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初级汉语语言项目(400学时)一第一阶段(1)基本语序:主语+谓语+宾语:我学习汉语。/ 我很忙。(2)“是”字句(一):我是学生,我不是老师。 (3)“是”字句(二):这本书是我的。 / 这本书是新的。 (4)“有”字句:我有汉语书,没有英语书。 (5)形容词谓语句:我很忙,他不忙。 (6)动词谓语句:我学习汉语,不学习英语。(7)名词谓语句:我北京人,他不是北京人。/ 现在八点十分,不是九点十分。(8)主谓谓语句:我身体很好。/ 他学习很努力。(9)双宾语动词谓语句:老师教我们汉语。/ 我问老师一个问题。(10)用“吗”的疑问句:你是学生吗?/ 你忙吗?(1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不能用“吗”):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1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 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1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14)用“几”和“多少”的疑问句:你有几本书?/ 这本书多少钱?(15)用“-,好吗?”提问:我们去商店,好吗?(16)定语:1的+名词: 这是我的书,那是王老师的书。(领属关系)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他是汉语老师。(说明性质)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亲属或单位)3 数量词、指示代词作定语:他有一个中国朋友。/ 这本词典很好。/(17)状语: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我们努力(地)学习汉语。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4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他一起去商店。/ (18)表示存在的“在”、“有”、“是”:1人 / 事物+在+处所:他在学校。/ 我的本子在老师那儿。2处所+有+人 / 事物:教室里有三个人。/ 教室前边有一个图书馆。3处所+是+人 / 事物:教室里是留学生。/ 教室前边是一个图书馆(19)程度补语:动词+得 / 不 + 形容词1动词后没有宾语:他学汉语,他学得很好。你学得好不好?2动词后有宾语的三种形式: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 汉语他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他汉语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20)称数法:1。十进法 2。钱的计算 (21)年、月、日、星期、时的顺序(22)能愿动词:想、要;会、能、可以;应该、必须(23)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边、面)(24)量词:个、本、张、把、件、节、口、篇、位、些、公里; 元(块)、角(毛)、分; 点(钟)、刻、分(25)连词:和、跟、或者、还是- / 介词:在、从、跟、给、往、向、对二第二阶段(1)动态助词“了”:动词+了(表示动作完成): 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 (过去:动作已经完成) 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 (将来:动作1完成后将会出现动作2)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2)语气助词“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3)语气助词“了”(二):名词 / 形容词 / 句子+了(表示变化): 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4)表示很快会发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1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5)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1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一年。2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现在不学了。/ 我已经写了回信了。(6)动态助词“着”:动词+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1外边下着雨,刮着风。 (动作的持续)2教室里的窗开着,门关着。 (状态的持续) (7)动态助词“过”:动词+过(表示过去的经历): 我去过日本,没有去过美国。/ 你去过北京没有?(正反问)(8)表示动作的进行:“在、正、呢、在-呢、正(在)-呢、-着-呢”: 他在看书(呢)。/ 他正看书呢。/ 他看书呢。/ 外边(在/正)下着雨(呢)。(9)连动句(有两个以上的动词):昨天他去书店买了一本书。(“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10)兼语句:第一个动词是表示要求、命令的“请、让、叫”等: A请 / 让 / 叫 B + 动词 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 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动词:懂、见、完、到、开、上、给、在、成(11)结果补语:动词+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1这篇课文我看懂了,那篇课文我没看懂。(动词) 2这个字我写对了,那个字我没写对。 (形容词)(12)简单趋向补语:由一个趋向动词充当: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1宾语是处所词语:动词+处所词语+来 /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刚才他进图书馆去了。2宾语是事物词语,有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来 / 去+事物词语。昨天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将来或要求:动词+事物词语+来 / 去。明天去他家,我会带礼物去。/ 客人已经来了,你快倒茶来!(13)复合趋向补语: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1处所宾语应该在“来/去”前:他走回家去了。 2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一般有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了)一本书。/ 他拿出(了)一本书来。3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了)。4表示将来或要求:明天他会买回(一斤)米来。/ 你拿出书来! (14)可能补语(表示能力或可能):动词+得/不+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 1这本书我看得懂 / 这个字我看不清楚 / 这个包放得下10本书吗? 2他们明天回得来,我们明天回不来。 你病了,不能出去。(禁止) / 我知道,但是不能说出来。比较 外边在下大雨,我没有伞,出不去。/ 我知道,但是说不出来。(15)时量补语:动词+时量补语(动作持续多长时间):1持续性动词有三种形式: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重复动词)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动词+时间+宾语) 汉语我学了一年。 (宾语提前)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 (动词+宾语+时间)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我等他等了十分钟。/ 我等了他十分钟。4副词或能愿动词在重复的动词前:我学汉语只(要)学一年。(16)动量补语:动词+动量词“次、遍、下-”:1动词+动量词+事物宾语:我看了一次电影。/ 他看了一遍课文。2动词+人称代词宾语+动量词:昨天,我找了他三次。