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地方财政科技三项费用投入状况分析研究的论文_第1页
辽宁省地方财政科技三项费用投入状况分析研究的论文_第2页
辽宁省地方财政科技三项费用投入状况分析研究的论文_第3页
辽宁省地方财政科技三项费用投入状况分析研究的论文_第4页
辽宁省地方财政科技三项费用投入状况分析研究的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辽宁省地方财政科技三项费用投入状况分析研究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总体构想和研究思路1.科技三项费用(以下简称科三费)是中央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财政科三费在辽宁的流向和使用情况,我们无从准确了解,不在本章研究内容之列。2.本章通过对辽宁地方财政科三费投入状况和运行效益的回顾与总结,对其发展态势和投入水平进行描述和定位,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其它章节对问题的深层次分析和对策的提出奠定基础。3.本章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九五”期间(1996-2000年)。这一方面是受限于统计数据资料,但更重要的考虑,是能使我们的分析更具针对性和有现实意义,更好地为当前的科技部门管理工作服务。4.本章的分析研究从以下四个层次进行:(1)通过全省总量(包括省本级、市本级、区(县)级)的分析,判断辽宁地方财政科三费的总体发展态势及在全国的水平;(2)通过对省本级中省科技厅掌握的科三费的分析,判断其发展态势并利于在各省之间进行比较研究;(3)由于不掌握各市科技三项费的具体使用情况,我们只对省科技厅科三费运行效益进行了分析,但也应该能从总体上基本反映出全省的情况。(4)对市级科三费(含区(县)级)和市本级科三费(不含区(县)级)的分析,主要判断各市科三费的投入水平及发展态势;5.为了使分析结论更具可信性,本章尽量采用连续性数据,并大量地使用了统计表格,主要分析结论都建立在对相对量指标上(文中有关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附本章后)。二、全省地方财政科三费投入现状1.总量增长迅速,发展势头良好2000年,全省地方财政科三费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从上年的亿元猛增至亿元。“八五”以来,总量始终居于全国三甲之列。“九五”期间累计投入科三费亿元,为“八五”期间的倍。地方财政科三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2000年,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已接近2%,比1995年增长个百分点。“九五”期间,地方财政科三费的年均增长速度为%,而同期全省地方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为%,高出个百分点;占地方财政收入和全省gdp比重的比重呈连续上升势头。2000年分别占%、%,为近年来最高。“九五”期间,占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比重均在60%以上,平均为%,远远高于全国地方财政%的平均水平。同“八五”期间比较,这一比重增长了个百分点。表1 “九五”期间辽宁地方财政科三费基本情况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全省地方财政科三费(亿元)年增长速度(%)占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比重(%)占全省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占全省gdp比重(%)全国地方财政科三费(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比重(%)占全国地方财政支出比重(%)数据来源及有关说明:1.本文所引用数据,除另有注明之外,均来自科技部、财政部全国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统计结果。2.地方财政科技三项费、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地方财政支出均采用当年价格,在计算增长速度时未考虑价格因素。表-1 地方财政科技三项费在全国位次情况 单位:亿元辽宁 广东 吉林 山东 江苏 四川 浙江 河南 黑龙江 福建 河北 1995年在全国位次 2 1 3 4 5 6 7 9 8 11 13 1996年在全国位次 2 1 3 4 5 6 7 8 9 10 11 1997年在全国位次 3 1 2 4 5 9 7 10 11 8 6 1998年在全国位次 2 1 5 3 4 9 6 10 11 8 7 1999年在全国位次 3 1 16 2 4 11 5 10 8 7 6 2000年在全国位次 2 1 16 3 5 12 4 13 8 6 7 表-2 地方财政科三费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在全国位次情况 单位:%辽宁 北京 吉林 山东 江苏 四川 浙江 陕西 福建 1995年 099在全国位次 2 4 1 6 5 8 4 8 7 1996年在全国位次 2 11 1 7 3 9 4 12 6 1997年在全国位次 2 17 1 7 5 12 3 9 3 1998年在全国位次 2 17 1 4 5 14 3 11 8 1999年在全国位次 1 11 12 5 10 17 2 13 4 2000年在全国位次 2 21 13 5 7 16 1 15 4 2.和中央财政科三费投入水平相比,尚有不小差距“九五”期间,中央财政科三费的年均增长速度为%,高出辽宁个增长百分点;科三费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虽从最初的%降至2000年的%,但也远远高于同期辽宁%至%之间的水平;科三费占全国gdp比重的最高值为%、最低值为%,最低值也高于辽宁的最高值水平。表3 “九五”期间全国中央财政科三费基本情况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全国中央财政科三费(亿元)年增长速度(%)占全国中央财政科技拨款比重(%)占全国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占国家财政收入比重(%)占全国gdp比重(%)3.