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_文学风格_第1页
第七讲_文学风格_第2页
第七讲_文学风格_第3页
第七讲_文学风格_第4页
第七讲_文学风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风格席志武,白居易之文平易浅近韩愈之文雄豪恣肆岑参之文悲壮大气王维之文清丽空灵钱钟书的幽默富有书卷气赵树理的幽默富有乡土气老舍的幽默富有京味市井气,“风格”(style)一词源于希腊文,本义指“一柄作为写和画用的金属雕刻刀”。后喻指用文字装饰思想的一种特殊方式。亚理士多德认为,修辞的高明就是风格。“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他强调体现风格要注意修辞,如用词妥帖恰当,讲究节奏、隐喻等。亚里士多德从外部形式和修辞学的角度理解风格的观点在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展出“风格是思想的外衣”的说法,影响了后人从审美个性和艺术个性的方面研究艺术风格。,一、风格的内涵,我国古代的风格论,风格概念最早出现于汉魏,起初称为“体”,用来品人,评价人的体貌、德性和行为特点。刘勰文心雕龙最先将风格概念引入文论中,从而使其由品人过渡为品文。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各师成心,其异如面”。,(一)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指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作品中的性格特征,是作家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及气质秉赋等综合形成的一种习惯性行为方式的表现。创作个性与主体的日常个性有一定联系老舍:“我就写不出斗争比较激烈的戏,因为天性不是爱打架的人,又没有参加革命斗争,所以写起逗笑、凑趣的东西就比较方便一些。我喜欢笑,写悲剧就不适合。”,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区别,日常个性人皆有之,创作个性却并非人所尽有。它是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常个性部分来自先天的遗传基因,亦缘自后天环境中的习得,而创作个性则是日常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体现在作品中的个性特征。,创作个性和作家作为一个人的个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绝不是所有都能说明艺术家日常生活个性的特点的东西,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反映。另一方面,也不是作为创作自我的特点的一切,任何时候都与作家个性的实际特点直接相对应。赫拉普钦科,心画心声总失真,退求己而自省,信用薄而才劣。奉周任之格言,敢陈力而就列。几陋身之不保,尚奚拟于明哲。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潘岳闲居赋“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既仕官不达,乃作闲居赋。”晋书,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生活中的拜伦:桀骜不驯,向往自由世俗眼中的拜伦:amadandbadman“放荡不羁”的日常个性和“柔顺”的创作个性间的巨大差异,“拜伦通过遵守三整一律来约束自己,对于他那种放荡不羁的性格来说,倒是很适宜的。假如他懂得怎样接受道德方面的约束,那多好!他不懂得这一层,这就是致他死命的原因”,“但是他在创作方面总是成功的。说实话,就他来说,灵感代替了思考他做诗就像女人生孩子,她们用不着思想,也不知怎样就生下来了。”“作为诗人,他显得像绵羊一样柔顺。”歌德,钱锺书:谈艺录四八所言之物,可以饰伪:臣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日常个性、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创作实践外化日常个性-创作个性-文学风格(人格结构)审美升华(艺术人格)形式化(艺术独创性)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支配着风格的形成和显现。,(二)风格形成的基本条件:主客体和谐统一,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也离不开题材、主题等客体因素的影响。悲剧要求表现崇高悲壮的风格,喜剧长于表现幽默滑稽的风格,正剧宜于表现严肃庄重的风格。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等作品的题材和主题同他的主观个性和审美心态非常适应、谐和,而以抗战为题材的长篇火葬就很失败。原因就在于作家对战争题材的性质不熟悉、不理解、不适应,因而不能深刻地把握和反映它。赵树理的纯朴、幽默与农村题材和生活主题很合适。郭沫若的博学、激情与敏感使他对历史题材驾轻就熟。风格是主体与客体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三)风格的外部特征:言语格调,作品风格一方面和创作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又不是悬浮于作品之外的,而总是对象化在作品之中的,离开了具体话语情境,作品风格也就无法存在。所以,独特的文体结构和言语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是风格的载体。,鲁迅笔法,鲁迅的语言格调是文白贯通、严峻犀利、幽默含蓄、凝练精警、洒脱自如。在白色恐怖的严酷环境中,他常常要更换笔名发表杂文,但是,无论杂文的题材、内容是怎样的不同,不少读者还是一眼就能看出作者是谁,报以会心的微笑。人们把这种独特的文体和鲁迅杂文的艺术手法相结合,称为“鲁迅笔法”。,李白与杜甫的诗风比较,李诗:神思飘逸、豪迈奔放奇特的想象:“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超常的夸张:“燕山雪花大如席”;“一风三日吹倒山”高度的虚拟:“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磅礴的气势:“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杜诗:沉郁苍凉、深沉凝重精细的写实:“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鲜明的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紧密的结构:“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沉郁的气势:“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严羽沧浪诗话:“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谢榛四溟诗话:“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为料,酿成则醇味如一。善饮者历历尝之曰:此南京酒也,此苏州酒也,此镇江酒也,此金华酒也。其美虽同,尝之各有甄别,何哉?做手不同故尔。”,风格的定义,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内在根据创作个性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外部特征言语格调,二、风格的类型与审美价值,在西方,黑格尔按照审美理想区分出严峻的风格、理想的风格和愉快的风格三种。威克纳格则从文体的角度区分出智力的风格、想象的风格和情感的风格。在我国,古代的风格理论十分丰富,常用形象化的比喻,用感性的体悟和比较去识别不同的风格。