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信息技术教学资料.doc_第1页
初二信息技术教学资料.doc_第2页
初二信息技术教学资料.doc_第3页
初二信息技术教学资料.doc_第4页
初二信息技术教学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信息技术教案 姓名:李宇荣 班别:初二(1520)班1.1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特性教学任务1、 通过学习能够识别计算机内部中的CPU、硬盘、音像设备、内存、光驱等硬件设备的主要功能。2、 能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外部多媒体设备3、 掌握常见外部设备的安装。教学重点把握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特点和性能,学会根据应用需求适当地选择或升级硬件。教学难点(1)计算机硬件型号与特性。(2)掌握“赫兹”与“字节”等单位。教学方法1、 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2、 观察调查学习方法,将获取的资料归纳和总结,形成表格。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教学过程一、 复习硬件的相关知识计算机的硬件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处理器和存储器四大类。硬件部件处理器CPU、主板、显卡、网卡等存储器内存内存条外存硬盘、软盘、光盘、U盘、磁带等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二、 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是指能够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三、 查看系统常规硬件配置1、 我的电脑属性常规(1) CPU:中央处理器,负责计算机信息的分析、判断、运算并控制计算机各个部分协调工作。1GHz=1000MHz 1MHz=1000KHz(2) 内存:计算机工作过程中储存程序和数据的地方,断电后储存内容会丢失。1GB=1024MB 1MB=1024KB 1KB=1024B四、查看系统的各种硬件配置五、选配计算机的外部设备DC、DV、打印机、Mp3、Mp4、扫描仪7页 表1-2六、安装新硬件1、确认电源断开,用USB电缆连接打印机与计算机。2、开通电源,启动系统。3、安装驱动。教学后记学生对系统中的硬件设置掌握情况良好,但打印机驱动安装由于机房中无法实际演示,效果不太好。1.2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任务1、 通过光盘学习和调查了解,了解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相关知识。2、 掌握设置良好的操作环境的操作方法。3、 掌握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的操作方法,进行任务管理、设备管理、用户账户管理等操作。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灵活设置操作环境,进行系统资源的管理。教学方法1、 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2、 任务驱动方法,将获取的资料归纳和总结。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了解操作系统1、 教师导入:我们一启动计算机,首先接触到的是什么软件。你对该软件有怎样的认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观看教学光盘。问题(1):不同操作系统有什么特点特点?问题(2):你会喜欢哪种操作系统?为什么?3、提出任务,引导学生实践探究。任务(1):查查看你的计算机中安装的是哪种操作系统。任务(2):上网搜索还有哪些操作系统及版本,了解你身边的人,看看他们正在使用哪种操作系统,为什么要选用该种操作系统。4、交流心得。从引导学生总结己有知识入手,让学生融入到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利用任务驱动,始终抓住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和谐,并认真投入到完成任务的操作中去。(二)设置良好的操作环境和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1、 提出任务,分小组实践探究学习。任务(1):设置不同的屏幕分辨率和屏幕刷新率,然后打开任一个网页,比较设置前后有什么不同。总结设置最佳的显示效果。任务(2):在任务栏上设置快速启动工具栏。任务(3):在桌面上建立一些常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如记事本、画图等,并拖放到“快速启动工具”栏上面。任务(4):自主设置计算机的“视觉效果”。任务(5):查看任务管理器。任务(6):调整计算机扬声器的设置。任务(7):为计算机创建一个新帐户。任务(8):为更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除了课本介绍的设置内容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设置。学生实践探究,教师巡视检查、辅导。2、 小组派代表汇报实践心得,教师帮助归纳总结。3、 评选出合作最成功的小组。 通过分小组进行实践探究学习,学生可相互讨论、合作,培养其团队协作的精神。强调小组合作与讨论,增强学习效果。