和兄弟省市相比,面临严峻挑战(1)和领头羊广东比,差距在不断拉大1996年,广东的地方财政科三费为亿元,我们仅与之相差亿元。但到2000年,广东已达亿元,为辽宁的倍;1996年,辽宁的地方财政科三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要远远高于广东%的水平,但到2000年,广东已达%,反超过辽宁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看出,广东的地方财政科三费,无论规模总量还是相对投入强度,从“九五”以来其发展速度都要远远高于辽宁,我们和广东的差距正在迅速拉大。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在于经济实力之间的差距。从gdp总量看,1996年广东为辽宁的倍,2000年为辽宁的倍;从地方财政收入看,1996年广东为辽宁的倍,2000年则为辽宁的倍;从地方财政支出看,1996年广东为辽宁的倍,2000年则为辽宁的倍;从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看,1996年,辽宁和广东基本持平,但到了2000年,广东则为辽宁的倍。从中可以看出,科技和经济发展之间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表4 广东、辽宁地方财政科三费对比情况 单位:亿元1996年2000年广东(a) 辽宁(b) a/b 广东(a) 辽宁(b) a/b 国内生产总值(gdp)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其中:科技三项费科技三项费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年鉴(2001)。(2)山东、浙江、福建等省迅速赶上来,差距不断在缩小山东地方财政科三费曾于1999年超过辽宁居全国第2位,只是在2000年又退居辽宁之后。其科三费总量从1995年的亿元迅速增至亿元,紧跟广东和辽宁之后;浙江地方财政科三费从1995年的亿元一路升至2000年的亿元,紧随山东之后,在全国的位次也从第7位升至目前的第4位;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95年的%猛增至2000年的%,从当时的全国第4位到2000年居于全国之首;福建地方财政科三费于2000年挺进5亿元,从1995年的亿元增至2000年的亿元,在全国的位次从第11位升至目前的第6位;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95年的%增至2000年的%,从当时的全国第7位升到2000年的第4位。河北的地方财政科三费增长也较为迅速,2000年达到亿元,在全国的位次从1995年的第13位迅速升至第7位。以上省份,山东、浙江、福建和辽宁同为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但市场经济基础目前较辽宁更为完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河北依托首都优势,经济发展很快。这些使上述省份能够对科技发展给予更强有利的支持和关注。(3)北京、上海在中科院所属和中央部委所属科研机构等方面的优势地位非辽宁所能及尽管从统计数据上看,北京和上海地方财政科三费和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但它们集中了大量的中科院和中央部委所属科研院所,是中央财政科三费的重要流向地。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这届奥运会的一个申办主题为科技奥运)和上海浦东大开发带来的机遇,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势必加强对其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而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国际化,北京和上海应该是全国受益最多的省份之一。这一切都远非辽宁所及。 (4)西部省份发展潜力巨大西部省份除陕西、四川之外,地方财政科三费水平普遍偏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各省的科技发展带来了机遇。西部省份普遍加大了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陕西的省本级科三费(12811万元)及其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重(%),1999年分别居全国的第7位、第5位;1999年,宁夏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居全国之首,山西、云南、广西、四川也居前十名之列。这样,在当年省本级科三费占同级财政支出比重全国前10名的省份中,西部地区占据6席。这一发展势头不容我们忽视。二、省科技厅科三费情况1.省本级科三费增长较快,但低于同级财政支出平均增长速度2000年,省本级科三费达亿元,是1996年的倍。从全国情况看,1999年从上年全国的第7位升至第3位,位居北京(39022万元)、天津(21075万元)之后,略高于上海(19237万元);占省本级财政支出比重为%,居宁夏(%)、浙江(%)之后,居全国第3位。整个“九五”期间,省本级科三费的平均增长速度为%,增长速度应该说不慢。但由于低于同期省本级财政支出年均增长速度个百分点,占省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也由1996年的%降至2000年的%。表5 “九五”期间省本级科三费情况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省本级科三费(万元) 12100 11850 12791 20636 27535 比上年增长(%) - -占省本级财政支出比重(%)省本级地方财政支出(万元) 419892 451695 550382 886297 1058125 比上年增长(%) -注:省本级科技三项费含风险资金,其中1999年5000万元,2000年15000万元。