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一万吨聚苯乙烯聚合工段工艺设计.doc_第1页
年产一万吨聚苯乙烯聚合工段工艺设计.doc_第2页
年产一万吨聚苯乙烯聚合工段工艺设计.doc_第3页
年产一万吨聚苯乙烯聚合工段工艺设计.doc_第4页
年产一万吨聚苯乙烯聚合工段工艺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计 题 目:年产 1 万吨聚苯乙烯聚合车间工艺设计 学 院: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主要是针对年产 1 万吨聚苯乙烯聚合车间工艺的设计。设计的内容 主要包括绪论、聚苯乙烯的聚合机理、聚合工艺介绍、物料衡算、反应釜的设计、 热量衡算、自动控制等几部分。本设计采用的是热引发本体聚合的生产工艺,在 确定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对以下几部分进行了设计计算:物料衡算、反应釜的设计、 热量衡算等。本次设计年理论产值是一万吨经计算投料每小时需投入苯乙烯 1288.8kg,甲苯 175.69kg,每小时生成的聚苯乙烯计算后可知,年产量为 1.08 万 吨。符合设计的要求。釜体容积 14.33m3,釜体高度 3.18m。共需反应热为 24000000KJ。 关键词关键词:热引发 本体聚合 聚苯乙烯 苯乙烯 预聚釜 聚合釜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Design Description DesignDesign DescriptionDescription This design is mainly aimed at the annual output of 10000 tons of polymerization polystyrene workshop process design. Design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the introduction, polystyrene introduced the polymerization mechanism, polymerization process, material balance, the design of the reaction kettle, heat balance, automatic control and so on several parts. This design USES a thermal bulk polymeriz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is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calculation in design of the following sections: the design of the material balance and the reaction kettle, heat balance, etc. The design theory of value is ten thousand tons of calculating charge per hour need for styrene 1288.8 kg, 175.69 kg, toluene per hour generated polystyrene after calculation, the annual output of 10800 tons.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design. The kettle body volume of 14.33 m3, body height of 3.18 m. The total heat of reaction of 24000000 kJ. . Keywords:Heat cause Bulk polymerization polystyrene styrene The performed kettle Polymerization kettle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目 录 目目 录录 设计说明.I DESIGN DESCRIPTION.I 前 言.1 第 1 章 绪 论.1 1.1 聚苯乙烯简介.1 1.2 聚苯乙烯的性能与应用.1 1.2.1 聚苯乙烯的特性及用途.1 1.2.2 聚苯乙烯的共混改性及用途.1 1.2.3 苯乙烯系列共聚物.3 1.3 聚苯乙烯的使用及生产近况.5 1.4 聚苯乙烯的发展现状.5 1.4.1 聚苯乙烯产量及消费量.5 1.4.2 聚苯乙烯的消费结构及预测.6 