通过共同讨论、分析任务、发现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索来解决任务。从而达到一个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三)教学评价今天我们通过实践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认识了计算机操作系统。请你对自己、对同学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1):对自己给予评价。评价(2):对小组同学进行评价,选出本小组学习效果最佳的同学。评价(3):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选出合作最成功的小组。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展自我评测和诊断,逐步培养起对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良好习惯。教学后记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情况良好。1.3合法安全地配备计算机软件教学任务1、 通过归纳和小结,明确使用需求进而制订计算机软件的配置方案。2、 通过观摩和上机实践,掌握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方法,并记录安装软件的主要操作步骤。3、 结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和交流,认识有关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目的和意义。4、 了解计算机病毒和木马及其危害。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中安装的软件,掌握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方法;通过合法和正当的途径的获取计算机软件;认识计算机病毒和木马及其危害,具备一定的防范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2、 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3、 观察调查学习方法,将获取的资料归纳和总结,形成表格。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教学过程一、获取需要的软件1、查看已安装的软件; 开始所有程序 查看软件属性 软件名称及版本、主要用途、安装的位置2、选择需要的应用软件; (1)确定你的应用需求; (2)搜集软件信息3、合乎规范地获取应用软件正版商业软件、共享软件、免费软件、开源软件 太平洋 华军软件园 天空软件站二、安装与卸载软件1、安装软件 安装程序文件名:setup.exe 输入产品系列号2、卸载软件 (两种方法) (1)使用软件卸载程序 (2)使用控制面板的“添加/删除程序”三、防范恶意代码1、了解恶意代码的危害 P242、认识恶意代码的种类 (1)病毒 (2)蠕虫 (3)木马3、防范恶意代码的措施 (1)养成安全良好的用机习惯; (2)熟悉查杀恶意代码的工具及使用方法参考网址 瑞星反病毒资讯网 http:/www.microsoft/china/security /default.mspx微软安全中心 /virus.htm?pid=U_flashget_62580免费杀毒教学后记学生对于软件的使用很熟悉,对病毒都有国切身体会,所以这节课的内容教学效果良好。2.1图像的获取与加工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术(1)了解常用的图像获取方法(数码相机、扫描仪)。(2)了解像素、分辨率、图像格式的意义和作用。(3)熟悉图像浏览的操作。(4)懂得对图像进行简单加工处理。2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需要选择获取图像的方法。(2)会使用Acdsee浏览图像和对图像进行简单加工处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先进的科技设备对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2)感受图像处理的效果和乐趣,体验图像处理技术在表达图像信息方面的作用。 (3)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动力。二、教学重点:(1)懂得查看图像属性的方法,了解图像像素、分辨率、图像格式在图像获取与处理中的意义和作用。(2)会使用Acdsee浏览图像和对图像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三、教学难点:认识像素、分辨率、图像格式的意义和作用。四、教学器材: 数码相机、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五、学习工具: 计算机网络、网络教学软件(LanStar VC)六、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 我们在前面第三章中学习了多媒体演示文稿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的方法,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使演示文稿更加的生动、让人易于了解所介绍的情况,一般都需要在幻灯片中添加多媒体信息:图像、声音或者录像。2、引入和讲授新课: 图像是人们表达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形式之一,有时候我们会根据需要搜集现成的图像资料,比如我们前面所制作的演示文稿“魅力东莞”一样,大家在网上查找下载了很多东莞新八景的图片及资料,制作出来的效果都非常好。