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6 使用俗语的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中常用的四种群众语言 胡德贵 新闻界老前辈穆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美味来。实践证明,要把新闻报道写得生动活泼,固然有选材、谋篇布局等诸多因素,应用好群众语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什么是群众语言?从广义上来说,人们说的话都是群众语言。但这里所说的群众语言是狭义的,是指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的广泛流传的活蹦乱跳的语言,具有朴实、生动、形象等特点。 黄段子、灰段 子、黑段子,也都属群众语言,但只有消极作用,新闻报道是禁用此类语言的。所以,新闻报道中使用的群众语言,往往都是些具有积极意义的群众语言。 笔者认为,新闻报道中常用的群众语言有四种:发自内心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语言,土里土气的语言。 一、发自内心的语言 这种语言,不是虚假的语言,不是遮遮掩掩的语言,不是隐晦曲折的语言,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语言,不是迎合他人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发自内心的,真真切切的,蓄2 / 26 积已久了的,没有丝毫修饰的,一语中的的语言。概括通俗地 说,这种语言就是说心里话的语言。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新闻的真实就是语言真实、细节真实等若干真实的集合体。追求真实的群众语言,就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因此,记者采访时要善于运用心理共鸣法、激将法来让群众说出心里话。所谓心理共鸣法,就是对于所了解的事情的看法,采访者始终与被采访者保持一致,从而让被采访者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话越说越投机,不知不觉就把心里的话掏了出来。所谓激将法,就是对于所了解的事情的看法,采访者故意与被采访者相左,从而让被采访者激动,以致抑制不住话语闸门说出深藏在心底里的话。 例如: 我们的饭碗被渍水淹没了,盼望政府和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共同打捞我们的饭碗。 这是湖南省汉寿县月明潭乡浏浃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朱炳文说的一句话,显然是发自内心的语言。这句话被常德日报记者写入通讯浏浃河村民的饭碗被淹没。浏浃河村地形特殊,一边高一边低,下雨时高处的水流到低处成涝,天晴高处不保水又成旱。村里原有的一台机埠因前些年遭遇洪水的灭顶之灾,已是锈迹斑斑,犹如聋子的耳朵成了摆设。没有了机埠,仅一口小山塘,田地十有八九旱涝不3 / 26 保收。这是一个典型的因渍涝致贫的 村。 2016年 10 月的一天,常德日报记者开展贫困乡村行活动,来到了该村采访。记者在采访中,始终抱着一种同情心,并认为这是一个应该帮扶的贫困村。记者的心与村民的心和村干部的心产生了共鸣,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朱炳文,在记者采访快要结束时,说出这句让记者眼睛一亮的话。就是这句话,报道的标题出来了,报道的结尾句也有了。 二、富有哲理的语言 这种语言,是对社会生活的体会,是对社会生活的感悟,甚至是人生的真谛。这种语言,虽为某个群众提炼或创造,但往往又为广大群众所用,有的甚至成 为的名言,成为激励他人的座右铭。有些报道为什么会让人百看不厌?就是因为报道中充满了哲理。所以说,有了哲理的报道一定耐读。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报道写得有哲理呢?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所以,新闻报道的表达方式应以叙述为主,辅以抒情、议论和说明。因此,要想报道充满哲理,主要的方法还是采用富有哲理性的群众语言。要想在采访中获得富有哲理的群众语言,方法就是对采访对象多加肯定和赞美,并运用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提问。其实,采访对象能说出富有哲理的话,并不是靠一时的灵感和冲动而产生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慢慢酝酿出来的储藏在自己 内心世界里的能让自己提神的一杯美酒。记者只要深挖,采访对象就会把他心里的4 / 26 美酒倒给你。 例如: 我不进步,就会退步,别人的进步就是我的退步。 这是建设银行湖南省津市支行员工马静所说的两句富有哲理的语言。常德日报记者把这两句话写入长篇通讯建行人歌动地诗。 建行津市支行是个学习型的团队,从上到下人人爱学习,考级、考证、考文凭,你看着我,我盯着你,都生怕落伍。马静是学习型团队中的佼佼者。 作为柜员的马静,每天扎完账下班时一般都是晚上六七点,回家吃 完饭、哄睡小孩就到了晚上八九点甚至十来点。这个时候,马静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啃起知识来,新政策、新制度、新业务、新产品等,都是她啃的对象,往往一啃就到半夜甚至凌晨。多年来,她养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 马静就是在我不进步,就会退步,别人的进步就是我的退步的自我激励下,茁壮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员工。如今,她已成为津市支行的一级柜员,业务娴熟得就像电脑一样快,已连续 3年无任何差错。 因此,记者把马静刻苦钻研学习的事迹连同她所说的富有哲理的话语写进了通讯之中。 三、生动 活泼的语言 5 / 26 这种语言就是指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等。