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还记得我们吗?,氢键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选修3,专题1.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基因工程的概念,1.1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基因工程的发展史,1.3基因工程的应用,1.4蛋白质工程的崛起,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或基因拼接技术。,别名:操作环境:原理:操作水平:结果:,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或基因拼接技术。,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生物体外,基因重组,DNA分子水平,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基因工程的产物,基因工程的概念,1.1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基因工程的发展史,(自学了解),普通棉花抗虫棉,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简要过程:,普通棉花(无抗虫基因),苏云金芽孢杆菌,提取,抗虫基因,与运载体DNA拼接导入,棉花细胞(含抗虫基因),转基因棉花植株,上述培育抗虫棉的关键步骤是什么?,解决培育抗虫棉的关键步骤需要哪些工具?,“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分子运输车”运载体,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分子手术刀”-“分子缝合针”-“分子运输车”-,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1、简称:2、分布:,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主要在原核生物中,限制酶,寻根问底(P4),你能推测限制酶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的作用是是什么吗?,原核生物易受自然界外源DNA的入侵,但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以防止外来病原物的侵害。限制酶就是细菌的一种防御性工具,当外源DNA侵入时,会利用限制酶将外源DNA切割掉,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所以,限制酶在原核生物中主要起到切割外源DNA、使之失效,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限制酶在原核生物中的作用,思考与探究P7,2、为什么限制酶不剪切细菌本身的DNA?,通过长期的进化,含有某种限制酶的细胞,其DNA分子中或者不具备这种限制酶的识别切割序列,或者通过甲基化酶将甲基转移到所识别序列的碱基上,使限制酶不能将其切开。这样,尽管细菌中含有某种限制酶也不会使自身的DNA被切断,并且可以防止外源DNA的入侵。,限制酶的识别特点,以中轴线双侧的DNA上碱基呈反向对称,重复排列如:GAATTCCCCGGGCTTAAGGGGCCC,(专一性),3、特点:,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识别特定核苷酸列,切割特定切点。,(专一性),切点:,磷酸二酯键,(磷酸二酯键),EcoR,黏性末端,黏性末端,Goback,中心轴线两侧切开,什么叫黏性末端?,被限制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带有几个伸出的核苷酸,它们之间正好互补配对,这样的切口叫黏性末端。,Sma,平末端平末端,中心轴线处切开,作用:结果:,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切割DNA,产生黏性未端和平末端,3、特点:,4、作用:5、结果:,1、简称:2、分布:,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在原核生物中,限制酶,识别特定核苷酸列,切割特定切点,(专一性),切割DNA,产生黏性未端或平末端,小结,1、作用:,把DNA片段拼接成新的DNA,,2、作用原理:,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不是氢键,二、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可把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即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T4DNA连接酶,3、类型:,Ecoli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来源,功能,大肠杆菌,T4噬菌体,只能连接黏性末端,能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寻根问底(P6),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是一回事吗?为什么?,将单个核苷酸连接到已有的核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键,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作用对象,DNA复制,基因重租,4、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比较,3、类型,E,coli,DNA,连接酶,来源:大肠杆菌,作用特点:只连接黏性末端,T,4,DNA,连接酶,来源:,T,4,噬菌体,作用特点: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2、作用原理:,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1、作用:,工具2:DNA连接酶,把DNA片段拼接成新的DNA,,4、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比较,小结,4、DNA连接酶有连接单链DNA的本领吗?,迄今为止,所发现的DNA连接酶都不具有连接单链DNA的能力,至于原因,现在还不清楚,也许将来会发现可以连接单链DNA的酶。,思考与探究P7,1、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对受体细胞无害,三、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2、常用的载体:质粒(最常用)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能复制并带着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复制,有切割位点,有标记基因,3、质粒,本质:小型环状DNA分子。,分布:许多细菌、酵母菌等生物,工具3:运载体,1、需要的条件有1多个限制酶切点能在受体细胞中自我复制,或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复制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筛选对受体细胞无害2、常用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或某些动植物病毒3、质粒,小结,3、天然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做基因工程载体吗?为什么?,不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使用的载体必需满足一定条件,且都要进行人工改造后才能用于基因工程操作。,思考与探究P7,2和7能连接形成ACGTTGCA;4和8能连接形成GAATTCCTTAAG;3和6能连接形成GCGCCGCG;1和5能连接形成CTGCAGGACGTC。,教材P7思考与探究1,1、在基因工程中,切割运载体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需使用()同种限制酶B.两种限制酶同种连接酶D.两种连接酶,反馈练习:,2、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运载体的理由是A、能复制()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C、具有标记基因D、它是环状DNA,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限制酶的切口一定是GAATTC碱基序列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运载体C、重组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运载体D、利用运载体在宿主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的过程可称为“克隆”,审题,5、以下是两种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试分析:GCAATTCGCCTTAACGGCGG,(1)其中和是由一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末端,两者要重组成一个DNA分子,所用DNA连接酶通常是。(2)和是由另一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末端,两者要形成重组DNA片段,所用的连接酶通常是。,反馈练习:,1.1944年艾弗里(O.Avery)等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并且证明了DNA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成为基因工程的先导,基础理论和技术发展催生了基因工程,科技探索之路,20世纪中叶,基础理论取得了重大突破,2.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双螺旋结构模型,使生物学进入分子水平。,1958年梅塞尔松和斯塔尔,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用实验证明了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的确立,3.1963年尼伦伯格和马太做蛋白质体外合成实验,破译编码氨基酸的遗传密码.,1)基因转移载体的发现2)工具酶的发现3)DNA合成和测序技术的发明,技术发明命使基因工程的实施成为可能,1967年罗思和赫林斯基发现细菌质粒有自我复制能力,为基因转移找到一种运载工具.,1970年阿尔伯(W.Arber)、内森斯(D,Nathans)、史密斯(H.C.Smith)细菌中发现了第一个限制酶,1977年科学家又发明了DNA序列分析方法,1965年桑格发明了氨基酸序列分析技术,4)DNA体外重组的实现,1972年伯格(P.Berg)首先在体外进行了DNA改造的研究,成功地构建了第一个人工体外重组DNA分子.,1973年博耶和科恩使重组DNA转入大肠杆菌中,转录出相应的mRNA,并使外源基因可以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至此表明基因工程正式问世.,1973年科学家才将质粒作为基因的载体使用,这是基因工程发展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基因克隆实验,1973年科恩第一个建成“基因工程菌”,并创立基因工程模式,1973年称这“基因工程元年”,,科恩被称为基因工程发展史上的创始人,科恩并向美国申报了世界上第一个基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防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镇江市丹阳市导墅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贵州省黔西南市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榆树市一中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七校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功能性饮料在健身达人圈市场推广的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车间生产培训课件
- 车间灭火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执业兽医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
- 2025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题库(含答案)
- 有限空间预案演练总结
- 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
- 大金空调使用手册
- 五星班组建设评价标准(班组)
- GB/T 30790.5-2014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第5部分:防护涂料体系
- (新教材)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GB/T 10228-2015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实务 课件
- 速写静物(课堂PPT)
- 膝关节体格检查专家讲座
- 花生膜下滴灌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