1.4.3 聚苯乙烯的主要生产厂商.6 1.4.4 新产品开发.7 1.4.5 生产和发展的思考.7 第 2 章 聚苯乙烯的聚合机理.9 2.1 聚合过程.9 2.1.1 链引发.9 2.1.2 链增长.9 2.1.3 链终止.9 2.1.4 链转移.10 2.2 聚合工艺.10 2.2.1 预聚合.10 2.2.2 聚合.11 2.2.3 分离及聚合物后处理.11 2.3 聚合工艺流程图.11 2.4 聚合体系各组分及作用.12 2.4.1 单体苯乙烯.12 2.4.2 引发剂.13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目 录 i 2.4.3 添加剂.13 第 3 章 聚合工艺介绍.14 3.1 聚合条件.14 3.2 聚合设备.14 3.3 预聚合釜的作用.14 3.4 主要生产工艺.15 3.4.1 Dow 化学公司.16 3.4.2 FINA 公司.17 3.4.3 猎人化学公司/鲁姆斯#克利斯特公司.19 3.4.4 三井东压公司.20 第 4 章 物料衡算.22 第 5 章 反应釜的设计.26 5.1 反应周期的确定.26 5.2 反应釜的体积计算.26 5.3 反应釜的设计计算.27 5.4 搅拌装置的设计.28 5.4.1 搅拌器的尺寸计算.29 5.4.2 搅拌器的转速和功率计算.29 5.5 电机的功率和减速机的选择.31 5.5.1 电机的功率.31 5.5.2 减速机的选择.31 5.6 泵的设计.31 5.6.1 管内流速的计算.32 5.6.2 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损失的计算.32 5.6.3 确定泵轴功率.32 5.6.4 泵的选型.33 5.6.5 工艺管口的设计.33 第 6 章 热量衡算.36 6.1 热量衡算的内容及作用.36 6.1.1 为后续工艺设计提供依据.36 6.1.2 热量消耗的计算及能源的综合利用.36 6.1.3 为其他专业设计提供依据.36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目 录 ii 6.2 传热设备的热量衡算.36 6.3 载热体的消耗量.38 6.4 总传热系数 K 的确定.38 6.5 夹套传热装置的设计.38 6.7 夹套几何尺寸的计算.41 6.7.1 夹套直径 Dj 的计算.41 6.7.2 夹套高度 Hj 的计算.42 第 7 章 自动控制.43 7.1 控制方式.43 7.2 主要控制方案.43 7.2.1 泵的控制.43 7.2.2 反应器的自动控制.43 第 8 章 设计结果.44 参考文献.45 附录.47 附表一、设计一览表.47 附表二、主要符号说明.47 致 谢.50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前 言 0 前前 言言 聚苯乙烯(Polystyrene,缩写 PS)是指由苯乙烯单体经自由基加聚反应合成 的聚合物 1。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热塑性塑料,具有高于 100的玻璃转化温度, 因此经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需要承受开水的温度的一次性容器,以及一次性泡沫饭 盒等。通常的聚苯乙烯为非晶态无规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绝热、绝缘和透明性, 长期使用温度 070,但脆,低温易开裂。此外还有全同和间同以及无规立构 聚苯乙烯。全同聚合物有高度结晶性,间同聚合物有部分结晶性。聚苯乙烯 (PS)包括普通聚苯乙烯,发泡聚苯乙烯2(EPS) ,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及 间规聚苯乙烯(SPS) 。普通聚苯乙烯树脂为无毒,无臭,无色的透明颗粒,似玻 璃状脆性材料,其制品具有极高的透明度,透光率可达 90%以上,电绝缘性能好, 易着色,加工流动性好,刚性好及耐化学腐蚀性好等。普通聚苯乙烯的不足之处 在于性脆,冲击强度低,易出现应力开裂,耐热性差及不耐沸水等。可发性聚苯 乙烯为在普通聚苯乙烯中浸渍低沸点的物理发泡剂制成,加工过程中受热发泡, 专用于制作泡沫塑料产品。高抗冲聚苯乙烯为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共聚物,丁二烯 为分散相,提高了材料的冲击强度,但产品不透明。间规聚苯乙烯为间同结构, 采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发展的聚苯乙烯新品种3,性能好,属于工程塑料。 本课题研究的是热引发本体聚合的生产工艺,热引发本体聚合即单体(或原 料低分子物)在不加溶剂以及其它分散剂的条件下,由热的作用使其自身进行聚 合引发的聚合反应。