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人民群众对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科学知识、生活感受的总结、提炼和加工,是民间语言的精华,是人民群众喜闻乐用、广为流传的一种较为定型、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前后两部分贴切顺畅。在一定的语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但仍然可以领会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如,爆竹脾气 一点就炸。 谚语是以传授知识和经验为目的的一种语言。如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如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放虎归山,必有后患。如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如分道扬镳,用俗语来说就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修辞色彩强烈。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 修辞转义。如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6 / 26 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都是群众语言,都具有生动形象、活泼风趣、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特点,堪称语言中的一枝奇葩异卉。恰到好处地运用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可增强新闻报道的表现力。 在新闻采访中,这样的语言很容易采撷到。 例如: 磁卡也有投资效应,这点毋庸置疑。但对于邮币卡中最弱的一个板块,一定要选对品种,否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是被采访对象 田村卡投资网经纪人杨路瑛说的 一句话。这句话中的竹篮打水一场空就是歇后语。北京商报记者把带有歇后语的这句话写进了通讯叫价过万 田村卡有价无市。 四、土里土气的语言 这种语言就是指方言土语,它是在一定地域或一定范围内流传的群众语言。有着 56个民族的中国,地广物博,幅员辽阔。单是汉语就有几大语系,方言土语更是五花八门。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语言变体。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和文化教养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 我国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7 / 26 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在复杂的方言区内,有的还可以再分列为若干个方言片,甚至再细分为方言小片。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文学大师们从来没有鄙视过方言土语。从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看,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涉及某一方言或几地方言的运用。 鲁迅先生说:方言土语,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里叫炼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古典,听者也觉得趣味津津。 胡适先生说: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的能表现说话的人的神情口气。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做作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 作为面向大众的新闻媒体特别是地方性的新闻媒体就更没有理由来鄙视方言土语了。其实,新闻报道中适当运用方言土语,能使报道土得活泼,土得自然,土得亲近,土得清新。例如: 广东搞掂小布 江苏搞掂海德 NBA停摆,一大波NBA 球员正在接近这是新快报 记者采写的一则体育消息的标题,报道刊载于 2016年 11月 19日新快报。 8 / 26 结合导语和主体看标题的内容就是,广东宏远和江苏南钢,分别签约了前火箭队的布鲁克斯和海德。所以,这里的搞掂就是签约的意思。但搞掂的意境,是签约远远无法比拟的。 搞掂,广东方言,就是做好了 ,完成了的意思,也就是搞定了的意思。 搞掂,在广东人的工作和生活氛围里使用频率是很高的,上级布置任务时,下属往往只需回答这两个字;亲戚朋友同事间的帮助,也通常只需用这两 个字。 正因为广东媒体的报道中经常使用搞掂一词,该词已成为全国性方言了,全国各地几乎都在使用这一词。所以,新闻报道中适当使用方言土语,还有利于方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从而丰富我国的语言文化。 鲁迅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这是教我们学习群众语言的至理名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语言的创造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衍生出了五彩缤纷的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源泉。新闻报道不应拒绝群众语言的热情,否则,新闻报道的文 风就会走进死胡同。因此,记者在采访中要善于捕捉群众语言,并在写作新闻报道时适当正确使用群众语言。 新闻报道中适当使用群众语言,能使报道更贴近实9 / 26 际,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群众;能使报道更有真实感,更有感染力,更有耐读性。 我们甚至可以这么来评价群众语言的作用:抓住了有报道意义的事情,并适当使用群众语言,新闻报道的写作就成功了一半。 