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制度下的宋代房屋租赁业.pdf_第1页
科举考试制度下的宋代房屋租赁业.pdf_第2页
科举考试制度下的宋代房屋租赁业.pdf_第3页
科举考试制度下的宋代房屋租赁业.pdf_第4页
科举考试制度下的宋代房屋租赁业.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科举考试制度下的宋代房屋租赁业.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慧慧慧盏 科举考试制度下的宋代房屋租赁业 一李晓珏 有宋一代,右文崇儒,科举制度是宋代社会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这造成了在京外省考生长期大规模的 滞留,为京师的房屋租赁业提供了长期而稳定的客源。而考生个体需求的不同又造就了租赁形式的不同:从 主体构成上看,可分为单独租赁、与人合租;从租赁时间上看,又可分为短期租赁与长期租赁。科举人口对京 师房屋租赁业影响甚巨。 【关键词】宋代科举;京师;房屋租赁;冒籍 【中图分类号】K 2 4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4 5 1 8 X ( 2 0 0 9 ) 0 2 0 1 3 6 0 4 李晓珏( 1 9 8 2 一) ,女,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宋辽金元文献。( 四川成都 6 】0 0 6 4 ) 宋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太祖开宝六年 ( 9 7 3 ) ,确立州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英宗治平 三年( 1 0 6 6 ) ,确立三年一次的考试周期。同时,省试和殿 试都在京师举行,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以上种种科 举考试的制度性规定,直接造成了外省考生长期大规模 在京滞留,科举流动人口对京师的房屋租赁业有着重要 的支持作用。目前,学界就此进行的专门研究尚难看 到。笔者尝试涉猎一二,但因学识有限,加之有关考生房 屋租赁的史料零落分散,不足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一、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有宋一代,右文崇儒,“国朝待遇士大夫甚厚,皆前代 所无”( 卷5 麒”。宋王朝“治狱必用士人”,“宰相必用读书”, “典郡必用儒臣”,“堂后官亦必参之以士人之任”,总之,皇 帝“左右前后无非儒学之选”。( 前集糊”德川5 南宋后期,更 是有r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卷下朋的说法。换言 之,“科举是宋代社会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1 。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平等性的 官吏人才选拔制度,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宋 朝统治者对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制度作了一系列重大 改革,主要有取消“公荐”,实行糊名制、誊录制,取消“公 卷”,本着“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 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 垄断,大大增强了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同时,较之唐代,宋代科举考试取士的程序也更简 捷,考试通过后就可以做官,无须经由吏部考核,便可授 予官职。五代各王朝也举行科举,但是召辟才是士人进 入仕途的重要途径,虽然彼时科举也是朝廷用人的标准 之一,后周世宗柴荣“欲命仁浦为相,议者以其不由科 第”( 卷“9 魏t 二埔传”8 ,但是,显然这个标准不具有蕈要 性与唯一性。南唐开始时,甚至“执政皆不由科第”( 卷:如t 广顾2 年2 月城条P 9 4 7 ”。而宋朝的科举则与入仕息息相关,宋 孝宗如是说:“朝廷用人,别无他路,止有科举。”( 卷F t m 以上种种,使得宋代文人积极投身于科举中来。“方 今科名之设,俊造毕臻,秉笔者如林,趋选者如云。”1 5 Jt 卷 ”6 蘩- 奉传) - ”圳神宗熙宁二年( 1 0 6 9 ) ,苏辙云:“凡今农工 万方数据 科举考试制度下的宋代房屋租赁业 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祖宗之世,士 之多少其比于今,不能一二也。”7 l ( 卷2 1 上4 帝书较之前 代,宋代参加科举考试和取士的人数大幅度增加。据统 计,有唐一代,取进士66 1 0 人,诸科l5 4 6 人,共计81 5 6 人。卷2 9 选举= 庸登科记总日) ,P 2 7 6 2 ”入宋以后,登科人数大 大增长:宋代每次应试的举子高达4 0 万人。相应的科举 取士的人数大幅度增加,两宋共取进士1 1 54 2 7 人,每年 取士的人数大约是唐的5 倍,元的3 1 倍。