有时也可加少量着色剂、增塑剂、分子量调节剂等。液态、 气态、固态单体都可以进行本体聚合。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聚苯乙烯需求旺盛,消费量飞速增长。但是 国内生产能力不足,进口依赖度大,中国聚苯乙烯的生产能力虽然增长很快,但 仍远不能满足需求,不得不依靠大量进口。因此对聚苯乙烯聚合工艺车间的设计 有广扩的前景和重要的意义。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绪 论 0 第第 1 1 章章 绪绪 论论 1.11.1 聚苯乙烯简介聚苯乙烯简介 聚苯乙烯是四大通用热塑性树脂之一,它是由苯乙烯单体通过聚合反应而得 到的高聚物,聚合方法有本体聚合4、悬浮聚合、溶液聚合等。目前,大多聚苯 乙烯生产厂家都采用本体聚合,通常用热引发或引发剂引发进行聚合反应而得到 聚苯乙烯,其反应都属于自由基型的聚合。 1.21.2 聚苯乙烯的性能与应用聚苯乙烯的性能与应用 1.2.11.2.1 聚苯乙烯的特性及用途聚苯乙烯的特性及用途 聚苯乙烯是一种无定型的透明热塑性塑料。其分子中仅含 C、H 两种元素, 平均分子量在 20 万左右,密度为 1.041.16g/cm3,比聚氯乙烯的密度小而大于 聚乙烯和聚丙烯。聚苯乙烯的主链上带有结构庞大的苯环,故柔顺性差,质硬脆, 抗冲击性能差,其制品敲打起来能发出类似金属的声音。 聚苯乙烯无色透明,透光率为 88%90%,折光系数为 1.591.60,透光性 仅次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受到光照和长时间存放时,往往出现混蚀和发黄现 象。聚苯乙烯易于着色,有良好的可塑流动性和较小的成型收缩率,是成型工艺 性最好的塑料品种之一。因此易于制得形状复杂的塑件。 聚苯乙烯的力学性能与制造方法、相对分子量的大小、含杂质量和定向度有 关,相对分子量小者,机械强度要低些,一般低于硬质聚氯乙烯5。聚苯乙烯具 有很小的吸水率,在潮湿环境中其形状和尺寸的变化都很小。热绝缘性也很好。 聚苯乙烯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尤其在高频条件下介电损耗仍然很小,是优良 的高频绝缘材料6。聚苯乙烯易燃烧,且离火后仍继续燃烧,火焰呈橙黄色,并 有浓黑烟碳束,燃烧时塑料软化,起泡并发出特殊的苯乙烯单体味。 聚苯乙烯的主要缺点是脆性大,若是成型制品的热处理不恰当,制品中存在较大 内应力时,在使用中制品可能自行开裂。 聚苯乙烯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工业中,这是因为它有良好的透光性所致,可制 造光学玻璃和光学仪器7,也可制作透明或颜色鲜艳的,诸如灯罩、照明器具等。 聚苯乙烯还可制作诸多在高频环境中工作的电气元器件和仪表等。 单独使用聚 苯乙烯作制品,脆性大,而在聚苯乙烯中加人少量其他物质,如丁二烯即可明显 降低脆性,提高冲击韧性,这种塑料叫抗冲击聚苯乙烯,它的力学性能大为提高, 可用此塑料制作出许多性能优良的机械零件和构件来。 1.2.21.2.2 聚苯乙烯的共混改性及用途聚苯乙烯的共混改性及用途 对于聚乙烯(PE)与聚苯乙烯(PS)体系,早期大多采用添加接枝物或嵌段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绪 论 1 共聚物作为相容剂,但这种增容方法的一个明显的缺点在于增容剂需要首先合成, 而且造价昂贵,因此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反应增容则是对 PS/PE 体系的又一种 增容方法,被认为具有价廉、应用方便等优点,但也存在 PE,PS 需官能化及相 内自交联等缺陷。Baker 将 RPS(侧基有过氧化键的 PS) 、CPE(羧基化 PE) 、 PE、PS 同时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所制得的共混物性能比用 PS-g-PE 增容的 PS/PE 性能优异。徐伟强等将 RPS 和 MPE(马来酸酐接枝 PE)加入反应式挤出 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研究表明 MPE/RPS 反应共混体系的断裂伸长率及拉伸强 度比 RPS/PE 的 大。据 DMA 分析 RPS/MPE 反应性共混物具有部分交联结构,且 使 MPE 的结晶度及熔点均降低。而国内陈建定、林明德等人用 RPS 与 PE 进行 共混反应,制成 PS-g-PE,对 PS/PE 具有增容作用,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1)PS/PP 共混体系 由于 PS 与 PP 不相容,表面张力大,PP/PS 共混物通常是具有不同形态的多 相体系,呈现粗糙的相形态,界面黏结差,导致力学性能差。