正,先用中心钻加工中心孔然后再钻孔。内表面的加工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孔表面本身的尺寸精度的粗糙度。孔6.5、8、10、13 选择“钻铰”.第一次数控加工工步工步内容刀具号刀具规格进给速度(mm/min)主轴转速(r/min)1外形铣削T014平底刀40035002铣平面T0250面铣刀15010003标注挖槽T0310平底刀30035004钻6孔T046点钻2509505攻6.5孔T056.5右牙刀10010006铰8孔T068铰刀10013007铰10孔T0710铰刀19029008标注挖槽T086平底刀14035009标注挖槽T095平底刀170350010标注挖槽T0105平底刀170350011标注挖槽T0111平底刀800350012标注挖槽T0121平底刀8003500第二次数控加工工步工步内容刀具号刀具规格进给速度(mm/min)进给速度(r/min)1铣平面T0150面铣刀1207605.3零件的导入5.4零件的加工5.4.1设定毛坯A设置工作界面点击工作界面下的层别,打开层别管理,把毛坯设置为当前图层,其余图层关闭,工作界面改为如图(16)所示。图16 B画出毛坯点击实体挤出实体创建主体,系统弹出串联对话框然后点击要串联的图形,然后点击“确”系统弹出挤出实体的设置对话框,然后输入挤出实体的距离为20.1,挤出方向向上,如图17所示,然后单击确认。图175.4.2确定毛坯点击机床类型默认,点击属性材料设置,系统弹出机器群组属性对话框,点击实体选择毛坯如图18、19所示:图18 图195.4.3铣外轮廓点击刀具路径,选择外形铣削,点击确认,系统弹出串联选项,点击毛坯底面,点击确认。点击刀具,系统弹出自定义刀具对话框,选择平底刀,依次对夹头,切削参数,共同参数进行设置,点击确认。依次如下图20、21所示,点击可去掉刀具路径。 图20 图215.4.4铣平面点击刀具路径,选择平面铣,点击确认,系统弹出串联选项,点击毛坯底面,点击确认。点击刀具,系统弹出自定义刀具对话框,选择面铣刀(50),依次对夹头,切削参数,共同参数进行设置,点击确认。依次如下图22、23、24所示,点击可去掉刀具路径。 图22 图23 图24 5.4.5.生成数控程序5.4.5.1% O0000(冲孔落料凹模正面加工)(DATE=DD-MM-YY - 24-09-12 TIME=HH:MM - 21:59)(MCX FILE -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毕业设计MASTERCAM冲孔落料正面加工.MCX)(NC FILE -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毕业设计MASTERCAM冲孔落料正面加工.NC)(MATERIAL - ALUMINUM MM - 2024)( T213 | 4. FLAT ENDMILL | H213 )( T270 | 50 FACE MILL | H270 )( T219 | 10. FLAT ENDMILL | H219 )( T19 | 9. DRILL | H19 )( T16 | 6. DRILL | H16 )( T75 | 6.00-1. TAP RH | H75 )( T1 | | H1 )( T2 | | H2 )( T215 | 6. FLAT ENDMILL | H215 )N100 G21N102 G0 G17 G40 G49 G80 G90N104 T213 M6N106 G0 G90 G54 X-90. Y4. A0. S3500 M3N108 G43 H213 Z45.1N110 Z25.1N112 G1 Z0. F2.2N114 X-86. F400.N116 G2 X-82. Y0. I0. J-4.N118 G1 Y-62.5N120 G3 X-80. Y-64.5 I2. J0.N122 G1 X80.N124 G3 X82. Y-62.5 I0. J2.N126 G1 Y62.5N128 G3 X80. Y64.5 I-2. J0.N130 G1 X-80.N132 G3 X-82. Y62.5 I0. J-2.N134 G1 Y0.N136 G2 X-86. Y-4. I-4. J0.N138 G1 X-90.N140 G0 Z45.1N142 M5N144 G91 G28 Z0.N146 A0.N148 M01N150 T270 M6N152 G0 G90 G54 X-135. Y62.498 A0. S1000 M3N154 G43 H270 Z45.1N156 Z25.1N158 G1 Z20. F4.N160 X110. F150.N162 Y37.499N164 X-110.N166 Y12.5N168 