表6-1 省本级科三费在全国位次情况 单位:万元辽宁 北京 上海 山东 广东 江苏 黑龙江 陕西 天津 1999年 20636 39022 19237 17940 13075 10354 12451 12811 21075 在全国位次 3 1 4 5 8 14 10 7 2 2000年 27535 34081 21160 12579 17803 11332 13790 15361 36987 在全国位次 3 2 4 11 6 14 10 9 1 表6-2 省本级科三费占省本级财政支出比重在全国位次情况 单位:%辽宁 浙江 宁夏 山东 陕西 山西 吉林 云南 广西 四川 1999年在全国位次 3 2 1 4 5 5 7 8 9 10 2000年在全国位次 2 1 4 11 8 9 10 7 16 21 2.省科技厅科三费增长停滞不前2000年,归口省科技厅管理的省本级科三费为10291万元,和上年比没有变化,比“九五”起始年还有所减少。1999、2000年,省财政从科三费中分别列支5000万元、15000万元用于支持风险投资,这样实际归口省科技厅管理的科三费并未增长,2000年仅居全国第9位,比上年又后移一位,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之后,也低于我们的近邻黑龙江。由于省财政计划5年内将风险投资资金从省本级科三费中列支10亿元,预计省科技厅管理的科三费数量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很难有大的增长。表7 省科技厅科三费在全国位次情况 单位:万元辽宁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广东 天津 江苏 山东 山西 河南 1999年 10291 18410 19237 12155 11700 11190 11045 10990 7720 7388 在全国位次 8 2 1 3 4 5 6 7 9 10 2000年 10291 27531 21160 13790 15700 11581 12320 11700 8049 8033 在全国位次 9 1 2 4 3 7 5 6 11 12 3.省本级科三费中科技厅所占比重下降趋势明显1996年,归口省科技厅管理的科三费占省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约为90%,但到2000年,这一比重仅为%;占省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从%降到不足1%。可以说,归口省科技厅管理的科三费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下降趋势都非常明显。表8 “九五”期间归口省科技厅管理的科三费情况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省本级科三费中省科技厅经费(万元) 10850 10200 11141 10291 10291 占省本级科三费比重(%)占省本级财政支出比重(%)从全国1999年的情况看,省本级科三费全部或基本全部由省科技厅掌握的省市有江苏、上海、福建、湖北和黑龙江,但也有约1/3的省份在50%以下。2000年,辽宁仅为%,在全国列第23位,比上年后移3位。对于这种状况,在我们没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之前,不好对此妄加评断,但从管理部门的职能和科技发展的自身特点,这一比例过低无疑会削弱省科技厅各项科技计划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利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匹配资金的落实,对科技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表9 省科技厅科三费占省本级科三费比重在全国位次情况 单位:%注:1.江苏省科委管理的科技三项费大于省本级总数,这与财政决算体制有关,省本级决算数是指安排在省级单位的经费,省级经费安排在非省级单位,不列入省本级决算。 2.海南、西藏没有提供省本级决算数字。三、省科技厅科三费运行效益分析对地方财政科三费的执行情况的跟踪和调查,一直是我们科技管理工作的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以省科技厅科三费执行情况为例,1966年原省科委根据国务院对科研经费归口管理的决定,开始负责编制、分配科三费和科学事业费,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统计调查制度,直到目前,也很难对科三费的运行效益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和评价。另外,由于科三费是归口管理,省计委、经贸委等有关部门掌握的科三费的执行情况,我们更是无从了解。在此,我们只截取了“九五”期间,对省科技厅科三费支持的各类科技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由于掌握的统计数据十分有限,统计数据本身也比较粗略,以下的分析结论仅供有关部门参考。 1.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项目资助强度增强为使科技计划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省科技厅对科技计划体系作了进一步调整,把科技计划分为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攻关、科技产业化三个层次,安排科技计划项目数量逐年减少,项目资助强度逐年加大。2000年计划项目数量仅为1996年的%,但项目资助强度为该年的倍。表10 “九五”期间省科技厅科技计划基本情况年份 科技三项费(万元) 项目数(项) 资助强度(万元/项) 合计 57773 3079 1996 10850 1097 1997 10200 1042 10 1998 11141 456 23 1999 10291 249 2000 10291 235 资料来源(表10-13):辽宁省科学技术年度报告(1997-2001),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突出农业和工业的基础性地位,促进农业和工业经济发展根据1998-2000年的统计结果,省科技厅工业和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约占计划经费总量的80%。