譬”选举 宋甓 科记总目) ,P 3 0 4 3 0 8 ) 二、士子赶考。钱井经商 应试之期,大批士子流向各路州府与京城。相关记 载在时人笔记中屡屡可见:“宣和元年,诸道进士赴省试 者几万人。”洲甲志卷1 7 t 束应辰 9 ) “乾道七年冬季,南方举 人赴省试,来往甚盛。”【9 1 ( 丁志卷7 舢窖邵) P 5 9 6 而每逢大比之 年,更是有大规模的应试群体及其随从人员涌入京师, “此科举试三年一次,到省士人不下万余人”o 】( 卷2 诣州府得 _ 士人赶省阿) t 1 。南宋都城临安在应试期间,“诸路士人,比 之平常十倍,有十万人纳卷”【( 年) 9 。这必然给城 市带来大量的I 临时性生活消费,使得“铺席买卖如市”【l 们 卷2 ,“期间亦有身负过 恶,或隐忧匿服,不敢于乡里取解者,往往私买监碟,妄 冒户贯,于京师取解”1 1 8 l 卷3 2 贾院乞诿路取人状”3 ”。 关于“冒户”( 或称“冒籍”) 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南 宋诏令曾云:“近年士风薄,冒户,靡所不为,负尉家 选举之意”f 2 2 l ( 巷7 2 - 岛宗绍兴二十有 年二月乙丑条P 5 5 3 引,而早在北宋 仁宗时,政府已有明文禁止:“闻比来冒籍者多,自今毋 得人外发解,时承平岁久,天下贡士益众,间起争讼,故 条约之。”1 1 3 l f 卷”,f 宋天年2 年春E 胛_ 条”3 4 8 此举诚然有严格 城市人口管理的考虑,也有整肃士风,严明考纪之意。 众多士人长期“漂在京师”,自然成为京师房屋租赁 业长期而稳定的客源。 借居寺院也是考生寻住的重要选择之一,宋代小说 中以书生寓居寺院为背景展开的情节也每每可见。“士 子权借仙林寺、明庆寺、千顷寺”l 混补年) “这里 的“权”可说明:此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二浙僧俗,多 建接待庵,以供往来缁徒投宿,大抵若禅刹然寻常 诸庵,容客不过再宿,唯此处( 祖嘲接待庵) 则虽累月亦 不厌,以是人乐游趋。”1 9J 支癸卷4 租嘲接待庵) t P I “文献将祖圆 接待庵作为特例提出,更加说明非营利性质的寺院客舍 不会提供长期免费的午餐。至于将多余房屋出租收取租 金的寺院,其租赁性质与整个房屋租赁业无甚差别,不 再进行区分。 四、独租合租,长租短租 与自身需求相应的,考生的租赁又有单独租赁、与人 合租,短期租赁、长期租赁之分。大抵经济状况好些的,选 择单独租赁;差砦的,倾向与人合租。“京师保康门有刘观 察之别地,每僦于人。翰林学士曾布,嘉葙丙申之冬以乡 贡将试礼部,僦此第以居。”f 2 3 I ( 罄5 刘观察宅”) “刘过,字改 之,襄阳人。淳熙甲午预秋荐,将赴省试,迨人都 城,僦委巷密事问处”9 l l 直丁卷6 刘改之教授) ,这是两个典 型的单独租赁的例子。与人合租,则是另一种常见方式。 “李比部从周,景佑四年随乡书来京师,从数同人僦舍于 麻秸巷。”H 卷“乍比都”应举口,与数I 司人税宅于饮马 巷。”m “卷2 畅行剐州当然也有例外,交通不便的房产,因其 万方数据 科举考试制度下的宋代房屋租赁业 租金较低,普通上子也是可以单独负担租金的。“显谟阁 直学士林邵,年二一| | 岁时赴省试,人京师僦腑戴门楼门 内。所处极荒僻,人多言彼宅凶怪,以其赁直廉,不问也。” f 9 1 ( 1 志眷t 瓤樱rJ 宅) r ”9 1 短期租赁的,集巾于二月问至j 月上 旬的一个月或莳后数月时间。“三月上旬朝廷差知贡举监 试诸州士人自二月问前后到都,各寻安泊待试。”l ( 鲁z 储州府得解七人晟省阁) ) “( 杨日华) 应举日,与数同人税宅于 饮马巷,居数月,元他_ 异,一日探榜归即时迁于旅 邸。”1 2 3 巷2 物省剐 - ,z 长期租赁的,一年或数年。“李比部从 周,景桔p l j 年随乡书来京师,从数同人僦舍于麻秸巷 明年校艺,不利丁甫宫。” 2 3 l 卷5 车“邸”以此看来,李某人 的赁屋应考生涯至少持续了一年。至于“不幸自故”的“才 学之士”,“沉沦十数年,或累举滞留”,漂在京师,租房度 日的时间更足无限期延长了。 需要指_ ;的是,本文着力点在于探讨科举人口对房 屋租赁业的影响,并非抹煞其他流动人口对丁这一行业 发展的意义,事实f :,庞大的选调官员队伍与巍贾人群 对此贡献亦多。正如哲宗元佑七年( 1 0 9 2 ) “京师洒税课 利皆亏,房廊邸店皆空”,李焘对此现象的分析是,“数年 以来,官用窘逼,转运司督迫诸处税务,日急一日,故商 贾全然不行,京师坐至枯涸”。I 川( 括4 7 5 哲宗“柏七印条- 由 此看来,商贾人群对旅店业乃至房屋租赁业的影响甚至 是决定性的,但这并非本文关心的对象。 通过对宋代科举考试制度以及房屋租赁业本身的 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可得出结论:正是科举考试的制度 性规定,造成了京师外省考牛长期大规模的滞留,成为 在京流动人【1 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对京师的房屋租赁 业产生了举足轻重的支持作用。 注释: 参见:司马光贡院乞逐路取人状( 传家集卷 3 2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 0 9 4 册,第3 3 l 页) ;欧阳 修论逐路取人札子( 文忠集卷1 1 3 ,影印文渊阁四库 全书本,第1 1 0 3 册,第1 5 5 页)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 1 选举考四( 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第2 8 9 页) 。 