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前言保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目的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转变,加强全市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和土地的用途管制,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协调各部门的用地矛盾,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保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根据1996年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对规划期内全市域土地资源的利电、开发、整治与保护作出整体性、战略性的决策与安排。为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用地保障;为编制保定市中期与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及编制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文件)精神,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供需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土地利用远期和近期目标。落实河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本市的主要控制指标,达到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提高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综合安排各部门用地,分解给各县(市)土地利用控制指标;同时提出落实规划和土地利用分区与管制的措施。本规划依据:(一)法律依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利用总体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文件)(二)宏观控制依据河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保定市各类用地的宏观调控指标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三)基础数据的依据保定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各部门用地规划资料,保定市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资源潜力分析资料。本规划期限基期: 1996年近期: 1997-2000年远期: 200l一2010年展望: 2030年二、保定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一)自然资源概况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自1994年底地市合并后,辖三区、四市及18个县,310个乡镇,6251个村民委员会,27个街道办事处。420个居民委员会。全市土地总面积22187.96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9。1996年底总人口1027.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47万,人口密度为463人平方公里。人口总数占全省l6。人均耕地122亩。保定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形态分为西部山区和东部平原两大类型,属北半球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业和林牧业生产。水资源由地下水和地表水两部分组成,地表水资源主要产生在西部山区,山前平原区及东部洼地,径流量为14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年开采量约27.6亿立方米。土壤类型繁多,全市共分十三个大类,28个亚类,118个土属,301个土种,褐土是最主要土壤类型,其次为潮土。多种地形和多种土壤类型,适合多种生物的生长繁育,全市植物约1500余种,动物约200余种,其中野生动植物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而栽培植物、人工饲养动物则主要今布于平原及丘陵区。矿产资源丰富,约50余种,钼储量居华北之首,全国第三;锌、石棉和大理石的储量和质量均属全国之冠,另外,白洋淀周围及东部平原的石油、天然气、地热储量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保定市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繁多。交通十分便利,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京广107国道纵贯全市,另有三条地方铁路,50余条交通主干线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即将动工兴建的朔黄铁路、保霸铁路和津保高速公路横跨东西,并连通京大、京九、津沪三大铁路干线,并直通天津新港,黄骅港、唐山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二)保定市土地利用现状1996年末,保定市土地总面积221.88万公顷(3328.19万亩)(221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3.43万公顷(125149万亩),占总面积的37.60;园地4.84万公顷(7257万亩),占总面积的2.18;林地20.46万公顷(306.96万亩),占总面积的9.22;牧草地0.030万公顷(0.46万亩),占总面积的0.0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0.34万公顷(305.14万亩),占总面积的9.17;交通用地3.52万公顷(52.76万亩,占总面积的1.58;水域11.21万公顷(168.10万亩),占总面积5.05;末利用土地78.04万公顷(1170.36万亩),占总面积的35.17。土地利用率为70.14,其中农业用地占总土地面积的57.36,非农建设用地占总土地面积的12.78。保定市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460.4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32.11亿元。第二产业181.96亿元,第三产业146.35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492元,单位土地产值为207.49万元平方公里,耕地平均年产出945元亩。三)保定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保定市幅员较大,有山区、丘陵、平原、洼淀等各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主要问题:1、耕地减少现象严重,人地矛盾突出。据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保定市从1990年至1996年末六年中共计减少耕地3.25万公顷(48.75万亩),平均每年减少0.54万公顷(8.1万亩)耕地。