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中医治疗大全.doc_第1页
感冒中医治疗大全.doc_第2页
感冒中医治疗大全.doc_第3页
感冒中医治疗大全.doc_第4页
感冒中医治疗大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冒中医治疗大全注3:大柴胡汤, 应用时机就是小柴胡汤的症狀加上便秘.附方:苓桂术甘汤: 几乎所有的晕都有效,包括內耳、前庭神经不平衡、低血压等。晕车(上車前就吃或用浓缩药粉填在肚脐,再上貼透气胶布亦可;吃了不但不伤胃,反而胃口大开又健胃)。芍药甘草汤: 中药的止痛药,雖然不一定百分之百可以止痛,但简单安全有效。全身一切挛急疼痛都可以用,尤其-痛经、小朋友半夜哭闹、治腹痛如神、爬山回來小腿肚痛。打嗝、呃逆、放屁。肩腰腿脚痛、结石痛、腳无力等,皆可缓解。麦门冬汤: 熱咳,干咳咳嗽无痰,喉咙痛、沙哑,或扁桃腺发炎。也是常说话者,最佳保养药方.平胃散: 肚子不舒服、胀气、消化不良、吃坏东西(肚子痛、拉肚子)。胃苓汤: 拉肚子、水泄、上吐下泄(包含某些霍乱)、一吃就拉。拉肚子不是很痛,拉的几乎都是水。(注:平胃散五苓散=胃苓汤 * 孕妇平胃散、胃苓汤不可吃)葛根芩连汤: 急性肠炎、一切细菌病毒感染之拉肚子(大便黏黏稠稠似稀饭)。拉肚子來勢汹汹、肚子会绞痛、大便黏稠、肛门重重的,一直想拉卻老是觉得拉不干净,口会渴,嘴巴也会干。小柴胡汤:感冒的中间期(已经不再发烧、恶寒,或有轻微的发烧,而不恶寒)口苦、咽干、目眩、心烦、胸胁闷痛、食欲不振、有想吐的感觉。眼睛、耳朵、咽喉不太舒服、耳鸣、淋巴结节。非感冒而有以上任何症狀时,亦可服用。往來寒熱(发烧時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烧,但两者明显交替发作) 莫名其妙的发烧。头痛(痛在太阳穴附近)。小建中汤:小儿脾胃不好,吃饭不好,身体素质差,易感冒,生病的保健方,可经常服用,且味道甜而不苦,小儿喜吃,若无饴糖,可用蜂蜜或红糖代替,量以入口甘甜为度。大人也可食。方药组成:1.桂枝汤:桂枝10克生白芍10克生姜二片炙甘草10克红枣十枚,服用此汤药后需要喝一点粥,来帮助药力达到四肢末梢,如此就可以将感冒病毒清除于体外,可加黄芪,知母,防风代替热粥。2.麻黄汤:麻黄6克桂枝10克杏仁9克炙甘草10克 (如果有心脏病者,就不可以用麻黄,可用荆芥12克防风9克浮萍9克代替麻黄。以下有用到麻黄者,同理。量酌情加减)3.葛根汤:葛根15克 麻黄6克 桂枝10克 生白芍10克 生姜二片 炙甘草10克 大枣十枚同时这个处方我们也可以给正在发水痘而发烧的小孩吃,在退烧的同时可以将水痘逼出体外,小孩服用后的第二天会全身起水痘,看似很吓人,其实病已经好转,病人烧退,体力也同时会好转,当病人烧退同时胃口恢复时就可以停药了。4.大青龙汤:是麻黄10克 杏仁10克 石膏20克 炙甘草10克 桂枝15克 生姜二片 大枣十枚5.小青龙汤: 麻黄10克 生白芍10克 干姜5克 细辛5克 桂枝15克 五味子10克 炙甘草10克 半夏10克6.小柴胡汤:柴胡15克 半夏15克 黄芩15克 党参15克 生姜二片大枣十枚 炙甘草10克 如果同时有严重的痛经问题,可以在方中加入茜草15克,生白芍25克7.麻杏甘石汤:麻黄6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石膏24克8.大柴胡汤:柴胡15克炙枳实9克生姜4片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大枣10枚9.葛根芩莲汤:葛根20克炙甘草6克黄芩9克黄连9克10.白虎汤:知母18克、生石膏40克、甘草6克、大米一撮儿11.射干麻黄汤:射干9克麻黄12克生姜3片细辛、紫菀、款冬各9克五味子6克(碎)大枣7枚半夏9克12.麦门冬汤:麦门冬20g 半夏9g 甘草6 g 大枣4枚党参15 g 大米一小把13.苓桂术甘汤:茯苓25g、桂枝15g、白朮20g 甘草10g14.芍药甘草汤:生白芍20g 炙甘草20g15.平胃散:苍术15g 厚朴10g 陈皮10g 甘草6g 生姜2片大枣2枚16.胃苓汤:苍白术各10g 厚朴9g 陈皮9g 桂枝9g 茯苓15g 猪苓10g 泽泻9g 甘草6g 生姜2片 大枣2枚17.