在农业方面,以实施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重点,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实施“科技进山增效工程”和加强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工业方面,紧紧围绕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摆脱困境,加速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重点攻克解决了一批经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为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起到重大作用。表11 省科技厅计划项目行业分布情况项目数(项) 经费(万元) 经费比例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合计 456 249 235 11141 10291 10291 100 100 100 工业 284 131 99 4900 4610 3428农业 84 59 68 3760 3478 3915社会发展 36 27 32 1610 1369 1345软科学 28 29 29 420 422 823其它 24 3 7 451 412 7803.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线,加大投入力度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关键,是我省科技工作的重点。2000年省科技厅科技产业计划项目中,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生物工程和新材料项目数量所占比重依次为%、%、%、%,经费所占比例依次为%、%、%、%。省科技厅通过组织实施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新高地”计划和“1355”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有利地推动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1355”工程是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工程,集中了我省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涉及的150余家企业是我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坚。表12 省科技厅科技产业化计划项目技术领域分布情况经费所占比例(%) 项目所占比例(%)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电子信息 20先进设备生物工程新材料农业其它资料来源:省科技厅发展计划处4.加强了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储备“九五”期间,省科技厅共安排自然科技基金项目1398项,省科技厅投入科技基金3283万元,项目平均资助强度比“八五”期间有较大幅度提高。省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基金按每年资助10人,每人资助30万元的规模,在“九五”期间,资金投入强度居全国地方同类基金之首。从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层次看,用于高新技术知识储备和技术难题攻关计划项目数量和经费所占的比例,2000年为%、%,分别比1996年高出个和个百分点。表13 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计划层次情况经费所占比例(%) 项目所占比例(%)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攻关科技产业化资料来源:省科技厅发展计划处5.经费主要流向沈阳、大连地区据对省科技厅计划项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的三年时间里,流向沈阳市的项目数量约占%,经费约占%;流向大连市的项目数量约占%(大连市计划单列),经费约占%;其它市则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沈阳、大连在地理、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较其它市更具优势。6.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多头管理。科技三项费使用范围极为广泛,按项目类别分别由计委、经贸委等几个部门管理,造成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难以集中有限的资金,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益,延缓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 二是项目分散。“九五”期间,省科技厅虽然压缩了科技计划项目数量,但从全省情况看,项目分散、资金投入相对不足依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项目多而资金不足,科技三项费只能作为导向资金。四、各市地方财政科三费投入状况简析从总体上讲,全省各市地方财政科三费投入增长迅速,但总体水平偏低。其中,沈阳、大连在各市中居于遥遥领先地位,在全国部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居于中上水平。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分析。1996年,全省市级地方财政科三费(含区、县级),只有大连、沈阳、鞍山、抚顺超过1000万元,但2000年本溪、营口、辽阳、盘锦等市也在1000万元以上,这样全省就有一半的市超过了这一水平;1996年,锦州科三费为650万元,尚居全省第7位,但到2000年,科三费只有676万元,增幅很小,位居后列;而葫芦岛的科三费2000年为1996年的倍,从200万元猛增至894万元。虽然沈阳、大连、鞍山地方财政科三费基数大,增长较为困难,但2000年同1996年比,也分别增长了、倍。