随着人口的增加,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今后土地的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2、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生态环境较差。平原地区果园侵占良田现象严重,有70%以上的果园占用了耕地;山区林木发展较慢,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占全市总面积的51%的丘陵山区土质瘠薄,不利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3、土地资源粗放经营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农村居民点用地严重超标,全市农村居民点人均占地高达167.5平方米,超过国家标准近40%;砖瓦窑占去了大片良田,许多废砖瓦窑取土坑未充分利用;四个县级市(涿州、安国、定州、高碑店)人均用地指标超过136平方米,市区容积率仅为0.35左右;17个县城人均占地面积高达150平方米。容积率均在0.3以下;独立工矿占用面积大、设备差、产出低,有些甚至于长年闲置。(四)保定市土地资源潜力1、后备土地资源潜力根据保定市资源调查及适宜性评价结果,可开发的未利用土地中有宜农地2.59万公顷(38.9万亩)。宜牧地13.82万公顷(207.3万亩)。保定市现有滩涂3.31万公顷(49.64万亩),其中宜农地0.81万公顷(12.1万亩);宜林地2.01万公顷(30.1万亩)。以上两项合计本市可开发为耕地的潜力至少有3.4万公顷(51.0万亩)。2、城镇村庄用地内涵潜力保定市建成区面积为61.3平方公里,人均占用100.8平方米/人,经初步调查保定市工矿、仓储内部及城区内村庄闲置零散土地约有8平方公里的潜力。县级市涿州人均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安国市、高碑店市人均133.3平方米,定州市人均占地面积129.6平方米,按国家规定标准人均105平方米计算,约有 1200公顷潜力可挖,其余17个超标的县城,人均用地指标均在150平方米以上按人均120平方米的指标计算,有2268公顷(34020亩)的潜力。保定市各县(市)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总计14.60万公顷(219.07万亩)。人均占地面积高达167.5平方米,除雄县、安新合乎国标外,其余各县严重超标,因此内涵潜力较大,按人均120平方米计算,考虑人口增长等因素。尚有1.33余万公顷(20余万亩)潜力可挖。3、土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是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保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又一途径。保定市共有特殊用地0.97万公顷(14.58万亩),其中平原地区约有2.2万亩的坟地可复耕,随着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高,一部分农村道路及沟渠将废弃,通过规划整理转化为耕地。此外通过废砖瓦窑的清理、限期停产复耕等措施,这样可整理出耕地约3500公顷(5.25万亩)。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潜力保定市现有果园4.84万公顷(72.57万亩),其中平原地区果园约占70%因此在大力发展山、丘区果园的同时,逐步将平原地区宜农园地退园还田,经初步测算可退园还田1.02万公顷(15.3万亩),使之达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三、规划目标和方针(一)保定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方针以全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及特点、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政策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及河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为依据,制定保定市土地利用方针和目标。1方针 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精神。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在珍惜和合理用地的前提下,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协调安排工业、 交通、水利、城乡发展等建设用地,优先安排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依照国家标准,严格控制城镇用地规模,大力挖掘城乡存量土地内部潜力;农业用地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在保护生态环境条件下、适度开发宜农末利用土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增加园林用地,搞好山区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使土地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2、战略目标全面完成河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控制指标,实现我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到2010年我市耕地减少量控制在1.24万公顷(18.58万亩)补充耕地量1.89万公顷(28.38万亩),规划期内净增耕地0.65万公顷(9.8万亩),城镇农村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总量控制在22.19万公顷以内,保定市建成区规划期间控制范围90平方公里,林果用地达到3495万公顷(524.25万亩)以上,开发末利用土地11.9万公顷(178.49万亩),以满足农、林、园、工矿、水利用地需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746600公顷(1119.9万亩),保护率为89,治理中低产田330万亩。按此规划,规划期末粮食总产量达到700万吨以上,人均耕地1.05亩,人地矛盾有所缓解,城镇村盲目外延的现象将得到遏制,林地占土地总面积达到12.9,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山区经济获得健康发展。近期(2000年)耕地面积 在1996年底83.43万公顷(1251.49万亩)的基础上,增加2767公顷(4.15万亩),使耕地面积达到83.71万公顷(1255.64万亩)园地面积 在现状4.84万公顷(72.57万亩)的基础上,增加4316.14公顷(6.47万亩)。林地面积 在现状20.46万公顷(306.96万亩)的基础上,增加3.2l万公顷(48.17万亩)。城镇工矿面积 保定市建成区2000年控制面积为7500公顷,城镇面积控制在2.88万公顷(43.16万亩)。农村居民点面积在现状14.73万公顷(220.95万亩)的基础上,减少581.7公顷(0.87万亩),到2000年控制在14.67万公顷(220.07万亩),独立工矿从基期2.46万公顷36.89万亩)净增加2006公顷(3.0l万亩),特殊用地净减少313.3公顷(4700亩)。