通过加入合适的增 容剂如嵌段或接枝共聚物可以改善共混物中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共混物的相 形态。有效的增容剂分布在组分的界面,通过降低界面张力来改善界面黏合力和 提高分散相的分散性与抗团聚的能力,促进应力在两相界面的有效传递,防止在 相间缺陷部位的断裂,并改善共混物的物理与力学性能。 RPS-MPP(马来酸酐官能化聚丙烯)对 PS/PP 体系有较好的反应增容效果。 有研究报道,熔融共混法制取的 PS/PP 体系有 PS-g-PP 接枝物生成。 (2) PS/PC 共混体系 PC 和 PS 结构中都有苯环,用 DSC 分析 PC/PS 共混物表明,PC 的玻璃化温 度降低,而 PS 的玻璃化温度升高,即两组分的 Tg 互相靠拢,说明 PC 与 PS 可 部分相容。将 RPS 与 PC 进行反应挤出共混,应力-应变试验及动态力学分析 (DMA)表明,RPS 和 PC 发生了接枝反应。另外,RPS 对 PS/PC 共混体系有较 好的增容效果。PS-g-MAH(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 、SBS-g-MAH 等增容 剂也可用来增容 PC/PS 共混体系。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锌(PE-g-MAZn)离聚体对 PC/PS 体系增容作用也较显著。 (3) PS/PMMA 共混体系 PMMA 是透明性和耐候性均较好的塑料。PS 与之共混可望提高其耐热性而不 影响体系的透明性。据文献报道,将 St/MMA(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无规共 聚物) 、PS-g-MMA 和 P(St-b-MMA) (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相 比,P(St-b-MMA)对 PS/PMMA 体系有最好的增容效果。 (4) PS 增韧改性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绪 论 2 刚性有机粒子增韧改性 PS 章文贡等使用混合稀土烷氧化合物掺杂 PS,因其掺杂的改性 PS 结构中存在 着稀土金属离子与苯环的配位作用,改性后的 PS 的玻璃化温度随稀土含量增加 而下降,但其抗冲性能却显著提高,表明三异丁氧基混合稀土对 PS 有较好的增 韧作用。与单一稀土烷氧化合物相比,稀土掺杂量更大,产物透明度更高,增韧 效果更好,且混合稀土价格低,因而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刚性无机粒子增韧改性 PS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颗粒增韧 PS 也得到了迅速的研究。用平均 粒径为 20nm 左右的 TiO2 粒子,经偶联剂钛酸酯处理后,与 HIPS 高速混合,制 备 PS/纳米 TiO2 复合材料8。结果表明,在纳米 TiO2 的含量为 10时,复合材 料的冲击强度达到了最大。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也受到了 TiO2 含量的影响, 当 TiO2 用量为 23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达到了最大值。 王文等在对不同烷氧基钬掺杂增韧 PS 的研究中发现,烷氧基钬化合物掺杂的 PS 材料中存在着钬离子与 PS 大分子中苯环的配位作用。改性后的 PS 的玻璃化 温度随钬量增加而下降,并且随着烷氧基链长的增加而下降。烷氧基钬掺杂改性 PS 存在明显的增韧作用与材料中存在 PS 大分子苯环 电子与钬的配位作用、柔 性烷氧基链引入和亚纳米粒子的析出等有关。 弹性体增韧 PS 体系 PSE 是一类新型的茂金属聚合物。唐卫华等通过 PSE 与 PS 共混,结果发现 PSE 对 PS 力学性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9。研究结果表明,PSE 树脂与 PS 可以相 容,且这种相容性随树脂中苯乙烯质量分数的提高而增大。不同苯乙烯质量分数 的 PSE 对 PS 的增韧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随着苯乙烯质量分数的增加,PSE 的 增韧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在苯乙烯质量分数为 72时达到最大值。 1.2.31.2.3 苯乙烯系列共聚物苯乙烯系列共聚物 (1)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 : 与各种橡胶共混改善 PS 的抗冲性能。