X110.N170 Y-12.5N172 X-110.N174 Y-37.499N176 X110.N178 Y-62.4985.4.5.2% O0000(冲孔落料凹模反面加工)(DATE=DD-MM-YY - 24-09-12 TIME=HH:MM - 22:23)(MCX FILE -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毕业设计MASTERCAM冲孔落料反面加工.MCX)(NC FILE -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毕业设计MASTERCAM冲孔落料反面加工.NC)(MATERIAL - ALUMINUM MM - 2024)( T270 | 50 FACE MILL | H270 )N100 G21N102 G0 G17 G40 G49 G80 G90N104 T270 M6N106 G0 G90 G54 X-135. Y62.498 A0. S763 M3N108 G43 H270 Z25.N110 Z5.N112 G1 Z-.001 F4.N114 X110. F12.N116 Y37.499N118 X-110.N120 Y12.5N122 X110.N124 Y-12.5N126 X-110.N128 Y-37.499N130 X110.N132 Y-62.498N134 X-135.N136 G0 Z24.999 5.5弯曲模凹模实体分析5.5.1弯曲模凹模实体弯曲模凹模实体 如右图25:弯曲模凹模是由销孔、螺纹孔、落料的凹模等组成.5.5.2工艺分析工艺编排一般采取工序集中原则,尽可能缩短工艺流程。根据零件的工作状态,由于零件形状简单,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则毛坯易采用锻件,所以零件的加工工艺可以按以下路径进行:毛坯(锻件)铣平面挖槽钻孔 图25A确定装夹方案该零件毛坯的外形比较规则,因此选择精密平口虎钳进行夹紧。B确定定位方案根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工件下表面和工件一侧面进行定位,采用合适垫铁和虎钳固定钳口保证定位。C孔加工方案的选择孔加工前,为便于钻头引正,先用中心钻加工中心孔然后再钻孔。内表面的加工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孔表面本身的尺寸精度的粗糙度。孔6.5、3、 选择“钻铰”.第一次数控加工工步工步内容刀具号刀具规格进给速度(mm/min)主轴转速(r/min)1外形铣削T016平底刀20035002铣平面T0250面铣刀1207603钻3孔T033铰刀24010004钻2孔T043点钻10012005钻5孔T055钻头22011006铰6孔T066铰刀13013007攻6.5孔T076.5右牙刀30015008钻10孔T086铰刀45019009曲面粗加工T092球刀200350010曲面精加工T0101球刀1003500第二次数控加工工步工步内容刀具号刀具规格进给速度(mm/min)进给速度(r/min)1外形铣削T015平底刀27011452铣平面T0250面铣刀12020003标注挖槽T035平底刀17035004标注挖槽T041平底刀80035005.6弯曲模凹模零件的导入5.7弯曲模凹模零件的加工5.7.1设定毛坯点击机床类型默认,点击属性材料设置,系统弹出机器群组属性对话框,点击实体选择毛坯如下图26所示:图26 5.7.2铣外轮廓点击刀具路径,选择外形铣削,点击确认,系统弹出串联选项,点击毛坯底面,点击确认。点击刀具,系统弹出自定义刀具对话框,选择平底刀,依次对夹头,切削参数,共同参数进行设置,点击确认。依次如下如图27、2829所示,点击可去掉刀具路径。图27 图28图295.7.3铣平面点击刀具路径,选择平面铣,点击确认,系统弹出串联选项,点击毛坯底面,点击确认。点击刀具,系统弹出自定义刀具对话框,选择面铣刀(50面铣刀),依次对夹头,切削参数,共同参数进行设置,点击确认。依次如下图30、31、32所示,点击可去掉刀具路径。图30 图31图325.7.4钻孔点击刀具路径,选择钻孔,系统弹出选取钻孔的点对话框,点击选取图素,点击原先画好孔的外形轮廓(如图左下所示)点击确定。系统弹出2D刀具路径-螺旋式对话框,在对话框内右击鼠标,选择创建新刀具,选择钻孔,系统弹出定义刀具,对刀具进行设置,点击确认,加工效果如下图33、34、34、35所示。图33 图34图35 图355.7.5铰孔点击刀具路径,选择钻孔,系统弹出选取钻孔的点对话框,点击选取图素,点击原先画好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