(17)用“比”字句表示比较:1A比B+形容词: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2A比B更 / 还+形容词 / 心理、认知类动词(喜欢、觉得、认识-):我很高,他比我更 / 还高。 我喜欢锻炼,他比我更 / 还喜欢锻炼。3A比B+形容词+数量 / 一点/一些 / 得多/多了:我比他高五公分 /一点/一些 /得多/多了。 4A比B早 / 晚 / 多 / 少+动词+数量: 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A比B+动词+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 我比他来得早(一点/一些 /得多/多了)。 我来得比他早(一点/一些 /得多/多了)。 (18)用“A跟B(不)一样+(形容词)”表示比较:我跟他(不)一样高。(19)用“A有(没有)B这么/那么+形容词”表示比较: 他有我这么高。/ 我没有他(那么)高。 (20)“把”字句: 1形式:主语+把+宾语(受事)+动词+其他成分 2语义(致使):说明移动、变化、产生的结果 例:我关了门我把门关了。 3动词+“了”、“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宾语”等,不能用可能补语。 我把门关了。/ 我把作业做完了。/ 你把箱子拿上来。/ 你把这本书给他。 4宾语一般是确指的、双方都知道的:你把这本书(*一本书)给他。 5能愿动词 / 否定词 / 时间副词在“把”的前边: 我要(没)(已经)把这本书给他。 6动词后有结果补语“在、到、给、成、作”,一般要用“把”字句: 我把汽车停在学校门口。/ 我把汽车停到学校门口。/ 我把书还给老师。 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 王老师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21)被动句: 1“被”字句:主语(受事)+被 / 让 / 叫 +宾语(施事)+动词+其他成分 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 (有时施事可以不出现) 我的词典被人借走了。 (有时用“人”,表示不易或无法说明的施事者)2意义上的被动句(无标志): 信写好了。/ 练习做完了。(22)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23)结构助词“的”(二)作定语:动词 / 动词词组 / 主谓词组+的+名词: 这是我买的书。 / 看电影的人很多。 / 这是我们学习的教室。(24)结构助词“地”:1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一般要用“地”:他高兴地说:“小王要来北京了。”2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一般不用“地”:你快走!3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们很认真地学习。(25)“是-的”(一): 强调已经发生的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等:他是昨天来的。 / 他是从北京来的。 / 他是坐飞机来的。(26)动词重叠: 1形式:单音节:AA 双音节:ABAB 2语义:短时、尝试、反复、轻松 3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一”:这个问题,我要想(一)想。4已经发生,单 / 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 5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一)研究。 6表示“正在”的意思,动词不能重叠:他正在听(*听听)音乐。(27)形容词重叠: 1单音节:AA / 双音节:ABAB2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作状语,后边常用“地”:你应该认认真真地学习。3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作状语,“地”可有可无:你慢慢(地)说。4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他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很干干净净)。5单 /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一双大大的眼睛 / 一本干干净净的书 / 他的脸红红的 /他们都高高兴兴的。(28)名词重叠:我年年都来中国。/ 家家都有电视机。(29)量词重叠:个个学生都很努力。/ 他次次都骑自行车来。(30)数量词重叠:1ABAB(表示方式):老师把生词一个一个写在黑板上。2一BB(表示很多):一辆辆汽车开过去。 (31)指示代词“每”: 1常用“每-都-”的说法:我每天都锻炼。 2“每”+量词+名词(人、家、年、月、日、天等除外):每个学校 / 每张纸 (32)序数:第一 / 第二次 / 第十课 / 第六教学大楼 (33)概数: 1相邻的数目:我有三、四本词典。 2用“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他有几十本词典。 3用“多”表示不确定的零数: 数词后是“0”:-多+量词:三十多斤 数词是“19”:-量词+多:三斤多(34)分数和百分数:二分之一 / 百分之八十(35)倍数:三的五倍是十五 / 十五是三的五倍 (一倍、两倍)(36)“就”和“才”的区别: 1“就”表示早、快:学校八点钟上课,他七点半就来了。 2“才”表示晚、慢:学校八点钟上课,他八点半才来。 (37)“又”和“再”的区别: 1表示“过去”重复用“又”:他前天来了,昨天又来了。 2,表示“将来”重复用“再”:今天我来了,明天我要再来。(还要来) 3表示“有规律”地重复:明天又是星期天了。/ 明天他又要来。 (38)副词“就”强调正是如此: A:你是王华吗?B:我就是。 / A:你住在哪儿?B:我就住在这个宾馆。(39)“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1有一点儿+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2有一点儿+动词: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3动词+一点儿(宾语):明天我要去商店买一点儿东西。4形容词+一点儿(比较):昨天20度,今天冷一点儿。(40)一A比一A + 形容词/动词: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 他一次比一次说得好。(41)“从-起”和“从-到-”,表示时间或地点: 1从今天起,我们学习第十课。/ 从下一站起,还有两站就是上海图书馆。 2从六月到八月是夏天。/ 从这儿到那儿很远。(42)越-越-:1同一个主语:风越刮越大。2主语不同: 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戒毒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过关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含油果作物籽油品牌国际化战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驾驶培训辅助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科技前沿趋势与预测直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笔记本电脑折叠式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题型+答案(考点题)带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模考卷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反邪教宣传知识课件
- 退林还耕工程合同协议书
- 探讨跨界融合创新在智能数字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面料培训资料
- 2025秋三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9 犟龟
- 国家保密培训课件
- 工商业光伏施工总承包合同
- 参考儿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及流程
- 高铁司机长时间专注心理调节专题报告
- 关于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T/CHTS 10130-2024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