表14 “九五”期间市级财政科技三项费情况 单位:万元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盘锦 铁岭 朝阳 葫芦岛 1996年 8260 13583 2552 1643 915 377 650 217 426 719 260 253 421 200 在全省位次 2 1 3 4 5 10 7 13 8 6 11 12 9 14 1997年 10718 15422 2850 1007 800 751 600 215 313 1010 300 161 585 230 在全省位次 2 1 3 4 6 7 8 13 10 5 11 14 9 12 1998年 12965 23527 4598 1206 1239 951 610 235 624 1000 685 318 610 441 在全省位次 2 1 3 5 4 7 10 14 9 6 8 13 10 12 1999年 14128 26217 5577 900 1150 1180 974 715 494 1504 871 399 573 479 在全省位次 2 1 3 8 6 5 7 10 12 4 9 14 11 13 2000年 16565 36451 6863 922 1591 942 676 1366 782 1696 1828 850 736 894 在全省位次 2 1 3 9 7 8 14 6 12 5 4 11 13 10 注:包括区(县)一级的科技三项经费投入。从科三费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看,“九五”期间,除大连、沈阳、鞍山始终保持在1%以上之外,抚顺(1996年)、本溪(1999年)、辽阳(1998年,2000年)、盘锦(2000年)在括号内所注年份高于1%之外,其它各市始终在1%之下。2000年,全省最低的锦州市仅为%,最高的大连为其倍。各市除大连、沈阳和鞍山高于或接近同期全省水平外,其他均远远低于全省水平。表15“九五”期间市级财政科技三项费占地方财政支出情况 单位:%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盘锦 铁岭 朝阳 葫芦岛 1996年 -在全省位次 2 1 - 3 4 9 7 13 8 5 6 11 9 12 1997年在全省位次 3 1 2 8 6 7 10 5 11 4 12 14 9 13 1998年在全省位次 2 1 4 7 6 8 13 10 9 3 5 12 11 14 1999年在全省位次 3 1 4 12 5 7 9 6 11 2 8 14 10 13 2000年在全省位次 3 1 2 13 7 12 14 6 8 5 4 10 13 11 从各市本级科三费情况看,通过表16和表14的对比可以看出,除沈阳、大连、鞍山外,各市区(县)一级的科三费较少,而且差距不大,也就是说各区(县)科技活动比较薄弱。表16市本级科技三项费情况 单位:万元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盘锦 铁岭 朝阳 葫芦岛 1999年 11605 6870 3985 810 415 510 694 675 319 440 308 其中:科委 8834 3662 3985 810 154 360 393 675 239 440 - 占财政支出比重(%)- 2000年 10100 32136 5276 810 608 592 676 500 782 1176 1013 850 714 610 其中:科委 6105 5276 810 810 - 174 676 290 537 700 1012 300 480 - 占财政支出比重(%) -注:1.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不包括区(县)一级财政科技三项费拨款。2.大连市科技三项费中,含高新区22426万元、经济区2000万元.从1995年以来对全国14个城市的地方财政科三费的不完全统计结果,沈阳的最低排位是1997年的第6位,其它各年均为第5位。大连的最低排位是1995、1997年的第4位,最高排位是1996、1999年的第2位。从总体上讲,广州、深圳、大连是全国各大城市中财政科三费拨款水平最高的城市,长春、哈尔滨和沈阳、大连差不多。表17 国内部分城市地方财政科技三项费投入情况 单位:万元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沈阳 7972(5) 8260(5) 10718(6) 12965(5) 14128(3) 16565(5) 大连 8808(4) 13583(2) 15422(4) 23527(3) 26217(2) 36451(3) 哈尔滨 6087(6) 6991(7) 6270(9) 10485(6) 13343(4) 18270(4) 长春 20313(1) 32493(1) 42654(1) 31898(1) 5514(8) 5131(12) 青岛 1903(11) - 9795(7) 2980(12) 3920(10) 12522(8) 南京 1863(12) 4323(10) 5247(10) 7112(10) 8052(7) 15473(6) 厦门 3374(8) 5018(9) 6512(8) 9074(8) 3750(11) 11627(9) 武汉 3169(10) 5360(8) 5512(11) 7415(9) 8553(6) 12299(10) 广州 10536(2) 12287(3) 19518(2) 26876(2) 41450(1) 68962(2) 深圳 9065(3) 11943(4) 16248(3) 18523(4) - 69740(1) 重庆 3528(9) 7658(6) - - - - 成都 4369(7) - 11101(5) 9194(7) 12328(5) 13132(7) 西安 788(13) 681(12) - 3542(11) 4054(9) 4243(13) 宁波 - 3331(11) - - - 10339(11) 注:表17和表18括号内的数字为统计排序。从科三费占地方财政的不完全统计结果看,沈阳的最低排位是1997、2000年年的第6位,最高排位为1995年的第3位。大连的最低排位是1997年的第5位,最高排位是2000年的第1位。2000年,深圳、南京、广州居大连之后分列全国前4位。长春这一指标水平在1995-1998年一度居全国之首,但近两年来下滑幅度很大,不排除统计口径上存在问题。表18 国内部分城市地方财政科技三项费占地方财政支出情况 单位:%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沈阳 (3) (5) (6) (5) (5) (6) 大连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