编辑:蔡宁涛 新闻报道中常用的四种群众语言 新闻界老前辈穆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 ,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美味来。实践证明,要把新闻报道写得生动活泼,固然有选材、谋篇布局等诸多因素,应用好群众语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什么是群众语言?从广义上来说,人们说的话都是群众语言。但这里所说的群众语言是狭义的,是指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的广泛流传的活蹦乱跳的语言,具有朴实、生动、形象等特点。 黄段子、灰段子、黑段子,也都属群众语言,但只有消极作用,新闻报道是禁用此类语言的。所以,新闻报道中使用的群众语言,往往都是些具有积极意义的群众语言。 笔者 认为,新闻报道中常用的群众语言有四种:发自内心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语言,土里土10 / 26 气的语言。 一、发自内心的语言 这种语言,不是虚假的语言,不是遮遮掩掩的语言,不是隐晦曲折的语言,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语言,不是迎合他人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发自内心的,真真切切的,蓄积已久了的,没有丝毫修饰的,一语中的的语言。概括通俗地说,这种语言就是说心里话的语言。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新闻的真实就是语言真实、细节真实等若干真实的集合体。追求真实的群众语言,就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因此,记者采访时要善于运用心理共鸣法、激将法来让群众说出心里话。所谓心理共鸣法,就是对于所了解的事情的看法,采访者始终与被采访者保持一致,从而让被采访者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话越说越投机,不知不觉就把心里的话掏了出来。所谓激将法,就是对于所了解的事情的看法,采访者故意与被采访者相左,从而让被采访者激动,以致抑制不住话语闸门说出深藏在心底里的话。 例如: 我们的饭碗被渍水淹没了,盼望政府和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共同打捞我们的饭碗。 这是湖南省汉寿县月明潭乡浏浃河村党支 部书记、村主任朱炳文说的一句话,显然是发自内心的语言。这句话11 / 26 被常德日报记者写入通讯浏浃河村民的饭碗被淹没。浏浃河村地形特殊,一边高一边低,下雨时高处的水流到低处成涝,天晴高处不保水又成旱。村里原有的一台机埠因前些年遭遇洪水的灭顶之灾,已是锈迹斑斑,犹如聋子的耳朵成了摆设。没有了机埠,仅一口小山塘,田地十有八九旱涝不保收。这是一个典型的因渍涝致贫的村。 2016年 10 月的一天,常德日报记者开展贫困乡村行活动,来到了该村采访。记者在采访中,始终抱着一种同情心,并认为这是一个应该帮扶的贫困村。 记者的心与村民的心和村干部的心产生了共鸣,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朱炳文,在记者采访快要结束时,说出这句让记者眼睛一亮的话。就是这句话,报道的标题出来了,报道的结尾句也有了。 二、富有哲理的语言 这种语言,是对社会生活的体会,是对社会生活的感悟,甚至是人生的真谛。这种语言,虽为某个群众提炼或创造,但往往又为广大群众所用,有的甚至成为的名言,成为激励他人的座右铭。有些报道为什么会让人百看不厌?就是因为报道中充满了哲理。所以说,有了哲理的报道一定耐读。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报道写得有哲理呢?新闻是 用事实说话的,所以,新闻报道的表达方式应以叙述为主,辅以抒情、议论和说明。因此,要想报道充满哲理,主要的方法还是采用富有哲理性的群众语言。要想在采访中获得富有哲理的群12 / 26 众语言,方法就是对采访对象多加肯定和赞美,并运用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提问。其实,采访对象能说出富有哲理的话,并不是靠一时的灵感和冲动而产生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慢慢酝酿出来的储藏在自己内心世界里的能让自己提神的一杯美酒。记者只要深挖,采访对象就会把他心里的美酒倒给你。 例如: 我不进步,就会退步,别人的进步就是我 的退步。 这是建设银行湖南省津市支行员工马静所说的两句富有哲理的语言。常德日报记者把这两句话写入长篇通讯建行人歌动地诗。 建行津市支行是个学习型的团队,从上到下人人爱学习,考级、考证、考文凭,你看着我,我盯着你,都生怕落伍。马静是学习型团队中的佼佼者。 作为柜员的马静,每天扎完账下班时一般都是晚上六七点,回家吃完饭、哄睡小孩就到了晚上八九点甚至十来点。这个时候,马静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啃起知识来,新政策、新制度、新业务、新产品等,都是她啃的对象,往往一啃就到半夜 甚至凌晨。多年来,她养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 马静就是在我不进步,就会退步,别人的进步13 / 26 就是我的退步的自我激励下,茁壮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员工。如今,她已成为津市支行的一级柜员,业务娴熟得就像电脑一样快,已连续 3年无任何差错。 因此,记者把马静刻苦钻研学习的事迹连同她所说的富有哲理的话语写进了通讯之中。 三、生动活泼的语言 这种语言就是指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等。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人民群众对成功经验、失败教训、 科学知识、生活感受的总结、提炼和加工,是民间语言的精华,是人民群众喜闻乐用、广为流传的一种较为定型、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前后两部分贴切顺畅。