但是,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制作,比如上个星期大家浏览“长隆欢乐世界”或者明天大家参加校运会的时候,想要把观察到的精彩瞬间保留起来,大家可以使用什么工具来记录呢?(一)图像的获取:1、使用数码相机(DC)或带拍摄功能的手机拍摄图像。操作过程:拍摄通过USB数据线连接电脑进行传送;教师演示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相片并转存到电脑中的方法。2、通过扫描仪采集图像相片或者图像资料转存到电脑的方法:连接并打开扫描仪电源将要扫描的图像正面朝下放入扫描仪中,并合上盖子在计算机中运行扫描仪配备的扫描程序,设置好各种扫描参数并预览选定扫描范围,按“扫描”按钮开始扫描选择图像文件的保存格式。学生操作:下载图片到“我的文档”,启动AcdSee软件,查看图像,说出各张图片所占空间大小、图像尺寸大小、图像格式(文件扩展名)。(二)、阅读课文P38“像素和分辨率”,看书35页从步骤(7)开始至表2-1。了解图像的属性,加深对图像的认识。 小结要点:什么是像素?什么是分辨率?图像格式(三)、图像的处理(1)调整图像色彩(2)裁剪图像区域(3)图像的艺术处理(褐化、风、浮雕效果等)学生操作:(1)、对所下载的图片进行处理(调整色彩、裁剪区域、艺术化处理等)(2)、对所处理好的图像生成幻灯片供大家欣赏。3、小结:本节课所学习了解了图像的获取与加工的方法,首先,我们要获取图像可以通过两种设备:数码相机或者扫描仪;对获取的图像存入到电脑后,绝大部分需要经过加工处理才能达到我们所要求的效果。4、布置作业: 1、请各位同学课后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2、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在校运会比赛过程中积极参与拍摄,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将所拍摄的图像加工处理好后发到老师邮箱,将同学们的优秀图片发布到校园网中供全校同学欣赏。七、板书设计:第二章 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第一节 图像的获取与加工图像的获取:所需设备数码相机、扫描仪什么是像素?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英文:Pixel。什么是分辨率?单位长度(英寸)中的像素数目。图像格式的种类:JPED压缩文件格式(.jpg)、Windows点阵位图格式(.bmp)、通用图像文件处理格式(.tif)、256索引颜色格式(.gif)图像的加工:图像浏览、处理软件:AcdSee(PhotoShop、FireWorks)等。2.2 声音的采集与处理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声音文件的格式。2掌握制作声音文件的一般流程。3会用Sound Forge等录音软件录制声音。4掌握用Sound Forge编辑声音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对声音文件进行剪辑与合成。5掌握熔炼五音,用Sound Forge对声音进行特殊效果处理的方法。 重点:录音及对声音进行基本编辑的方法。 难点:声音的剪辑、合成及特殊效果处理方法。一、常用声音文件格式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有:WAV格式、MIDI格式、MP3格式、CDA格式。 WAV格式:WAV格式是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它的兼容性非常好,但文件较大。WAV格式的声音属性,如采样频率、采样位数、声道数直接影响到WAV格式文件的大小。 MIDI格式:是电子乐器声音文件格式, MIDI文件本身只是一些数字信号,占用磁盘空间较小,常作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背景音乐文件。 MP3格式:是一种经过压缩的文件格式,播放时需要专门的MP3播放器。占用磁盘空间较小。CDA格式:CD唱片中的音乐文件常用CDA格式保存,一般为44kHz,16bits立体声音频质量。二、声音文件的制作流程我们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时,需要各种各样的声音文件,对声音的制作一般分为两个基本阶段:声音的获取阶段,声音的加工处理阶段。声音的获取有三种方法来源:剥离视频中的声音,录音,使用已有的声音文件。声音的处理流程是:首先打开声音文件,然后对声音进行基本剪辑,进一步美化声音,对声音进行特殊效果处理。第一节走进Sound Forge三、走进Sound Forge我们可以把Sound Forge视为熔炼声音的熔炉,它能够对音频文件(.wav文件)、视频文件(.avi文件)中的声音进行各种处理,打造出我们需要的声音效果。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时,你想对获得的原始声音素材进行灵活的处理吗?那么走进Sound Forge,让我们来领略它神气强大的功能吧!好了,下面就让大家轻松亲身体验一下,为一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声音。首选来欣赏:我为一年级小学语文课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软件制作的声音文件。下面就让我们用Sound Forge7.0一步步试着为课文录音、配音吧!要完成上面教学软件中的声音,要经过如下步骤:(一)录制声音1建立新的声音文件选择“File”菜单下的“New”命令,新建一声音文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新建声音文件的格式,即采样位数,声道数(立体声/单声道),采样频率,然后单击“OK”。