交通用地面积 从基期的3.52万公顷(52.76万亩)增加2051公顷(3.08万亩),保证朔黄、保霸铁路、京武客运专线、107国道扩建、津保 高速公路等项目用地。水域用地面积 从基期11.21万公顷(168.10万亩),减少1322.67公顷(1.98万亩)。末利用地面积从基期78.04万公顷(1170.64万亩),近期开发4.39万公顷(65.91万亩),其中有2766.67公顷(4.15万亩)转为耕地。规划期(到2010年)耕地面积达到845393.8公顷(1268.09万亩)园地面积达到62779.87公顷(94.17万亩)林地面积达到286750.70公顷(430.13万亩)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制在212083.28公顷(318.12万亩)交通用地面积达到39492.53公顷(59.24万亩)水域用地面积控制为109515.73公顷(164.27万亩)末利用地面积减少至662476.93公顷(993.72万亩)(二)保定市土地利用的远景展望据预测,2030年前后全市人口将达到最高峰值,保定市总人口为1390万左右,其中城镇人口约560万,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0,各级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建筑容积率将进一步提高,届时村庄将不断地向城镇用地转化,交通及水利用地略有增加。由于人口的增加,因此人均耕地将从2010年的0.07公顷(1.05亩),下降到0.06公顷(0.9亩)左右。为此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大力开发宜农后备资源和加大土地整理(含村庄内部土地整理)的力度,以便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力争实现保证人均耕地1亩的指标,因此2010年-2030年期间,宜农后备资源的开发和土地整理,就是这一时期土地利用管理的重点。四、土地利用规划结构调整方案1、耕地1996年末全市共有耕地83.43万公顷(1251.49万亩)。规划期间:建设占用11573.33公顷(173599.95亩),预计灾813.33公顷(12200亩)。开发整理补充耕地234753.33公顷(351800亩),其中:整理、复垦9280公顷(139200亩),土地开发14173.33公顷(212600亩),增减相抵,净增耕地1.11万公顷(16.65万亩),到2010年耕地达到84.54万公顷(1268.09万亩),耕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重由37.6%提高到38.10%。其中2000年耕地为83.71万公顷(1255.64万亩)比1996净增2766.67公顷(4.15万亩),耕地面积占总积的比例为37.7%。2、园地1996年末全市共有园地48383.73公顷(72575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18%,在规划期间,计划在平原地区退园还耕893.3公顷(1.34万亩)、交通水利建设占用40公顷(600亩),开发未利用土地15333.33公顷(230000亩)增减相抵后,净增1.44万公顷(21.6万亩),到2010年共有园地62779.87公顷(941698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83%。其中:到2000年末规划果园面积为53699.87公顷(790498亩)净增加4316.14公顷(64742亩)。2001-2010增加10080公顷(151200亩)。3、林地1996年末全市共有林地204638.73公顷(306958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22%。规划期间计划在山区及河滩边造林8.32万公顷(125万亩)。到2010年共有林地286750.07公顷(430125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2.92%。其中,到2000年末调整为236750.07公顷(3551251亩),净增加3211.33公顷(48.17万亩)。2001-2010年净增加50000公顷(750000亩)。4、牧草地1996年末全市共有牧草地304.47公顷(456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01%。因本市无入牧习惯,为了保护林木器厂面积未做调整,到2010年仍保持原状。5、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996年全市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共203429公顷(305143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17%。经调整,到2010年为212083.68公顷(318125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56%。其中2000年末面积为207443.30公顷(3111649亩),净增加4014.30公顷(60214.5亩)。2001-2010年净增加4639.98公顷(695997.7亩)。(1)城镇用地 1996年末面积为21819.52公顷(327293亩),到2000年调整为24722.85公顷(370843亩),净增加2903.33公顷(43550亩)。2000-2010年,净增加4031.33公顷(60649亩)。面积调整为28754.18公顷(431312.7亩)。保定市建成区面积2000年控制范围为75,2010年为90Km。其余各县(市)建成控制范围见附表2。(2)农村居民点 1996年末面积为147296.7公顷(2209450亩),到2000年调整为146715公顷(2200725亩),净增少581.7公顷(8725亩)。2000-2010年净减少4200公顷(63000亩),201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调整为142515公顷(2137725亩)。(3)独立工矿 1996年末面积为24592.65公顷(36.89万亩)。考虑到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时期,工矿企业发展较快,因此到2000年调整为26598.65公顷(398979.7亩),净增加2006公顷(30090亩)。2000-2010年净利增加5328.65公顷(79929.75亩),2010年控制面积为31927.30公顷(478909.5亩)。(4)特殊用地 1996年末面积为9720.13公顷(145802亩),到2000年调整为94068公顷(141102亩),其中坟地约减少313.33公顷(4700亩)。2000-2010年再减少520公顷(7800亩),面积调整为8886.8公顷(133302亩)。1997-2010年计划平坟复耕833.33公顷(12500亩)。6、交通用地1996年末全市交通用地为35221.53公顷(52832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59%。到2010年调整为39492.53公顷(592388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8%,净增加4271公顷(64065亩)。其中,2000年末面积调整为37272.53公顷(559088亩),净增2051公顷(30765亩)。2000-2010年净增加2220公顷(33300亩)。7、水域1996年末全市水域面积112065.07公顷(168097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05%。