一般的 HIPS 是苯乙烯与丁二烯橡胶的 共聚物10。对 PS 性能的改善效果和性能,与丁二烯橡胶含量、橡胶粒径、橡胶 的分子量均有关。 HIPS 具有良好的韧性、刚性、加工性和着色性,扩大了通用 PS 的用途范围, 通过优化工艺条件、调整工艺配方等方法,提高 HIPS 的综合性能,增加 HIPS 品 种。当前研究开发的重要内容是在保持 HIPS 抗冲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产品光泽、 刚性、耐化学性、透明性能等,改善其耐热性和抗静电性。目前已在进行这方面 的工作,如透明 HIPS、高光泽高抗冲 HIPS 的研制。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绪 论 3 (2)ABS 树脂 : ABS 树脂是由丙烯腈(AN) 、丁二烯(B)与苯乙烯(S)三单体为基础合成 的系列聚合物11的总称,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共混物。它将 PAN、PB、PS 的各种性能有机地统一起来,不仅具有韧、刚、硬相均衡的优良 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较好地耐化学性、表面光泽度、耐低温性、着色性和加工 流动性等优点。作为工程塑料广泛应用。 ABS 树脂具有卓越的综合性能,在机电、交通工业可替代金属,制造齿轮、 轴承、仪表外壳、电机外壳、汽车车身、挡泥板、机器罩等,这些制品强度大、 重量轻、价格低。另 ABS 还具有低温抗冲性,无毒,可制造冷藏库和冰箱的内 衬、冰箱中的食品盘等耐寒制品。可做各种用途的管材,ABS 管道加工容易、有 较好的韧性、硬度、耐渗透和腐蚀性。还可代替木材制造木椅等日用家具和文具 等等。可见其用途之广泛。 现在还正在研制更新型的 ABS 树脂,高抗冲 ABS、耐侯 ABS、MBS、耐热 ABS 等性能优越的新型 ABS 树脂不断出现。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共混合金, ABS/PVC、ABS/PC 等共混物。 (3)其它 PS 共聚物 共聚单体共聚物特征共聚物主要用途 丙烯腈 (SAN) 高抗冲性、耐热性、耐环 境开裂性 汽车灯罩,电器、 仪表的箱壳 马来酸酐 (SMA) 高耐热性热塑性塑料 甲基丙烯酸甲 酯 耐气候性、耐溶剂性,透 明 透明制品 丙烯腈、氯化 聚乙烯 (ACS) 阻燃性、耐气候性,耐热 性物理性能与 ABS 相似 办公用自控设备塑 料部件、打字设备、 阻燃材料 甲基丙烯酸甲 酯,丁二烯 (MBS) 增韧,透明性好改造硬质 PVC 的 加工性、抗冲性与耐 热性 丁二烯(K 树 脂) 透明度、冲击强度好食品包装、容器、 文具、医疗器械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绪 论 4 1.31.3 聚苯乙烯的使用及生产近况聚苯乙烯的使用及生产近况 聚苯乙烯有多种类型。可发性聚苯乙烯为在普通聚苯乙烯中浸渍低沸点的物 理发泡剂制成,加工过程中受热发泡,专用于制作泡沫塑料产品12。高抗冲聚苯 乙烯为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共聚物,丁二烯为分散相,提高了材料的冲击强度,但 产品不透明。间规聚苯乙烯为间同结构,采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是近年来发展 的聚苯乙烯新品种,性能好,属于工程塑料。工业生产中用于挤塑成型或注塑成 型的聚苯乙烯主要采用熔融本体聚合(热聚合)或加有少量溶剂的溶液-本体聚合 方法生产。 本体聚合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投资省、污染少和产品质量好的优点,因 此目前在聚苯乙烯树脂的生产中被广泛采用。苯乙烯的本体聚合反应属游离基加 聚反应13,有热引发和引发剂引发两种引发方式。过去多数聚苯乙烯厂家采用热 引发方式。在聚苯乙烯树脂 50 余年发展史中,各生产厂根据市场的需求,在制 造工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用途。几十年来,聚苯乙 烯树脂的市场不断扩大。在日本,聚苯乙烯系树脂的产量已居五大通用热塑性树 脂之首。目前我国聚苯乙烯技术发展已趋向国产化。 1.41.4 聚苯乙烯的发展现状聚苯乙烯的发展现状 2004 年全球 PS 产能约 20400kt,年消费共约 17300kt,说明全球整体的 PS 产 能已呈现过剩,而尤以欧洲、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等为甚14。由于原料成本的 增加,国外 PS 生产厂商正承受利润低和市场供应过剩的打击,几大 PS 生产商则 纷纷减产并采取兼并、停产与关闭不少规模小的 PS 装置,故全球消费量近几年 来增长 率将降至 2%以下。