在一定的语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但仍然可以领会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如,爆竹脾气 一点就炸。 谚语是以传授知识和经验为目的的一种语言。如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如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放虎归山,必有后患。如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14 / 26 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如分道扬镳,用俗语来说就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修辞色彩强烈。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如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都是群众语言,都具有生动形象、活泼风趣、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特点 ,堪称语言中的一枝奇葩异卉。恰到好处地运用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可增强新闻报道的表现力。 在新闻采访中,这样的语言很容易采撷到。 例如: 磁卡也有投资效应,这点毋庸置疑。但对于邮币卡中最弱的一个板块,一定要选对品种,否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是被采访对象 田村卡投资网经纪人杨路瑛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中的竹篮打水一场空就是歇后语。北京商报记者把带有歇后语的这句话写进了通讯叫价过万 田村卡有价无市。 四、土里土气的语言 这种语言就是指方言土语,它是在一定地域或一定范围内流传的群众语言。有着 56个民族的中国,地广物博,15 / 26 幅员辽阔。单是汉语就有几大语系,方言土语更是五花八门。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语言变体。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和文化教养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 我国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在复杂的方言区内,有的还可以再分列为若干个方言片,甚至再细分为方言小片。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文学大师们从来没有鄙视过方言土语。从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看,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涉及某一方言或几地方言的运用。 鲁迅先生说:方言土语,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里叫炼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古典,听者也觉得趣味津津。 胡适先生说: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的能表现说话的人的神情口气。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官 话里的人物是做作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 作为面向大众的新闻媒体特别是地方性的新闻媒体16 / 26 就更没有理由来鄙视方言土语了。其实,新闻报道中适当运用方言土语,能使报道土得活泼,土得自然,土得亲近,土得清新。例如: 广东搞掂小布 江苏搞掂海德 NBA停摆,一大波NBA 球员正在接近这是新快报记者采写的一则体育消息的标题,报道刊载于 2016年 11月 19日新快报。 结合导语和主体看标题的内容就是,广东宏远和江苏南钢,分别签约了前 火箭队的布鲁克斯和海德。所以,这里的搞掂就是签约的意思。但搞掂的意境,是签约远远无法比拟的。 搞掂,广东方言,就是做好了 ,完成了的意思,也就是搞定了的意思。 搞掂,在广东人的工作和生活氛围里使用频率是很高的,上级布置任务时,下属往往只需回答这两个字;亲戚朋友同事间的帮助,也通常只需用这两个字。 正因为广东媒体的报道中经常使用搞掂一词,该词已成为全国性方言了,全国各地几乎都在使用这一词。所以,新闻报道中适当使用方言土语,还有利于方 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从而丰富我国的语言文化。 鲁迅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这是教我们学习群众语言的至理名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语言的创造者。丰富多彩的17 / 26 社会生活衍生出了五彩缤纷的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源泉。新闻报道不应拒绝群众语言的热情,否则,新闻报道的文风就会走进死胡同。因此,记者在采访中要善于捕捉群众语言,并在写作新闻报道时适当正确使用群众语言。 新闻报道中适当使用群众语言,能使报道更贴近实际,更 贴近生活,更贴近群众;能使报道更有真实感,更有感染力,更有耐读性。 我们甚至可以这么来评价群众语言的作用:抓住了有报道意义的事情,并适当使用群众语言,新闻报道的写作就成功了一半。 谈熟语在英语新闻报道文体中的运用 摘要:我们在英语新闻报道文体中经常使用到熟语,熟语具有一些自己的特征,国内外专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对熟语这种特殊语言符号进行了研究,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当今新形势下熟语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但我们在新闻报道文体中运用熟语时仍然存在一 些问题。 