小建中汤:桂枝10克生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饴糖40克1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1方(即桂枝汤)基础上加厚朴6克杏仁6克19半夏厚朴汤 :半夏15克厚朴10克茯苓20克生姜15克干苏叶10克20苏子降气汤:苏子10克半夏 12克陈皮9克厚朴10克前胡10克桂枝10克甘草3克当归10克大枣2枚生姜3片可加杏仁 桑白皮。患者病症,足冷,哮喘.呼吸困难。如无足冷则效果不好。21瓜蒌枳实汤:茯苓15克甘草6克桔梗10克陈皮12克竹茹9克贝母9克 当归 9克栀子9克黄芩9克瓜蒌15克枳实12克砂仁6克生姜用于食积,痰火及胃中伏火所致的咳嗽特别是晨起及中午咳嗽较为明显或加重者有效。常见喘急而呼吸急促,咳吐臭痰,胸痛明显者。春天感冒:风为主令,叶天士称为风温感冒,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桑菊饮,挟风加薄荷、牛蒡子,挟湿加芦根、滑石,使其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热势必孤。即内经“风淫于内,治从辛凉”。有汗,但往往是汗出不畅,临床观察,认为有的有汗,有的无汗,有的恶寒,但唇红、面赤、微渴、微烦、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缓是其主症。风温也怕表气郁闭,温病是内热外达,最忌表闭,把温病比喻为室内的一盘炭火,要使室内降温,一要开窗子,二用冷水泼火,室温才能降得下来。开窗子就是宣发表闭,泼冷水才是清热泻火,言简意赅,比喻精当,实为温热病治疗的经验概括。温病一由新感引动伏邪,二是内热盛,由内而外发,所以要用辛凉宣表,防止表闭,用牛蒡子、薄荷、荆芥、豆豉宣肺开表。如热毒盛时,银翘散亦可合黄连解毒汤。银翘散的配伍十分得当,银花解毒,连翘清热而不碍表。银翘散不可久煮,辛凉药久煮则失去解表作用,银翘散的服法亦十分讲究,一次6克,每日三次,才能保证疗效。银翘散的加减应用:银翘散加葱白,可加强解表作用,咳重加杏仁、前胡,咽痛加全蝎、蝉衣,全蝎为散风解毒之主药,或用露蜂房代之,僵蚕能解毒、散风、消肿。春天的寒疫,即春之非时之气,类似冬天之伤寒,春应温而反寒,是气候的异常变化,这类感冒用十神汤加减,咽痛加僵蚕,蝉衣,此时之寒疫重邪,非此方不解,轻的可用加味香苏饮,此方不仅治春时之流感,还可灵活运用治疗肺炎、扁桃腺炎等,暮春或夏日流感可用增损双解散(蝉衣、僵蚕、姜黄、大黄、桔梗、黄芩、甘草、栀子、连翘、当归、生石膏、滑石、薄荷、白芍、荆芥、防风、芒硝),疗效确切。麻杏甘石汤的使用体会第一,麻杏甘石汤的主证。汗出有喘、身无大热是伤寒论的条文,很多。教科书指出其病机是肺热,该方具有止咳、化痰的功能。我个人认为,该方主证就是鼻腔口腔的粘液(粘鼻涕和粘痰)。只要有粘鼻涕或者有粘痰,不管粘液颜色,就可以考虑该方。是否有咳嗽、是否有出汗可不管。从这个角度说,该方就是消炎药。急性病中,黏鼻涕或者黏痰出现的同时,往往还有咳嗽或咳得出汗、鼻煽、鼻孔发红发烫、鼻子呼出热气、鼻塞、喷嚏,甚至还有头重,纳差,精神不爽。慢性病中,往往单纯出现黏鼻涕或者黏痰,伴随胃口不佳。如果鼻涕是清水,或者痰为清水痰,则是小青龙汤证了。第二,主证和次症的处理。对同时出现胃口不佳、心下痞硬的,同小陷胸汤合方使用;对同时出现虚寒体质的,同四逆汤合方使用;对干呕,加半夏;对夹有黄痰黄涕的,加黄连,更加黄连黄芩;对痰难咳出的,减少石膏,增加细辛、干姜(去皮),款冬花、紫苑,尤其是细辛的用量。对口渴、绿痰、鼻塞的,原方原剂量使用,不需加减。第三,石膏剂量。有不少经验指出,石膏用量需是麻黄的2-3倍,甚至5-10倍,其实不然,我常常同量使用,甚至不用石膏,效果也是很突出。石膏用多了,咳嗽却难愈。而少了石膏的麻杏甘石汤,就是麻黄、杏仁、甘草,该三味药就是三拗汤。我经常省去石膏,即投用三拗汤。第四,跟三拗汤比较。三拗汤的止咳、化痰效果比麻杏甘石汤更佳,使用三拗汤不需分清寒热,只要有咳嗽、有浓痰或清水痰,有鼻浓涕或清水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