到2010年调整到109515.73公顷(1642736亩),净减少2549.34公顷(3824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94%。其中,2000年末面积调整为110742.4公顷(1661136亩),净减少1322.67公顷(19840亩)。2000-2010年净减少122667公顷(18400亩)。其中,在泄洪范围外的河滩地5082.67公顷(76240亩开发为耕地。8、未利用土地1996年末未利用土地面积780427.01公顷(1170640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5.17%。到2010年调整为662476.93公顷(993.72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736490.24公顷(11047353.6亩),净减少43936.77公顷(65.91万亩)。2000-2010年净减少74013.31公顷(111.02万亩)。其中11893.33公顷(178400亩)开发为耕地,15802公顷(23030亩)开发为园地,83333.33公顷(1250000亩)开发为林地。4506公顷(67590亩)调整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420公顷(36300亩)调整为交通用地,1506.67公顷(22600亩)调整为水域。 五、重点建设项目和布局和规模根据对各地部门的调查,规划期间辖区范围内国家重点项目有朔黄铁路、保霸铁路、京武客运铁路、南水北调主河道及配套的渠道、津保高速公路、京广107国道扩宽、保定外环路等工程,其中朔黄铁路贯穿曲阳、定州、安国、博野、蠡县,预计占地333.3公顷(其中占耕地311.3公顷、非耕地22.0公顷),保霸铁路占地2533公顷(其中占耕地2066蜘非耕地46.7公顷),南水北调工程占地10267公顷(其中耕地546.7公顷非耕地480公顷)。津保高速公路占地3733公顷(其中占耕地360公顷,非耕地133公顷),保定外环及京广公路扩建公路占地区293.3公顷(其中占耕地2667公顷,非耕地267公顷)。城镇用地依据省下达的控制指标,在对原城市规划进行认真分析反复协调的基础上,确定到2010年保定市建成区总面积控制在90平方公里,市区人均用地950平方米,县城人均用地1048平方米,分别比1996年人均下降58平方米和296平方米,人均占地面积逐步回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六、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我市的土地开发整治本着“先易后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确定: 一 、 东部平原地区。以废弃砖瓦窑、沟渠、道路的复星,空心村的整治,平坟造地为主,并注重培肥地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化经营强度和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二、西部山丘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的原则下,适度开发宜农荒地,合并小村庄,对坡度25度的耕地退耕还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根据经上精神,具体分解各县市指标如下:涿州市780公顷,安国市6067公顷,深水县1413公顷,高碑店市:103公顷,阜平县740公顷,高阳县840公顷,蠡县920公顷,安新县873公顷,顺平县1060公顷,徐水县487公顷,涞源县3331公顷,定兴县1133.3公顷,唐县1060公顷,易县3407公顷,望都387公顷,雄县567公顷,满城2013公顷,博野473公顷,清苑县733公顷。各市县土地开发整治的重点乡镇详见附表示7七、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为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主要农副产品的基本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区。全市基本农田应增加投入、优化基本农田的生产、生态条件,增加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持续、高产、稳产。(一)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依据及原则1依据国务院(1994年8月18日分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河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原则保护优质耕地。与城镇、村庄建设规划相衔接。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后审定后,各县应将基本农田保护 区落实到村、地块、并建档、实地设立保护标志。(二)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全市基本农田保护总面积为746600公顷(11199万亩),全市耕地保护率89.5,各县(市)控制指标分解详见附表五。(三)、基本农田保护区措施量1、严格履行申请、审批制度2、实行“占一补一”制度3、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建窑、建房、建坟、挖沙、排污、取土、堆放废弃物4、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国防等重点建设项目,无法避开基本农田区的,应增片收占用基本农田补偿费用。八、土地利用分区 (一)、区域士地利用状况及战略1、 西部中山林牧矿产资源开发区本区位于保定市的西部,包括涞源阜平全部,深水、易县、顺平、唐县、满城的一部分,占全市总面积的29.12,本区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山地占土地面积的90以上,地貌特征决定了本区发展方向:以林牧为主,农、林、牧、副结合,统-规划,综合开发。建立林业、牧业产品基地,作为发展商品生产的突破口,同时加大矿山开发,逐步发展成为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综合农业体系,使其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山区,非农业方向以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为主。2 、 西部低山丘陵林农果区本区包括涞水、易县、顺乎、唐县、满城、徐水、曲阳的太行山麓部分,占全市土地面积21.8。自然、技术、经济条件介于中山与平原之间,条件比较优越,荒山宜林、山沟宜果、草坡宜牧、平原宜农、水库宜渔,利于发展大农业和多种经营。尤其果树和粮油历史悠久、是本区的特产中最大优势。在地利用方向上,应以综合开发、治理为中心,以林、果、农、林、果、副、渔全面发展。3、 中部平原粮、棉、油产区本区包括定州、涿州、高碑店、定兴、徐水、容城、博野、蠡县、安国,望都、清苑、保定市郊,本区地势平步青云坦,土地垦殖率高,交通便利,与京津联系密切,是粮、棉、油主要产区。