关键词:熟语 英语新闻报道 研究 存在问题 引言 要了解熟语在英语新闻报道文体中的运用,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熟语的概念和英语新闻报道的文体词汇特征。只18 / 26 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熟语准确、恰当地使用与新闻报道中,才不会犯一些望文生义、词不达意、前后矛盾、前后重复等错误、才不会闹出笑话。 一、熟语的概念和特征 辞海中这样解释熟语: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中一般不能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研究专家马国凡说,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 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牛津英语字典中这样解释熟语: a peculiarity of phraseology approved by usage of language and often have a special signification other than its grammatical or logical one.。在 Ke Lin 时期他说 in standard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today, idiom is an Universal and essential element. And it is used with care, and ornaments and it eiches the language. 。美国熟语字典编者 Makkai给熟语这样定义 The assigning of a new meaning to a group of words which already have their own meaning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的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熟语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词法来分析。它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和意义上的整体性的特征。比如说: Curiosity Kills the Cat。19 / 26 好奇害死猫。 Speak of the devil。 说曹操 , 曹操到。 Man proposes and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To suffer for one s wisdom。聪明反被聪明误。 Prosperity makes friends, adversity tries them。富贵 结朋友 , 患难见真情。十五只吊桶打水 七上八下,骑驴看唱本 走着瞧,猪八戒照镜子 里外不是人等。 二、英语新闻报道的文体的词汇特征 英语新闻报道有其明显的词汇特点。一些常用词汇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具有了特定的新闻色彩 ,成为了新闻体词语。 新闻体词语构词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 1. 新 词 不 断 涌 现 , 旧 词 赋 予 新 的 词 义 。如 :cut=reduce,bar=prevent,body=committee;Irangate, Euromart,cold war。 2.外来词在新闻文体中不时出现。如 :来自法语的attach ,rapport;来自拉丁语的 de facto,per;来自日语的karate,tsunami;来自汉语的 dragon boat,taichi 等。 3. 短小词和缩略语被广泛运用。如 :ties=diplomatic relations,probe=investigation,AIDS,WTO,OPEC,UNESCO,UNICEF。 20 / 26 4.在新闻文体中还将一些习语赋予新的特殊涵义。如 :blue-chip,discount,doomsday,factor, ormation,clone,bungee jumping,bio-diesel等。 5.广泛使用熟语也是新闻文体的另一特点。如俚语俗语 :egghead,wheels;英联邦国家称议会为 Parliament,美国则称 Congress,俄罗斯为 Duma,中国称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等。 三、熟语在英语新闻报道文体中运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对熟语的研究起步较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语言学家才开始逐步 的研究起熟语来,并出现了一些有关熟语的著作,这些著作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对熟语进行了阐述和解释,这对我们后来在英语新闻报道中正确使用熟语提供了借鉴。我国对熟语的研究主要集中与研究它们的渊源形成过程及这些熟语的结构、意义以及运用。1985年我国熟语研究专家马国凡教授对成语的来源、结构方式和发展规律进行了说明, 1985年南开大学向光忠教授对成语如何 定型的过程进行了分析说明, 1989年社会语言学教授孙维张深入的探讨了成语语义结构形成过程和语位意义表达方式。 1995 年 Gibbs 进一步从认知语言 学的角度对熟语进行了实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由于熟语思维的复杂性,这21 / 26 种实验性研究范围往往比较窄,使得许多熟语还没有真正运用在新闻报道文体中。 西方国家对熟语的研究比我国的起步要早,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许多语言学家就开始了对熟语的研究历程,这对我国英语新闻报道文体词汇的引进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西方国家早期的熟语研究主要集中在从语义的角度对熟语的非组织结构性和组织结构性进行阐释,并在阐释基础上把这些熟语逐渐应用与日常生活、书籍、报刊、杂志中随后再逐步发展到新闻报道文体中。