2开始录音 21启动录音功能:你可以用三种方法启动录音功能:按快捷键Ctrl+R;单击工具栏上的录音按钮红色圆点键; 选择菜单“Special”“Transport”下的“Record(录音)”命令;22设置录音模式:当你按下录音键后,会弹出一个录音设置对话框。你可以设置:录音模式(Mode),录音起始(start)、停止(End)时间位置。录音时的采样率(samplerate)、采样位数(sample size)、立体声/单声道(stereo/mono)的选择。23开始录音:设置完毕后,单击录音设置对话框中的红色录音按钮,即可用麦克风开始录音。4停止录音:按“End”停止按钮即可结束录音。5保存声音文件:选择菜单“File”下的“Save as”命令,保存文件。这样一个自己录制的声音文件已经录制好了。(听听我录制的声音吧)你想知道吗?(补充材料)(一)声音文件的三个基本属性声音文件的属性包括:采样频率,采样位数,声道数(立体声或单声道)。“采样率”和“采样精度”是数字化声音的两个基本要素,相当于视频中的屏幕大小(例如800*600)和颜色分辨率(例如24bit),最常见的采样率标准是44.1KHz(千赫兹)。此外还有 22050 Hz、11025 Hz 等等。16 bit 是最常见的采样精度,此外还有 8 bit、24 bit等。(二). 采集声音文件的其他方法1剥离视频中的声音在看VCD或欣赏MTV时,如果有好听的声音,如:精彩的电影独白、古老的曲调、流行音乐等,都可以把它取出来进行加工处理,变成教学软件中极其美妙的声音。(1)AVI文件针对AVI格式的文件,Sound Forge能直接打开,打开带有音频和视频的电影文件,视频和音频同时显示在工作窗口中。 直接选取波形图,单击并拖动到工作区空白区域,即会生成一个新的声音文件,这个声音文件就是AVI电影文件的音频文件。可对该文件进行修改加工处理成自己想要的声音。(2) VCD文件 选择“File”菜单下的“Open”命令,打开一个VCD影音文件,在工作区的状态栏中将出现一个进行条,表示正在打开的速度。对于DAT格式的文件,只能打开音乐而不能打开视频。对于MTV文件,可能只能打开音频而听不见唱声,保存这段音乐或进行相关处理后再保存。第二节对声音进行基本编辑在录制声音过程中,难免有语音停顿或插入一些不需要的声音,这就需要对声音文件进行编辑处理。对声音的编辑主要包括删除声音、插入声音、移动声音、复制声音等。一、给声音做标记在做任何编辑操作前,都要首先选择要处理的区域,如果不选,Sound Forge会对整个wave文件进行操作。选择区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精确选取,方法是按住鼠标直接拖动,拖出一块黑色的区域即为选择的区域。 (鼠标拖动选择区域)第二种方法为通过做标记后精确选取。为准确对要编辑的声音进行定位选取,我们可以利用Sound Forge的标记功能,给声音加上标记,当文件中有段标记时,我们在所标记的声音段中任一位置双击鼠标左键,就可以选中这一段声音,若连续三次击鼠标左键,就可以选中整个声音文件。标记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点标记“Marker”,用红色的标志来表示,它可以为声音文件中的一点取一个名字;另一种是段标记,“Region”,用白色的标志来表示,可以为声音文件中的某一段取一个名字。在声音文件中做标记的方法:鼠标指向要做标记处的时间标尺上,右击鼠标,选择“Insert Marker/Region”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标记名称,再点击“OK”,就完成了一个标记的制作。如果要加入一个段标记“Region”,就需要先选定要做标记的区域,在时间标尺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Insert Marker/Region”选项,弹出一个对话框,在此处添入段标记的名称,点“OK”就可以了。同样的方法,还可以给声音加点标记。删除标记:如果要删除某个标记,只须将鼠标移到该标记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Delete”即可。(二)删除声音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过程中进行录音时,不可避免地会在声音文件的前后出现多余的无声音的部分,如果保留,会造成文件体积很大。最好在声音文件中将多余部分删除掉。选择要删除的区域,直接按键盘上的Delete键,即可删除,这时后面的波形会补上来。如果想删除以后的区域变成空白,后面的波形保持不动,那么应该用菜单 Process 下的 Mute (静音)命令。 (使用Mute处理后的波形)(三) 插入声音选取声音,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Copy”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上的“Copy”按钮或使用快捷键“ Ctrl + C”,在插入点处单击鼠标选择插入点,单击工具栏上的“Paste”按钮。(四)移动声音移动声音可以做到将声音移动位置,从文件中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方法:选中区域,然后单击工具栏上的“Cut”按钮或使用快捷键“Ctrl +X”,将指针移动到需要粘贴的地方,选择插入点,单击工具栏上的“Paste”按钮或使用快捷键 “Ctrl + V”即可。你会发现对于声音的删除、复制、移动与文字处理软件Word中对文字的删除、复制、移动方法类似。不同之处是,我们在操作前,需对声音波形进行选取。(五)将一个声音文件,剪辑分成几个声音文件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时,需要将一个声音文件分成几个声音文件,根据不同场景插入到不同地方,这就需要将一个声音文件,剪辑分成几个声音文件。具体方法是:1选择“File”菜单下的“Open”命令,打开声音文件,选取区域,单击“Edit”菜单下的“Copy”命令。