是农业发展的重点,应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商品生产,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应大力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扩大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重点抓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及创汇农业,并利用毗邻京津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进行农村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农民收入。对国道及地方公路、铁路两侧用地要加强管理,减少土地浪费和乱占耕地现象。4、东部底洼平原区本地区包括安新、高阳、雄县及博野、清苑、徐水的部分乡镇,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热条件好,土壤类型粘、壤、砂俱全,适用于多种作物生长。但由于土地资源利用较差,地下水漏斗现象较严重水源不足,旱、涝、盐、碱交替出现,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应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增加农业投入,改良土壤, 发展以种植业、加工业为主的综合商品基地。5、白洋淀水产资源区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淡水湖,素有“北国江南、”“华北明珠”之称,是我区水产旅游资源发展区,今后应加大上游水污染治理力度,兴建污水处理厂。高浓度水必须经过水处理厂和污水库处理后才可入淀,另一方面要加强安新县和淀区周围工业结构调整,严禁新建严重污染的企业。土地利用方向是:发展水产养殖和旅游为主,农、林、副、鱼加工综和发展,提高土地产出 。(二)土地利用分区及用途管理办法( 一)土地利用分区面积:在我市辖区面积2219010公顷内:1.农用地1272925.01公顷,占总面积的57.36,其中:耕地84.54公顷(38.10),园地62779.9公顷(2.83,)林地286750公顷(12.92)牧草304.47公顷(0.01),水面积77696.8公顷(3.50)。2.建设用地283395.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2.73,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12083.68公顷(9.56),交通用地39492.5公顷(1.78),水利设施用地31818.93公顷(1.43)。3.未利用地662476.93公顷、占总面积的29.86。(二)对农用地用途管制办法1、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2、市、县、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维护排灌工程设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止土地荒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和污染土地。 3、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4、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二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5、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县乡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6、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二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三)对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办法1.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2.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3.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使用土地的除外。4.在土地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报省政府批准执行。5.在建设工程施工时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复垦;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符合条件,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复垦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业。(四)对未利用地的管制办法1.开垦未利用的土地,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可开垦的区域内,经依法批准后进行。禁止毁坏森林、草原开垦耕地,禁止围湖造田和侵占江河滩地。对破坏生态环境开垦、围垦的土地,有计划有布骤地退耕还林、还牧、还湖。2.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开发未利用的土地;适宜开发为农用地的,应当优先开发成农用地。国家依法保护开发着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整形美容科激光祛斑技术原理考察自测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电子支付行业移动支付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数字化音乐行业音乐版权保护与数字音乐服务研究报告
- 2025年绿色环保行业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家居行业智能家居设备与智能家庭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家居设备行业智能家电与智能家居系统研究报告
- 2025年教育科技行业在线教育平台数据隐私保护研究报告
- 2025黑龙江黑河市嫩江市企事业单位招聘13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淄博博山区城乡公益性岗位招聘(492名)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固原市原州区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对外公开招聘中~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制作污水处理设备合同
- 智能庭审系统技术方案
- 《阿米巴经营模式》课件
- 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工程施工山区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 GB/T 3131-2001锡铅钎料
- GB/T 25775-2010焊接材料供货技术条件产品类型、尺寸、公差和标志
- GB/T 14454.2-2008香料香气评定法
- 《干部履历表》(1999版电子版)
- ISO 9001:2015新版质量管理体系详解与案例文件汇编
- 数据中心基础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