在 1972 年美国熟语字典编者Makkai 提出了熟语的四个基本特征:第一、至少有两个自由词素。第二、这些词素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意义。第三、这些词素具有提供假信息的潜力;第四、熟语的语义具有不可预测性。 Faster 在 1970 年从句法的角度,把熟语分成七个凝固化的等级:第六层 uestriction 非限定层;第五层: reconstitution 再造层;第四层: extraction 提取层;第三层: permutation 变更层;第二层: insertion 插入层;第一层: adjunction 附加层;和 completely frozen 完全冻结层 。 四、熟语在新闻报道文体中运用的研究成果。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语言学家开始对熟语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借鉴并使用熟语。我国国内南开大学向光忠教授对成语意义的熔铸、关22 / 26 联和褒贬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对我们在新闻报道文体中准确使用熟语提供了更加有用的帮助,他提出了成语的六种组合方式:并列式,如:东西南北、梅兰竹菊、生老病死、说学逗唱等因果式,如:水落石出、熟能生巧、唇亡齿寒、因小失大等转折式,如:舍近求远、阳奉阴违、不劳而获、明知故犯等耐人寻味式,如:不翼而飞、不 胫而走、虽败犹荣、不劳而获等形象鲜明式,如:浮光掠影、风光旖旎、富丽堂皇、灯红酒绿等; 寓含哲理式,如:刻舟求剑、叶公好龙、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等。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德春在他的著作语言学通论中指出,绝大多数熟语的意义都可以用一定的语言去解释,并且这些熟语都有来源和依据。他对词、自由词组和熟语进行了区分。王教授指出熟语的结构和字词 是固定的它们与自由词组不同,它们表示的概念是这些字和词不可分割的;熟语与词也不相同,熟语中尽管各个词结合得很紧密, 但这些词要么具有历史意义要么具有潜在意义或两者兼有,它们显示出熟语中词与词的关系。历史意义是指熟语中词的意义大多具有一定的历史典故,如破釜沉舟、凿壁偷光程门立雪卧薪尝胆等。潜23 / 26 在意义是指许多熟语具有形象的比喻、隐喻或暗喻,但这种转义不能离开熟语,否则它们就不存在了。例如:七上八下的意思不是七个在上面,八个在下面,而是指心里慌乱不安的一种状态,这样,一种心里慌乱不安的状态,就在七上八下中固定下来。王德春教授对熟语意义的分析,说明熟语的规约比喻义与历史意义和潜在意义之间具有相互 作用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对熟语意义的建构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在新闻报道文体中使用熟语时要把社会实际现象和熟语的历史渊源结合起来,不但要明确这些熟语的浅层含义,也要深入了解这些熟语的比喻义和隐喻义、暗喻义。 对熟语处理模式国外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三种。一种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 Bobrow 和 Bell提出的字面义优先假设。该模式认为,在进行熟语加工时,当熟语的字面义与语境不符时,熟语的比喻义才会得以通达。第二种模式是同时加工假设。该模式认为,当我们遇到熟语的第一个词后,对字面义和比喻义的加工便同时开始了。 当遇到熟语识别点后,认识到熟语不是一般词组时,便只有比喻义的加工。第三种模式是比喻义优先假设 , 该模式认为,熟语的字面义之前被首先加工,字面义从来没有被加工过。所以我们在英语新闻报道中要注意熟语的这三种模式的不同运用。 五、熟语在英语新闻报道中运用的研究趋势。 熟语是一种不断变化发展的文体词汇,因此我们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发物业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雨污分流更新改造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市场数据中国木器漆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复兴区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固废收集与运输系统建设方案
- 2025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在京单位招聘92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初期雨水治理系统与管网集成实施方案
- 福建公务员考试考区试题及答案
- 光伏储能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与防护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马口铁包装容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金风2.5MW风力发电机组的整机介绍基础知识讲解
- 2025年农业合作土地承包合同
- 2025年民政部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49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 2025 -中国美国商会
- 5走近我们的老师-老师您辛苦了(第2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财务之航新征程
- 2mm土工膜长丝土工布检测报告合格证
- 发电厂工程循环水管道焊接施工方案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
- 《报批报建流程》课件
- 2022年3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