【参考文献 【1 】( 宋) 王椿燕翼诒谋录【A 1 。( 宋) 左圭百川学 海( 丁集) I M 】北京:中国书店,1 9 9 0 【2 】( 宋) 林酮古今源流至论【M 】文渊阁四库全 书本( 第9 4 2 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 3 】( 宋) 张端义贵耳集【M 丛书集成初编本( 第 2 7 8 3 册)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2 【4 】吴铮强宋代科举与乡村社会【D 】浙江大学博 士学位论文。2 0 0 6 【5 l 元) 脱脱宋史【M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7 f 6J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f M 】北京:中华书局, 1 9 5 6 f 7 1 ( 宋) 苏辙栾城集【M 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 9 8 7 I8 】( 元) 马端临文献通考( 上册) 【M 】北京:中华 书局,1 9 8 6 f 9 】( 宋) 洪迈夷坚志I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1 【l O 】( 宋) 吴自牧梦粱录【A 】笔记小说大观( 第七 册) 【M 】。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 9 8 3 【1 1 佚名西湖老人繁盛录【A 】南宋古迹考( 外四 种) 【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 9 8 3 f 1 2 1 ( 宋) 李防太平广记 M 】北京:中华书局, 1 9 6 1 【1 3 】( 宋) 李熹续资治通鉴长编【M 】北京:中华 书局。1 9 7 9 。 【1 4 】( 明) 陶宗仪说郛三种【M 】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 9 8 8 【1 5 1 (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 】北京:中华书 局。1 9 8 0 【1 6 】( 宋) 释文莹湘山野录【A 】全宋笔记( 第一编 第六册) 【M 1 郑州:大象出版社,2 0 0 3 【1 7 】( 宋) 陶谷清异录I M l 陕西:宏道书院,清道 光二十六年( 1 8 4 6 ) 本 【1 8 l ( 宋) 司马光传家集【M 1 文渊阁四库全书拳 ( 第1 0 9 4 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1 9 】( 宋) 苏颂苏魏公文集【M 】北京:中华书局, 1 9 8 8 2 0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M 】文渊阁四库全书 本( 第8 5 0 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f 2 1 1 ( 宋) 夏竦文庄集 M 1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 1 0 8 7 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2 2 l ( 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第9 册) 【M 】 台北:文海出版社,1 9 8 0 【2 3 】( 宋) 张师正括异志【M 】北京:中华书局, 1 9 9 6 【责任编辑:俞晖】 万方数据 科举考试制度下的宋代房屋租赁业科举考试制度下的宋代房屋租赁业 作者:李晓珏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 刊名: 江西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6条)参考文献(26条) 1.王栐 燕翼诒谋录 1990 2.林酮 古今源流至论 1987 3.张端义 贵耳集 1992 4.吴铮强 宋代科举与乡村社会 2006 5.脱脱 宋史 1977 6.司马光 资治通鉴 1956 7.苏辙 栾城集 1987 8.马端临 文献通考 1986 9.洪迈 夷坚志 1981 10.吴自牧 梦粱录 1983 11.佚名 西湖老人繁盛录 1983 12.李防 太平广记 1961 13.李熹 续资治通鉴长编 1979 14.陶宗仪 说郛三种 1988 15.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1980 16.释文莹 湘山野录 2003 17.陶谷 清异录 1846 18.司马光 传家集 1987 19.苏颂 苏魏公文集 1988 20.吴曾 能改斋漫录 1987 21.夏竦 文庄集 1987 22.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1980 23.张师正 括异志 1996 24.司马光 贡院乞逐路取人状 25.欧阳修 论逐路取人札子 26.马端临 文献通考巷31选举考四 1986 相似文献(1条)相似文献(1条) 1.期刊论文 林岩 北宋解额的变动与省试规模 -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