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国内 PS 的需求则旺盛,消费不断 增长。自上世纪 80 年代陆续从国外引进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使国内 PS 工业得 到了不断发展和壮大,生产技术由悬浮法基本转为连续本体聚合法15。自给率已 由 2000 年的 3418%提高到 2004 年的 6017%。如 2004 年国内产量约 2300 余 kt, 进口量为 1560kt,表观消费量为 3860kt。为此,国外一些厂商/公司纷纷以合资或 独资方式来国内建设规模大的 PS 工厂以抢占中国市场。另一方面随着进口关税 逐年降低,国外 PS 必将拥入国内市场。为此,今后必将使国内一些规模小、产 品档次低、技术不先进、成本高的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因此,国内 PS 企业的生 产与发展值得思考。 1.4.11.4.1 聚苯乙烯产量及消费量聚苯乙烯产量及消费量 2002 年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 PS 产量及消费量统计,见表 1。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绪 论 5 表 1 主要国家和地区 PS 的产量和消费量(kt/a) 国家和地区产量消费量 美国30253084 德国450400 日本1022770 韩国1130562 法国382280 比利时705140 中国台湾省771187 加拿大195333 巴西314304 西班牙199211 1.4.21.4.2 聚苯乙烯的消费结构及预测聚苯乙烯的消费结构及预测 美国的聚苯乙烯主要用作包装材料,约占总消费量的 35%,其次是用于电子、 电器工业约占 10%,玩具业约占 10%,建筑业约占 8%,其它方面包括日用塑料 制品等约占 37%。前几年国外如美国、日本等人均年消费在 1012kg 以上,近 年来日本及西欧人均年消耗由于受环保制约影响而有所下降(原来约为 61510kg/人#年) ,而亚洲地区在 2000 年人均年消耗才达到 1126kg,而我国按 2004 年的 PS 预计人均年消耗亦仅为 1165kg 左右。据美国著名咨询机构预测全球 PS 市场将持续增长,且未来五年新增产能 80%将来自中国16。亚洲地区尤其是 我国人口众多,因此近 510 年国内 PS 的潜在市场将会看好,但必须要注意向 高档次牌号发展。 1.4.31.4.3 聚苯乙烯的主要生产厂商聚苯乙烯的主要生产厂商 按 2002 年初统计数字,世界最大的几个 PS 生产公司/厂商的生产能力见表 2。 表 2 世界主要 PS 生产厂商生产能力统计(kt/a) 公司生产能力 BASF2026 Dow Chemical1690 Nova1391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绪 论 6 Atofina1100 奇美700 Chevron Phillps450 日本 A l kgJ u l d hf/28 . 0 081 . 0 2 099 . 0 20023 . 0 2 2 1 (2)局部阻力的计算: 有 7 个 90标准弯头,查化工原理上册 P34 得局部阻力系数分别是: 进口突然收缩 0.5 ,90标准弯头 0.75 , kgJ u hf/028 . 0 2 099 . 0 )5 . 0775 . 0 ( 2 22 2 总的阻力: kgJhhh fff /308 . 0 028 . 0 28 . 0 21 确定泵的扬程 )0, 6(13. 6 2 2 1 2 2 PZmH g uu g P ZH f 5.6.35.6.3 确定泵轴功率确定泵轴功率 泵的有效功率: WgQHNH57.1857)3600/75.10(8 . 9 9 . 905 对于小流量的离心泵: nepH 10.6取取 泵轴功率: 559.02 H H N NW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反应釜的设计 32 5.6.45.6.4 泵的选型泵的选型 由输送温度为常温、粘度小、无腐蚀性、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流量小、扬程 小故选离心泵,离心泵结构简单,造价低,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检修方便。选 型号为 IS50-32-160 泵四台,正常使用三台,备用一台。IS50-32-160 泵的流量 6.3m3/h,扬程 8m,转速 1450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