2选择“File”下的“New”命令,新建一声音文件。3让新建声音文件为当前文件,选择“Edit”下的“Paste”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上的“Paste”按钮,将声音粘贴到新建文件中。4选择“File”下的“Save”命令,保存即可。(六)声音合成-为自己录制的声音文件配上动听的音乐2选择“File”下的“Open”命令,打开背景音乐文件(music.wav),选取区域,单击“Edit”菜单下的“Copy”命令。3选择“File”下的“Open”命令,打开自己录制的声音文件(text.wav)。4在要插入背景音乐的地方,单击鼠标左键选择插入点,选择“Edit”下的“Paste special” “Mix”命令。5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设置:背景声音与前景声音的大小,其中可以通过”preset”设置模式,通过Destination的Volume滑块调整前景声音的大小,通过“Source”的Volume滑块调整背景声音的音量大小。6单击“Preview”按钮可以试听一小段,单击“OK”按钮即可完成两个声音文件的合成。第三节熔炼五音声音特殊效果处理利用SoundForge可以美化声音,将声音千变万化,对声音做多种效果的处理。常用的效果处理有去噪声、合唱、混响/回声/延迟、动态(压限/门/扩展)、镶边、升降调、颤音、失真、淡入/淡出等等。声音文件在效果处理前,如果声音文件中只有一部分或一个声道中的一部分被选定,则效果处理只对选取的部分有效,否则将对整个声音文件起作用。一、为声音减肥 WAV格式记录的声音文件较大,特别高频率的采样(44.1kHz)、16位、双声道的声音文件很大,在做多媒体教学软件时,需要给声音文件减肥。改变位深与声道打开声音文件,从工作区状态栏中可以看出该文件的属性,采样频率为44.1kHz、16bit、双声道、长度为32秒;单击“File”下的“属性”,得知该文件大小为5.42MB,这样一段音乐,如果作为教学软件中的背景音乐,显然过大。选择“File”菜单下的“Property”命令,选择“Format”选项卡,可打开设置采样频率、采样位深、声道数的对话框:把位深改为8-bit,Mono(声道:单声道)单击“OK”按钮后,出现选择声道,左声道,右声道还是混合通道(Mix Channels),选择混合声道,单击“OK”,完成减肥操作。将减肥后的文件另存为一个文件,与原文件相比,文件大小大大减少。二、美化声音自己录制的声音文件,往往不符合特定的教学情景,需要根据配音内容,对声音做特殊效果处理,使声音变得优美动听,下面介绍常见的声音特殊效果处理方法。1合唱(Chorus)合唱(Chorus)效果能带来一些使声音更丰满的变化,能极大地改变声音效果。处理后的声音听起来仿佛是从多个声源发出来的一样。方法:(1)选取“File”菜单下“Open”命令打开声音文件。(2)选取效果处理区域。(3)选择 “Effects” 菜单下的“Chorus”命令。(4)在出现的合唱效果器设置界面中,设置合唱效果,也可以直接在“Name”菜单中选择需要的效果。2。去噪声(Noise Gate)自己录音往往会带有噪音,用 Sound Forge可以除掉噪音。方法是:(1)打开自己录制的声音文件,播放听听声音效果。(2)选择“Effects”菜单下的“Noise Gate”命令。(3)在弹出的对话框里,可以单击“Preset”下的选项,设置噪音的消除模式。如:一般如果WAV文件噪音不是很大可以选择“Noise gate 2”。也可以通过拖动滑块来设置消除噪音大小,左面的滑快代表噪音的最低限度,处理过程中,系统遇到最低限度以下的声音信号,就会被认为是噪音,滑块越往上去除噪音的效果越好,但对原来的声音文件损失也就越大。Attack time这里的1代表处理声音的音量超过最低限度音量超过1毫秒以上的时间,系统就不认为它是噪音。Release Time这里500表示只有声音的音量低于最低限度音量500毫秒,它就被认为是噪音而被去除。(4)最后单击“OK”按钮。4.混响(Reverb)混响能模拟各种空间效果,比如教室、操场、礼堂、大厅、山谷、体育馆、走廊、客厅、卫生间等。方法:(1)选取“File”菜单中的“Open”命令,打开声音文件。(2)选取声音波形区域,如果事先不选取波形区域,就对整个声音文件中的波形处理。(3)选择菜单“ Effects” (效果)中的“Reverb”命令, (4)在出现的混响编辑窗口中,进行设置: 可以选取Name预设置中的空间效果,象“明亮的大厅”、“走廊”、“普通房间”等等。 选择好后,单击“OK” 即可。单击“ Preview”按钮,可以试听一小段效果。这里还有两个很重要的设置,即dry out 和 wet out :(图中右边显示的是 Reverb out,其实就是 wet out) wet out ,就是指经过了处理以后的声音。dry out 是指原始声音。一般的效果处理,都是把这两种声音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最终的声音。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处理的强度”,dry out 越小,wet out 越大,处理得越“厉害”,反之越轻。在混响中,要想使声音听起来更远,就把 dry out 拉小,wet out 设大。此外,控制空间大小和声音远近还有两个重要参数,即衰减时间(Decay time)和前反射到达时间(Pre-delay),如图: 衰减时间,也就是混响的长度,是指混响声音从开始到结束的声音持续多长。衰减时间越长,则表示空间越大。前反射到达时间(一般简称前反射或早反射)是指“第一个”反射声到达你耳朵的时间。如果你看不懂我说的话,你只要记住下面的几个数字就行了:一般的教室的 Pre-delay 是15秒,大厅大约是30毫秒左右,大教堂是70毫秒左右空间越大,Pre-delay 越大。3时间压缩/拉伸(Time Compress/Expand)在制作多媒体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