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心肺_第1页
五脏-心肺_第2页
五脏-心肺_第3页
五脏-心肺_第4页
五脏-心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藏象,第二节五脏,第二节五脏,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本节主要内容:1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2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的关系。,作业题,心、肺的生理功能有哪些?心、肺与形、窍、液、志、时的联系。肺的生理特点有哪些?,一、心,心为五脏之一,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卫护。,(一)心的生理功能1.主血涵义:心主血,主要是指心具有化生血液、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全身的作用。,病理变化心脏的搏动,依靠心气的推动、心阳的温煦、心血和心阴的滋养作用,其中主要是心气的推动作用。心的气血充足:则见面色红润光泽、舌淡红荣润、脉象和缓有力等表现。心气不足、心血亏虚:面色淡白无华、脉象虚弱无力。心气不足,推动无力,血行瘀阻:可见面色灰暗、唇青舌紫、胸闷刺痛,脉象促、结、代、涩等症。,2藏神,涵义: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主管精神活动的功能。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心藏神的作用:任物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主宰全身的生命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生理、病理心血、心阴能滋养心神。若心的气、血、阴、阳充足: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若心血不足,血不养神:则可导致心悸、失眠、多梦、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等症。,(二)生理特性,阳脏:五行属火。主通明:血运在通畅;藏神在明灵。,(三)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在体合脉在心、脉、血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枢纽,心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故心主脉。血液运行的必备条件: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病理、生理同心主血。,其华在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脉皆上注于面,故面色能反映心气心血的盛衰。病理意义同心主血。,在窍为舌(或舌为心之苗)心与舌体通过经脉相连舌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舌具有感受味觉的功能舌与言语、声音有关生理、病理意义若心的功能正常:则舌质淡红润泽,舌体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饮食乏味。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心火上炎:则舌红糜烂生疮。心神失常:则可见舌卷、舌强、语謇。,心主血,心藏神,在液为汗汗由津液所化,津液在脉内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主血,所以说“汗为心之液”。病理意义若心气不足,气虚不能固摄津液,可见自汗。若心阴亏虚,虚热内生,可见盗汗。在志为喜与夏气相通在五行同属火,【附】心包络,心包络,简称“心包”,也称“膻中”。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若外邪犯心,则由心包代心受邪。,(四)证治述要,心阳(气)虚病机概要:年老虚衰,禀赋薄弱,或久病体虚、暴病伤阳耗气。证候特征:心悸,气短,胸闷,心痛,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或结代等。心悸的特点是:心中空虚,惕惕而动,动则尤甚。气短表现为:息促阵作,动则加剧。心痛:猝然而起,并伴见肢冷,脉疾数而散乱,甚则手足唇鼻青紫黯晦,或面色发白,形寒自汗等。治法举要:温心阳,益心气。方剂示例:桂枝加附子汤或养心汤之类。,心阴(血)虚病机概要:失血或热病伤阴或思虑劳心过度,或阴血暗耗,也可因于血的生化之源不足,心神失养,虚火上炎。证候特征:心悸,心烦,少寐,舌质红,苔少或舌尖干赤,脉细数等。其心悸的特点为心悸而烦,惊惕不安,少寐多伴有梦扰不宁。治法举要:滋阴养心安神。方剂示例:天王补心丹、四物汤之类。,二、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共5叶,左二右三。,(一)生理功能,主气主呼吸之气(又称肺司呼吸)是指肺主管呼吸运动,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司呼吸,主要以赖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运动。生理、病理肺气宣发肃降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均匀而调和。如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可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主一身之气一身之气即充满人体的气,又称“人气”。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故说肺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肺吸入的清气和在肺合成的宗气是一身之气的主要组成部分。肺调节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行: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主行水(主通调水道)涵义:是指肺通过其宣发和肃降作用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机理: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来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图)病理如肺失宣降,通调失职,以致水液的输布、排泄障碍,可发生汗、尿的排泄异常,水湿内停则可形成痰饮、水肿等病变。,(二)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覆盖各脏腑,位置最高。肺为娇脏生理:肺体娇嫩,与外界直接相通。病理:肺与外界相通,外邪易袭肺;它脏病变,常累及于肺。主宣发与肃降主宣发:是指肺气的向上向外的布散作用。主肃降:是指肺气的向内向下的输布作用。,肺主宣发与肃降作用之比较宣发作用肃降作用呼出体内浊气吸进自然界清气将脾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将脾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之精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诸窍,外达皮毛肌腠养之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卫机体的作用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三)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在体和皮其涵义有二:肺气宣发,将卫气、津液等营养物质输布于体表,以温养、滋润皮肤。皮肤的汗孔可随肺气的宣降进行体内外气体的交换,故汗孔也称“气门”。病理:如果肺气、肺阴不足,宣发失司,皮肤失养,以致卫表不固,则可出现自汗、易感冒等病变。,其华在毛肺华在毛,是指肺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毫毛上反映出来。病理:若肺失宣发,毫毛失养,则表现为憔悴枯槁,容易脱落。在窍为鼻(或肺开窍于鼻)涵义:鼻是呼吸时气体出入的门户;鼻的嗅觉有赖于肺气的通利。病理:肺失宣发,鼻窍不通,则可见呼吸不畅鼻塞流涕、嗅觉不灵等症。,在液为涕因肺开窍于鼻,涕为鼻腔产生,故在液为涕。病理:如风寒犯肺,肺气失宣,可致鼻塞流清涕;如风热犯肺,肺失肃降,可致鼻塞、涕黄稠浊。燥邪犯肺,肺阴受损,可致鼻窍干燥少涕或无涕等。在志为忧(悲)与秋气相通五行同属金。,肺主行水的机理示意图将津液上输头面诸窍,代谢为外达全身皮毛肌腠肺气宣发汗肺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主控制腠理开阖行调节汗的排泄调控水将津液下输其它脏腑肺气肃降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而化尿尿,(四)证治述要,寒邪犯肺病机概要:外感寒邪,肺气不宣。证候特征:风寒外束者,证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薄,苔薄白,脉浮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