简分法:刚柔二分繁分法:文心雕龙分为八体二十四诗品分为二十四品,简分法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li)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lio)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姚鼐:复鲁絜非书,繁分法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屈、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把风格分为四组八种:组:由内容和形式的比例,分为简约和繁丰;组:由气象的刚强和柔和,分为刚健和柔婉;组:由于话里辞藻的多少,分为平淡和绚烂;组:由于检点功夫的多少,分为谨严和疏放。,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雄浑刚劲的风格可以壮人胸怀,清新俏丽的风格可以舒人心脾,飘逸疏野的风格可以养人性情,沉着含蓄的风格可以启人思力。不同的读者审美心理基础不同,所处的语境或心境不同,对风格美就有不同的偏好和选择,但不可以主观随意地褒此而贬彼。姚鼐:“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刘勰:“务先博观”,“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三、风格与文化,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一)风格与时代文化,作家生活于时代之中,不能不深受时代气息的濡染,在作品风格中渗入时代文化的因素,表现出只属于这个时代而不属于其他时代的文学的总体特征。诗词散论宋诗:“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的丰腴与宋诗的瘦劲,李白洞庭湖(之一)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天南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黄庭坚题郑防画夹(之一)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唐诗的不同气象,初唐清新自然、明朗壮美的山水诗,气概雄健、风骨凛然的边塞诗,以及光照万代的李杜。一派雄浑豪迈、发扬蹈厉的时代风流图。中唐韩愈博大精深,柳宗元精工古雅,刘禹锡雄奇清旷,白居易词浅意深,郊寒岛瘦、李贺之怪,虽有“再盛”之象,但由于社会矛盾深化,较之初盛唐,神气魄力大不如前,普遍染有沉舟病树、悲怆苦涩的时代痼疾。晚唐因社会气运日薄,悯时伤乱、哀叹黄昏已近的衰飒之音不绝于耳。,(二)风格与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作家生活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能不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作品中必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表现出民族性的特点。从写作的风格来认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或一个西班牙人,就像从他面孔的轮廓,他的发音和他的行动举止来认出他的国籍一样容易。意大利语的柔和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家的资质中去。在我看来,词藻的华丽、隐喻的运用、风格的庄严,通常标志着西班牙作家的特点。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法国人则具有明彻、严密和优雅的风格。他们既没有英国人的力量,也没有意大利人的柔和,前者在他们看来显得凶猛粗暴,后者在他们看来又未免缺乏须眉气概。要看出各相邻民族鉴赏趣味的差别,你必须考虑到他们不同的风格。伏尔泰论史诗,民族风格,俄罗斯大地的声音,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肖洛霍夫,文学的民族风格,有人曾称中国的现代文学为“硬文学”,而把日本的近代文学称为“软文学”。中国现代主流文学给人的审美体验是昂扬向上的激越感,具有一种阳刚的男性美;而日本近代文学给人的审美体验却是哀婉低沉的清静感,具有一种阴柔之气的女性美。民族风格不仅是对世界而言的,对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言,不同的民族文学同样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蒙古族民歌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粗犷豪迈和草原气息,演唱的曲调朴实、高亢、辽阔、悠长。而地处亚热带的傣族民歌则语言华丽、比喻丰富、描写细腻,具有旖旎的风情。,(三)风格与地域文化,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不能不受到地域文化的濡染,从而渗透到作品之中。老舍、邓友梅的“北京味”冯骥才的“天津味”赵树理的“山药蛋风格”孙犁的“荷花淀风格”,史达尔夫人论地域风格,南方气候清新,大自然形象丰富,人们感到生活的乐趣,感情奔放,大都不耐思考,与女性交往很少拘束,比较安于奴役,却从气候的美和艺术的爱中得到补偿。北方土地贫瘠,气候阴沉多云,人们较易引起生命的忧郁感和哲学的沉思,但具有独立意志,不能忍受奴役,并尊重女性,而盛行北方的基督教(新教)更有助于人性的培育。南方文学比较普遍地反映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而北方文学则较多地表现个人的性格。,“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汪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尚实际,故所作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南方气候温和、湿润,河流纵横交错,植物四季常青,温和潮湿、相对平衡的气候有利于精神放松,使南方人具有较浓的理性色彩,头脑冷静,不易冲动,心境安静平和,感情细腻,对外界变化敏感,工于心计,因此较多文人雅士及巨商。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气候干燥,风大雨少,严酷而多变的环境,导致北方人喜喝烈性酒,容易急躁,感情色彩较浓,心情开朗,豪爽,历史上多有开国君主,将才武士以及草莽英雄。,南、北朝民歌的地域特色,南朝子夜四时歌:精致婉约光风流月初,新林锦花舒。情人戏春月,窈窕曳罗裾。(春歌)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夏歌)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秋歌)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谁知相思苦,玄鬓白发生。(冬歌)北朝敕勒歌:苍茫豪迈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四)风格与流派文化,不自觉的文学流派:自然形成的,既无组织,也无纲领,甚至可能是跨时代、跨国界的。如豪放派和婉约派就是跨时代的,写实派、浪漫派、现代派就是跨国界的。自觉的文学流派:是以结社的形式出现的,有组织,有纲领,甚至有刊物和出版社,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所谓流派风格,是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京剧四大流派,雍容华贵的梅派凄婉悲凉的程派慷慨激越的谭派苍凉雄健的麒派,王孟诗派和高岑诗派,王孟诗派是以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等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